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

          時間:2024-10-26 14:11:23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 1

            一、 教材分析

            以鹵素的制備和加碘鹽的鑒別及含量測定作為鹵族元素復習的載體,本內容可以作為鹵素知識綜合應用的專題講座。海水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特別是鹵素的化合物,從中可以提取食鹽、鹵素單質。食用加碘鹽是實現我國政府1991年向全世界承諾“到2000年在全國范圍消滅碘缺乏病”的重要舉措,加碘鹽的鑒別及含量測定是富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宜以“探究教學”作為本專題內容教學的教學模式,通過師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課題),進行理論探究和實驗探究,最后獲得知識和結論,從而解決問題(課題),是一種學科內綜合的課堂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注重了師生的互動和學生的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從氯氣的制法遷移應用設計溴的制取,并從氯氣能將Br-、I-氧化為單質Br2、I2的性質設計溴和碘的制備。

           。2)學會加碘鹽中碘酸鹽的鑒別和定量測定原理。

            2.能力目標

           。1)綜合實驗能力(溶解、蒸發、過濾、蒸餾、萃取、分液、氣體制備、滴定)。

            (2)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能在較復雜情境中找出與問題有關的信息,提出問題、設計解決方案。

            3. 情感目標

            (1)建立物質二重性的觀點:缺碘和過量碘都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2)在實踐(實驗)活動中,體驗合作并分享成功。

            三、教學重點

           。1)溴、碘單質實驗室制備的設計

           。2)加碘鹽中碘酸鹽的定性鑒別和含量測定的實驗設計

            四、教學難點

           。1)溴、碘單質實驗室制備的設計

           。2)加碘鹽中碘酸鹽的定性鑒別和含量測定的實驗設計

            五、 教學媒體

            投影儀和有關實驗儀器

            六、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展示一幅大海圖(上寫大海啊,母親。

            教師導語:

            有人說大海哺育了生命,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學生簡單討論后,教師略為點評。

            展示表格:

            海水中元素組成與古今人體中所含元素對照表。

            教師:

            可見海水中元素的組成與古今人體中所含元素的成分相同,且含量相關不大,這是生命來自大海的一個重要證據。從海水中含有的元素可知,海水是無機鹽的寶庫。

            一、鹵素單質的制備

            問題1、如何從海水中提取食鹽?能否采用將海水蒸干來制得較純的食鹽?

            師生討論歸納:

            食鹽

            海水→ (蒸發、濃縮、結晶)

            食鹽

            展示我國古代煮鹽圖。

            問題2、如何從食鹽制取氯氣?寫出有關的反應方程式。

            師生討論歸納:

            工業制法:2NaCl+2H2O 2NaOH+Cl2↑+H2↑

            實驗室制法:2NaCl+MnO2+2H2SO4 Na2SO4+MnSO4+Cl2↑+2H2O

            問題3、如何由溴化鈉晶體制取液溴?

            師生討論歸納:

            工業制法:2NaBr+2H2O 2NaOH+Br2+H2↑

            實驗室制法:2NaBr+MnO2+2H2SO4 Na2SO4+MnSO4+Br2↑+2H2O

            問題4、用上述第二種方法制備單質溴,請設計一個實驗裝置。

            師生討論歸納:

            根據下圖實驗,填空和回答問題: (1)燒瓶中所發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裝置(Ⅰ)的燒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裝置(Ⅰ)的燒杯中液體的作用是 _______。 (2)進行此實驗時,燒瓶內的橡皮塞最好用錫箔包住,用橡皮管連接的兩玻璃管口要相互緊靠,這是因為 _______。 (3)裝置(Ⅱ)燒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體倒吸,試簡述其原因

            (4)為防止溴蒸氣對橡膠的腐蝕,裝置可作如何改進?

           、 Ⅱ

            問題3、海洋中的海藻和海帶能從海水中富集碘元素,如何從干海帶中提取碘晶體?

            師生討論歸納:

            殘渣

            干海帶 海帶灰 海帶灰懸濁液 濾液(含I-) 含碘的水溶液 含碘的有機溶液 晶體碘。

            萃取,分液 蒸餾

            思考問題:

            (1)上述實驗中用到那些儀器?

           。2)萃取劑要滿足的條件是?

           。3)如何進行萃取和分液操作?

            (4)本實驗的蒸餾中為什么用水浴加熱?

