包含有數(shù)字四的成語235個

          時間:2023-07-03 22:33:44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包含有數(shù)字四的成語235個

            成語是一種特有的固定短語,那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包含有數(shù)字四的成語235個,供大家閱讀參考。

            包含有數(shù)字四的成語1

            1、一謙四益 [yī qiān sì yì] 謙虛能使人得到好些益處。

            2、三從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封建禮教為壓迫、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3、三翻四覆 [sān fān sì fù] 三、四:形容次數(shù)之多。翻、覆:反復(fù)。形容變化很多;反復(fù)無常。

            4、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5、丟三忘四 [diu1 sān wàng sì] 見“丟三落四”。

            6、丟三拉四 [diu1 sān lā sì] 見“丟三落四”。

            7、丟三落四 [diū sān là sì] 丟掉這些;又遺漏那些。形容馬虎健忘;顧此失彼。

            8、九州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猶言天下。泛指全中國。

            9、九洲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九洲:指中國;四海:古人認(rèn)為,中國九州之久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此指中國以外的地方。指中國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10、五洲四海 [wǔ zhōu sì hǎi] 泛指世界各地。

            11、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五湖:我國的五大湖泊(指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F(xiàn)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tuán)結(jié)。

            12、五零四散 [wǔ líng sì sàn] 形容零星渙散。

            13、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態(tài)恭順卑屈。

            14、倒三顛四 [dǎo sān diān sì] 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15、偏三向四 [piān sān xiàng sì] 謂偏向、袒護(hù)某方。

            16、八萬四千 [bā wàn sì qiān] 本為佛教表示事物眾多的數(shù)字,后用以形容極多。

            17、六通四辟 [liù tōng sì pì] 謂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時。

            18、六通四達(dá) [liù tōng sì dá] 猶四通八達(dá)。

            19、再三再四 [zài sān zài sì] 重復(fù)好幾次。

            20、半三不四 [bàn sān bù sì] 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

            21、危機(jī)四伏 [wēi jī sì fú] 到處隱藏著危險(xiǎn)的禍根。

            22、名揚(yáng)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四海:指全國各地。名聲傳遍全國。形容名聲很大。

            23、囊括四海 [náng kuò sì hǎi] 囊括:比喻統(tǒng)統(tǒng)包羅在內(nèi)。指統(tǒng)一全國。

            24、四書五經(jīng) [sì shū wǔ jīng]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

            25、四體不勤 [sì tǐ bù qín] 四肢不勞動。形容脫離勞動。

            26、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形容舊時知識分子脫離生產(chǎn)勞動,缺乏生產(chǎn)知識。

            27、四體百骸 [sì tǐ bǎi hái] 見“四肢百骸”。

            28、四停八當(dāng) [sì tíng bā dāng] 見“四亭八當(dāng)”。

            29、四沖八達(dá) [sì chōng bā dá] 同“四沖六達(dá)”。

            30、四沖六達(dá) [sì chōng liù dá] 四通八達(dá)的要道。

            31、四分五剖 [sì fēn wǔ pōu]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統(tǒng)一。

            32、四分五落 [sì fēn wǔ luò] 形容分散零亂。

            33、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tuán)結(jié);不統(tǒng)一。

            34、四大皆空 [sì dà jiē kōng] 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古代印度認(rèn)為地、水、火、風(fēng)是構(gòu)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為“四大”。佛教則稱堅(jiān)、濕、暖、動的性能為“四大”;并認(rèn)為人身亦由此“四大”構(gòu)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后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35、四山五岳 [sì shān wǔ yuè] 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qū)。

            36、四平八穩(wěn) [sì píng bā wěn]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wěn)當(dāng),F(xiàn)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chuàng)新精神的意思。

            37、四戰(zhàn)之國 [sì zhàn zhī guó] 〖解釋〗指四面平坦,無險(xiǎn)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38、四方之志 [sì fāng zhī zhì] 志:志向。指遠(yuǎn)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39、四方八面 [sì fāng bā miàn] 到處;各個方面。

