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時間:2024-10-26 09:42:04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掌握“語言、以為、說話、發現、已經、古老、化石、告訴、學習、人們、永遠”等詞語,認識“察、逗、間、如、粗、意”6個字,小學一年級《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從而了解一些自然現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朗讀課文,從讀中知道課文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指導識字、學詞。

            難點:學生對有些自然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語句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文及有關大自然的課件、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2.到郊外等自然景區游覽:看有關大自然的電視節目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1.淺顯簡明的導語出示課題后,相機進行生字“語”的教學。

            2.教師范讀(或放錄音讀),學生靜聽,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給足時間,照顧差生)

            4.自由讀課文,讀后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和要求會認的字,反復拼讀,讀準為止。

            5.檢查生字讀音:同桌互讀互查,教師利用不帶拼音的字卡采取開火車、指名讀、互相幫等多種形式進行,重點檢查“仔、那、永、訴”的讀音。

            6.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正確。

            7.大聲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用序號標出節次。

            二、指導讀好一、二、三節

            1.學讀第一節。

            (1)教師范讀。看課件:以春天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動;大魚躍出水面;雪山、三葉蟲化石……等自然現象揭示自然奧妙的片斷。

            (2)學生自由練讀。

            (3)小組討論:通過看插圖、結合課前的郊外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機處理“說話、語言、仔細觀察、發現”等詞語。

            (5)個人自由反復練讀,同桌互讀互評;指名讀。

            (6)全班齊讀第一節。

            2.學讀第二節。

            (1)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2)看課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來游去。

            (3)指名讀一句,(貼小蝌蚪圖)范讀,齊讀。

            (4)啟發學生想像討論:小蝌蚪在說什么呢?(相機進行口語訓練)

            (5)師生合讀,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小學一年級《大自然的語言》教案》。

            師: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生:春天已經來到人間。

            (6)學生反復練讀,同桌互讀,從讀中知道這一節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人們看到水中游著的蝌蚪,就會知道春天到了。

            (7)看課件:春、夏、秋、冬各季節特征的片斷,加深擴展學生的感受,以幫助突破難點。

            (8)反復練讀,指名讀、評,最后齊讀第二節。

            (9)齊讀一、二節。

            3.學讀第三節。

            (1)指名讀第三節。

            (2)看課件:真實圖像:大魚及其魚鱗的特寫。動畫:小魚漸漸長成大魚,魚鱗上的圈圈逐漸增多。(配以簡單講解)

            (3)自由練讀,思考:這一節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4)自由練讀,同桌互讀,指名讀,評后齊讀。

            (5)討論: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

            (6)看課件:樹的年輪與年齡。

            (7)齊讀一至三節。

            第二課時

            一、指導讀好第四、五節

            1.學讀第四節。

            (1)指名讀第四節。

            (2)看課件:“三葉蟲”化石的特寫,簡介。出現詞語“化石”,讀詞語“化石”。

            看課件:海洋逐漸演變成雪山。簡介“三葉蟲”化石年代久遠,出現詞語“古老”,讀詞語“古老”。

            三葉蟲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現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讀第一句。范讀,齊讀。

            這是在告訴人們什么?指名答,讀第二句,范讀、齊讀。

            (3)自由試讀第四節。指名讀、齊讀。

            (4)這個奧秘是大自然告訴我們的。——出示詞語“告訴”,讀詞。

            大自然還告訴了我們這樣一些奧秘——看課件:動物化石(恐龍蛋等)、植物化石。

            2.學讀第五節

            (1)大自然的語言真是太奇妙了,我們怎么才能發現它的語言、讀懂它的語言呢?

            (2)指名讀最后一節。讀詞語“粗心大意”、“永遠”。

            (3)范讀第五節,必讀。

            (4)總結:不愛學習,總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語言;粗心大意永遠也看不見大自然的語言;只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善于觀察的人,才能發現大自然更多的“語言”,探索更多的奧秘。

            (5)齊讀全文

            二、思考小結

            1. 自由讀課文。

            2. 思考討論:詩中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3. 口頭練習,相機完成課后練習第1題。

            (1) 水里游動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2)魚鱗上的一個個圈圈,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3)喜馬拉雅山上的“三葉蟲”化石,是大自然告訴我們——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運用已有的知識分析記憶本課生字。

            2.指導書寫。

            (1) 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指名發言。

            (2)范寫“就、訴、永”。

            就:左右結構(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

            訴:右邊是“斥”不是“斤”。

            永:獨體字。

            (3)學生描寫、臨寫。教師巡回輔導。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四、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五、擴展活動。

            1.準備三個頭飾(蝌蚪、魚、三葉蟲)邊表演邊讀詩。

            2.說一說,畫一畫,你還知道大自然能告訴我們什么?(相機完成課后第4題)

            3.召開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題班會。

          【《大自然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相關文章:

          語言活動小樹的快樂教學設計03-19

          語言描寫教學設計三篇03-05

          尋找春天活動教學設計03-20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03-20

          大班語言教學設計《下雨啦》(通用13篇)06-20

          《我媽媽》大班語言教學設計(通用10篇)05-11

          《大班活動:魔法奶奶的電話》教學設計03-19

          大班鞋底的秘密綜合活動的教學設計02-24

          傘的世界中班美術活動教學設計03-19

          小班音樂《小鴨小雞》教學活動設計01-16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多多99在线热播视频 | 青青久在线视频视频在线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2021 |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