            二、加碘鹽中碘酸鹽的鑒別和含量測定

            問題4、食鹽為什么要加碘?加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呈現資料:

            碘有極其重要的生理作用,人體中的碘主要存在于甲狀腺內,甲狀腺內的甲狀腺球蛋白是一種含碘的蛋白質,是人體的碘庫。人體缺碘,甲狀腺就得不到足夠的碘,要形成甲狀腺腫(大脖。覈鞘澜缟蠂乐厝钡獾牡貐^,全國有4億多人缺碘,碘缺乏病給人類的智力和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婦女嚴重缺碘,征聘的小孩身體矮小、智力低下、發育不全、甚至癡呆。1991年,我國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莊嚴的承諾“到2000年在全國消滅碘缺乏病”。

            人體一般每天攝入0.1mg—0.2mg碘就可以滿足需要,通過食用加碘鹽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方法,并不是攝入的碘越多越好,過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易造成甲狀腺功能的減弱,得甲狀腺腫。

            問題5、食鹽中加入的碘的成分是什么?如何通過實驗來驗證?

            碘晶體(I2)

            大膽猜測 碘化物(KI、NaI)

            碘酸鹽(KIO3、NaIO3)

            1.檢驗是否含I2的實驗方案:

            (1)溶于水所得溶液是否有黃色?此法若I2含量很少可能觀察不到。

           。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加入CCl4振蕩,CCl4層是否呈紫紅色?

           。3)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滴加淀粉試液是否出現藍色?此法簡單又靈敏。

            用(3)方法實驗演示,結論不含I2。

            2.檢驗是否含碘化物的實驗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是否產生黃色沉淀?(此方法中生成的AgCl沉淀會對AgI沉淀中觀察發生干擾)

           。2)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CCl4層是否呈紫紅色。

            取NaCl溶液和NaCl與KI的混合溶液中分別滴入AgNO3溶液,模擬Cl-存在時對I-鑒別的干擾。

            用(2)方法實驗演示,結論不含碘化物。

            3.檢驗是否含有碘酸鹽的實驗方案:

            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和幾滴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觀察溶液是否變藍色。

            實驗演示,結論含有碘酸鹽。

            投影展示一包加碘鹽,閱讀包裝袋中的說明。

            問題6、如何定量測定加碘鹽中KIO3的含量?

            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碘鹽,溶解配制成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鉀溶液和稀硫酸,然后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碘。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I2+2Na2S2O3==2KI+Na2S4O6

            實驗演示,含碘量的定量測定。

            2001上海:30.為了預防碘缺乏病,國家規定每千克食鹽中應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鉀。為檢驗某種食鹽是否為加碘鹽,某同學取食鹽樣品428克,設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鉀,將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鉀淀粉溶液,溶液呈藍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時藍色剛好褪去。試通過計算說明該加碘食鹽是否為合格產品。有關反應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擴展:

            化學放大:對微量的碘化物可利用“化學放大”反應進行測定。其步驟如下:在酸性介質中先用過量Br2將試樣中的I-定量地氧化成碘酸鹽,加熱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過量的KI。用CCl4萃取生成的I2(假定萃取率為100%)。分去水層后,用聯氨(N2H4)的水溶液將I2反萃取至水層中(N2H4+2I2=4I-+N2+4H+),再用過量的Br2氧化,除去多余的Br2后,加入過量的KI,酸化,以淀粉作指示劑,用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生成的I2(I2+2S2O32-=S4O62-+2I-),求得I-的含量。

            (1)寫出上述過程中未給出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根據有關反應的化學計量數,試分析經上述步驟試樣中1molI-所消耗Na2S2O3溶液的物質的量為多少?

           。3)若將上述“化學放大”法進行測定時,準確移取25.00mL含KI的.試液,終點時耗用20.06mL0.100mol/LNa2S2O3溶液,請計算原試液中KI的物質的量濃度。

            小結:

            本節課研究了氯、溴、碘的制備和加碘鹽的定性鑒別和定量測定,從中我們要學會實驗方案設計的一般方法,實驗基本操作的組合和在新情境中知識的遷移。

            七、教學評析

            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內容必須能引起學生興趣、教學內容必須是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采用了“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以學生關心的熱點知識為課題組織復習活動,運用了教學內容的情境化策略和知識自我建構策略。知識背景、問題情境是知識發生的源頭,知識產生于問題情境。因此,問題情境是激發學生探究動機,形成學習心向關鍵。問題情境必須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相適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不然,學生將無法建構新知識。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我們首先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什么,以此作為創設問題情境的前提,所以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F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順應)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對外部信息收集、加工、反饋及調整的過程。新知識須經過學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應用,然后納入他現有的認知結構中,生長成新的認知結構,用以解釋新事物,解決新問題。這是一種“產生式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生在獲得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就認識并學會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和解釋事物。由產出式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是一種“活知識”。從對事實性知識的識記和理解過程中所獲得的知識容易成為一堆“僵化的知識”,也就是“死知識”。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對新知識的學習起著決定性的影響,背景性認知結構中相關的舊知識經驗是決定“建構”能否成功實現的基礎,學生的思維結構、思維方式、思維習慣是決定“建構”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復習課應將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進行改造、擴充和完善,使之系統化和網絡化。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 2

