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軸對稱變換》教案設計

          《軸對稱變換》教案設計

          時間:2024-07-28 21:07:30

          《軸對稱變換》教案設計

          《軸對稱變換》教案設計

          《軸對稱變換》教案設計

            一、背景介紹

            本教材改變了傳統教材對“軸對稱”的內容安排,增加了“像”的概念和鏡面對稱的內容,把傳統教材中的“軸對稱”加以延伸,用運動變換的角度去教學生考慮問題,這樣較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并通過理解鏡面對稱,將“二維”的軸對稱擴充到“三維”的鏡面對稱,豐富學生對軸對稱的直觀體驗與理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提出了軸對稱、軸對稱變換、像的概念及軸對稱變換的性質和鏡面成像的規律,是“軸對稱圖形”的延續和圖形變換的開端,著重是要教會學生用“動”的觀點考慮問題,而對鏡面對稱比較難以掌握,主要是把“二維”上升到“三維”,教材中突出“變換”的這種運動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為下幾節課的圖形變換打下思考的方向。

            〔教學目標〕

            1、了解軸對稱、軸對稱變換、像的概念。

            2、掌握軸對稱變換的性質,理解鏡面成像的規律,能運用性質作出某圖形經軸對稱變換后的圖形。

            3、體驗運動思想、豐富想象能力、發展空間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軸對稱變換的性質及作出變換后的圖形。

            難點:鏡面成像規律的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剪紙圖片若干、鏡子。

            學生:剪刀、白紙、鏡子、直尺。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說明

            一、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剪紙是中國最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溯到6世紀,請欣賞剪紙圖片(實物投影)

            議一議:以上這些剪紙都有何特征?

            剪一剪:你能剪出一個符合上述特征的圖形嗎?學生討論、操作,并展示說明(主要在于驗證)

            二、學習概念、探求規律。

            1、概念:(用學生的作品來舉例說明概念)

            ①我們可以把軸對稱圖形中位于對稱軸兩側的兩個部分看成兩個圖形,說成“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

            ②由一個圖形變為另一個圖形,并使這兩個圖形關于某一條直線成軸對稱,這樣的圖形改變叫做軸對稱變換,也叫反射變換。經變換后所得的新圖形叫做原圖形的像。

            2、猜一猜,你能猜想出下列圖形,經軸對稱變換后所得的像嗎?

            如圖,是對稱軸請選擇經軸對稱變換后的像。

            ① ②

            L L

            ③ ④

            L

            教師用紙片驗證。L L 欣賞圖片,陶冶情操,激起學生的興趣,問題引入并讓學生去動手、動腦、動口,達到了復習的目的,也達到了為新課鋪墊的目的。

            用學生的作品,讓其體驗成功,對概念的學習,采用講授法以達到準確的目的。

            讓學生去猜想,去感受像的基本的規律。

            3、試一試:給你一個圖形和一條直線,你能否作出以這條直線為對稱軸,這個圖形經軸對稱變換后所得的像?出示教科書第44頁例題。

            ①學生分析討論 ②嘗試作圖③師生共同完成

            想一想: ①作出對稱點的依據是什么?

            ②作出的△ABC與△A′B′C′全等嗎?為什么?

            ③由此你能得到軸對稱變換有何性質?(什么變?什么不變?)

            性質:軸對稱變換不改變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只改變方向)

            4、做一做,教科書44頁1、2題。

            三、合作探究,體驗規律。

            1、以3~4人為一組,討論結果分組匯報,教師給予評價。

            ① 教科書45頁圖2-4

            ②小明站在鏡子前,他看到鏡子里胸前運動服的

            號碼是“ ”背后的鐘是 ,問:小明的衣

            服號碼是 ,當時是幾點鐘? 。

            ③用鏡子檢驗。

            ④如果把原圖和它們鏡中的像并排放在一起,你會發現什么規律?

            (把鏡面看成對稱軸,原圖與像成軸對稱關系。) 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嚴密性,學會作軸對稱變換后所得的像,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共同完成,穿插提問,讓學生歸納出基本性質,這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

            模仿例題,讓學生及時掌握新知識,亦可補充備選練習1。

            通過對問題設計,讓學生合作探究,由淺入深,進而用事實論證,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體現了處理問題的基本思路。

            對小組的評價是鼓勵性的,只要能說出結果就應予以肯定,這樣能促進學生的合作態度,也使討論更加有效。

            四、應用新知,掌握規律。

            教科書45頁,課內練習1、2、3題,

            五、歸納小結,充實結構。

            可以讓學生總結,教師加以提問補充。

            ①本節課學了什么內容?

            ② 如何畫經軸對稱變換后的像。

            ③鏡面對稱的基本規律是什么?

            六、布置作業 L C

            教科書第46頁的作業題。

            備選練習: A B

            1、以直線l為對稱軸,作出△ABC經軸對稱變換后的圖形。

            2、用一塊小鏡子,放在圖中的虛線處,鏡面對著圖案,再向鏡子里面看,你會發現什么?請畫出虛線另一邊的圖案,要求畫出的圖像應當與你看到的鏡子里的圖案一樣。

            3、如圖擺放:

            1、2、3、4、5、6、7、8、9 ,哪些數字在鏡子

            鏡子中看到的與原數字是一模一樣的呢?你還能舉出這種例子嗎?(字母,漢字)

            學了新知識,就要及時地讓學生去應用新知識,使學生更好地掌握。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總結、歸納補充,教師適時地修正補充強調,這樣能使新知識及時地納入學生的認知結構。

            此題與例題相配套,要求相對要高一些,主要是從變換的角度來看要分兩部分。

            這兩題都是鏡面對稱的應用,要求適當提高,主要是讓學生更深地感受鏡面對稱。

            設計思路:

            1、 本節課從現實生活出發,注重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實踐,數學應用于實踐,并讓學生領會用“動”的思想去理解數學知識,使乏味的理性知識變得生動而有趣,這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2、 本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宗旨的前提下,促進數學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采用教師講授,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有效結合。讓學生在不斷發現知識,驗證知識,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創造過程本身的愉悅,并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美。

          【《軸對稱變換》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圖形的變換課題教案(精選14篇)08-28

          有關于軸對稱教案03-20

          簡單的三角恒等變換教學設計09-15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 色七七在线综合视频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 日本久久久久中文视频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