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成語解釋

          時間:2023-09-19 09:05:50 雪桃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明察秋毫成語解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成語都不陌生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你知道經典的成語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明察秋毫成語解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明察秋毫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簡拼】:mcqh

            【解釋】: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近義詞】:洞若觀火、明查暗訪

            【反義詞】:不見輿薪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洞察力

            【順接】:毫不介懷 毫不介意 毫不關心 毫不動搖 毫不含糊 毫不在乎 毫不在意 毫不猶豫

            【順接】:洞察秋毫 對客揮毫 頰上三毫 頰上添毫 九牛一毫 窺窬分毫 利析秋毫 明察秋毫

            【逆接】:曖昧不明 愛憎分明 白黑分明 百喙莫明 背暗投明 壁壘分明 蔽聰塞明 冰雪聰明

            【逆接】:明爭暗斗 明爭暗鬭 明于治亂 明信公子 明修暗度 明光爍亮 明光瓦亮 明光錚亮

            來源追溯: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故事鏈接:

            戰國時期,齊宣王向孟子請教如何統一天下。孟子說:“用道德來統一天下。”齊宣王有些迷惑不解。

            孟子對齊宣王說:“您不忍心殺一頭發抖的牛,而下令用一只羊來替代,這樣的善心就是以德統一天下的事例。表面上,百姓會認為您這是吝嗇,實際上您是不忍心。他們普通人怎么能理解您真正的用心是出于仁愛呢?”

            孟子接著說:“有人對大王說,他力量很大,可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但拿不動一根羽毛;他可以將秋天鳥兒的絨毛看得清清楚楚,卻看不見一車的柴草。您相信這些話是真的嗎?”

            “當然不相信。”齊宣王馬上肯定地說。

            孟子說:“其實,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沒看到一車柴草,是因為不去看的緣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您不愿意施加恩惠給他們。所以您不用道德來統一天下,是您不愿意這樣做,而不是不能這樣做啊!”

            齊宣王聽后,恍然大悟。

            學以致用:

            我相信領導一定能明察秋毫,對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會調查得一清二楚,不久就將做出公正的裁決。

          【明察秋毫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及解釋11-02

          成語及解釋12-12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8

          鼠的成語及解釋04-11

          高中成語解釋07-19

          貶義成語解釋09-26

          心曠神怡成語解釋02-02

          成語及解釋大全07-27

          直木必伐成語解釋03-21

          分的成語及解釋04-0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级一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本欧美乱久久 | 亚洲综合网伊人中文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卡通动漫精品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