            知識目標:

            1.掌握鹵族元素性質變化規律

            2.了解鹵化銀的性質、用途及碘與人體健康等知識

            3.掌握鹵離子的檢驗及其干擾離子的排除

            4.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通過對鹵化物、海水資源及其綜合利用的介紹,了解有關鹵素的現代科技發展的情況。

            能力目標:

            1.通過對鹵素與氯氣性質的比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鹵素性質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加,原子半徑的增大而遞變的規律。

            3.提高對同族元素性質進行類比和遞變的推理、判斷能力。

            4.通過學習氯、溴、碘和鹵化物的鑒別,培養觀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認識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重點和難點

            鹵素單質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鹵素單質化學性質的規律性及特殊性。

            教學方法

            1.鹵素的物理性質運用比較的方法

            2.通過實驗對鹵素單質在不同溶劑中的顏色加以驗證。

            3.注意化學性質和原子結構相互聯系。

            4.新課前收集氟、碘元素與人類健康的有關材料,課上交流討論。例如:含氟牙膏使用過量好嗎?人缺少碘會得病,碘的攝取是越多越好嗎?最后得出結論:適量對人體有利,過量反而有害。

            5.對于選學內容海水資源的利用發動學生收集資料,共同探討我國利用海水資源的現狀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方法

            閱讀,質疑,探究,實驗驗證,歸納,總結

            教學過程:

            引入:前面已經學習過金屬鈉,利用由個別到一般的科學方法認識了堿金屬性質的遞變。今天我們將繼續利用這種方法,學習鹵素的性質。

            展示:氟、氯、溴、碘、砹結構的圖片,讓學生找出鹵素原子結構的異同點。再根據結構的特點推測性質的特點。

            小結:鹵素原子結構特點。

            板書:第二節鹵族元素

           。弁队埃蓰u素的原子結構

            一、原子結構的特點

            1.鹵素原子結構的相同點是原子的最外層都有7個電子。

            2.鹵素原子結構的不同點是核電荷數不同,電子層數不同,原子半徑不同。

            展示:氟、氯、溴、碘、砹單質的圖片或者部分單質的實物樣品。讓學生觀察顏色和狀態。

            閱讀:教材中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的圖表,得出物理性質的遞變規律,把物理性質和結構聯系起來,不同單質的分子吸收帶不同(即吸收譜線的區域不同)。

            觀察:關于溴的顏色和狀態要讓學生觀察,存放在試劑瓶中水封保存。

            演示實驗:碘的升華——讓學生認識到碘可以從固體直接變為氣體。利用這個性質可以從混合物中分離出碘。

            X2

            常溫下

            水中

            苯

            四氯化碳

            汽油

            酒精

            F2

            淺黃綠色

            強烈反應

            反應

            反應

            反應

            反應

            Cl2

            黃綠色

            淺黃綠色

            黃綠色

            黃綠色

            黃綠色

            黃綠色

            Br2

            深紅棕色

            黃→橙

            橙→橙紅

            橙→橙紅

            橙→橙紅

            橙→橙紅

            I2

            紫黑色

            深黃→褐

            淺紫→紫

            紫→深紫

            淺紫紅→紫紅

            棕→深棕

            講述: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例如:碘酒,此處還可以講解一些生活常識:碘酒與紅藥水不能混用。

            板書:二、物理性質(F2I2)

            狀態:氣態固態

            顏色:淺深

            密度:逐漸增大

            熔沸點:逐漸升高

            回憶:氯氣的化學性質,由氯氣出發從相似性和遞變性兩個方面把氯氣的化學性質推向全族。

            討論:得出化學性質的相似性

            板書:三、化學性質(F2I2)

            1.相似性:

           。1)一定條件下均可與氫氣反應:H2+X2=2HX(特殊:H2+I22HI)

           。2)Cl2、Br2、I2均可與水反應:X2+H2O=HX+HXO

            講述:鹵族氫化物均為無色,極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冒白霧的氣體。

            明確:由于前面分析了鹵族元素原子結構存在差異,因此在性質上一定也有所不同。

            注意:對比反應的劇烈程度,生成物的穩定性等。

            板書:2.遞變性

           。1)與氫氣反應:

           。2)與水反應: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減弱。

           。3)與金屬反應:

            回顧:氯氣和水的反應,講述其它鹵素單質與水反應的情況。

            小結:鹵素原子結構的異同決定了性質上的相似和遞變,通過對比鹵素單質與氫氣、與水、與金屬的反應,氧化性的強弱順序:

            引入:鹵素單質間能否發生置換反應呢?我們來看看

            實驗:可以分成三組:

