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時間:2025-01-16 14:54:54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結合進行實際操作,使學生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使學生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shù)乘整數(shù)。

            3.通過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遷移、轉化方法的數(shù)學思維。

            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難點:能夠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得數(shù)。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引新

            師: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過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利用相關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請看屏幕。

            (課件出示主題圖 :笑笑高興對大家說“欣欣文具店開業(yè)啦,我們一起看看去!”;淘氣說“都有哪些物品呢?” )

            師:歡迎光臨,進來看看吧。――-指名說說都有哪些物品。

            師:新店開張,大吉大利!價格一定很優(yōu)惠哦。那,你們都準備買點什么呢?

            生1:我想買2把尺子。

            生2:我要買1個書包。

            師:就一個啊?機會不多,數(shù)量有限,欲購從速。再來一個吧。

            生3:我買3塊橡皮、3個練習本。

            師:還是人家大方,一口氣買三,回家就去搞批發(fā)!

            (學生情緒十分高漲,紛紛舉手發(fā)言。)

            師:哎,你們還沒有付錢吶?

            生4:老師,你沒有告訴我們物品的單價,我們怎么付給你錢啊?

            師:光顧著高興啦,還沒有告訴大家每個物品的價格吶。(課件出示價格 指名讀一讀)

            師:現(xiàn)在,你們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和剛才你們要購買的'數(shù)量,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1:一個書包15元,買兩個書包多少元?

            生2:一塊橡皮0.2元,買3塊橡皮多少元?

            師:第一位同學提出的問題怎么列式計算?

            生:15×2

            師:表示什么意義?

            生:表示2個15相加。

            教師板書:買3塊橡皮需要多少元?問: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師:把你的想法寫出來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二、探究新知,自主構建

            1.學生先獨立列式,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有解決的方案了嗎?

            2.學生匯報:

            生1:(方法1) 0.2×3

            生2:(方法2) 3×0.2

            師:為什么這樣列式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為一塊橡皮0.2元,求3塊橡皮多少元就是求3個0.2是多少。

            生2:我也是這樣想的。

            師:你們太聰明了,那0.2×3表示什么意思?

            生1:0.2×3表示3個0.2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學生匯報如下:(方法3) 0.2+0.2+0.2

            (方法4) 0.2×2+0.2

            (方法5) 0.2+0.2×2

            (方法6) 0.2元=2角 2×3=6(角) 6角=0.6元

            師:你們喜歡哪種算法?

            (大部分同學說喜歡用乘法)

            師:為什么啊?

            生:比較簡便啊!

            師:還有別的算法嗎?(教師環(huán)視四周,一個學生舉手了,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

            (方法7) : 0. 2

            × 4

            0. 8

            師: 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小數(shù)乘法可能與整數(shù)乘法列出的豎式應該一樣,就是多了一個小數(shù)點。

            (教師豎起大拇指,學生自發(fā)的鼓起掌來。)

            師:看到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小淘氣也不服氣,他也想出了一個與你們不一樣的算法。請看屏幕(課件顯示:先出示一個平均分成10份的空白長方形)

            0.2元 0.2元 0.2元

            師:你們看懂了他是什么意思了嗎?

            生1:他把一個長方形當作一元錢,平均分成10份,每一小格就是0.1元。

            師:接下來應該怎么做?

            生2:涂2小格就是0.2元,表示一塊橡皮的價錢。一共涂6小格就是0.6元。

            師:看來小淘氣的想法和大家的想法也是一樣的,也是求3個0.2是多少元。

            師:現(xiàn)在誰能說說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相互補充,嘗試著說出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教師板書: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和的簡便計算。

            三、運用模型,深化拓展

            1.基本練習:

            師: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完成“試一試”的1、2兩題,涂一涂、添一添。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2)匯報:誰愿意把你自己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學生展示結果,并說明理由。(學生填寫的很正確,說的也很流暢)

            師:你和她的一樣嗎?那就請你在這道題旁邊打一個五角星獎勵自己吧。

            2.提高練習:

            師:請同學們完成書上的“練一練”,完成好了與同桌的交流一下。

            匯報“練一練”的第1題:

            師:你是怎樣計算4×0.3的?說一說你的想法。

            生1:我是把4×0.3變成0.3×4來計算的。

            生2:我就是用豎式來計算的。

            生3:我是用4×3=12,再在2的前面點上一個小數(shù)點

            師:你們真的很棒啊!你喜歡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吧。

            匯報“練一練”的第2題:

            先請一名同學展示自己的結果。

            師:0.01×10表示什么意思?0.01×50呢?那0.01×100、

            0. 01×1000呢?

            學生根據(jù)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進行了說明。

            四、總結全課。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2

            學習目標:

            1、結合“文具店”的具體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學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2、能把幾元幾角幾分的人民幣的幣值用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表示,也能把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改寫成幾元幾角幾分的形式。

            3、感受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學習重點:

            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體會小數(shù)的特征,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學習難點:

            把帶有元、角、分的數(shù)改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

            教學準備:

            PPT、學習單、小數(shù)卡片。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揭示小數(shù)。

            師:同學們喜歡去超市嗎?那咱們一起去超市看看吧!

            師:超市里的每一種物品都有一個標價簽,這些標價簽上的數(shù)你們認識嗎?是什么數(shù)呢?

            生:認識,是小數(shù)。

            師:小數(shù)是我們數(shù)字王國的一類新朋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小數(shù)”!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小數(shù)。

            1、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

            師:現(xiàn)在我們就跟隨笑笑一起走進超市里的文具區(qū),誰來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回答出每種商品的單價

            師:每本筆記本的價格是3.15元,你知道是幾元幾角幾分嗎?

