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認識圖形的優(yōu)秀教案

          認識圖形的優(yōu)秀教案

          時間:2024-09-16 02:24:03

          認識圖形的優(yōu)秀教案

          認識圖形的優(yōu)秀教案

          認識圖形的優(yōu)秀教案

            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②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③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

            ④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滲透美育和德育教育。

            教學重難點:

            學會辯認和區(qū)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生活用具,學習用具和玩具、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設景與激趣

            1.設景。

            師:(出示課件,帶音樂的機器人)瞧,誰來了?

            生:機器人小叮當。

            師:對,機器人小叮當想和我們共同學習,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什么嗎?

            生:想!(學生很好奇地觀察禮物)

            師:趕快打開看看,喜歡這些禮物嗎?

            生:喜歡!

            2.激趣。

            師:這么多的禮物,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嗎?試試看。

            評:用學生喜歡、熟悉的機器人發(fā)禮物的情境來開課,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在無形中布置了學習任務,為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作了良好的鋪墊。

            二、活動與交流

            1.分一分,按要求分組活動。

            師:誰能說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1:我們組把牙膏、鞋盒、煙盒……放在一起。

            生2:我們組把魔方和那些正正方方的盒子放在一起。

            生3:我們組把籃球、足球、乒乓球、壘球放在一起。

            生4:我們組把茶葉筒、易拉罐放在一起。

            師:大家分得真不錯。剛才我們分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現(xiàn)在老師還有一些東西要大家分一分。

            (出示課件:動畫球,魔方……)

            師:請看大屏幕。這是小叮當留給自己的一份禮物,它想請大家?guī)退粋忙,把這些禮物按形狀相同的分一分。各小組討論一下,看看該怎么分。

            生1:把球放在一起,蛋糕和易拉罐放在一起。

            生2:魔方和玩具盒放在一起,牙膏盒單獨放一起。

            生3:把降落傘和燈泡放在一起,因為它們的形狀很相像。

            師:觀察得真仔細,還有補充的嗎?

            生4:我覺得應該把筷子籠、降落傘、燈泡三種東西放在一起,因為它們和前面四堆物體的形狀都不同。

            師:說得真好。小叮當也分了一下,看看你們分得和他一樣嗎?

            評:“分一分”是用實物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辨認物體的形狀,同時又把電腦屏幕上的“實物”讓學生分一分,使學生初步形成這些物體形狀的表象,為建立圖形概念打下基礎。同時,剛?cè)雽W的一年級學生最喜歡被表揚,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肯定的語氣對其進行褒獎,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摸一摸(感知物體的形狀)。

            師:請你們把剛分好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認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看你會有什么感覺并把你的感覺跟小組的同學說說。

            師:誰能用最大的聲音告訴老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牙膏盒長長方方的。

            生2:有6個面,每個面摸起來都是平平的。相對的面一樣大。

            生3:我摸到了尖尖。

            師:有什么感覺?

            生:手摸在上面癢癢的。

            生4:我看到魔方是正正方方的。

            生5:魔方也有6個面,而且6個面一樣大,摸起來也是平平的。

            生6:魔方也有尖尖。

            生7:我看到茶葉筒是直直的,摸起來光光的。

            生8:茶葉筒上下兩個面看起來圓圓的。

            生9:茶葉筒上下兩個面一樣大。

            生10:茶葉筒的面是平平的。

            生11:球是圓溜溜的。

            生12:球摸起來光光的。

            老師逐一肯定學生的發(fā)言。

            評:由大概到細致的辨認,由整體到具體的感知,“摸一模”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圖形概念的形成,空間概念的建立,就是在這些分、摸、辨、說的活動中逐步完成。若沒有這些活動,孩子們就不可能有那些生動的、形象的、極富情趣的表述。

            3.搭一搭(區(qū)別物體的特征)。

            師:把桌子上的學具像搭積木一樣搭一搭,看誰搭得最漂亮、最平穩(wěn)。(學生按要求分組活動)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不能把球放在最下面,因為它容易滾了。

            生2:茶葉筒或易拉罐只能豎著放在下面,如果橫著放也容易滾了。

            生3:我發(fā)現(xiàn)把牙膏盒或魔方放在下面搭得比較平穩(wěn)。

            師:說得不錯。所以我們做房子的時候用的建筑材料通常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比如:紅磚、預制塊。

            評:通過搭一搭,讓學生進一步實實在在的區(qū)分這些物體的特征,感知它們的根本區(qū)別,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是分組活動,組內(nèi)四同學開始意見并不統(tǒng)一,發(fā)生爭論,最后在事實面前達成一致。由不統(tǒng)一到一致,由一種搭法到多種搭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4.揭示概念。

            師:每種形狀相同的物體都有二個共同的名字,你們知道嗎?

