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通用13篇),歡迎大家分享。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列、行的規則。能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激發需要
提問: 能說出我們班中隊長坐在哪里嗎?
出示例1主題圖,讓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描述小軍的位置。(學生可能認為小軍坐在第4組第3個,也可能認為小軍坐在第3排第4個)
質疑:同樣都是表示小軍的位置,怎么會有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呢?(第一種意見是把一豎排看作一個小組,小軍就在第4組第3個;第二種意見是把一橫排看作一排,小軍就在第3排第4個)
提問:怎樣才能用一致的方式,更簡明地說出小軍的位置呢?(學生可能想到:先說清楚是什么排或什么是組,再說明小軍在第幾組第幾個或第幾排第幾個;統一規定,橫著的是排,大家都按照這樣的規定去說)
提問: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好些?(學生中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意見,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如果有一個約定,大家都按照這樣的規則去做,就不會表達不清了)
揭示課題:怎樣規定橫排和豎排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既準確又簡潔的確定位置的方法。(板書課題)
。壅f明:讓學生說出中隊長的位置,有效地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用“第幾組第幾個”或“第幾排第幾個”的知識確定位置的經驗,幫助學生找準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描述小軍的座位,使學生體會到用已有的經驗描述小軍的位置,由于標準不同,結果也不同,從而引起學習和探索新方法的內在需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 認識列、行,理解數對
1. 對照座位示意圖認識列與行。
講解:(出示教材第15頁的座位示意圖)習慣上,我們把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用這樣的方法來描述,小軍就坐在第4列第3行的位置上。(板書:第4列第3行)
提問:(在示意圖的第2列第4行的位置上,點出小明)小明坐在這個位置,他的位置是在第幾列第幾行?(板書:第2列第4行)
提問:小麗坐在第5列第2行,你能在圖中找出小麗的位置嗎?(學生指出小麗的位置,并板書:第5列第2行)
自己在圖中找一個點,并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式描述這個點的位置,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
反饋:會用第幾列第幾行這樣的方式來確定物體的位置了嗎?(要求學生舉例說明)
2. 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列和行,并且能用第幾列第幾行來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既然大家約定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式來表達物體的位置,就不會引起誤解。那能不能用一種更簡潔的方法來表達呢?(學生可能會想用字母分別表示列和行)
講解:大家想出的辦法很好。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規定:用一個數表示第幾列,再用另一個數表示第幾行,那么,小軍的位置就用兩個數來表示就夠了。你能知道是哪兩個數嗎?(4和3)習慣上,我們用一個數對來表示:(4,3)。
提問:數對前面的一個數4表示什么?3呢?
提問:你能用數對分別表示小明和小麗的位置嗎?(學生用數對表示,并說明每一個數對的含義)
要求學生同桌合作,一人指出位置,另一人說說這個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并且用數對表示出來。
3. 完成教材第15頁的“練一練”。
(1) 在圖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找到后,在圖中用筆涂出來,并用數對表示,填在書上的括號里。
。2) (6,5)這個數對在圖中表示的是第幾列第幾行的位置?
。壅f明:先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認識列、行的含義與確定列、行的規則,再通過確定小明、小麗的位置幫助學生熟悉這一規則,為數對的引入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從列和行的規定,到用數對來表示,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對的含義,又滲透了符號化的思想,有利于學生感受數學符號的簡潔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之后,讓學生嘗試運用數對描述其他事物的位置,加深了對數對含義的理解。整個環節的設計,層次鮮明,重點突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鞏固練習,發展智慧
1. 完成練習三第1題。
出示教室座位圖,并標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
(1) 說一說: 要求學生用數對表示自己或同學的位置,并組織交流。
(2) 比一比:同桌合作,在圖上指出某個同學的位置,讓同桌盡快用數對表示出這個同學的位置。比比誰的反應快。
(3) 猜一猜:用數對表示出自己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同學猜出這個同學是誰。
2. 完成練習三第2題。
出示題目。
。1) 生活中也經常用數對確定位置。請看,小明家廚房的一面墻上貼著瓷磚,請用數對表示四塊裝飾瓷磚的位置。
學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2) 討論:你發現表示這四塊瓷磚位置的數對有什么特點嗎?(前一個數相同,說明兩塊瓷磚在同一列;后一個數相同,說明兩塊瓷磚在同一行)
3. 課件出示練習三第3題。
出示題目。
(1) 說位置:這是學校會議室的地面圖,同座位的同學相互說說每塊花色地磚的位置。(用第幾列第幾行表示)
。2) 寫數對:能用數對表示出這幾塊花色地磚的位置嗎?(學生完成后,組織交流)
(3) 找規律:觀察這幾塊花色地磚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發現,再組織全班交流。
4. 拓展應用。
出示右圖。
談話:如圖,“光”字的位置可以用(C,2)來表示。說出下面類似于數對的`每組字母和數各表示什么漢字,并連起來讀一讀:(B,3)、(A,5)、(C,4)、(E,2)、(D,1)。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并齊讀: “我們愛數學”。
提問:你愛數學嗎?為什么?
。壅f明: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首先結合學生在教室中的位置,通過說一說、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對列、行和數對含義的認識。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數對來確定墻面瓷磚和地面花色地磚的位置,這里注意通過比較瓷磚和地磚的位置特征,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交流,使學生發現數對中的一些規律,如同一列中,數對中的前一個數相同;同一行中,數對中的后一個數相同等,提升了學生的認識。最后通過類似于數對的一組字母和數找相應的漢字——“我們愛數學”,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對的理解,提高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四、 自主總結,生成問題
提問: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值得我們課后去探究?
出示“神舟六號”飛船返回地球的畫面。
談話:“神舟六號”之所以能順利地返回,也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到的知識。地球這么大,怎樣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查閱有關資料,并和其他同學交流。
[說明:一節課的結束,不應該是學生探索活動的終止。讓學生帶著問號離開教室這個小課堂,走進探索的大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神舟六號”返回地球畫面的回放,引發學生思考:地球這么大,怎樣在地球上確定位置呢?這樣做既為下節課進一步用數對確定位置打下伏筆,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究的意識。]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2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設境置疑,產生需要
1、(課件出示學生座位圖)仔細觀察這幅座位圖,你知道小軍坐在哪里嗎?(板書:第4組第3個;第3排第4個)
2、設疑:小軍的位置沒有變,為什么同學們的說法都不一樣呢?
3、你能具體說一說第4組第3個是怎么看的嗎?第3排第4個你們又是怎么看的呢?