            生:是3元1角5分。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那其他3種商品的價格表示的是幾元幾角幾分呢?請同學們完成①號學習紙。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師:誰來說說自己是怎么填的?

            生:每支鉛筆0.50元,是5角。

            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6分。

            每支鋼筆6.66元,是6元6角6分。

            師:周老師看到,每支鋼筆的價格是6.66元,這里有3個6,每個6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那小數(shù)點前面的這個6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6元。(板書“6元”)

            師:小數(shù)點后面的第一個6又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6角。(板書“6角”)

            師:小數(shù)點后面第二個6呢?

            生:表示6分。(板書“6分”)

            師:現(xiàn)在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一個數(shù)可以表示不同的意義。

            師:同一個數(shù)在小數(shù)的不同數(shù)位上表示的意義不一樣,小數(shù)點前面的數(shù)表示的是元,小數(shù)點后面的第一位呢?小數(shù)點后面的第二位呢?(PPT)

            生:角;分。

            師:那你知道1.11元表示的是幾元幾角幾分嗎?下一個呢?第三個呢?第四個?第五個?(PPT)

            生:1.11元1元1角1分

            3.70元3元7角

            0.09元9分

            10.01元10元1分

            0.85元8角5分

            2、會正確的讀出小數(shù)。

            師:我們初步了解了小數(shù)的意義,那這幾個小數(shù)你會讀嗎?請你試著自己小聲的讀一讀。

            生讀,師巡視。

            師:剛剛我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那小數(shù)到底怎么讀呢?請同學們認真看大屏幕。

            師:小數(shù)點前面表示元的數(shù),與以前的數(shù)讀法一樣,比如說1、3、15、10、0,小數(shù)點讀作點,小數(shù)點后面表示角和分的數(shù),只要一個一個的讀出來就行,比如11、70、36、01、85。(PPT)

            師:現(xiàn)在,你能來試著讀讀第一個小數(shù)嗎?第二個小數(shù)?第三個留給誰呢?第四個呢?最后一個呢?

            生:1.11讀作:一點一一

            3.70讀作:三點七零

            0.09讀作:零點零九

            10.01讀作:十點零一

            0.85讀作:零點八五

            師:看來大家是真的會讀小數(shù)了!老師這里還有幾個小數(shù),準備來考考大家!(卡片,讀完一個貼一個)

            生:1.50讀作:一點五零

            0.03讀作:零點零三

            0.36讀作:零點三六

            99.09讀作:九十九點零九

            32.14讀作:三十二點一四

            210.80讀作:二百一十點八零

            師:像1.50、0.03、0.36等等這樣的數(shù),都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小數(shù)!觀察這些小數(shù),它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數(shù)相比,有什么特點?

            生:每個數(shù)中間都有一個點。

            師:我們把這個點叫作小數(shù)點。(在“6.66”的“·”下面寫“小數(shù)點”)還有什么特點呢?

            生:在我們以前學習的整數(shù)中,最高位上不能為“0”,而在小數(shù)中,最高位上可以寫“0”。(師補充)

            3、把幾元幾角幾分的人民幣的幣值用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表示。

            師:現(xiàn)在你覺得自己跟小數(shù)成為好朋友了嗎?接下來就讓我們用一用小數(shù)!

            師:笑笑用這些錢買了一支鋼筆,想一想這支鋼筆的價錢是多少呢?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6元5角1分

            師:寫成小數(shù)是多少元呢?

            生:6.51元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

            師:我們在把6元5角1分的數(shù)寫成小數(shù)時,要把表示元的數(shù)寫在哪兒呢?

            生:寫在小數(shù)點的前面。

            師:把表示角的數(shù)呢?把表示分的數(shù)呢?

            生:寫在小數(shù)點后面的第一位;寫在小數(shù)點后面的第二位。

            師:這樣就可以寫成6.51,方法掌握了嗎?現(xiàn)在請你試著寫出文具盒和尺子的價錢,完成②號學習紙。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師: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文具盒的價錢吧!你跟他想的一樣嗎?(實物投影展示正確的)

            師:在10元4分中有角嗎?那就給角上寫0,起占位的作用。

            師:還有一位同學是這樣想的`,你覺得對嗎?(實物投影展示10.40元)

            生:不對,因為10.40元表示的是10元4角。

            師:接著看一把直尺的價錢,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實物投影展示正確的)

            生:9角5分中沒有元,那就給元上寫0占位,再把9寫到小數(shù)點后的第一位,把5寫到小數(shù)點后的第二位。(師補充)

            師:這位同學的想法對嗎?

            生:不對,因為9.50元表示的是9元5角,現(xiàn)在沒有元,應該給元上寫0。

            師:寫小數(shù)時,把表示元的數(shù)寫在小數(shù)點的前面,如果遇到不夠1元的情況,要在小數(shù)點的前面寫0占位。

            師:你寫對了嗎?寫對的話說明你與小數(shù)已經(jīng)是好朋友了!

            三、闖關激趣,鞏固練習。

            第一關:小小售貨員

            1、把幾元幾角幾分試著用小數(shù)表示出來。

            師:有信心接受智慧老人的挑戰(zhàn)嗎?請你來做小小營業(yè)員,用小數(shù)為下面的商品寫價簽,完成你的③號學習紙。

            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師:誰來說說自己用小數(shù)表示的價格?

            生:餅干3.25元;香腸1.20元;礦泉水1.88元;

            面包1.99元;方便面2.00元;果汁2.90元。

            2、知道小數(shù)表示的是幾元幾角幾分。

            師:接著看,小兔買一包餅干,要付幾元幾角幾分?

            生:要付3元2角5分。

            師:誰來當小老師,也提一個這樣的問題來考考大家?(3位同學)

            生生之間提問題、回答。

            3、看人民幣猜物品。

            師:接下來看看誰是火眼金睛,請你根據(jù)人民幣的面值猜一猜,小兔買的是什么?