            40、四方輻輳 [sì fāng fú còu] 〖解釋〗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貨物像車輪上的輻條聚集在轂上那樣匯集到一處。后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

            41、四時之氣 [sì shí zhī qì] 本指一年四季的氣象,后以“備四時之氣”喻指人的氣度弘遠(yuǎn)。

            42、四海一家 [sì hǎi yī jiā] 四海之內(nèi),猶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統(tǒng)。

            43、四海為家 [sì hǎi wéi jiā]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統(tǒng)治全國。后指人漂泊不定;到處都可以當(dāng)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戀故土。四海:古人認(rèn)為中國四面環(huán)海;故“四海”指全國各地。

            44、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八暮!敝柑煜拢珖。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45、四海九州 [sì hǎi jiǔ zhōu] 指全中國。

            46、四海他人 [sì hǎi tā rén] 謂沒有親戚關(guān)系。

            47、四海昇平 [sì hǎi shēng píng] 〖解釋〗指天下太平。

            48、四海皆兄弟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49、四海飄零 [sì hǎi piāo líng] 〖解釋〗四海:代指全國各地。飄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處飄泊,生活無著。

            50、四百四病 [sì bǎi sì bìng] 謂四肢百體的四時病痛。泛指各種疾病。

            51、四紛五落 [sì fēn wǔ luò] 見“四分五落”。

            52、四肢百體 [sì zhī bǎi tǐ] 見“四肢百骸”。

            53、四肢百骸 [sì zhī bǎi hái] 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

            54、四至八道 [sì zhì bā dào] 舊時標(biāo)志土地界域的`用語。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處及通往的道路。

            55、四荒八極 [sì huāng bā jí] 四面八方極偏遠(yuǎn)之地。

            56、四角俱全 [sì jiǎo jù quán] 比喻完美無缺。

            57、四通五達(dá) [sì tōng wǔ dá] 四通八達(dá)。形容交通暢達(dá)無阻。

            58、四通八達(dá) [sì tōng bā dá] 通、達(dá):暢通無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59、四郊多壘 [sì jiāo duō lěi] 四郊營壘很多。本指頻繁地受到敵軍侵?jǐn)_。形容外敵侵迫,國家多難。

            60、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圍。指周圍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61、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后用來比喻四面受敵;處于孤立無援的處境。

            62、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徒:只;壁:墻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墻壁。形容窮得一無所有。

            63、差三錯四 [chā sān cuò sì] 顛倒錯亂

            64、巴三攬四 [bā sān lǎn sì] 形容說話東拉西扯。

            65、巴三覽四 [bā sān lǎn sì] 比喻說話拉扯,沒有中心。

            66、張三李四 [zhāng sān lǐ sì] 假設(shè)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67、微機(jī)四伏 [wēi jī sì fú] 到處隱藏著危險(xiǎn)的禍根。

            68、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志:志向;四方:各處天下。形容有遠(yuǎn)大的志向和理想。

            69、志在四海 [zhì zài sì hǎi] 猶志在四方。

            70、揚(yáng)名四海 [yáng míng sì hǎi] 揚(yáng)名:傳播名聲。四海:古人認(rèn)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故以“四!贝溉珖魈;也指世界各地。指名聲傳遍各地。

            71、投諸四裔 [tóu zhū sì yì] 比喻流放到邊遠(yuǎn)的地區(qū)。

            72、拉三扯四 [lā sān chě sì] 指談話或議論牽扯無關(guān)的人或事。

            73、拿三搬四 [ná sān bān sì] 比喻不服從調(diào)派。

            74、挑三嫌四 [tiāo sān xián sì] 見“挑三揀四”。

            75、挑三揀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76、挑三撥四 [tiāo sān bō sì] 見“挑三豁四”。