4、揭題:由于同學們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軍位置時,產生了不同的說法。那么,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描述小軍的位置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學生比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場景,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描述物體位置的經驗;然后通過交流,引發學生產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1)認識場景圖中的豎排和橫排
①繼續觀察上幅座位圖,在教室里,豎里面有幾排?如果從左往右數的話,這是第1豎排,這是第2豎排……這是第6豎排。
、谠诮淌依,橫里面又有幾排呢?如果我們從前往后數的話,這是第1橫排,這是第2橫排……這是第5橫排。
。2)認識圓圈圖
、贋榱饲宄乇硎久總同學坐的位置,現在我們把他們坐的位置都用圓圈表示出來。(課件出示)
、跒榱送怀鲂≤娮奈恢茫覀儼研≤娮奈恢糜眉t色圓圈來表示。(課件出示)
(3)認識列
、購倪@幅圓圈圖上,如果從左往右數,現在你還能指一指第1豎排在哪里嗎?第5豎排在哪里?第6豎排呢?
②揭示:其實每一豎排在數學上我們都把它叫做列。(板書:豎排 列)確定第幾列我們一般都是從左往右數的。(板書:從左往右數)
③想一想這一列應是第幾列?這一列又是第幾列?這幅圖上一共有幾列?(課件依次出示第1列到第6列)
(4)認識行
、賱偛盼覀円呀浿烂恳回Q排都叫做列,而每一個橫排在數學上我們把它叫做行。(板書:橫排 行)確定第幾行一般是從前往后數的。(板書:從前往后數)
、谙胍幌氲1行在哪里?第3行呢?在這幅圖上一共有幾行呢?(課件依次出示第1行到第5行)
。5)鞏固列和行的認識
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列和行,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我們是怎樣規定列和行的?(隨學生回答,課件閃動演示)
[設計意圖:先認識場景圖中的豎排和橫排,然后把具體的場景圖逐步抽象成圓圈圖,為后面教學作了孕伏和鋪墊。在此基礎上,教學列、行的合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一切顯得水到渠成。同時,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規則。]
2、數對的含義和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1)學習用第幾列第幾行表示位置
、購膱A圈圖上,你能找到第1列第1行的位置在哪里嗎?
②你現在還能用第幾列第幾行來描述小軍的位置嗎?
、郜F在同學們都用第4列第3行來表示小軍的位置,看來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描述小軍的位置真好,讓我們有了一個統一的說法。
(2)學習用數對表示位置
、俳沂荆盒≤姷奈恢檬堑4列第3行,我們也可以用數對表示。(板書:數對)
②猜一猜:既然是數對,你能不能猜一猜有幾個數呀?
③介紹數對表示位置。
數對有兩個數,我們在表述的時候,應該先表示列數,再表示行數,前后的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因為小軍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在這里我們應先寫列數4,再寫行數3。數對還有它特定的書寫格式,要用括號把列數與行數括起來,并在列數和行數之間寫上一個逗號,把兩個數隔開。完成板書:(4,3),這個數對就表示小軍的位置,我們把這個數對讀作“四三”。
、芟胍幌耄簲祵Γ4,3)表示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找“第1列第1行”的位置這一活動,然后根據圓圈圖中小軍的位置,有意識地讓學生說說小軍坐在“第幾列第幾行”,統一認識。在此基礎上,給出用數對表示的方法,結合板書使學生理解數對中的`每一個數各表示什么,從而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
。3)嘗試用數對確定位置
、僭谶@幅圓圈圖中,你還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嗎?這一位置用數對該如何表示?這里的2和4又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
、谠诰毩暭埳系膱A圈圖中,任意找一個位置,說一說你找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
、劢涣鳎耗阏业奈恢檬堑趲琢械趲仔校脭祵θ绾伪硎?
、苋绻幸粋同學坐的位置是用數對(6,5)表示的,你能在圓圈圖上很快地圈出他的位置嗎?你是怎樣想的?
、菰诰毩暭埳蠈懸粋數對,讓你的同桌在圓圈圖上找出相應的位置,并互相說一說這個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
[設計意圖:聯系例題中的圓圈圖,通過指定用第幾列第幾行表示的位置,讓學生完整地寫出表示這一位置的數對;以及根據數對去找某一位置這兩個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對含義的理解,初步學會用數對表示座位所在的位置。]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1、用數對表示教室里的位置
。1)談話:剛才我們用數對很快確定了圓圈圖上的位置,那么在教室里,同學們的位置是在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呢?
。2)明確教室里的列和行。
①如果站在老師的角度來觀察同學們的位置,想一想第1列應該在哪里?第5列在哪里?第8列呢?
②列我們已經清楚了,那第1行在哪里呢?第4行呢?
③請第1列第1行的同學站起來。
(3)用數對確定位置。
、儆^察一下數學課代表的位置,看看是在第幾列第幾行,用數對怎樣表示?
②你的位置在第幾列第幾行,怎樣用數對表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告訴你的同桌。
、鄄峦瑢W:在我們教室里有個同學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3,4),猜一猜他是誰呀?
④猜好朋友:現在你不用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誰,你用數對把你好朋友的位置表示出來,讓大家猜猜他是誰。
[設計意圖:因為圓圈圖中的位置和實際教室里的位置稍有不同,所以教師加強了指導作用。然后,通過用數對描述數學課代表位置、自己位置的活動,以及根據數對猜同學、猜好朋友的活動,讓學生結合教室中的位置,進一步鞏固對列、行和數對的含義的認識。]
2、用數對表示裝飾瓷磚的位置
。1)談話:在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用到了數對的知識。(出示練習三第2題瓷磚圖)這是小明家廚房的一面墻上貼著的瓷磚,你能用數對表示這四塊花色瓷磚的位置嗎?
。2)仔細觀察這四塊花色瓷磚的位置和表示的數對,你發現什么規律了嗎?
3、國際象棋記錄棋子位置的方法
。1)談話:數對不僅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競技體育中也經常用到數對的知識。(課件出示國際象棋比賽的畫面)
。2)介紹國際象棋(課件依次出示)。
①國際象棋的棋盤。
、趪H象棋表示棋盤方格所在列數和行數的方法。
國際象棋棋盤上通常用小寫字母a~h分別表示棋盤方格所在的列數,用數字1~8分別表示棋盤方格所在的行數。
、蹏H象棋的棋子。
(3)交流理解國際象棋記錄棋子位置的方法。
、伲ǔ鍪揪毩暼8題圖)現在棋盤上白王所處的位置用國際象棋專用的方法記為g2,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白王的位置嗎?這個g2表示什么意思呢?
、谄灞P上的黑王、黑車、白兵各在什么位置?先說一說,再記錄下來。
③如果黑馬的位置用d5表示,你知道它在哪里嗎?如果白馬的位置用f7表示,你又知道它在哪里嗎?