            1.將少量新制的飽和氯水分別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CCl4,振蕩靜置觀察現象。

            2.將少量溴水注入盛有NaCl溶液和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CCl4,振蕩靜置觀察現象。

            3.將少量碘水注入盛有NaCl溶液和NaBr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CCl4,振蕩靜置

            觀察現象。(說明:每次完成一組實驗后,要求學生記錄現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

            程式,分析電子得失的情況,指明氧化劑和還原劑。)

            講解:氟氣不能從鹵化物的溶液中置換出氯、溴、碘。因為氟會首先與水劇烈反應,生成氫氟酸和氧氣。但是若在熔融狀態下,可以發生如下反應:F2+2NaCl(熔融)=2NaF+Cl2,說明氟的氧化性強于氯。

            總結:單質氧化性的強弱順序和離子還原性的強弱順序。

            板書:(4)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Cl2+2Br-=2Cl-+Br2氧化性:Cl2>Br2還原性:Br->Cl-

            Cl2+2I-=2Cl-+I2氧化性:Cl2>I2還原性:I->Cl-

            Br2+2I-=2Br-+I2氧化性:Br2>I2還原性:I->Br-

            結論:單質氧化性:

            離子還原性:

            提問:請你從鹵素原子結構的角度來分析為什么隨著氟、氯、溴、碘的順序,它們的非金屬性依次減弱?

            老師總結:

            過渡:鹵素性質上有相似性和遞變性,同時也有特殊性。

            例如:氟無正價;氟氣與水等溶劑劇烈反應;HF為弱酸,其它氫鹵酸都是強酸;單質碘能使淀粉變藍;溴在常溫下是液態(唯一的液態非金屬單質)等。

            演示實驗:在裝有少量淀粉的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碘水。然后在裝有少量淀粉的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碘化鉀溶液。對比現象。

            板書:3.碘遇淀粉變藍

            提問:為什么氯氣可以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呢?還有哪些物質可以使之變藍?

            板書:四、含鹵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1.鹵化銀

            實驗:分別生成氯化銀、溴化銀、碘化銀的沉淀。要求學生觀察現象,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提示AgF是可溶的。此法可以用來檢驗鹵離子。

            討論:檢驗鹵離子的方法(結合前面的知識)。

            教師小結:方法一:根據鹵化銀的不同顏色,使硝酸銀與鹵化物反應,從而檢驗。方法二:利用鹵離子的不同還原性和鹵素單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加入少量有機溶劑加以檢驗。

            講述:不溶性鹵化銀見光分解的性質及其用途。

            學生交流:碘與人體健康以及預防碘缺乏病。

            小結本節內容

            板書設計:

            第二節鹵族元素

            一、原子結構的特點

            1.鹵素原子結構的相同點是原子的最外層都有7個電子。

            2.鹵素原子結構的不同點是核電荷數不同,電子層數不同,原子半徑不同。

            二、物理性質

            狀態:氣態固態

            顏色:淺深

            密度:逐漸增大

            熔沸點:逐漸升高

            三、化學性質

            1.相似性:

            (1)一定條件下均可與氫氣反應:H2+X2=2HX(特殊:H2+I22HI)

            (2)Cl2、Br2、I2均可與水反應:X2+H2O=HX+HXO

            2.遞變性

           。1)與金屬反應:氟(F2)可以與所有的金屬反應;氯(Cl2)可以與絕大多數金屬反應;溴、碘也可以與大多數金屬反應。例如:2Fe+3Cl22FeCl3而2Fe+3I22FeI2

           。2)與氫氣反應:反應條件由易到難;反應程度由劇烈變為緩慢;鹵化氫的穩定性逐漸減弱。

            (3)與水反應:氟特殊,氯、溴、碘相似。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減弱。

           。4)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

            Cl2+2Br-=2Cl-+Br2

            氧化性:Cl2>Br2還原性:Br->Cl-

            Cl2+2I-=2Cl-+I2

            氧化性:Cl2>I2還原性:I->Cl-

            Br2+2I-=2Br-+I2

            氧化性:Br2>I2還原性:I->Br-

            結論:單質氧化性:

            離子還原性:

            3.碘遇淀粉變藍

            四、含鹵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1.鹵化銀X-+Ag=AgX↓(X為Cl、Br、I)具有感光性、人工降雨。

            鹵離子檢驗: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2.碘化合物的主要用途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高三化學鹵族元素總結03-30

          有理數及其運算復習的教案設計03-19

          復習復韻母語文教案設計03-19

          《元素》教學反思(通用11篇)10-13

          中考化學元素考點總結02-21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日韩女同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日韩vs欧美vs国产肉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 | 蜜月aⅴ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高清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