            77、挑三檢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見“挑三揀四”。

            78、挑三豁四 [tiāo sān huō sì] 謂挑撥是非。

            79、捱三頂四 [āi sān dǐng sì] 挨:通“挨”,擠進(jìn)。形容人群擁擠,接連不斷

            80、接三連四 [jiē sān lián sì] 接連不斷。

            81、推三推四 [tuī sān tuī sì] 同“推三阻四”。

            82、推三阻四 [tuī sān zǔ sì]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83、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放:放置;之:代詞;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準(zhǔn):準(zhǔn)確。原指孝道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人們奉行的準(zhǔn)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

            84、放諸四海而皆準(zhǔn)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解釋〗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同“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85、文房四侯 [wén fáng sì hòu] 指筆、硯、紙、墨。古人戲稱筆為管城侯毛元銳,硯為即墨侯石虛中,紙為好畤侯楮知白,墨為松滋侯易玄光,故稱。參閱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引文嵩《四侯傳》。

            86、文房四士 [wén fáng sì shì] 見“文房四寶”。

            87、文房四寶 [wén fáng sì bǎo] 俗指筆、墨、紙、硯。

            88、文房四物 [wén fáng sì wù] 見“文房四寶”。

            89、文房四藝 [wén fáng sì yì] 指琴、棋、書、畫。

            90、暮四朝三 [mù sì cháo sān] ①《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shí)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原指說法、做法有所變換而實(shí)質(zhì)不變。②比喻反復(fù)無常。

            91、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原比喻使用詐術(shù);進(jìn)行欺騙。后比喻經(jīng)常變卦;反復(fù)無常。

            92、條三窩四 [tiáo sān wō sì]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93、板板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解釋〗宋時官鑄銅錢,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減。比喻刻板不知變通。板:即“版”,鑄錢的模子。

            94、楚歌四合 [chǔ gē sì hé]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5、楚歌四起 [chǔ gē sì qǐ] 見“楚歌四合”。

            96、楚歌四面 [chǔ gē sì miàn]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7、橫三豎四 [héng sān shù sì] 猶言橫七豎八。

            98、橫三順?biāo)?[héng sān shùn sì] 見“橫三豎四”。

            99、欺三瞞四 [qī sān mán sì] 一再欺騙隱瞞。

            100、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戰(zhàn)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jìn)犯。

            101、版版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變通。

            102、牽五掛四 [qiān wǔ guà sì] 謂接連不斷。

            103、狂三詐四 [kuáng sān zhà sì] 多方欺詐。

            104、狼煙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狼煙:古代邊境點(diǎn)燃狼糞以報(bào)警;即烽火。四處都有報(bào)警的烽火。形容外敵侵犯或內(nèi)敵動蕩;到處是戰(zhàn)火。

            105、眼空四海 [yǎn kōng sì hǎi]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見。

            106、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yǎn guān sì chù,ěr tīng bā fāng] 形容人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107、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yǎn guān sì lù,ěr tīng bā fāng] 形容人機(jī)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108、臂有四肘 [bì yǒu sì zhǒu] 比喻不凡的相貌。

            109、街坊四鄰 [jiē fāng sì lín] 〖解釋〗街坊:鄰居。指住處鄰近的人。同“街坊鄰里”。

            110、言三語四 [yán sān yǔ sì]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111、語四言三 [yǔ sì yán sān] 〖解釋〗指信口亂說閑話。

            112、說三道四 [shuō sān dào sì] 道:說。指任意亂說亂講;惹是生非。

            113、調(diào)三惑四 [diào sān huò sì] 見“調(diào)三斡四”。

            114、調(diào)三斡四 [diào sān wò sì] 挑撥是非。

            115、調(diào)三窩四 [tiáo sān wō sì] 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116、連三并四 [lián sān bìng sì] 同“連三接二”。

