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課文教案《觀刈麥》

          課文教案《觀刈麥》

          時間:2024-05-27 15:36:00

          課文教案《觀刈麥》

          課文教案《觀刈麥》

          課文教案《觀刈麥》

            教學目標

            整體理解詩歌思想含義,感知詩歌中的藝術形象。

            一、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領導人之一。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時而作”的口號,主張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強調內容與形式統一,形式為內容服務,建立了現實主義的詩歌理論。他的諷喻詩反映了中唐社會廣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實踐了他自己的理論主張。感傷詩中的《長恨歌》《琵琶行》是兩首杰出的長篇敘事詩,代表了白居易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

            二、整體感知

            這是一首敘事詩,帶有強烈的諷喻色彩。詩的開頭先交代時間和背景。終年勞作的農民,到了五月麥收時節更忙了。這時候,婦女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冒著炎炎烈日,來到田里給正在收麥的人們送飯送水。男人們正在埋頭割麥,他們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雖然已經累得筋疲力盡卻全然不顧,只是希望趁著夏日天長能夠多干一些活。這是寫的全景。在這個景的襯托下,描寫了另一種令人心酸的情景:一個婦人懷里抱著孩子手里提著破籃子在割麥者旁邊拾麥。為什么要來拾麥呢?因為她家的田地已經“輸稅盡”——為什么交納官稅而賣光了,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拾麥充饑。這兩種情景交織在一起,有差異又有關聯:前者揭示農民的辛苦,后者揭示賦稅的繁重。繁重的賦稅既然已經使貧婦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這一家正在割麥的農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麥者,乃是昨日的割麥者;而今日的割麥者,也可能成為明日的拾麥者。強烈的諷喻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詩人由農民生活的痛苦聯想自己生活的舒適,感到慚愧,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于是用筆歌其事,表達自己對農民的深切同情也希望能引起當政者的注意。

            這首詩雖然著墨不多,但卻把割麥者和拾麥者夏收時那種辛勤勞碌而又萬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內心感受,描繪得真切生動,歷歷如畫。

            三、主題

            詩歌描寫了一家農民辛苦勞碌的場景和一位貧婦人的悲慘遭遇,揭示了農民的辛苦和賦稅的繁重,也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寫作手法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長寫敘事詩的藝術工匠。他的敘事詩能曲盡人情物態,把其中所敘之事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而且,總是有著心靈的揭示,因而總是蘊涵著感情。本詩充滿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憐憫。

            詩中寫事與寫心的完美統一,較之一般的敘事與抒情的統一,更能震撼人心。詩中運用對比,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

          【課文教案《觀刈麥》】相關文章:

          課文燈的教案(精選15篇)10-17

          課文《通分》的優秀教案(精選10篇)04-10

          《品質》課文教案(精選10篇)09-26

          課文泊船瓜洲的教案設計01-29

          課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12篇)10-12

          初中語文課文《羚羊木雕》教案(通用10篇)10-26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課文《軍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2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天堂中文 |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 中文字幕连续高潮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 日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