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論語》教案

          《論語》教案

          時間:2024-05-09 16:45:47

          《論語》七則教案

          《論語》七則教案

          《論語》七則教案

            【教學(xué)目標】

            1. 讀準字音

            2. 了解孔子的“仁”的基本意義

            3. 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虛詞和實詞

            4. 引導(dǎo)學(xué)生閱讀、背誦《論語》的有關(guān)章節(jié)

            5. 對判斷句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

            【教學(xué)重點】

            1.孔子的思想

            2.仁的意思的解讀

            【教學(xué)難點】

            孔子言論中提出的加強人格修養(yǎng)方面的重要觀點。

            【教學(xué)課時】

            2課時

            【教學(xué)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dǎo)入

            走進文言寫就的歷史,與古人晤對一堂,孔子呈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在你的想象中,或許他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對他敬而遠之,也可能覺得他是封建禮教的源頭,對他加以批判。在你們印象中,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學(xué)生回答,作大致的講評)

            二、寫作背景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為宋國貴族,后遷居魯國。少“貧且賤”,及長在魯曾任相禮(司儀)、委吏(管理糧倉)、乘田(管理畜養(yǎng))一類的小官。魯定公時(孔子約年五十)任中都、司寇O娀嘛崗販悆舾租欕鲁盾訐腽仮宋、陈、搏H⒊泄疾晃本茫樗烙諑場Tて誥弁澆慚В餃私慚У姆縉滌械蘢尤耍磽照?SPAN lang=EN-US>72人,被稱為“賢人”,子路、子貢都在72賢人之列。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創(chuàng)辦私學(xué)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yè)教師,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兩千多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F(xiàn)在,人們都把到山東曲阜去看孔廟叫做“朝圣”。

            古文學(xué)家說他曾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雖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經(jīng)典,可能曾作過某種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動,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學(xué)派,對后世有重大影響。他的學(xué)說以“仁”為核心,以“禮”為手段,“祖述堯舜,一文武”,在政治態(tài)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權(quán)勢者維持舊秩序的要求。通過自漢代董仲舒以來儒家的補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經(jīng)過系統(tǒng)化,成為我國長期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歷代統(tǒng)治者奉為至圣先師。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一位深有影響的人物。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因其在人類文明史上的不朽貢獻,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思想介紹:孔子對于當時的“禮壞樂崩”的時代有深刻的感受,他自認為“斯文(即古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在我”,所以始終在為恢復(fù)理想中的社會秩序而奮斗,這就是孔子所行之“道”,孔子認為自己是“述而不作”——只是在紹述先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其實并非如此,在紹述的同時,他為舊的禮教制度找到了內(nèi)在的情感依據(jù),即“仁”,“仁”首先指示一種情感,即“愛人”,首先從父子、兄弟間的親情出發(fā),由此推己及人,即所謂“忠恕之道”,由此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普遍和諧。孔子對于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實現(xiàn)了仁,也就完成了完滿的自我人生。

            三、《論語》簡介

            儒家六藝:詩、書、禮、易、樂、春秋

            四書: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樂后來失傳了)

            看課文注釋①,《論語》專門記錄孔子和一些孔子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纂集而成,是一部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墩撜Z》在我國歷史上影響很大,是封建時代人人必讀的書。相傳宋朝名相趙普死后,人們在他收藏的書里發(fā)現(xiàn)只有半部《論語》,故世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梢姟墩撜Z》的魅力之大,大家空余時可以翻看一下。

            四.課文講解

            (一)先請一位學(xué)生朗讀引言

           。ǘ┳寣W(xué)生照書下注解,標好字音,默讀課文,提醒注意句讀

           。ㄈ┤嗬首x ,糾正字音和句讀。

           。ㄋ模┲v解

            第一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顛沛⑥必于是!

            【注解】

            提問:每句話開頭的“子曰”中“子”指的是誰?