            第一組:一張1元,一張2角(一根香腸)

            第二組:先出一張2元,猜可能是什么物品的價格?再出1張5角和兩張2角(一瓶果汁的價錢)

            第三組:先出一張2角,猜可能是什么物品的價格?再出三張1元和一枚5分(一包餅干的價錢)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小眼睛!

            第二關:小數(shù)變變變!

            師:請你用9、0、0這三個數(shù)和一個小數(shù)點,試著擺出不同的小數(shù)!誰來試試?大家一起來讀一讀他擺的小數(shù)!誰還有不同的擺法?怎么讀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全班一起讀出來!

            生擺:0.090.909.00

            師:其實這3個小數(shù)表示的是三種物品的價格,你知道每種物品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嗎?(PPT)

            生:一張郵票是9分;一本小人書是9角;一本童話故事書是9元。

            師:看來一個數(shù)字在不同的數(shù)位上,表示的意義也不相同。

            第三關:幫幫小馬虎!

            師:小馬虎想為好朋友送一份神秘禮物,粗心的他在讀禮物的價格時,漏掉了小數(shù)點,錯誤的讀成了八百零八元,你知道正確的價格是多少元嗎?請你獨立的想一想。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生:可能是80.8元,也可能是8.08元。

            師:到底是哪個價格呢?讓我們根據(jù)神秘禮物來選擇吧!

            師:生活中我們可要細心認真,丟掉小數(shù)點,小數(shù)的大小就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四、走進數(shù)的世界,了解生活中的小數(shù)。

            師:那你覺得小數(shù)是不是只能表示我們在課堂上認識的價格呢?

            生:不是

            師:現(xiàn)在,我們就跟隨智慧老人一起走進生活中的小數(shù)!(PPT)

            師:看到這些不同的小數(shù),你想說點什么?

            生:生活中處處有小數(shù)……

            師:它不僅可以表示價格,還可以表示身高,體重,體溫等等。這說明小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你用數(shù)學的眼睛去尋找生活中更多的小數(shù)!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教學重、難點

            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chuàng)設文具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然后對“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展開討論。

            二、合作探究。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

            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三、完成試一試

            獨立列式計算,再用涂色解釋。

            四、練一練:

            第2題:通過涂一涂,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指導學生練習時,先幫助學生說說每個乘法算式及每個圖表示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數(shù)。

            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推想出0.01×1000=10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4

            一、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80~81頁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二、設計理念:

            小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在課前也會接觸到一些小數(shù)。本節(jié)課從學生熟悉的文具價格入手,激活學生的相關生活經(jīng)驗和基礎知識,通過三個問題串,層層遞進,在觀察體會交流中輕松自信地學習小數(shù)的讀寫,理解小數(shù)與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在設計中體現(xiàn)簡單高效的理念,

            一是現(xiàn)實性,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準確把握教學起點。

            二是系統(tǒng)性,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組織教學活動,實現(xiàn)知識的意義建構;

            三是文化性,引導學生走進“你知道嗎”,了解小數(shù)的由來,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的工具性、人文性兼?zhèn)涞奶攸c。

            三、教學目標:

            1、結合“文具店”的具體情境,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學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

            2、結合具體的情境,能把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改寫成幾元幾角幾分的形式;也能把幾元幾角幾分的人民幣的.幣值用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表示。

            3、感受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元、角、分和萬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小數(shù)。《文具店》是本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是新課標教材中“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中有關數(shù)的認識的內(nèi)容。教材利用學生對商品標價的已有了解和實際經(jīng)驗借助元、角、分從辨認文具的價格來開始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在對學生的前測中發(fā)現(xiàn),80%的學生在生活中都見過小數(shù),并不陌生,但學生對于小數(shù)的名稱和讀法幾乎都不知道,3.15元表示多少錢也只是一小部分學生知道,一部分學生還很模糊,學生還沒有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學習去理解。

            五、重難點和關鍵

            1、重點: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借助元角分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

            2、難點:小數(shù)的讀法,小數(shù)與元、角、分的關系

            3、關鍵:結合元、角、分通過觀察小數(shù)中數(shù)的位置,體會在不同位置上的數(shù)表示的意義不一樣,讀法也不一樣。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小數(shù)卡片、作業(yè)紙,學生課前去超市觀察商品標價

            八、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chuàng)境笑笑去文具店買學習用品,出示購物小票,引發(fā)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習興趣,揭示課題:買文具

            【設計意圖:選用學生購物中熟悉的購物小票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到現(xiàn)有知識的不足,產(chǎn)生學習新知的欲望,感受學習小數(shù)的必要性。】

            二、學習新課,即時鞏固(通過三個問題串進行層層遞進學習)

            (一)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改寫成幾元幾角幾分,初步感知小數(shù)

            1、出示文具店情境圖,說說筆記本的價錢是幾元幾角幾分。

            2、鼓勵學生自己在作業(yè)紙上填出剩余幾種文具的價錢,體會小數(shù)與元、角、分的關系。

            3、集體交流,理解每個小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表示的具體意思。發(fā)現(xiàn)小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與元、角、分建立一一對應關系。

            4、即時延伸練習,讓學生理解,如1.11元,15.36元,10.10元各表示多少錢。

            【設計意圖:對于小數(shù)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是商品的價格,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先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試著填出文具價錢,再引導學生觀察,在交流碰撞中發(fā)現(xiàn)小數(shù)中每個數(shù)字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義也不一樣,在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和方法后即時進行練習延伸,這也是數(shù)的認識的概念課教學的一種方法。】

            (二)認讀寫小數(shù),初步認識小數(shù)