            117、連三接四 [lián sān jiē sì] 同“連三接二”。

            118、遮三瞞四 [zhē sān mán sì] 謂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

            119、重三疊四 [chóng sān dié sì] 〖解釋〗形容多次重復(fù)。

            120、重三迭四 [zhòng sān dié sì] 見“重三迭四”。

            包含有數(shù)字四的成語2

            1、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2、家徒四壁:徒:只;壁:墻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墻壁。形容窮得一無所有。

            3、四大皆空: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后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4、不三不四: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5、丟三落四:丟掉這些;又遺漏那些。形容馬虎健忘,顧此失彼。

            6、低三下四: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態(tài)恭順卑屈。

            7、推三阻四: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8、朝三暮四:原比喻使用詐術(shù)進(jìn)行欺騙。后比喻經(jīng)常變卦,反復(fù)無常。

            9、顛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指錯亂沒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語、做事等條理不清、顛倒混亂;毫無次序。

            10、駢四儷六 [pián sì lì liù] 駢體文每句四字、六字排比對偶。

            包含有數(shù)字四的`成語3

            1、四至八道:舊時標(biāo)志土地界域的用語。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處及通往的道路。

            2、四肢百體: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3、四肢百。喝梭w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

            4、四戰(zhàn)之國:指四面平坦,無險(xiǎn)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5、四戰(zhàn)之地:指四面平坦,無險(xiǎn)可守,容易受攻擊的地方。

            6、四姻九戚:比喻親戚極多。

            7、四通五達(dá):四通八達(dá)。形容交通暢達(dá)無阻。

            8、四通八達(dá):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極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9、四停八當(dāng):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同“四亭八當(dāng)”。

            10、四亭八當(dāng):亭、當(dāng):即停當(dāng),妥貼。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

            11、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谷。形容脫離生產(chǎn)勞動,缺乏生產(chǎn)知識。

            12、四體不勤:四肢不勞動,形容脫離勞動。

            13、四體百骸: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14、四書五經(jīng):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

            15、四時之氣:本指一年四季的氣象,后以“備四時之氣”喻指人的氣度弘遠(yuǎn)。

            16、四時八節(jié):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jié):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節(jié)氣。

            17、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個地區(qū)。

            18、四衢八街: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19、四清六活:形容機(jī)靈干練。

            20、四平八穩(wěn):原形容身體各部位勻稱、結(jié)實(shí)。后常形容說話做事穩(wěn)當(dāng)。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chuàng)新精神。

            21、四面受敵:各個方面受到敵對勢力的威脅或攻擊。

            22、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23、四面出擊:形容工作全面展開,沒有重點(diǎn)。

            24、四面八方:指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25、四馬攢蹄:指兩手兩腳被捆在一起。

            26、四腳朝天:四腳: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27、四角俱全:比喻完美無缺。

            28、四郊多壘:壘:營壘。敵軍四面逼近,形勢危急。也比喻競爭的對手多。

            29、四荒八極:四面八方極偏遠(yuǎn)之地。

            30、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

            31、橫三順?biāo)模盒稳菘v橫雜亂。

            32、橫三豎四:猶言橫七豎八。

            33、丟三忘四: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同“丟三落四”。

            34、丟三落四: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

            35、丟三拉四:形容做事馬虎粗心,不是丟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同“丟三落四”。

            36、調(diào)三斡四:指挑撥是非。

            37、調(diào)三窩四: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38、調(diào)三惑四:指挑撥是非。同“調(diào)三斡四”。

            39、顛三倒四:形容說話做事錯雜紊亂。

            40、低三下四:形容態(tài)度卑賤低下也指工作性質(zhì)卑賤低下。

            41、四海波靜:比喻天下太平。

            42、四紛五落:形容分散零亂。同“四分五落”。

            43、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統(tǒng)一。

            44、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亂。

            45、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tuán)結(jié),不統(tǒng)一。

            46、四方之志:志:志向。指遠(yuǎn)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47、四方輻輳: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貨物像車輪上的.輻條聚集在轂上那樣匯集到一處。后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