            回答:孔子

            ① 處:置身,居住,引申為享有

           、 去:離開,這里指躲避

           、 惡乎:惡,疑問代詞,相當于“何”。乎,介詞,相當于“于”!皭汉酢毕喈斢凇坝诤巍,憑什么,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舉例:

           。1) 惟利是圖、惟命是從: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詞,語序應(yīng)為“惟圖利”、“惟從命”

           。2)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師說》),“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詞。

           、 違:離開

           、 造次:倉猝、匆忙

            ⑥ 顛沛:困頓挫折

            【譯文】

            孔子說:“富貴和顯貴,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君子是不會享有的。貧窮與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shù)姆椒ǖ玫剿,君子是不會躲避的。君子離開了仁德,憑什么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的,即使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頓挫折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分析:第一則首先提出“富與貴”和“貧與賤”兩個對立的命題加以討論,前為人之所欲,后為人之所惡,這是按常情推出的常理,但是得出的兩個結(jié)論卻出人意料之外:“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個“道”就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仁,下文就可作驗證,“君子去仁,惡乎其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笨鬃訌娬{(diào)寧可不要富貴,寧可安處貧困,但內(nèi)心要守住“仁”作為一個君子,要想成名,怎么能離開“仁”呢,連吃一頓飯的時間也不能違背“仁”,即使在倉猝匆忙之間、困頓挫折之時,也要與仁德同在。

            第二則

            子曰:“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注解】

           、儋t哉,回也:賢德啊,顏回!回,顏回,字子淵,孔子最器重的一個學(xué)生。顏回家境非常貧困,他的身體狀況也很糟糕,29歲時頭發(fā)就全白了,視力連孔子也不如,32歲時就去世了 。

           、谝缓勈,一瓢飲,在陋巷: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簞,盛飯的器具。陋巷,指簡陋的小巷子。

           、廴瞬豢捌鋺n,回也不改其樂: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埃淌堋

            【譯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分析:列舉了顏回安于貧困的事例,說明安貧樂道是賢士的標準。顏回的行為正應(yīng)了安貧樂道這句話、時刻都處在與道合一的境界,時刻都很滿足快樂。

            舉例: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描繪了這么一個“五柳先生”(實際寫的是自己),他“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而不求甚解,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而“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簟瓢屢空,晏如也!”( 簡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風(fēng)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經(jīng)常寫文章來消遣時光,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

            第三則:

            子曰: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注解】

            ① 飯:動詞,吃

            ② 疏食:粗糧

           、 枕:動詞,當枕頭用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涼水,睡覺的時候彎曲這胳膊當枕頭用,在這里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shù)姆椒ǖ玫降母辉:惋@貴,在我看來如浮云一般!

            簡單的生活、日常的飲食、穿衣睡覺時刻都處在快樂之中,這正是得道君子的寫照。真正的君子不論生活的境遇有什么變化都能夠做到快樂自在。富貴的時候不會驕奢淫逸、忘記人生的志向,貧困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怨言,依然快樂自在。

            分析:前幾句也在談安貧樂道的事,重要的是后兩句,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里的“不義”就是不符合“仁”的標準,用不正確的方法得到的富與貴,在孔子看來,猶如浮云一般不屑一顧。

            舉例:陶淵明在《詠貧士》中曾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戰(zhàn)國時有個齊人叫黔婁。魯恭公曾遣使者致禮,賜粟三千鐘,想聘他任宰相,他堅辭不受。齊王又派人送去黃金百斤,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死時衣不蔽體。其妻亦有賢德。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課堂討論:通過學(xué)習(xí)《〈激流〉總序》,我們知道要去征服生活,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擊、奮發(fā),而孔子所崇尚的是“安貧樂道”的思想,兩者是否有矛盾的地方,該怎么理解呢?請談一下“安貧樂道”思想是否適應(yīng)我們現(xiàn)今的社會。

            總結(jié):前三則語錄所談的是怎樣對待富貴和貧賤的問題。你們讀過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論語》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論語》導(dǎo)讀教案(通用16篇)06-11

          學(xué)《論語》知孔子的教案(通用10篇)07-04

          《論語》十則02-21

          讀論語后的感想07-13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jīng)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jīng)典教案設(shè)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用戶協(xié)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综合久久久综合欧美98 | 亚洲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