            1、聽笑笑的錄音,認識小數(shù)、小數(shù)點

            2、小數(shù)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數(shù)有什么不同?知道小數(shù)點前面表示元的部分

            就是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后面表示角和分的部分也就是小數(shù)部分。

            3、聽笑笑錄音,學習讀小數(shù)。嘗試同桌互讀,互相交流糾正,小老師帶讀。

            4、出示卡片,延伸讀,如32.14,11.11,120.10。

            5、組織交流,在交流中明確小數(shù)的讀法。

            6、學生自由寫小數(shù),同桌讀一讀,抽取幾張展示讀并說說表示意義。

            【設計意圖:像小數(shù)這樣的原始概念以及小數(shù)的讀寫不需要用探究性的學習,而是通過聽錄音這樣一種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來完成。充分利用同桌這樣的2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互讀,小老師帶讀,在讀中交流明白小數(shù)的讀法,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三)把幾元幾角幾分的人民幣幣值用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表示,再次體會小數(shù)與元角分的關系

            1、出示第一幅圖,讓孩子思考試著寫出小數(shù),引導學生說說小數(shù)中每個2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小結交流改寫方法。

            2、獨立完成余下兩幅圖,與同桌說說思考過程。

            3、集體交流反饋糾錯。

            4、當堂檢測(在作業(yè)紙上完成)

            【設計意圖:把幾元幾角幾分改寫成小數(shù)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比較難,但是有了前兩個問題的鋪墊,應該大部分學生能獨立寫出,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觀察小結方法,層層遞進。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就進行鞏固練習也是本課設計的一個特點,針對性強,有利用學生形成結構化的知識。】

            三、回顧購物小票,總結本課

            四、拓展延伸,走進數(shù)的世界,尋找生活中的小數(shù),感受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設計意圖:通過走進數(shù)的世界,走進生活中的小數(shù),拓寬學生對小數(shù)的認識,知道小數(shù)不僅可以表示價格,還可以表示其它方面,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眼睛,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進一步理解等分活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含義,知道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體會“倍”的含義,知道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為新課鋪墊。

            1、小朋友們,喜歡去麥當勞、肯德基嗎?吃過薯條、漢堡包嗎?

            2、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哪里看看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好不好?

            3、多媒體出示即時練習,指名回答,并說明理由。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小朋友,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文具的用處可大了!哪位小朋友能說說,你有哪些文具?

            2、原來你們有這么多的文具呀!袋鼠媽媽聽了可真羨慕呀!于是她決定要在森林里開一家文具店,讓小動物們和小朋友一樣,都能買到各種各樣的文具。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3、出示課題:文具店。

            二、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1、出示教學目標,了解今天的學習任務。

            2、了解圖意,獲取信息。

            (1)我們一起看看小動物們都買了什么文具呢?

            小兔買了一支筆,花了2元錢。

            大灰狼買了一個文具盒。

            小牛買了3支鉛筆。

            (2)們說得真不錯,除了這些以外,你還知道什么?

            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3、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1)你真是一個認真觀察的好孩子!現(xiàn)在大灰狼想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他們買文具花了多少錢嗎?請小朋友在組里互相說一說,然后完成書上的“填一填”。

            (2)學生分組交流,解決問題。

            (3)師生共同探討:你是怎么想的,說說你的理由。

            (4)小朋友說得真好!大灰狼和小牛為你們喝彩。誰和他們一樣棒,也來說一說。

            (5)小朋友們說得太好了!香蕉和小雞想請你們來幫它們解決問題,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6)小結: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

            4、畫一畫。

            同學們通過了大灰狼和小牛的考驗,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請小朋友完成課本48頁“畫一畫”。

            (1)學生獨立思考。

            (2)讓學生用學畫一畫。

            (3)指名回答。

            (4)你會用什么是什么的幾倍說一句話嗎?

            5、經(jīng)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1)5的`2倍是多少?

            (2)3的9倍是多少?

            (3)6的5倍是多少?

            (4)4的8倍是多少?

            三、鞏固應用,拓展創(chuàng)新。

            1、練一練1、2。

            (1)袋鼠媽媽看見小朋友這么聰明,也帶來了四個問題想考考大家,我們一起來解決,好嗎?

            (2)學生獨立完成,師生交流。

            2、練一練3。

            (1)小朋友們,喜歡去旅游嗎?

            (2)你們?nèi)ヂ糜味茧x不開什么交通工具?

            (3)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3輛車,你能說出是什么車嗎?

            (4)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5)你知道大客車上有多少位乘客嗎?小轎車上呢?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也可以用小棒或圓擺一擺。

            四、評價體驗。

            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不僅解決了小動物提出的各種問題,而且最難的思考題都沒有難住你們!現(xiàn)在,誰來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文具店

            老黃牛花的6元錢 2×3=6(元)

            大灰狼花的8元錢 2×4=8(元)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6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通過具體情況和實踐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從多角度想出簡單小數(shù)乘法的結果,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滲透類推、遷移、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3、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學習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教材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難點是使學生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一)復習小數(shù)的意義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你們還記得嗎?好,老師就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0.3它表示什么?

            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

            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恭喜你們,挑戰(zhàn)成功!但是要摘取數(shù)學王國的皇冠,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學習。在探究新知識前,我要帶你們?nèi)地方

            (二)復習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引出小數(shù)乘法的問題。(課件出示情境:文具店,)。

            板書:文具店

            熊媽媽是個熱心助學人士,她說你們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決定給你們最大的優(yōu)惠,你們發(fā)現(xiàn)文具的'單價有了什么變化?(現(xiàn)在的價錢都是小數(shù)。)

            現(xiàn)在買4塊橡皮又需要多少錢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合作探究,明理獲知。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與前面的乘法算式對比,它們有什么不同?以前是整數(shù)乘整數(shù),現(xiàn)在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對,現(xiàn)在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那么,怎樣求出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結果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也就是小數(shù)乘法

            (一)。(板書課題)

            (一)意義

            下面提出以0.2×4這個算式為例來進行研究。

            0.2×4它表示的什么意義?