4、用數對表示禮堂中的座位
(1)(課件出示練習三第5題圖)找一找在這張位置圖上一年級一班的位置在哪里?六年級五班的位置在哪里?
。2)如果有一個班級所處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3),你能確定是哪個班級嗎?可能是哪些班級呢?為什么?
。3)如果老師告訴你,這個班級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2,3),現在你知道是哪個班級了嗎?
[設計意圖:練習的形式活潑有趣,富有開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能讓學生體會數對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的應用價值。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更有效地鞏固了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新知識。]
四、拓寬視野,全課總結
1、介紹
。1)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任意一點位置的方法。
。2)部分城市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在北緯39°57′,東經116°28′;無錫在北緯31°35′,東經120°39′。
。3)經度和緯度在航海、航天、氣象、軍事等方面的運用。(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2、全課總結
(1)講述:用經度和緯度確定位置和我們用數對確定位置的道理是一樣的。
。2)課外作業:數對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很廣泛,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通過上網、看書等方式搜集這方面的資料。
[設計意圖:結合數對介紹地球儀上的經緯線的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于學生充分體驗數對知識的廣泛應用。布置的作業由課內向課外拓展,可以使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鏈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將數學思考引向深處。]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用數對確定位置的能力。
2、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下面是某一地區的平面圖。
1、用數對標出環球大廈和購物中心的位置。
2、圖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3、()和()在同一行上。
4、小明從公園門口出來,到書店該怎樣走?
。1)獨立完成解答。
(2)集體評講。
二、提高練習
1、練習三第5題。
。1)理解題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據(x,5)這個數對,說說x表示的是列數還是行數?
根據這個數對能確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個班?
。3)在小組中說說第(3)小題。
這里的x,y可能表示哪些數?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6題。
。1)理解題意,明確鮮花和綠色植物都應放在方格線的交點上。
。2)在小組中設計交流。
。3)展示作業,匯報結果。
你能用數對描述一下自己設計的擺放位置嗎?
你覺得自己設計的如何?優點是什么?
互相評價:設計是否合理?是否美觀?
3、完成練習三第7題。
平移后頂點位置的數對什么變化樂,什么沒變?(第一個數變了,第二個數沒變)
第一個怎么變化的?
獨立在書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題。
在小組中完成第(4)小題。
說說順次連接四個點得到了什么圖形?
4、完成練習三第8題。
理解題意,簡單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
棋盤上的列車行分別用什么表示?
用g2表示白王,和數對表示的.方法相同嗎?
完成第(2)小題的填空。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黑車從C6~C2,是怎樣前進的?
三、閱讀“你知道嗎”
四、課堂總結
用數對確定位置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同學們說說在哪些領域會用到這個知識呢?學好這個知識對于大家今后的學習、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單元公倍數和公因數
第一課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2-23頁的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四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它們的公倍數。
2、使學生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以內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捷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準備:
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紙片;練習四第4題里的方格圖、紅旗和黃旗。
教學過程:
一、經歷操作活動,認識公倍數
1、操作活動。
提問: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分別鋪邊長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鋪滿哪個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圖形,動手拼一拼。
學生獨立活動后指名在實物展示臺上鋪一鋪。
提問: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們發現了什么?
引導:⑴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鋪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每條邊各鋪了幾次?怎樣用算式表示?
、其佭呴L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條邊都能正好鋪滿嗎?
2、想像延伸。
提問:根據剛才鋪正方形的過程,在頭腦里想一想,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組里交流。
3、揭示概念。
講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
說明:因為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同樣可以用省略號表示。
引導:用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不能正好鋪滿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說明什么?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舉的方法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自主探索。
提問:6和9的公倍數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數是幾?你能試著找一找嗎?
學生自主活動,在小組里交流?赡艿姆椒ㄓ校
、僖来畏謩e寫出6和9的公倍數,再找一找。
提問:你是怎樣找到6和9的公倍數的?又是怎樣確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數的?
、谙日页6的倍數,再從6的倍數中找出9的倍數。
、巯日页9的倍數,再從9的倍數中找出6的倍數。
引導: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種方法簡捷些?
2、明確6和9的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
3、用集合圖表示。
指導學生填集合圖后,引導:12是6和9的公倍數嗎?為什么?27呢?哪幾個數是6和9的公倍數?
4、完成“練一練”
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數有什么特點?
三、鞏固練習,加深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認識
1、練習四第1題。
提問:這里在圖中要寫省略號嗎?為什么?如果沒有“50以內”這個前提呢?
2、練習四第2題。
引導:4與一個數的乘積都是4的什么數?5、6與一個數的乘積呢?怎樣找到4和5的公倍數?填空時為什么要寫省略號?
3、練習四第3題。
集體交流時說說是怎樣找的。
四、全課小結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4
一、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1、教材分析: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經學會用“第幾”描述物體在某個方上的位置,還在二年級(上冊)學習了用“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獲得了自然數能表示位置的經驗。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本單元知識已有的基礎,本單元主要將學生已有的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威勢的經驗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升抽象思維能力,發展數學思考能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這部分內容也是學生在第三階段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重要基礎。
2、學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據需要按一定順序排列是學生已有的經驗。但是用數對表示位置順序,并在方格圖上用數對確定位置,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因此教學時,應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創設現實情境,增加學生參與,體驗的機會讓其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并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寬知識視野,體會數學的價值,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理解數對的意義及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數對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
四、教學理念:
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特點,利用現代化媒體的虛擬特點,呈現生活實際信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問題,圍繞“如何用簡潔明確的方法確定位置”,結合學生對位置的已學經驗,通過自學、觀察、討論、操作等方法,讓學生經歷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操作過程,體驗學習的價值和解決問題的樂趣。
五、教學過程:
一、呈現情境,引出問題
(1)呈現有關航天的圖片信息,確定學習目標,介紹我國的人造衛星和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位置的確定有著和密切的關系,讓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
。2)結合學習中的位置確定揭示學習的實質,喚起了學生對已有的用“第幾組第幾個”或“第幾排第幾個”的知識來確定位置的經驗,幫助學生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但是用舊知得到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使學生認識到這樣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夠準確。這樣就使學生產生了學習新方法的內在需要,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學生自學,認識“行”“列”,再通過具體的情境,通過交流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行、列的含義與確定行、列的規則。
。2)結合實景描述位置。有意識讓學生用行、列的方式描述小軍的位置,即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
(3)再把具體的場景圖抽象成圓圈圖,并在圓點圖中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場景圖到圓點圖的抽象過程與理解過程。
。3)根據第幾列第幾行的描述方式,讓學生創造更加簡潔的數學地記錄位置的方法。,讓學生大致創造出數對,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再讓學生用數對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結合板書使學生理解數對中的每一個數各表示什么,從而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1、教師中的數對。因為圓圈圖中的位置和實際教室里的位置稍有不同,所以教師加強了指導作用。然后通過用數對描述自己的位置,讓學生結合教室中的位置,進一步鞏固對列、行和數對的含義的認識。再利用學生寫出的數對,找同行同列的幾個數對,是學生認識到:同行的同學的數對,第二個數相同,同列的同學的數對,第一個數相同。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用數對表示相鄰同學的位置。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很快理解寫出的數對時,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具體場景或者畫圓點圖,幫助這些學生理解。然后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場景,讓學生通過找朋友的接力游戲出題、答題,進一步掌握今天學習的內容。這些學習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數對的理解,提高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能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更提高了學生的能力。
2、用數對表示裝飾瓷磚的位置,并發現規律:前面的數字相同表示在同一列,后面的數字相同表示在同一行。
3、用數對表示國際象棋記錄棋子位置的方法。
練習的形式活潑有趣,富有開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能讓學生體會數對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的應用價值。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更有效地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新知識。
總之,練習的形式活潑有趣,富有開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能讓學生體會數對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的應用價值。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更有效地用數對確定位置這一新知識。
四、課外延伸,思想教育:
介紹數對的發明人,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于學生充分體現數對知識的廣泛應用,并向學生滲透了德育教育。
五、全課總結,質疑延伸。
一節數學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生的思維沒有終止,教者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帶著問號離開小課堂,走進生活的大課堂。臨下課的時候,又利用實物投影讓學生觀察地球的畫面,讓學生生成新問題:地球這么大,地球上的位置是怎么確定的呢?這樣做既為下節數學課進一步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丟下引子,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究的意識。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對比引入
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有關確定位置的知識。(板書課題:用數對確定位置)
出示一排座位圖,提問:誰知道小明的位置在哪里?
