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按比例分配的教學設計

          按比例分配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06 15:42:46

          按比例分配的教學設計

          按比例分配的教學設計

          按比例分配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材第58-59頁例2、例3和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合理、靈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勤于實踐,勇于發現,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情景導入

            老師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電腦出示:拉薩路小學學生學習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圖片)

            計算機教育是我們學校的特色,作為拉小的一員,你們想不想了解學校的電腦房是怎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呢?

            【評析:從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2.復習鋪墊

            我們學校1996年只有一個計算機室。

            提問:請你們猜猜看當時有多少臺學生電腦和教師電腦?

            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電腦出示:1996年計算機房的條形統計圖,48臺學生電腦和3臺教師電腦。 )

            提問:你們能不能用我們剛剛學過的知識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呢?

            學生可能會回答:

            (學生電腦和教師電腦臺數的比是16比1。 48:3=16:1

            教師電腦和學生電腦臺數的比是1比16。 3:48=1:16

            學生電腦的臺數占教師電腦臺數的16倍。 483=16

            教師電腦的臺數占學生電腦臺數的 。 348=

            學生電腦的臺數占總臺數的 。 48(48+3)=

            教師電腦的臺數占總臺數的 。 3(48+3)=

            學生電腦和教師電腦臺數的比是16:1。(電腦出示)

            學生電腦的臺數占總臺數的 。(16/16+1)

            教師電腦的臺數占總臺數的 。(1/16+1)

            這兩種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點?(都是把總臺數看作單位1。)

            小結:學生電腦和教師電腦臺數的比是16:1,也就是說在電腦總臺數中,學生電腦占16份,教師電腦占1份,一共是17份,學生電腦占總臺數的 ,教師電腦占總臺數的 。

            【評析:為后面學習按比例分配做鋪墊。】

            二、新授

            1.教學例1(改編)

            1998年我們面對四~六年級全體學生,開設了信息技術普及課,這時學校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又購進了一批電腦。

            (1)出示1998年的條形統計圖。

            (電腦出示:學生電腦104臺,教師電腦8臺。

            提問:一個計算機房能不能放下104臺學生電腦?(生:放不下了)對!因此學校又建立了第二機房。

            你們說說看,每個機房可能有多少臺電腦?你們是怎么分的?

            我們學校沒有平均分,而是根據需要,把第一機房和第二機房學生電腦臺數按照6:7來分配。(電腦出示:第一機房和第二機房學生電腦臺數的比是6:7)。

            提問:你們能不能算算兩個機房分別有多少臺學生電腦?

            想不想自己先試試?

            學生嘗試練習。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不同的算法。

            104(6+7)6=48(臺)

            104(6+7)7=56(臺)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突出板書:

            104 =104 =48(臺)

            104 =104 =56(臺)

            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提問:這兩種解法之間有什么聯系?

            小結:第一機房和第二機房學生電腦臺數的比是6:7。第一機房電腦臺數占學生電腦總臺數的 ,第二機房電腦臺數占學生電腦總臺數的 。把學生電腦的總臺數看作單位1,用學生的總電腦 =第一機房學生電腦的臺數,用學生電腦的總臺數 =第二機房學生電腦的臺數。

            這題可以怎樣檢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48+56=104(臺)

            48:56=6:7

            通過檢驗,說明我們學校第一機房有學生電腦48臺,第二機房有學生電腦56臺。

            我們求出了兩個機房的學生電腦臺數后,可以用這樣的統計圖來表示。

            (電腦出示相應的條形)

            【評析:在現實情境中學習比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放手讓學生嘗試,通過對多種解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2)小結并揭題

            說明:我們剛剛解答的這個問題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這種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出示課題:按比例分配)

            (指第二種解法)解答這類問題可以根據已知的比表示的份數關系,找出各種數量占總數的幾分之幾,也就是把這個比轉化為分數關系。(在課題下板書:比分數),可以根據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進行解答。

            【評析:在學習例題的基礎上揭示課題,自然、流暢。】

            2.教學例2(改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2000年我校開始讓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學習,這時又對原有的計算機房進行了改造。

            (電腦出示:2000年學校計算機臺數情況的條形統計圖。共有176臺電腦。其中教師電腦20臺。)

            提問:看到這些數據,你能知道些什么?(學生電腦有156臺。)

            剩下來三個機房的學生電腦我們是這樣分配的。(電腦出示:第一機房、第二機房、第三機房學生電腦臺數的比是12:14:13。)

            看到這些信息,你想進一步知道什么呢?那么三個機房分別有多少臺學生電腦呢?自己算算看。

            學生嘗試練習。

            板書:

            176-20=156(臺)

            156 ==156 =48(臺)

            (指第一步)為什么這步求出的是第一機房的學生電腦?

            156 ==156 =56(臺)

            156 ==156 =52(臺)

            答:第一機房有學生電腦48臺,第二機房有學生電腦56臺,第三機房有學生電腦52臺。

            (機動,如有學生提出其它解法,如第二機房:48 =56(臺)等,要及時表揚,并進行講解。)

            【評析:解答方法多樣化,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以及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電腦出示:相應的條形。)

            提問:這道題要先把什么給求出來?