            (二)交流算法。

            1、引導探究

            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2×4是多少元?要求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自己算,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如:

            (1)連加。你是怎么加的?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2)轉化。0.2元看做2角,然后2角×4等于8角,8角等于0.8元。

            (3)畫格子圖。學生先畫,然后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畫。

            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2份就是0.2元,也就是一塊橡皮的價錢,買4個就是4個0.2元,從圖中可知,合起來就是0.8元。

            (三)小結。

            師:剛才通過學習交流,同學們找到了連加的、換算單位轉化成整數(shù)來計算的、借助方格圖來進行計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結果是:買4塊橡皮需要0.8元,也就是4個0.2等于0.8。(師板書完整,補“0.8元”并寫答語)

            三、深化運用,鞏固新知。

            (一)做一做。課本P39“試一試”

            1、2題。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完成課本P39“試一試”

            1、2題。獨立完成匯報結果,交流算法)

            (二)計算4×0.3。小組活動,交流算法。

            (三)補充練習。

            (四)深化性練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課本39頁的涂一涂、填一填)

            四、回顧小結,質(zhì)疑問難。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文具店

            ——小數(shù)乘法

            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

            0.2×4=0.8(元)

            表示4個0.2相加的和是多少?

            0.2×4=0.8(元)

            答:買4塊橡皮需要0.8元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7

            活動目標:

            1、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學習分類、統(tǒng)計,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培養(yǎng)幼兒對文具店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學習用品的圖片,文具實物,幼兒活動手冊一第31頁。

            活動重難點:

            根據(jù)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記錄。

            能相互協(xié)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過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你們都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介紹自己知道的學習用品。

            師幼集體觀察、認識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1、布置“文具店” 。

            2、出示學習用品圖片,討論文具應該怎樣分?

            3、根據(jù)文具類別,個別幼兒扮演文具店統(tǒng)計員,將學習用品找出來,分類

            并圈出來 統(tǒng)計并記錄學習用品的情況。

            4、教師示范在相應的'空格里統(tǒng)計出一種學習用品的數(shù)量。

            應區(qū)分汽車、牛奶、皮球、毛巾不屬于學習用品之中。

            三、幼兒操作

            1、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2、互相交流、檢查,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活動層次要清晰,做到層層深入。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結合進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shù)乘整數(shù)。

            教學重點:

            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教學方法:

            引導、發(fā)現(xiàn)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xiàn)目標

            1、回顧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和的簡便運算。)

            2、3×4的表示什么意思?

            0.2×4表示什么意思?組內(nèi)交流,全班交流。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參與指導解釋疑難問題)

            三、點撥升華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nèi)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五、當堂訓練

            1、算一算。

            0.4×5=0.2×5=0.6×5=

            0.3×6=0.2×7=0.6×9=

            2、完成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nèi)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見遠處的閃電以后,經(jīng)過6秒才聽見雷聲,如果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離閃電有多遠?先獨立做,最后組內(nèi)交流。

            七、作業(yè)布置:教材第34頁“練一練”的第2、3題

            板書設計:

            略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9

            文具店

            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文具店。(教材第80~8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shù),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2、經(jīng)歷小數(shù)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shù)。

            3、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經(jīng)歷小數(shù)含義的探究過程,會讀、寫小數(shù)。

            難點: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shù),初步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文具店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文具店看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主題圖)

            生1:我知道了每本筆記本是3.15元。每支鉛筆是0.50元。

            生2:我看到了每把尺子是1.06元,每支鋼筆是6.66元。

            師:像標價牌上用來表示文具單價的數(shù)就叫作小數(shù)。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小數(shù)。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先前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觀察“櫥窗”里陳列著的文具及其標價牌,初步認識小數(shù)。】

            二

            探究體驗,經(jīng)歷過程

            師:你知道這些商品的價格究竟是幾元幾角幾分嗎?說一說。

            生1:每本筆記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鉛筆0.50元,是0元5角0分。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0角6分。

            生4:每支鋼筆6.66元,是6元6角6分。

            師: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shù),都是小數(shù)。3.15讀作三點一五。“.”就是小數(shù)點,讀數(shù)的時候,小數(shù)點前面的整數(shù)部分仍然按整數(shù)的讀法來讀,小數(shù)點后面的小數(shù)部分直接按順序讀出數(shù)字即可,小數(shù)點讀作“點”。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讀一讀這些小數(shù)。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聽、讀小數(shù),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給予讀正確的學生表揚和鼓勵。

            3.15讀作:三點一五。

            0.50讀作:零點五零。

            1.06讀作:一點零六。

            6.66讀作:六點六六。

            師:你能看圖完成下面的習題嗎?(課件出示教材第80頁最下面的題)

            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練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師: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說說。

            生1:第一幅圖中是2元2角2分,用小數(shù)表示是2.22元。

            生2:第二幅圖中是2元0角4分,用小數(shù)表示是2.04元。

            生3:第三幅圖中是0元8角1分,用小數(shù)表示是0.81元。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僅僅是對小數(shù)的一個初步認識,結合“文具店”這樣一個具體的情境,以現(xiàn)實生活用錢(元、角、分)為基礎,使學生初步建立小數(shù)的概念,體會小數(shù)的特征,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

            三

            課末總結,梳理提升

            師: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自己總結收獲,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的收獲,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反思

