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5 21:14:45

          《四時田園雜興》精品教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精品教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小孩釣魚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能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4、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重點、難點:指導學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績麻:把麻搓成線。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參加。⑧耕織:耕田織布。⑨傍:靠近。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小兒垂釣》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這篇古詩描述了一個小孩子開始學習釣魚時的專心致志的情景。全詩抓住小兒釣魚時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特點,把一個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兒童形象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讀了是人感到親切、逼真!

            [教學目的]

            1、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并表演詩句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學習、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可以用自己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背誦課文,基本了解形神兼備的寫作手法。

            [教學課時]一個課時

            [教學過程]

            [前提測評]背誦〈〈小池〉〉

            [課前導課]

            1、請學生背誦以前學習過的詩。

            2、師問:為什么古詩讀起來這么舒服:瑯瑯上口!或清秀淡雅,象是小橋流水;或是鏗鏘有力,象高山流水,!

           。ㄐ〗Y)對,大家說的很好!古詩就是因為有了,這些特點:節奏呀!壓韻呀!對偶呀!互文呀!使得古詩讀起來,瑯瑯上口,讀的好的時候,感覺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目標認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古詩,小兒垂釣。要求我們大家,學會這首詩,并會有感情的朗讀。(板書,小兒垂釣。學生認讀。)

            [導學達標]

            一、初讀感知、創設情景,了解古詩內容和基本意思。

            1、師范讀,要求學生體會詩中的節奏、停頓、重音;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2、生齊讀,要求學生讀出詩中的節奏、停頓、重音;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3、師指導,正音并復習學習過的生字。

            4、指名讀,要求學生體會詩中的節奏、停頓、重音;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5、師再讀,學生閉眼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提出讀完后,請學生上臺表演。

           。▽W生開始表演,期間配樂,老師在學生表演的同時,讀著古詩,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意思)

            二、賞析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1、讀詩句想一想,在剛才同學時,稚子的外貌特點是什么?稚子釣魚的姿勢是什么?

            蓬頭:形容頭發亂。稚子:兒童,幼小的孩子。垂綸:垂。東西的一頭向下;綸:絲。側坐:身體象一邊歪斜著坐。莓苔:河邊的蒿草。映:遮掩、遮蔽。

            2、說說第一二句的意思。

            3、這兩句在描繪稚子釣魚的同時,還寫了什么?

            4、稚子在釣魚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做的?為什么呢?

            5、用自己的話說說后兩句的意思?

            最后的兩句描繪了小孩子釣魚的什么神態?

            7、把古詩的句子聯系起來,想象古詩描寫的是什么樣子的一個小孩?(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三、總結寫法,指導寫作。

            古詩在描寫稚子釣魚的時候,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一、二句是什么(形),三、四句是什么(神)

            小結:古詩在描繪小兒釣魚表現的時候,運用形神兼備的手法,把一個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兒童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在進行寫走的時候可以運用。

            舉例:運動員起跑時的樣子。

            [目標測評]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并背古詩。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0篇)02-29

          周春興《扁鵲治病》教學設計(精選10篇)03-27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热视频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址 | 午夜免费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