            強調:當分配的總量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的時候,要先把分配的總量給求出來。

            3.補充題

            (1)今年暑假我們學校先把第一機房的學生電腦捐給希望小學,然后又購進了一些學生電腦。并將機房的設施進行了更新。

            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電腦出示題目)

            出示:學校原有156臺學生電腦,2002年學校先捐給希望小學48臺學生電腦,又購進了57臺學生電腦。然后計算機信息中心將三個機房的學生電腦按照1: 1:1進行分配。每個機房各有多少臺學生電腦?

            提問:這題可以怎樣解答呢?

            根據學生回答,電腦出示算式:

            156-48+57=165(臺)

            165 ==165 =55(臺)

            答:三個機房各有55臺學生電腦。

            提問:165 實際上就是求什么?(165的 是多少?)

            提問:按照1:1:1進行分配就是相當于把學生電腦怎樣分?

            (電腦出示三個機房的條形統計圖)

            說明:平均分也是一種按比例分配。

            提問:這題是平均分還可以怎么求?(1653)

            【評析:對所學知識進行了拓展,讓學生了解平均分也是一種按比例分配。】

            4.延伸

            提問:知道了三個機房分別有55臺學生電腦,總共有165臺后,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電腦出示: 學生電腦 教師電腦

            165 ?

            現在我們知道學生電腦和教師臺數的比是33:7。你能不能求出學校有多少臺教師電腦嗎?

            電腦出示: 學生電腦 教師電腦

            165 ?

            33 : 7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

            166 =35(臺)

            答:學校有35臺教師電腦。

            提問:這里我們已經知道了學生電腦的臺數,所以要求教師電腦有多少臺實際就是求什么?因此,要把誰看作單位1?

            【評析:這個延伸練習,是為了防止學生思維定勢,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5.比較

            在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同學們對1996年2002年間學校計算機房的情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匯總情況吧。

            (電腦出示:各年段學生電腦和教師電腦總臺數的復式條形統計圖。)

            提問:看了這張統計圖,你有什么想法?

            對!從這張統計圖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1996年2002年間學校電腦總臺數在不斷增加,呈上升趨勢,說明學校對信息技術教育越來越重視。

            讓我們一起來回首這幾年學校計算機房的變化吧。

            (配音樂,電腦出示:各階段的機房照片。)

            【評析:結合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同時激發學生熱愛學校的感情。】

            三、拓展

            1.調查學生家庭有電腦的情況。

            人類已經跨入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已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并逐步改變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

            那么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我們的家庭對計算機教育是否也越來越關注的呢?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小調查,好不好?

            請五年前,也就是你們上一年級的時候,家里有電腦的同學站起來。(統計人數)

            那么,家庭里沒電腦的有多少人?

            用我們學過的知識怎樣表示這一情況?(我們班家庭里有電腦的人數和沒電腦的人數的比是幾比幾。)

            它們的關系還可以用這樣一個統計圖來表示。

            (電腦出示:1996年統計情況的扇形統計圖)

            請現在家里有電腦的同學站起來。(統計人數)

            那么,家庭里沒電腦的有多少人?

            現在我們班家庭里有電腦的人數和每電腦的人數的比是幾比幾?

            (電腦出示:改成2002年情況的扇形統計圖)

            看到這些變化,你們有什么想法?

            【評析:讓學生通過觀察扇形統計圖,強烈感受到信息技術教育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不斷發展。】

            2.補充練習

            老師這兒還有這么一個問題,你們會解決嗎?

            (電腦出示:學校把122張軟盤按照兩個計算機興趣小組的人數分配給各組。第一興趣小組有30人,第二興趣小組有31人。兩個興趣小組各應分得軟盤多少張?)

            提問:用今天的知識能不能求出兩個興趣小組各應分得軟盤多少張?

            學生練習,電腦出示算式。

            提問:這題的比沒有直接告訴你們?你們是怎么想的?

            小結:兩個計算機興趣小組分別有30人和31人,兩個組人數的比就是30:31。把122張軟盤按照兩個小組的人數分配給各班,就是把122按照30:31來分配。

            【評析:引導學生學會沒有直接出示比的情況下,如何來解決比的應用的問題。】

            四、課后練習

            (設計方案)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按比例分配,生活中比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那么你們能不能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呢?

            我這兒有一個我們學校的計算機信息中心擬訂的規劃,準備將來再投資30萬元,購進一批電腦。

            (電腦出示:投資30萬元,購進一批電腦)

            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自愿組成小組,去了解我們本部、分部、分校的電腦配置情況。再根據今天學習的知識,幫助學校設計一個分配方案,根據需要,分配一下每部分可能需要多少錢?大約能買多少臺電腦?并簡要地說明分配的理由,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評析: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總評】:

            本節課改變了原有的教材內容,結合學校特色,在學校電腦房電腦臺數的變化這一素材中引發按比例分配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了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解題方法多樣化,讓學生選擇喜歡的、合適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同時也改變了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以條形統計圖的方式出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學校電腦房的發展情況。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分析統計圖,并做出一定的預測,了解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按比例分配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02-23

          小學正反比例教學設計03-19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比例的應用》的教學反思03-20

          比例的基本性質小學教案設計01-3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 | 在线日本精品a免费播放 | 亚洲欧美中文另类列奇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免费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