            生1:我知道牙膏盒、鞋盒……叫長方體,因為它們是長長方方的。

            生2:茶葉筒、易拉罐叫圓柱。

            生3:魔方是正正方方的,叫正方體。

            生4:籃球、足球、壘球、乒乓球都叫球。

            板書四類物體的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5.形成表象。

            師:通過看、摸、搭我們了解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樣子,那么,它們的圖形又是怎樣的呢?通過電腦,抽象出四種圖形。

            6.游戲:看誰摸得準。

            師:每組3名同學蒙住眼睛,另外兩名同學一位提要求(摸什么),一位當裁判(看摸得對不對)。師示范游戲的做法,生興致高昂地分組做游戲。

            評:揭示概念,形成表象,是以上活動的必然結(jié)果,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是這些活動的進一步深化,是形

            成空間觀念的最佳時機。

            三、解釋與應用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課題)。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其實,像我們今天

            學習的四種形狀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想一想,你見過哪些東酉的形狀和我們今天學習的四種物體的形狀相同呢?

            生1:我們坐的教室是長方體的。

            生2:數(shù)學書是長方體的。

            生3:我家的電冰箱是長方體的。

            生4:牙膏盒、鞋盒、酒盒、煙盒都是長方體。

            生5:魔方是正方體的。

            生6:我的玩具盒是正方體的。

            生7:旗桿的形狀是圓柱體。

            生8:鉛筆的形狀是圓柱體。

            生9:易拉罐是圓柱體。

            生10:我爸爸抽的香煙是圓柱體。

            生11:籃球、足球、壘球、乒乓球都是球。

            生12:地球儀的形狀是球。

            生13:彈珠的形狀是球。

            評:“實踐——認識——實踐”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般規(guī)律。學生用剛形成的圖形概念來“解釋”現(xiàn)實中的圖形物體,正順應了這一認識規(guī)律。從學生的表現(xiàn)看,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觀察力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四、拓展與提高

            1.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都很聰明,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電腦出示機器人),你們能數(shù)一數(shù)機器人小叮當是由多少個長方體、多少個正方體、多少個圓柱、多少個球組成的嗎?

            生:小叮當是由2個長方體,1個正方體,4個圓柱,3個球組成的。

            2.師:小叮當來的時候跟老師說過,讓老師在這兒準備了4種不同顏色的塑料袋子,請你們把長方體裝在紅色袋子里,把正方體裝在黃色袋子里,把圓柱體裝在白色袋子里,把球裝在黑色袋子里。

            評:最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相當妙,既前后呼應,又進一步深化了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理能力,一舉三得。

            總評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三個特點:

            1.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是整個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本節(jié)課中,學生并不覺得“難”,就是因為整個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搭一搭……為圖形概念的建立作了堅實的鋪墊。

            2.學生的活動充分。好動是一年級學生的特急,教師利用這一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使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并且活而有序,活而不亂,活而有趣。

            3.學生探索的空氣很濃。整節(jié)課學生都處在不斷“探索”之中。當然,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探索只能是淺顯的、表面的。實物——圖形——實物,再到建立較清晰的圖形概念,就是不斷探索的結(jié)果。同時,分組討論、小組合作也為學生探索的開展起了重要作用。

            總之,本節(jié)課很好地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指導性,重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是一節(jié)好課。

          【認識圖形的優(yōu)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認識立體圖形》教案03-20

          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反思03-20

          《認識地球》優(yōu)秀教案(精選10篇)11-08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圖形的變換課題教案(精選14篇)08-28

          《認識時分》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通用13篇)02-17

          認識自我活動教案03-19

          《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案03-20

          認識星期活動教案03-20

          認識新伙伴的教案03-20

          用戶協(xié)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制服祙在线 |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色婷婷婷婷色五月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 |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