            1、聯(lián)系生活情境“買文具”,認識商品的標價牌,幫助學生認識小數(shù),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買東西”是學生都有的生活經(jīng)歷,讀懂商品的標價牌又是購物所必需的一項技能。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買文具,通過看懂商品的標價,在付錢給商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小數(shù),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讓學生知道我們通常用幾元幾角幾分來表示一定數(shù)量的人民幣,現(xiàn)在還可以用小數(shù)來表示,建立元、角、分與小數(shù)一一對應的聯(lián)系。

            2、讀、寫小數(shù)。通過“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先讓學生們自己讀一讀,然后老師講解,整數(shù)部分的讀法與整數(shù)的讀法一樣,小數(shù)部分的讀法像電話號碼那樣讀,是幾讀幾,小數(shù)點讀作“點”。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實際情況,解決和“倍”有關的具體問題,知道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

            教學重點:

            在具體活動中真正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在具體活動中真正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算

            2、看算式編題。12÷3=4 (平均分,12是3的4倍)

            二、看圖。新課

            1、第一排擺:4個圓片

            第二排擺:8個圓片

            問:第二排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排圓片的個數(shù)的幾倍?怎么解答?為什么?

            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2、第一排擺:2個圓片

            第二排擺:是第一排圓片數(shù)的3倍。

            問:第二排擺( )個。

            誰是一倍數(shù)?(第一排的圓片數(shù))第二排的圓片數(shù)是第一排圓片數(shù)的3倍,是什么意思?

            3個2 。求3個2 的和用什么方法計算?(乘法)

            3、比一比1)、2)題,他們有什么區(qū)別聯(lián)系?

            聯(lián)系:都是和倍有關的'問題。第一題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即是求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幾。用除法。第二題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即求幾個幾的和。用乘法。都要找到一倍數(shù)。

            4、讀取文具店的信息,并說一說。

            小兔買了1枝筆,花了2元錢。

            小牛說:我買了3枝筆。

            小狐貍說:我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問題:

            1、小牛花了多少錢?

            2、小狐貍花了多少錢?

            分別找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條件。

            1、小牛花了多少錢,找到小牛買什么花了多少錢?(3枝鉛筆)每枝鉛筆多少錢?就是求3個2元是多少。

            2、小狐貍花了多少錢。找到小狐貍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小兔花的錢就是一倍數(shù)。就是求4個2是多少。

            三、練習。

            1、畫一畫。3片葉子配一朵花。15片葉子配幾朵花?

            每3片配一朵花,即每一份是3,可以配幾朵花,就是問15里有幾個3。

            2、○有3個,△的個數(shù)是○的2倍,△有幾個?

            △的個數(shù)是○的2倍,那○的個數(shù)是一倍數(shù)。就是問2個3是多少。

            49頁練一練

            1、看圖列式。

            1)長鉛筆的長是短鉛筆的2倍。短鉛筆長8cm,短鉛筆的長是一倍數(shù),求長鉛筆的長就是求2個8是多少。

            2)一倍數(shù)是5元,10元是5元的幾倍,就是問10里面有幾個幾。

            2、河馬有7匹,是一倍數(shù)。斑馬的匹數(shù)是河馬的5倍,斑馬有幾匹。就是求5個7是多少。

            紅珠是白珠的幾倍。白珠是一倍數(shù)。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用除法計算。即求6里面有幾個2。

            3、找清數(shù)量關系。數(shù)量關系要對應。

            條件: 面包車上的乘客數(shù)是小轎車上的2倍。 面包車上有6位乘客。 大客車上的乘客數(shù)是面包車上的2倍。

            問題:

            1)大客車上有多少人?

            解決:大客車上的人數(shù)和誰有關系?(和面包車上的人數(shù)有關系。)什么關系?倍數(shù)關系。誰是一倍數(shù)?(面包車上的人數(shù))就是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也就是幾個幾。

            2)小轎車上有幾位乘客?

            解決:小轎車上的乘客數(shù)和誰有關系?(和面包車的人數(shù)有關)什么關系?面包車上的乘客數(shù)是小轎車上的2倍。面包車有6人,幾時問6是幾的2倍。求一倍數(shù)。把6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小結: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即求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幾,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即求幾個幾的和,用乘法計算。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1

            學情分析:

            學生雖然在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倍的含義,對于區(qū)分用乘法還是除法解決相應的倍數(shù)問題,部分學生會有困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具體的問題。

            2、通過觀察圖意,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將具體的情境與乘除法的意義聯(lián)系起來。

            4、通過交流合作,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倍”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解決逆向思維的問題。區(qū)分乘除法。

            教學手段:

            主題圖,小棒或小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題圖片。

            師:小狐貍的文具店開業(yè)了,小動物們都來文具店買東西,你們愿意幫它們算算帳嗎?

            生:愿意。

            二、問題探究

            1、理解圖意。

            師:請小朋友認真看圖,看完后四人一組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

            師: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小兔買了1枝筆,花了2元錢。

            生:老黃牛買了3枝筆。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

            師:大灰狼說,“我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個那么多。

            生:就是4個2元。

            2、提出問題。

            師:根據(jù)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老黃牛花了多少錢?

            生:大灰狼花了多少錢?

            教師板書問題。

            3、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把算式寫在書上。

            學生匯報。

            生:小兔買1枝筆花了2元錢,老黃牛買3枝筆花了6元錢。算式是:2×3=6(元)。

            生:大灰狼花的錢是小兔的4倍,也就是4個2元。算式是:2×4=8(元)。

            教師板書: 2 × 3 = 6 (元)。 2 × 4 = 8 (元)。

            三、體驗感悟

            出示“畫一畫”第1題。

            學生齊讀問題,然后動手在書上畫一畫。

            師:你是怎樣畫的?

