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示兒》教學設計

          《示兒》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9 07:03:05

          《示兒》教學設計

          《示兒》教學設計

          《示兒》教學設計

            示兒教案設計

            教學分析

            古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絕筆之作:“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簡短的幾句話,飽含著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讀這樣的詩,讓我們真切的感受一位愛國詩人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每個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背誦并默寫古詩《示兒》,進一步感悟理解古詩的方法。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感受詩的韻味美、意境美。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二)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解決辦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理解,以讀促感悟。

            設計特色:

            自主體悟 想象創新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件 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交流資料

            師:看老師寫個名字(板書:陸游)你對他了解多少?

            生1:南宋愛國詩人,一生創作詩作九千三百首之多.

            生2: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

            生3:陸游一生創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師:他在你心中是個怎么樣的人?

            (媒體播放詩人晚年畫面)讓我們再來看看,你又看到了一個怎么樣的陸游?

            就是這樣的一位詩人,在臨終前作了一首傳誦千古的名詩《示兒》。(板書:示兒)這也是他臨終前的絕筆詩。

            師:“示兒”是什么意思?

            生:“示兒”就是給兒子看

            師:臨死前寫給兒子的叫什么?

            生:叫遺書

            師:人們在臨死時給兒子的遺書一般都是寫些什么?

            生:寫財產的分配等……

            師;那陸游寫了什么?

            請看……大屏幕出示《示兒》配樂放錄音

            二、自由朗讀,自悟詩情

            1.自讀古詩。

            請你借助書后的注釋或你自己的工具書,自讀詩句,了解詩意,體會詩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們再來讀讀全詩,要求從題目開始,一行一行往下讀,同時思師:這次你讀懂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問:你怎么讀懂的?(看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

            你很會學以致用,看注釋的確是很好的學習古詩的方法。(看屏幕上的全詩,一起疏通詩意)

            2.合作學習。

            (生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有好些同學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書上批注,在圈劃,在思考。咱們古人就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現在經過你剛才的自學,你一定有很多收獲,或許也有一些疑問吧。沒關系,我們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來解決。

            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與同學共享你的學習收獲;也可以懇請同學幫助你解決剛才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3.匯報交流。

            告訴大家你讀懂了那些內容。(結合課后的注釋,說說自己讀懂什么,讀懂哪句就說哪句。說的不確切的其他同學可以補充,糾正)。

            ①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教師鼓勵、點撥讀詩方法。

            ②結合學生的體會指導朗讀。

            4.剛才好多同學都能抓住關鍵的字詞,來理解詩句的意思。這種學習方法很值得大家學習。現在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5.現在你了解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了嗎?(祖國何時能夠統一這一件大事,其實這也是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

            學生看多媒體屏幕,邊聽邊想像,老師用舒緩的語氣和著優美的伴奏曲,“我病的很重,恐怕很快要離開人世,可中原依然戰亂不止,金兵強盜為非作歹,濫殺無辜,百姓處在水生火熱之中……我們南宋軍隊應立即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但我要離開人間了,看不到我們的軍隊收復中原,看不到祖國統一,我死不瞑目哇!”

            6.小結:是呵!詩人臨終作詩,不說別的家常話,而只說“不見九州同”的遺憾,對兒子沒有別的囑咐,只叮嚀他們在家祭時別忘了把勝利的喜訊告訴他。這是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感啊!此時此刻,有誰不被感動呢?同學們,誰愿意用你自己體會到的感情來誦讀這首詩?

            ①學生結合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朗讀。師給學生配樂朗讀。

            ②生練習背誦詩句,師配樂。

            三、設置情境,深情讀詩

            1.彌留之際的陸游,因為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時常浮現出這樣的一幅畫面——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注釋]

            1)五千仞岳:與上句夸張黃河之長一樣,這是夸張西岳華山之高。

            2)仞:古時八尺為仞。岳:高大的山。

            3)遺民:淪陷區的人民;

            4)胡塵:胡人騎馬時揚起的灰塵,比喻金兵占領的領土

            2.師:讀著這樣的詩句,你能看到陸游眼前浮現的那畫面嗎?

            (播放影象資料)

            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鐵蹄之下,哭泣、呼喊著宋王朝的名字

            師:哪里讓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讀讀;還有嗎?

            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無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著要吃的,而我們的大人也沒有吃的好給。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在了婦女的身上,隨即穿來凄涼的哭聲……

            生3: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騎著馬從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過去,這些百姓在喊叫著。

            師:真是血淋淋的場面啊。你是從哪句詩浮現這樣的畫面?讀讀

            師:受盡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著大宋的軍隊來解救。還他們一個屬于自己的家,這一盼,盼了幾年啊?

            生A:一年

            生B:兩年,十年?

            師: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學們,六十五年中我們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讀——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血淚啊——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3.陸游的眼前出現這樣的畫面,一想到這些百姓,陸游的心情你懂嗎?你能用什么詞來形容?

            生:悲傷

            師:看到百姓受到這樣的折磨,陸游還僅僅是悲傷嗎?

            生:悲痛

            師:是啊,陸游這時的心情那是悲痛啊。讀到這,我們看到了陸游那顆憂國憂民的心,不光是為自己看不到國家統一而悲哀,還有為這些百姓而悲痛,誰來讀讀這句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指名學生朗讀,學生的朗讀,由原來的遺憾轉化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進步。

            師過渡:因為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淪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當他腦海中出現這樣的片段時,他的“悲”,又該怎么去理解呢?

            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釋]

            1)臨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邸:客棧、旅店。

            3)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北宋京城。

            2.師:這時的陸游是悲哀嗎?是悲痛嗎?是什么了?

            生:高興

            師引導:同學們,陸游因見不到祖國的統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淪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誰的身上?

