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統計》導學教案

          《統計》導學教案

          時間:2024-09-16 16:41:51

          《統計》導學教案

          《統計》導學教案

          《統計》導學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統計》第一課時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引導學生初步體驗信息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初步學會有序觀察和思考,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從不同情境中抽象數學問題的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會解決生活中簡單的統計問題,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借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能看懂統計圖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各種顏色的旗幟圖片,空白統計圖和統計表,水果箱,水果圖片若干,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各種物品。

            設計理念

            在本節課教學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下一些教學理念:

            1、在生活中學數學

            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如買彩旗、游動物園等,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2、在活動中學數學

            本課設計了一系列數學活動,充分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獲得數學知識。

            3、學有價值的數學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學會有序觀察和思考,并能對生活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

            4、人人都得到發展

            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體驗統計的過程,并在過程中理解和感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

            教法學法

            1、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本節課運用學生小組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精神。

            2、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教學程序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教師情境引入:“同學們,十月十八日是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日,是全縣人民大喜的日子,到時候可熱鬧了!你們想去參加嗎?我們班準備組織一支彩旗隊前去祝賀,我們需要買很多面旗幟,到底哪種顏色的旗幟需要多買些呢?每種顏色需要買多少面呢?你能想想辦法嗎?”

            學生討論后,教師揭示課題:統計----漂亮的彩旗。

            二)親歷學習過程,主動獲取新知。

            (課前教師給每組準備空白統計圖表,紅、黃、藍、綠各色旗幟圖片。)

            1、小組討論,確定方案

            讓學生在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傾聽他人意見中使自己長進,在交流評價中發現新的方法,從而確定最佳調查方案。

            2、分組活動,調查整理

            要求學生調查自己組內喜歡各種顏色的人數,用比較簡單的方法整理調查結果,完成各組的統計圖表,并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各組的方法與結果。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獨特的想法,應允許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允許多種方法并存。

            3、交流匯總,初構模型

            組織學生全班交流統計情況,展示各組的統計圖表。然后讓全班同學把喜歡的旗幟圖片貼到黑板上,共同完成全班的象形統計圖及統計表。在全班同學的交流匯總中,讓學生初步體會到統計的優越性。教師對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并給表現突出的小組發給一顆“合作星”,表現好的同學發給“智慧星”。

            4、分析結果,合理猜測。

            教師出示全班的彩旗統計圖,提問:從這張統計圖上,你能發現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有什么好的建議嗎?然后引導學生猜測:“老師剛才沒有參加同學們的調查,你們猜一猜,老師會喜歡什么顏色的旗幟?為什么?”對統計結果的分析是一個開放的過程,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并適時加以引導。

            三)加深拓展內化,學會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但能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活動:

            1、游動物園

            創設動物園情境(課件顯示),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教師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去過動物園嗎?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動物園玩一玩,看看動物園里都有些什么動物?每種動物有多少呢?你能試著統計一下嗎?”

            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有哪些動物,每種有多少,并記錄下有關數據,然后在組內統計表,然后全班交流,共同完成統計圖表,并說說從統計圖表上可以發現什么。

            2、實物統計

            課前,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了一些實物。并在每組桌上放有空白統計圖表。

            在學生體驗了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后,讓學生把各組的物品統計一下,看看每種物品有多少,并將統計的結果填在桌上的表格內,試著完成象形統計圖。學生準備的物品可能多種多樣,有水果、文具、玩具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去進行統計。接下來,指定各小組說出統計結果,并展示自制的象形統計圖。最后,讓學生嘗試提出數學問題,教師加以評價和鼓勵。

            四)落實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1、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并結合各組所得“紅星”情況進行統計。

            2、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評價,并完成下表,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的方式,體現評價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評組評

            上課積極發言☆☆☆☆☆☆

            積極與他人合作☆☆☆☆☆☆

            認真傾聽他人意見☆☆☆☆☆☆

            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問題☆☆☆☆☆☆

          【《統計》導學教案】相關文章:

          《物種起源》導學教案設計02-15

          列夫托爾斯泰的導學教案(通用10篇)09-02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導學教案(通用11篇)05-28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图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亚洲性图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无遮挡 | 日本女子下部视频午夜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