出示三排座位圖,提問:現在小明的位置在哪里?(第1排第3個)
討論:同樣是小明的位置,為什么我們的描述方法卻發生了變化呢?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讓其感受到從一維到二維空間的過渡,拓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設置沖突,引發需要
1.激活經驗。
談話:我們每個人在教室里都有自己的位置,班長坐在哪里?同學們不用手指,能告訴聽課的老師嗎?
學生可能回答:第×排第×個,第×組第×個,第×行左邊×個,第×列第×個……(教師相應板書)
2.認識列。
提問:看黑板上這么多種說法,你有什么感覺?(太亂了,不統一)為了便于交流,需要把表述方法統一一下。我們把豎著排的叫做列。(板書:列)
屏幕出示坐次圖,從左往右依次是第一列、第二列……(課件依次標出座位圖上的列數)
提問:屏幕上的座位哪里是第一列?列數應該從哪邊往哪邊數?(從左往右數)列從左往右數,是從誰的角度看的呢?
要求:誰能上來指一指我們教室中的第一列。(學生上臺指)先想一想自己的位置在第幾列,老師叫到第幾列,請相應同學起立。
3.認識行。
談話: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板書:行)確定第幾行一般是從前往后數的。(板書:從前往后數)
提問:這幅圖上第1行在哪里?第3行呢?這里一共有幾行?(課件依次在座位圖上的行數)
[設計意圖:自由表示班長的位置,讓學生感受標準不一所帶來的麻煩,引出統一標準的必要性,從而明確列與行的表述方法。通過有意識的引導,消除可能由于觀察角度而引發的對列的錯誤理解。]
4.引發需要,探尋方法。
提問:現在能用列和行說說班長的位置嗎?(學生可能說:第幾列第幾行,第幾行第幾列,教師相應板書)
課件將座位圖改為圓圈圖,談話:我們用圓圈表示每一個同學,請大家用筆記錄紅色圓圈表示的位置。(快速出示幾個表示學生位置的紅點,學生來不及記錄)
設問:是老師的速度太快了,還是你們的記錄方法不夠簡捷呢?怎樣才能又快又準地記下每個同學的位置呢?同學們要不要再試一次?
反饋:小軍的位置你是怎么記的?(學生的記法可能是:4列3行;3行4列;4,3;3,4;3—4;4—3;……)
提問: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講解:其實,數學上專門有一種用來確定位置的簡捷方法,請將書翻到第15頁,看看課本上是怎么表示的?板書:(4,3)。
提問:書上也是用兩個數表示位置,跟我們的寫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寫有一個名稱叫數對。(板書:數對)
提問:數對中的兩個數各表示什么呢?你覺得這樣規定有什么好處?用數對表示位置要注意什么?
談話:這個數對就表示小軍的位置,讀作“數對四三”。其他幾個同學的位置,你會用數對表示嗎?
學生用數對表示小紅、小芳、小華的位置。[設計意圖:引入數對直接告訴學生也未嘗不可,但數對產生的背景及必要性卻不能為學生所感受。這里,讓學生經歷快速記錄和優化的過程,從而逼近數對簡約、凝練的特質,催生出數對的雛形。這一過程是逐步“數學化”的過程。]
5.體驗唯一 ,加深理解。
談話:想一想,你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數對怎么表示?寫在紙上,和你的同桌比較一下,再和你前后的同學比較一下,你有什么發現?
。1)起立練習。
依次出示(1,5)(4,2)(6,5)(2,2)(8,3),請這些位置上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說出自己的位置。
(2)出示(3,5)、(5,3),學生起立。
提問:這兩個數對有什么相同點?(都由數字3、5組成)有什么不同點?(兩個數字3、5組成順序不一樣,表示的位置也不一樣)
。3)依次出示(4,x)、(y,5)、(x,y),學生起立。
指起立的學生,提問:你為什么起立?是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當學生初步認識數對后,通過找同一列、同一行學生的位置,讓學生初步感悟用數對確定位置的規律。接著安排了寫數對、找數對等分層變式練習:任意數對、兩個數字相同的數對、顛倒數字位置的兩個數對,含有字母的數對,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對中各個數的意義。此環節層層遞進,逐步滲透,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決了這節課的教學重點。]
三、理解應用,發展思維
1.抽象坐標。
談話:如果我們用線把這些圓點連起來,再把列和行的起點定為“0”,就可以變成一個方格圖(課件動態呈現),它和剛才的圓點圖相比更加簡單清楚,這樣的方格圖也叫坐標系,我們到中學會慢慢研究它。在這個方格圖上,小強的位置怎么表示?小麗和小剛的位置呢?(學生口答)
[設計意圖:張景中院士曾經說過:“小學生學的是很初等的數學,但是編教材和教學研究要有高觀點!北竟澱n的內容不僅僅是簡單地用數對表示位置,更應該建立和初中數學的聯系。利用課件演示“實物圖——點陣圖——方格圖—坐標系”的逐漸抽象過程,引導學生初步感悟平面直角坐標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滲透思想。
出示:(1,5)、(3,3)、(4,2)。
談話:請同學們在方格圖中描出下面的點,把這三個點用線連起來,你發現了什么?(形成一條直線)
啟發:不看圖形,就看這些數對,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特征?(行數與列數相加等于6)
出示:(2,4)、(2,3)。
提問:下面的兩個數對,哪個會在這條直線上?