            生:每3片葉子畫在一起,一共有5個3片葉子,可以配5朵花。

            生:因為15里面有5個3,所以15片葉子配5朵花。

            出示第2題。

            學生獨立讀題,按要求完成題目。

            生:△的個數(shù)是○的2倍。

            四、實踐應用

            1、完成“練一練” 第1、2、3題。

            師:看清圖意,獨立完成。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適當指導。

            學生匯報。

            生:第二根鉛筆長16厘米。算式是:8×2=16(厘米)。

            生:10元是5元的2倍。算式是:10÷5=2。

            生:斑馬有35只。算式是:7×5=35(只)。

            生:紅珠子的個數(shù)是白珠子的3倍。算式是:6÷2=3。

            第3題是一道思考題,逆向思維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幫助理解題意。只填數(shù),不列式。

            練習設計:第49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文具店

            大灰狼:我花了 8 元。 2 × 4 = 8 (元)。

            老黃牛:我花了 6 元。 2 × 3 = 6 (元)。

            作業(yè):數(shù)冊

            反思:

            少部分學生分不清除法和乘法,要引導他們?nèi)ダ斫忸}意,到底是求幾個幾是多少還是求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和體驗“倍”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教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1、cai課件演示小兔、狐貍、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支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jù)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jù)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小兔買了1支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板書在黑板上。

            二、問題探究

            1、學生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jù)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只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狐貍買了4只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狐貍用的錢換成倍數(shù)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shù)”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shù)問題試試,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于倍數(shù)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小明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小明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zhì)沒變。

            同學們根據(jù)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于倍數(shù)的應用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狐貍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狐貍用了多少錢?

            4、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4的3倍就是3個4。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寫答語。

            三、體驗感悟

            擺珠子

            游戲規(guī)則: 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珠子,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1)上面擺3個白珠子,下面擺藍色珠子的個數(shù)是白珠子個數(shù)的2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個藍珠子,下面擺白珠子的個數(shù)是藍珠子的4倍。擺完了以后同座之間互相檢查看看擺對了沒有。

            (3)上面擺10個藍色珠子,下面擺白色珠子,使得藍色珠子的個數(shù)是白色珠子的5倍。這一小題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四、實踐應用

            1、3片葉子配1朵花,15片葉子配()朵花。

            2、的個數(shù)是的2倍, 有()個。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五、小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學習得怎樣?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35頁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在同學們剛剛學完乘法的基礎上就學習“倍”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難點,而同學們還沒有完全弄明白“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的幾倍”是怎么回事的時候又開始了“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問題的解決,使得學生對這部分知識只能囫圇吞棗,一知半解。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想一方面要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同時把握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目標,注重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做”中 “學”。另一方面要創(chuàng)設“以人為本”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駕馭課堂的能力,加強對開放性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學生的實踐與探討。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與交流,懂得愛護人民幣,感受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物游戲,提升數(shù)學思維能力。

            3.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及簡單的付錢方式。

            【活動準備】

            小錢包(內(nèi)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表格、幻燈片、文具實物等。

            【活動重點】

            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

            【活動難點】

            了解不同的付錢方式,掌握簡便的付錢方法。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1.出示錢包,提問:“這是什么?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錢包,請你看看錢包里有什么?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發(fā)現(xiàn)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3.錢可以買什么?

            小結:錢可以買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我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有“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shù)的數(shù)字、漢字等。他們也有許多的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文字、數(shù)字也不同。(圖案滲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觀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峽。)

            二、創(chuàng)設坐公交車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教師帶領幼兒坐公交車,并在公交站牌兌換人民幣。

            小結:5元等于5個1元,10元等于10個1元或是2個5元,1個5元和5個一元合起來也是10元。

            三、創(chuàng)設“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出示海報,設計購物計劃表。

            2.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

            3.提問:誰買的5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5元有兩種付款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

            提問:誰買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10元有四種付款方式,可以用1個10元、可以用2個5元,可以用10個1元、還可以用1個5元和5個1元來付錢。

            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錢方式。

            1.第二次限時搶購活動馬上開始了,請看第二期海報(出示PPT)

            海報上有幾元的文具,如果買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錢,請你拿出你的錢試一試。

            小結:買6元的商品有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一元的來付錢,或是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種付錢方法比較簡便。(出示PPT)

            2.請在海報上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商品用最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講解記錄紙使用)

            小朋友讓我們拿著自己的計劃表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吧!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進一步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以及多種付錢方式。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生活情景,結合進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shù)乘整數(shù)。

            教學重點:

            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教學方法:

            引導、發(fā)現(xiàn)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xiàn)目標

            1、回顧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和的簡便運算。)

            2、3×4的表示什么意思?

            0.2×4表示什么意思?組內(nèi)交流,全班交流。

            3、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錢?”展開討論。

            二、探究新知

            1、學生列出算式,并說明意義。

            2、小組討論算法。

            3、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理由并進行交流。可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結果。

            4、引導全班同學討論這些方法,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參與指導解釋疑難問題)

            三、點撥升華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和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一樣,也是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nèi)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五、當堂訓練

            1、算一算。

            0.4×5=0.2×5=0.6×5=

            0.3×6=0.2×7=0.6×9=

            2、完成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nèi)交流。

            六、拓展提高

            笑笑看見遠處的閃電以后,經(jīng)過6秒才聽見雷聲,如果雷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0.34秒,那么笑笑離閃電有多遠?先獨立做,最后組內(nèi)交流。

            七、作業(yè)布置:教材第34頁“練一練”的第2、3題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5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8~49頁“文具店”。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文具店”這一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倍”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體會“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區(qū)分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與“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兩類題。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兩種不同顏色的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課件演示小兔、大灰狼、小牛去買文具的故事,同時出示價錢:1枝鉛筆2元錢。

            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讓學生說完整。

            2、讓學生根據(jù)圖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問題。

            這時學生會根據(jù)以前所學的知識提出不同的數(shù)學問題:小兔買了1枝筆用了多少錢?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大灰狼買了4支筆需要多少錢?