            生:王師的身上。

            師:那么你再讀讀這詩,你所看到的王師在做什么?想到這個的陸游心情還是高興嗎?

            (學生連忙搖頭)小手再次舉高

            生:這時的陸游很悲憤

            師:你從那看出來陸游一想到王師,一想到南宋的權貴們會悲憤?

            生:因為當時的大臣們,朝廷權貴們在花天酒地,尋歡作樂

            師: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生:“西湖歌舞幾時休?”說明他們根本沒有停息過;

            師:還有嗎?還有別的補充嗎?

            生:他們一直在飲酒作樂,喝得嘴熏熏的,連自己的都城都要分不清了

            師:你又是從哪看出來?

            生: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師適當補充當時的背景資料]

            師:是啊,就知道尋歡作樂的權貴們,西湖歌舞幾時休?讀到這你此時有什么感受?

            生:真讓人感到憤怒,連百姓們的苦他們都不顧……

            師:那你來質問他們一番,[請生讀]

            誰也想來指著鼻子罵醒這群尋歡作樂的權貴們?指名讀

            師:面對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權貴們,我們怎么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茍且偷生的權貴們,我們怎么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面對這些忘了國恥家恨的權貴們,我們怎么問——西湖歌舞幾時休?

            3.師:這分憤怒,也在這句詩中啊,你能讀好這種悲憤嗎?(讀好前兩句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指1名讀

            評價:同學們,你們聽到了陸游的憤怒了嗎?

            再指1名讀,評價:好一個悲,好一個憤啊,讀出了陸游的心聲!

            齊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1.師:因為陸游的愛國,看不到大宋統一,陸游遺憾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2.師:因為陸游的愛國,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陸游悲痛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3.師:因為陸游的愛國,想著那些花天酒地,茍延歲月的南宋權貴們,陸游悲憤啊——但悲不見九州同

            4.生命即將結束,但是還沒有盼來國家的統一,是悲哀,是悲痛,是悲憤,讀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但悲不見九——州——同。

            5.師過渡:這樣的南宋王師,做不了什么。但是此時的陸游還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國,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他還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師的身上,這都是源于他的那顆拳拳的愛國心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四、揣摩表情,沉重讀詩

            師:王師北定中原日,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一天?或許幾年,或許幾十年,再或許更長的時間。不管多少年,我們的陸游,我們的愛國詩人會在地下一直等著這喜訊。——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指一名學生讀

            評價:這是陸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囑兒子,一再叮囑!你來讀!

            再指一名讀

            評價:讀出了陸游當時的那份急切!我們一起來

            ——王師被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

            又一年,非只一年,蹉跎一年,更須幾年?華夏幾回嘆!

            (課件播放)齊讀

            師:看著全詩,如果讓你把全詩濃縮成一個字的話,你會選擇哪個?讀了古詩,你的眼里你的心中也冰冷的沉重地停留著一個字,那又會是什么?(悲)

            (課件著重)悲從何來?(不見九州同)

            師:在詩人彌留之際,”不見九州同”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遺憾,對朝廷不思收復失地也充滿憤恨,充滿了失望,可詩人心中還心存一絲希望,他在希望——(生讀:王師……)

            1210年初,這位85歲高齡的愛國老人,懷著“死前恨不見中原”的遺恨和無限憂國憂民的悲憤與世長辭了.在他瞑目之前,那頑強的生命火花,作了激情洋溢的爆發直抒胸臆的吟唱,這就是傳誦千古的名詩,《示兒》。

            五、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1.同學們,國富民強,匹夫有責。我們應該像詩人陸游那樣胸有祖國,抱效祖國。讓我們再次誦讀他的壓卷之作——《示兒》吧。(師再次給學生配樂朗讀。)

            2.陸游還寫了許多的愛國詩詞,今天老師給你們推薦一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課件展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讀。

            3.今天老師還向你們推薦一些有關古詩文的網站,那里有豐富的資源,同學們可以盡情地去共享吧!(課件揭示網站)(下課)

            六、整合點診斷:

            1.展示一幅陸游晚年的蒼老肖像,為整堂課奠定一種基調—悲涼.

            借學生匯報的資料,把一個才華橫溢、熱情豪邁、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卓越影響的愛國詩人留在學生腦中,然后出示陸游晚年的蒼老肖像,與剛才的感覺沖擊,震撼學生的心靈,把一份悲涼沉積在學生心中。

            2.課件著重“悲”,并選取《秋夜將曉 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作為 補充材料,喚起學生內心的體驗,理解詩人的——悲憤.

            我以這一個“悲”,把詩串起來,把學生的情感串起來,把我們的課堂串起來。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師引導語言,抓住學生已有的情感,來提升感悟,并借用了《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題臨安邸》作為補充材料,對詩中一個“悲”字進行了拓展。這幾首詩同屬一個背景,一首描寫望眼欲穿的淪陷百姓,一首則描寫花天酒地的南宋權貴。兩首詩的內容做《示兒》的情感鋪墊,再合適不過。有了這樣的詩境,去體察詩人的心情,對于那一個“悲”字,學生所能體會到的“悲哀”“遺憾”之余,還能體會到的是詩人的“悲痛”、“悲憤”,這一“悲”字,顯得愈發的豐滿。

            3.延伸,結合歷史,告慰陸游,升華詩人的——愛國之情。

            在本課尾聲,我借用了陸游子孫世代抗擊金兵的資料,讓學生感受陸游愛國精神的傳承,并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以現代人的身份出現在陸游的病榻前,說自己所想所悟,來升華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之情。

          【《示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示兒》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19

          《樹葉兒飄飄》的教學設計02-2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A级片电影亚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色婷婷三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