談話:再把這條直線向上平移兩格,4個點的位置現在用什么數對表示?你發現了什么?(行數減少了2,列數不變)想一想,如果把這條直線再向右平移兩格,各個數對會發生什么變化?(列數增加2,行數不變)
指出:圖形的特征會反映在數對上,數對的特征也會表現在圖形中。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用代數的方法研究圖形,是笛卡爾解析幾何思想的精髓。]
3.理解應用。
談話:去年在上海我國承辦了第41屆世博會。下面我們來看看世博園的園區圖(不提供數對),你能用數對表示這4個館的位置嗎?如果給你提供一個數對(標出希臘館的數對),你能根據希臘館的位置,寫出另外3個館的位置嗎?
小結:要想確定一個位置,首先要確定列數和行數。
[設計意圖:這一題的設計意在使學生體會到:確定位置必須在二維的平面上給定兩個明確的參數,使學生感受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本質思想。]
四、拓展知識,體會價值
談話:用數對確定位置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軍事、地理等很多領域也會用到,為了描述地球上各點的位置,地理學家建立了經緯線的概念。(課件展示動畫介紹經緯線)現在我們就從衛星上找找上海世博園中中國館的準確位置。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知識?
談話:數對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數對的出現卻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課件介紹笛卡爾由蜘蛛織網而創造出數對的過程)希望同學們能夠向數學家們學習,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結合數對介紹經緯線的知識,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有利于學生充分體驗數對知識的廣泛應用。數對創造過程的介紹,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的教育,并將他們的數學思考引向深入。]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6
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走進軍營——方向與位置)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體驗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2、在具體情境中,能用數對表示位置,根據數對確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3、引導學生經歷由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滲透坐標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體驗確定物體位置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用數對表示位置。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表示位置。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課前談話
同學們喜歡看電視嗎?那你們知道在九月份發生一件讓中國人揚眉吐氣引以自豪的大事?
看來大家都特別關心國家大事,那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下咱們的宇航員是怎么確定地球表面的位置,順利到達預定地點著陸的?那學完這節課你將會了解。今天我們就學習《確定位置》
活動二:創設情境,揭示課題教師:同學們,暑假中小強和同學參加了少年軍;顒,看他們正向想我們走來呢。
活動三:抽象位置圖,認識數對。
1、認識行與列
師:小強在這一排中站在什么位置?
生1:站在前面數第2個;
生2:后面數第4個;
師:很好!誰能說出小強所在橫排的位置
生:左邊數第三個右邊數第四個
師:在單獨的一排中要想確定小強的位置只需要幾個數字就可以了?
生:一個
師:小強在整個隊伍中的位置還能這樣說嗎?
生:不能
師:誰來說一下小強現在位置?
生:前邊數第二排左數第3個
生:后面數第4排右數第3個
師:大家看同一個位置就有這么多說法,給別人介紹起來是不是很麻煩?
生:是
師:那我們能不能規定統一一下說法?
生:能
師:好!讀課本93頁,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從自主探索開始!
師:好!把課本反扣。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豎排叫做列,橫排叫做行。(板書)
生:我還知道排是從左向右數,行從前想后數。(板書)
師: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還有補充嗎?
師:為了更清楚地表示每個同學的位置,我們可以用一個圓代表一個人,剛才的隊列圖可以用這樣的圓點圖來表示。
師:誰來指一下那是列?
生:豎排稱為列
師:那是第一列?
生:最左邊上的是第一列。
師:對!列是從左向右數的,這是第一列,依次是......
師:誰能指一下那是行年,那是第一行?
生:橫排叫做行,最前面的那排是第一行。
師:你看的真認真!不錯!行從前往后數,這是第一行,依次是第二行......
2,用列行表示位置
師:我們規定統一了列和行,誰來說一下小強的位置?
生:第三列第二行。
師:不錯!你說的很準確。也可以先說行再說列,不過我們習慣都是先說列在說行。
師:誰會說小剛的位置?
生:第2列第4行
師:同意不?
生:同意
師:那小青在什么位置啊?
生:第一列第五行
師:誰能快速說出小芳的位置?
生:第五列第一行
3,認識數對并用數對表示位置
師:大家真了不起!都會準確的表示位置了!大家看,現在我們是用一句話來第三列第二行表示小強的位置,這樣書寫起來是不是很不方便?
生:是!
師:那能不能把這種表示位置的方法變得簡練一些呢?
生:能
師:好!讀課本94頁。
師:大家聲音很洪亮,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小強的位置可以用數對表示。
師:很好!那用數對怎樣表示呢?
生:用括號三逗號二表示。
師:是不是這樣?板書(3,2)
生:是
師:你也是個很會讀書的孩子,我們把(3,2)就叫做數對,不過他不讀括號三逗號二,他讀做:小強的位置是三二,好!一起和我讀:
師:誰知道3和2表示什么?
生:3表示第三列,2表示第二行。(板書)
師:不錯!誰能完整的小強的'位置是(3,2)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小強的位置是第三列第二行。
師:你真善于總結!不錯!大家看用數對和一句話表示位置那個簡單?
生:數對。
師:很好!那誰會寫數對?
生:先寫列在寫行,用括號括起來。
師:書寫數對時,你們覺得應該注意什么?
生:別忘了寫括號。
生:還有別忘把列和行用逗號閣開
生:先寫列在寫行
師:大家真是個細心人。那小剛的位置怎么用數對來表示?
生:(2,4)
師:不錯!誰來讀一下小剛的位置?
生:小剛的位置是(2,4)
師:誰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小剛在第二列第四行。
師:很好!誰來用數對寫一下小青小芳的位置
生:(1,5)(5,1)
師:咱們一塊來讀以下他們的位置。
師;誰來說說表示什么意思?
生:......
師:大家說的不錯!所以寫數對我們一定要注意這些。寫時可以從左到右挨著寫,也可以寫完列和行在括號,但是一定要把列和行用逗號擱開。
4,抽象出方格圖,并會根據數對找位置
師:如果我們用線把圓點連起來,就變成了一個方格圖,大家看方格圖中的這個“1”表示什么?2呢(看課件演示)
生:表示第一列。
師:那這個“1”呢?