            老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板書在黑板上。

            問題解決

            1、學生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自己解決。

            教師根據(jù)同學們解決的情況板書:

            (1)、小牛買了3枝筆需要多少錢?

            2×3=6(元)

            (2)、大灰狼買了4枝筆需要多少錢?

            2×4=8(元)

            2、有誰能把小兔、小牛、大灰狼用的錢換成倍數(shù)說一說。

            有同學回答: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

            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

            老師引導:這就是我們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與“倍數(shù)”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我們就來試試將乘除法問題換成倍數(shù)問題,好嗎?

            3、如果把剛才說的`有關倍數(shù)的句子換成條件,又應該怎樣提出這個問題呢?比如:笑笑用的錢是小兔的2倍,笑笑用了多少錢?說法變了,但實質(zhì)沒變。

            同學們根據(jù)要求提出了兩道有關倍數(shù)的問題。

            (1)、小牛用的錢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錢?

            (2)、大灰狼用的錢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用了多少錢?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4、找同學舉例說說“幾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學回答,5的3倍就是3個5。

            小兔的3倍就是3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錢,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個小兔用的錢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 學生說一說。

            二、游戲活動

            擺小棒

            游戲規(guī)則:按要求擺兩行不同顏色的小棒,看誰擺的又對又快。

            (1)、上面擺4根白顏色的小棒,下面擺紅色小棒的根數(shù)是擺小棒根數(shù)的3倍,擺完了以后與老師比比看看擺對了沒有。

            (2)、上面擺2根紅色的小棒,下面擺白小棒的根數(shù)是紅小棒的5倍,擺完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3)、上面擺10根紅色小棒,下面擺白色小棒,使得紅色小棒的根數(shù)是白色小棒的5倍。這一題對于學生有一定困難,可以先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再擺。

            三、練習總結

            1、3片葉子配一朵花,15片葉子配( )朵花。

            2、△的個數(shù)是〇的2倍,△有( )個。

            〇〇〇

            做完后小組同學商量討論,交流想法。

            3、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學習得怎樣?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從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問題、游戲活動、練習總結幾個過程來完成教學任務,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感受和體驗,關注孩子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的情感體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嘗試,但其中也放映出一些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6

            活動目標:

            1、根據(jù)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統(tǒng)計記錄。

            2、在游戲中練習簡單運算。

            3、能相互協(xié)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裝有各種文具的小書包。

            2、筆、記錄板

            3、標簽紙、各種自制紙幣若干

            4、售貨員標志

            活動過程:

            1、介紹我的文具——幼兒分小組結伴,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文具。

            ——代表介紹。

            2、布置文具店——每組布置一個“文具店”,討論:怎樣分類擺放。

            ——幼兒分組布置,并貼上自制的價格標簽。

            ——給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況。

            3、統(tǒng)計文具——幼兒作文具店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數(shù)量。

            ——同伴相互交流、檢查。

            4、游戲;小小文具店——選出一個售貨員,顧客自由地到各個文具店用“十元錢”購買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歸放到自己的小書包中。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教師為幼兒搭建了自由探索的舞臺,讓幼兒自己探索,嘗試,思考,教師只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我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對整個活動做合理的`安排,做到每次操作要求明確,并能為后一次的操作奠定基礎。活動層次要清晰,做到層層深入。

            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燃燒的現(xiàn)象》: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燃燒的現(xiàn)象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延伸,效果分析,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在感知蠟燭燃燒現(xiàn)象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有趣燃燒的現(xiàn)象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第三只眼睛》:大班科學活動第三只眼睛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能夠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不同透鏡的特征及作用,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會運用工具觀察事物的樂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第三只眼睛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尋找彩虹》:大班科學活動尋找彩虹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概要,準備活動,活動內(nèi)容,注意事項,活動評價,活動過程,教師活動相關信息等內(nèi)容,利用cD照射觀察各種顏色的光。初步理解cD顯現(xiàn)出的彩虹光芒和實際彩虹光芒的關系。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尋找彩虹教案吧。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 17

            活動目標:

            1、根據(jù)自己確定的分類標準,布置“文具店”并作記錄。

            2、能相互協(xié)商、聽取同伴意見,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文具,準備布置文具店及記錄所需的桌椅等。

            2、筆、記錄卡。

            活動過程:

            一、收集我的文具。

            幼兒結伴,互相介紹自己收集的文具。

            教師與幼兒以集體的方式觀察、認識收集來的文具。

            二、小小文具店。

            師幼共同討論:大家?guī)淼奈木咴鯓釉诨顒邮依飻[放?

            布置“小小文具店”需要哪些材料?大家怎樣分工合作?

            分組討論:我們組的文具怎樣分?(引導幼兒商定本組的`分類標準,然后進行布置)

            幼兒分組布置文具店并給文具店取名。

            三、小小統(tǒng)計員。

            幼兒扮演文具店統(tǒng)計員,統(tǒng)計并記錄本店的文具及不止情況。

            同伴互相交流、檢查。

            四、交流分享。

            各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文具店(品名、文具的類別和數(shù)量)。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學習其他組的不同分類方法。

          【三年級上冊《文具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文具店》的教學反思09-10

          文具店精品教案設計08-25

          三年級上冊《燈市》教學設計08-03

          三年級上冊《HavingFunTogether》教學設計10-26

          三年級上冊《愛鳥》教學設計10-17

          三年級上冊《大海的歌》的教學設計08-14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設計07-28

          三年級上冊《給予樹》教學設計07-16

          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教學設計10-19

          用戶協(xié)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激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