            48、四方八面:到處;各個方面。

            49、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稱地、水、火風(fēng)為“四大”。佛教用語。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虛的。是一種消極思想。

            50、四沖六達(dá):指四通八達(dá)的要道。

            51、說三道四:形容不負(fù)現(xiàn)任地胡亂議論。

            52、牽五掛四:指接連不斷。

            53、欺三瞞四:一再欺騙隱瞞。

            54、偏三向四:指偏向、袒護(hù)某方。

            55、拿三搬四:比喻不服從調(diào)派。

            56、連三接四:猶言接連不斷。

            57、連三并四:猶言接連不斷。

            58、拉三扯四:指談話或議論牽扯無關(guān)的人或事。

            59、狂三詐四:狂:誆的假借,誆騙。一味欺詐。

            60、接三連四:接連不斷。

            61、再三再四:重復(fù)好幾次。

            62、言三語四:言、語:說、講。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63、推三阻四:找各種借口推托。

            64、推三推四:找各種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65、條三窩四:搬弄是非,挑拔離間。

            66、挑三嫌四: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同“挑三揀四”。

            67、挑三檢四:指挑挑揀揀,嫌這嫌那。同“挑三揀四”。

            68、挑三揀四:形容過分地挑剔。也指對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選。

            69、挑三豁四:指挑撥是非。

            70、挑三撥四:指挑撥是非。同“挑三豁四”。

            71、文房四寶:俗指筆、墨、紙、硯。

            72、微機(jī)四伏:到處隱藏著危險(xiǎn)的禍根。

            73、危機(jī)四伏:到處隱藏著危險(xiǎn)的禍根。

            74、投諸四裔:比喻流放到邊遠(yuǎn)的地區(qū)。

            75、室徒四壁:猶言室內(nèi)空無一物。比喻貧窮。

            76、三三四四:猶三三兩兩。形容人數(shù)不多。

            77、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78、三清四白:指非常清白。

            79、三親四眷:泛指眾親戚。同“三親六眷”。

            80、三妻四妾:妻妾眾多的意思。

            81、三朋四友:泛指各種朋友。

            82、三鄰四舍:泛指鄰居。

            83、三老四少:①老少眾人。②方言。稱參加青幫的人。猶言老少爺們或兄弟爺們。

            84、三反四覆:指反復(fù)無常。

            85、三翻四覆:翻:轉(zhuǎn)。反復(fù)無常。

            86、三翻四復(fù):變化無常或反復(fù)多次。

            87、三從四德: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之一。

            88、三長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89、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90、囊括四海:囊括:比喻統(tǒng)統(tǒng)包羅在內(nèi)。指統(tǒng)一全國。

            91、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四海:古人認(rèn)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故稱全國為“四!;準(zhǔn):準(zhǔn)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92、楚歌四起: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3、楚歌四面: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4、楚歌四合: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5、臂有四肘:比喻不凡的相貌。

            96、八萬四千:本為佛教表示事物眾多的數(shù)字,后用以形容極多。

            97、重三疊四:形容多次重復(fù)。

            98、重三迭四:形容多次重復(fù)。

            99、遮三瞞四: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

            100、張三李四:假設(shè)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101、倒三顛四: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102、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fù)無常。

            103、差三錯四:顛倒錯亂。形容差錯很多或虛假不實(shí)。

            104、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樣子。

            105、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

          【包含有數(shù)字四的成語235個】相關(guān)文章:

          包含鳳字的成語有哪些02-23

          關(guān)于數(shù)字的成語有哪些09-28

          包含追風(fēng)的四字成語11-15

          包含然的成語05-16

          包含銷魂的成語01-12

          包含路人的成語02-23

          包含天道的成語02-06

          包含車馬的成語03-05

          包含之交的成語08-21

          包含和的成語08-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 日本翁熄系列乱在线视频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 亚洲欧洲精品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网站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