生:表示第一行。
師:很會觀察,這又多了個“0”,誰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可以老師告訴)
師:我們大家都會用數對來表示位置了,那會不會根據小強四人的數對在方格圖中找到他們的位置?
生:會
師:好!把小強四人的位置在課本94頁方格圖中表出來,看誰標的又快又對。
師:誰來上面指給大家看?(演示課件)
活動四:聯系實際,深化理解
師:大家真了不起!不僅會用數對表示位置,還會根據數對找位置。那你會不會表示你現在所坐的位置
生:會。
師:誰來說一下我們現在位置那是列那是行?
生:橫排是行,數排是列。
師:很好!那是第一列,那是第一行?
生:指出。
師:好!現在快速數一下,共有幾列幾行?
生:......
師:好!聽我口令:第二列起立!第四列起立!第一行起立。
師:大家反映真快!快速數出自己所在列數和行數,并把自己的位置寫在課堂練習本上。
師:誰來說一下自己的位置
生:......生......
師:現在不在讓大家說了,我讓大家猜猜他是誰?聽清位置(3,2),(3,5)(3,6)。
生:......
師:仔細觀察這些數對,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他們都在一排。
師:很好!大家真善于觀察思考。誰在猜猜他們是誰?(2,4)(4,4)(6,4)。
生:......
師;觀察數對你又發現了什么/
生:都在同一行。
師:好!你猜一下他是誰(5,A),
生;猜不出來。
師;為什么才猜出來啊?
生:不知道那個數是幾
師:要確定位置需要幾個數啊?
生;兩個
師:大家猜猜他有可能是誰?
生:......
師:大家猜一下他有肯能是誰?(4,A)
生:......
活動五:拓展練習
師:以后開家長會,大家就可以把自己位置告訴爸媽,這樣爸媽就可以很快的找到你的位置。為了表揚大家,我準備了小禮物,他們防在不同的位置,誰說出他們的位置,禮物就屬于誰了。(出示練習1)
。1):玩迷宮游戲(課件)
。2):根據數對猜字:(課件)
師:大家真了不起,表現真好。把這四句話送給大家四句話:觀察生活,積極思考,勇于探索,大膽創造(出示課件)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7
教學內容: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制五年級上冊第93~94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能用數對來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培養觀察、推理與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發展空間觀念。
3.經歷由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滲透坐標的思想,發展空間觀念。
4.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養成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習慣。
教學重點: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在方格圖中根據數對來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播放歌曲《我和你》,提問:這首歌同學們熟悉嗎?去年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我想同學們肯定非常喜歡這些出色的運動員是嗎?今天老師帶來了部分運動員的照片,想看嗎?(課件出示照片)
2.這些運動員中,你最喜歡誰,把他的名字寫在學習卡上,然后在反面簡單描述一下他在屏幕上的位置,我們做個猜猜看的游戲。
3.讀學習卡,同學們猜,(一個人的位置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猜測,讓同學們產生疑問)過渡:怎樣才能更清楚的`更簡單的表示出一個人的位置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設置疑問,引出數對
(一)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
1.咱們先以同學們的座次為例,剛才你們說到的豎排指什么嗎?(學生指一指)在數學上稱列,從哪開始數,你們有兩種數法,習慣上從左往右數。(板書左右)那從觀察者的角度,也就是以老師的角度來看,誰是第一列,請起立,第三列、第五列。
2.橫排指什么,數學上稱行。從哪開始數,(板書從前往后)誰是第一行,請起立,第三行。
3.誰站了兩次,為什么?
4.現在你能更清楚的告訴我你在教室內的位置嗎?你朋友的位置,你班長的位置。
(二)、發揮想象,創造符號,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1.同學們用簡短的語言表述了班長的位置,數學講究簡練,那你能用更簡練的方式表示班長的位置嗎?小組討論
2.展示小組的意見,全班評價,找出最簡單最清楚的方式。
小結:你們真厲害,用一對數就表示出了一個人的位置,知道這在數學上叫什么嗎?(板書數對)數對表示法是確定位置的一種方法,它是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發明的,看來同學們又當數學家的潛能。
3.那現在用數對表示出你在班內的位置,好朋友的位置。
4.老師說數對,聽一聽是誰的位置,請你站一下好嗎?(3,4)(2,5)(5,2),比較后兩個,你有什么發現,(4,Y)怎么回事?(讓學生體會數對表示法,兩個數字缺一不可)
5.小結:在用數對表示位置時應該注意什么?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過渡:同學們用這么短的時間,就把自己在班級內的位置表示的這么清楚、簡單,可能是太熟悉這個班級了,老師帶來了我們班的座次表,(課件出示)
1.怎樣確定王紅、李娟的位置,(讓學生說一說列、行)然后說出數對。
2.把學生換成圓點,再來找一找王紅、李娟的位置。(指名上來指一指)
3.根據數對在方格圖中找位置。
數學家想了更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圓點用橫線和豎線連起來,(出示表格),你能看懂嗎?再來找一找王紅、李娟的位置。(指名上來指一指)
4.學生在表格上找出這些同學的位置,(3,2)、(4,4)(1,4)、(3,3)、(3,4)、(2,4)、比較一下有什么發現?作為未來的數學家,你想告訴大家什么結論。
三、學以致用
剛才我們研究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現在回到上課時的游戲中,姚明的位置能更清楚的告訴大家了嗎?把你喜歡的運動隊員在屏幕中的位置用數對表示出來,再玩猜猜看的游戲。
四、拓寬視野,總結延伸
1.用數對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大家可以在網上查詢。
2.介紹笛卡爾發明數對的故事,進行思想教育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與行,理解數對的含義,能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滲透坐標思想,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拓寬知識視野,體會數學的價值,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數對的含義,能用數對表示位置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學期時間我們學校進行了課間操的展示活動,這是我們學校某班的同學(課件),在這次活動中小強是表現最出色的一個,你能說一說小強在什么位置嗎?
生:從右向左數第4排的第2個。
師:誰還想說?
生:從左向右數第2排的第3個。
師: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從后往前數,第4排的第3個。
師:怎么同一個人的位置有這么多種說法呢?
生1:人們是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觀察的。
生2:人們的視覺不同,也就是觀察的角度不同,說的方法就不一樣了。
師:正像剛才大家所說的,一個人的位置不變,但由于人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剛才大家在描述小強位置時,你有你的說法,他有他的說法,感覺怎樣?
生:有點亂。
師:我們能不能尋找一種既簡單又準確的方法來描述位置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如何確定位置。(板書:確定位置)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特點出發,了解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同時設置如何描述方陣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統一帶來的不便,體驗統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二、用列與行確定位置
師:剛才同學們在描述小強的位置時,用到了排,個等詞來描述位置,你們認為怎樣為一排?
生:橫著是一排。
師:還有不同意見的嗎?
生1:豎著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排是直的。
師:有橫排,也有豎排,在描述位置時很容易混淆了,在數學上我們通常把豎排稱為列,把橫排稱為行。(板書:列和行)大家認為哪為第一列合適?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9
課題:
第二單元:位置(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第課時總序第個教案
課型:
新授編寫時間:20xx年xx月xx日執行時間:20xx年xx月xx日
教學內容:
教材P20例2及練習五第3、4、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方格紙上數對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結合方格紙用數對來確定物體的位置,能依據給定的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確定位置的過程中,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正確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生: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復習:上節課咱們學習了用數對來表示物體的位置,誰來說一說數對中的第一個數字表示什么,第二個數字表示什么?
(數對中的第一個數字表示“列”,第二個數字表示“行”。)
2、導入:(出示如下示意圖)那么,今天我們繼續來學可數對的知識,先來看下面的示意圖,你們能用數對分別表示出各場館的位置嗎?
熊貓館
大象館海洋館
猴山
大門
引導學生用數對分別表示出各場館所在的位置。
指學生回答,并說一說是怎么確定它們的位置的.。
二、互動新授
1、出示教材第20頁“動物園示意圖”。
。1)引導學生觀察圖,并比較它和剛才的示意圖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理解圖意:橫排和豎排所構成的區域是整個動物園的范圍。動物園的各場館都畫成一個點,這些點都分散在方格紙豎線與橫線的交點上。
。2)提出問題:圖上的數字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縱向排列的數字表示行,從下往上數;橫向排列的數字表示列,從左往右數。圖上的數字表明行和列的起點均為o。
。3)引導學生觀察這幅方格圖,問:你能用數對表示出大門的位置嗎?
指生回答:大門(3,o)。
組織同桌互相說一說其他場館的位置。
小組互相交流、探討,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
集體訂正,并用多媒體出示各場館的位置:
大象館(1,4)猴山(2,2)大門(3,o)熊貓館(3,5)海洋館(6,4)
2、指生到黑板指一指下面場館的位置:飛禽館(1,1)、猩猩館(o,3)、獅虎山(4,3)。
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標出各個場館的位置的。
引導學生回答:飛禽館(1,1)是在第一列第一行,猩猩館是(1,3)在最左邊一列第3行,獅虎山是(4,3)在第四列第三行。
3、拓展延伸。
(l)引導學生分別觀察飛禽館、大象館以及猩猩館和獅虎山在圖中的位置和表示它們位置的數對,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大象館和飛禽館在同一列,它們的數對第一個數相同;猩猩館和獅虎山在同一行,它們的數對第二個數相同。
師小結:表示同一列物體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一個數相同;表示同一行物體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二個數相同。
。2)質疑:如果用(x,4)表示某場館的位置,能確定在哪里嗎?
小組交流,并指生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由于字母表示的數不確定,所以這樣的數對只能確定這個場館在哪一條橫線上,但不能確定這個場館的具體位置,使學生明確必須要有兩個數才能確定一個位置。
4、找生活中的數對。
用數對表示位置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你能舉出例子嗎?
小組討論交流,如:地球儀上的經緯網、十字繡、圍棋棋譜等。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自主完成,然后再說一說你是怎么確定的。
2、完成教材第20頁“做一做”第2題。
先把題目的要求讀一讀,自主完成,然后同桌互說。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生1:我學會了在方格圖上用數對表示位置。
生2:我知道表示同一列物體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一個數相同;表示同一行物體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二個數相同。
作業:P21~22練習五第3、4、6題。
板書設計: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熊貓館(3,5)海洋館(6,4)
猴山(2,2)大象館(1,4)大門(3,o)
表示同一列物體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一個數相同;
表示同一行物體位置的數對,它們的第二個數相同。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10
教學內容:
教材P19例1及練習五第1、2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與“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行、第幾列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提高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重點:
會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導入: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級上課的情境是什么樣的呢?今天咱們就去五年級某班看一看?,這是張亮班級里的學生,多整齊!你能告訴老師張亮的位置嗎?
。ǔ鍪窘滩牡19頁情境圖中張亮那一列同學的座位)
學生可能說:第3個、從前面數第3個、從后面數第3個等。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要在一列座位中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只要說清數方向和第幾個就行了。
2、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用數對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ò鍟n題: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二、互動新授
。ㄒ唬┟鞔_行、列的`意義
1、師引導: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亂,同學們所說的“排”,在數學上豎排叫“列”,橫排叫“行”。(板書:列行)
并明確:數“列”的時候習慣上從左往右數,依次為第1列、第2列……數“行”的時候習慣上從前往后數,依次為第1行、第2行……把教材第19頁情境圖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順序寫上,同桌互相指一指。
說明:通常情況下,描述物體位置時先說列,再說行。
讓學生用正確的方法描述張亮的位置。(第2列、第3行)
2、引導:你能用剛學習的知識描述一下其他同學的位置嗎?(舉例王艷、趙雪,周明位置等)
讓學生隨便指圖上一人,同桌互相說一說他的位置。(學生練習)
。ǘ┱J識數對
1、引導:表示位置我們還可以用“數對”來表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用數對確定位置。張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數對(2,3)表示。
2、質疑:根據描述的習慣,你認為括號里這兩個數各表示什么?
(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
強調并讓學生明確數對的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
(三)用數對表示位置,根據數對確定位置
1、讓學生用數對分別表示圖中其他同學的位置。(王艷、趙雪等)
學生回答:王艷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3,4),趙雪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4,3)。
2、討論我們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不要把列和行弄顛倒了。)
。ㄋ模⿷弥R
1、先說一說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讓學生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學生回答,加強數對練習。
2、你能用數對表示你的前后左右鄰居嗎?說一說,并思考有什么發現。
(1)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并討論。
(2)引導學生明確:前后鄰居數對的第一個數與自己相同,左右鄰居數對的第二個數與自己相同。
3、做游戲:教師說數對,學生根據數對找出相應的同學。
4、找數對:大家來找一找生活中的數對。
學生自由發言,指名學生說一說,如找座位,找樓座等。
三、鞏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再說一說。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生1:我學會了怎樣用數對表示位置。
生2:我知道了數對中第一個數表示列,第二個數表示行。
師:除了以上兩位同學所說的之外,在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時還要注意,列是從左往右數,行是從前往后數。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豎排一列左一右
橫排一行前一后
數對(列,行)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11
教學內容:新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19-21頁的例1、例2及“做一做”和練習五的有關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同學在班級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過談話交流,確定第幾行、第幾列的一般規則,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
3、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驗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必要性,能根據數對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
4、通過運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實背景,體會數學的價值。
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難點:在已有的學習經驗的基礎上將用列、行來表示提升為用數對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班上周的“每周一星”是誰嗎?能說出她的位置嗎?
出示課題:確定位置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第幾列第幾行。
。1)課件演示列和行。
。2)說說某個同學在第幾列第幾行。
。3)游戲:請一位同學報第幾列第幾行的同學起立,答對的接著報下一個同學的位置,一直接力下去。盡量讓更多的同學有鍛煉的機會。(答錯的請說出自己的正確位置。)
2、學習用數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1)比賽:老師報位置,如:第2列第3行??,你們把老師報的位置記錄下來,看誰能把老師報的位置全寫下來。(老師報的速度可不慢哦)
比賽結束,將記錄比較多的`同學展示給大家看,看看他們的記錄方法,并加以表揚。
。2)課件演示用數對表示位置。
請同學說說是如何表示的,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繼續用課件演示將具體是人物的位置抽象用“格子”或“點”來表示物體位置。
。3)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20頁例2。在格子圖上用數對表示各個場館所在的位置以及標出指定場館的位置。
。4)將錯誤的展示,請大家講評。之后將正確的展示給大家看。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20頁的“做一做”。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
能在具體情境中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從已有經驗到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體驗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經歷用數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知道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數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課件出示多媒體教室上課情境圖。
【師】這是上多媒體課的情景,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單獨桌子,教室的前面 是一個控制臺,控制臺的左下方是一個座位表。如果哪個同學有問題要問老師,只要按一下秘書桌上的按鈕,座位表上相應位置的紅燈就會點亮,老師就知道誰要發言。
【師】播放動畫。這時,紅燈亮了,是誰提問了呢?
【生】(看課件中紅燈亮的位置)是張亮在提問。
【師】那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哪一位同學是張亮嗎?那們就來找一找吧。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
【板書】第二章 位置 第1節 確定位置
2 探索新知
[1]尋找張亮的位置
【師】課件展示多媒體教室全景大圖,請同學們仔細研究座位表和同學們座位間的關系,找一找哪一位同學是張亮?梢钥唇滩19頁,在教材上標出張亮同學的位置。
【生】在教材上尋找張亮的位置。
【師】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這就是張亮呢?
【生】紅燈亮的是第二列第三行,學生座位中第二列第行的就是張亮。
[2]明確行列的含義
【師】張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嗎?
【課件展示】同在數學上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列”習慣上從左往右數,依次為第1列、第2列…… “行”習慣上從前往后數,依次為第1行、第2行……
【師】同學們,張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嗎?
【生】是。
【板書】(第2列、第3行)
[3]認識數對
【師】為了表示方便,表示位置我們還可以用“數對”來表示。括號中第一個數字表示列,第二個數字表示行,中間用逗號隔開。張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數對(2,3)表示。
【師】根據描述的習慣,你認為括號里這兩個數各表示什么?
【生】括號里的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
【板書】(2,3)
[4]用數對表示位置
【師】你能用數對來表示王艷同學的位置嗎?
【生】王艷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3,4)。
【師】括號里的3和4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王艷在第三列,4表示在第四行。
【師】你們能不能用數對表示趙雪的位置呢?
【生】趙雪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數對表示是(4,3)。
【師】括號里的4和3表示什么呢?
【生】4表示趙雪在第四列,3表示在第三行。
【師】趙雪的位置能用數對(3,4)表示嗎?
【生】不能,趙雪的位置在第四列第三行,而第三列第四行的位置是王艷。
【師】看來,數對(3,4)和(4,3)不僅是數的順序不同,它們表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我們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時候,一定要遵循規則,數對前面的數字表示——列,后面的數字表示——行。
鞏固練習:請同學們利用剛才所學的知識寫一寫孫芳,周明,李小冬的位置。
指定一個學生上白板上寫。
[5]鞏固確定位置的方法
1、先說一說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讓學生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學生回答,加強數對練習。
2、老師說數對,學生根據數對找出相應的同學。
[6]鞏固拓展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用兩個數來確定位置的情況,你知道有哪些嗎?
【生】舉生活中用數對確定位置的例子。
【課件展示】1、樓宇案例門上表示幾層幾號的按鈕。
2、電影院里的座位——幾排幾號
3、象棋棋盤
[7] 課堂練習
1、用數對(3,2)表示。你能用數對表示其他幾個圖案的位置嗎?
參考答案:
蘋果用數對表示(4,3);西瓜用數對表示(2,1);香蕉用數對表示(4,1);櫻桃用數對表示(2,3)。
2、下圖是國際象棋。
(1)她是怎樣確定棋子位置的?
(2)你能像她那樣說一說每個棋子的位置嗎?
參考答案:白方的“王”從左向右數在“e”列,從下往上數在“1”行,所以用數對表示為(e,1)。
[8]課堂小結(PPT投影)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相信同學們一定大有收獲,誰來說一下收獲呢?
【生】我學會了怎樣用數對表示位置。
我知道了數對中第一個數表示列,第二個數表示行。
我知道豎排叫列,一般從左往右數,橫排叫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板書
第二章 位置 第1節 確定位置
(第2列、第3行)——(2,3)
數對 (3,4)
(4,3)
列 行
豎排叫列,一般從左往右數
橫排叫行,一般從前往后數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們全班有很多同學,但大部分的同學老師都不認識,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言,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2、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如果老師用第二列第三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
(3)教學寫法:某某同學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2,3)。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
2、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生活中還有哪里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3、教學例2
(1)我們剛剛已經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F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書上所給的數據,在圖上標出“熊貓館”“海洋館”“大象館”的位置。
三、練習
1、P20做一做
(1)學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學生依據所給的數據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P23第7題
(1)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2)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發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據也發生了改變?
(3)照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觀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據發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據發生改變)
四、作業
練習五第1、2、3、4、5題。
課后小結
生活中還有哪些是用數對確定位置的例子,你能舉一些嗎?
課后習題
1、音樂課,聰聰坐在音樂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數對(4,2)表示,明明坐在聰聰正后方的第一個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2、如果A點用數對表示為(1,5),B點用數對表示數(1,1),C點用數對表示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 )三角形。
A.銳角 B.鈍角 C.直角 D.等腰
板書
先寫列數,用逗號隔開,再寫行數,還要用小括號把這一對數括起來。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對確定位置的教學反思10-09
《確定位置》的教學反思07-23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09-10
《確定位置》優秀教學設計(通用8篇)08-17
《確定位置(一)》教學反思10-04
《確定位置》教學課程反思06-28
《確定位置》數學教學反思09-08
《確定位置一》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