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五上數學教案

          五上數學教案

          時間:2024-05-29 19:42:56

          五上數學教案范文

          五上數學教案范文

          五上數學教案范文

            小編語:為你精心整理的五上數學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喜歡就請繼續關注我們()的后續更新吧!

            五上數學教案篇一: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單元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除法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商是小數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整數乘、除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掌握小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

            2、能正確地進行小數乘、除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能正確應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4、會應用所學的運算定律及其性質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在理解小數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礎上,掌握確定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點位置。

            教學課時:

            7課時

            第一課時

            課題:小數乘整數

            教學內容:例1和例2、“做一做”及練習—第1~4題的教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依托現實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轉化思想,溝通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理解小數乘正數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2、過程目標:自主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在觀察比較,合作交流中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讓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整數,提高計算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識遷移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滲透轉化思想,感受小數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算理。因數擴大一定倍數,積也會擴大相同倍數,為了使積不變就要將積縮小相同倍數。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準備:

            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秋天到了,人們都在廣場放風箏。有三個小同學也想去放風箏,他們想買一樣的風箏(課件展示例題圖)。大家仔細觀察,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學生觀察后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根據學生匯報情況,教師提出:

            如果買3.5元一個的風箏,那么買這樣的3三個估計需要多少錢呢?

            強調“估計”這個詞。

            學生思考并匯報。

            師:你們能不能準確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找不同做法的學生板書:

            預設解法

            方法1:連加(相同加數相加,體現乘法意義)。

            方法2:利用單位間的進率化成元角分計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豎式筆算35角×3=105角。

            方法4:豎式筆算3.5元×3=10.5元。

            引導學生說明方法,知識根據,輸理思路。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買三個風箏一共用多少錢時,想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教師指板書),可以用小數加法解決;可以化成元角分來解決;還想到了把元角分轉化成乘法豎式來計算,同學們可真棒。

            同學們看這個乘法算式,與以前學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學生會發現,算式中有小數或小數乘整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問題。(板書:小數乘整數。)

            2、探索新知

            (出示0.72×5)0.72不是錢數了,沒有元角分這樣的單位了,能不能計算出結果呢?

            (1)學生獨立思考。你能將它轉化為已學過的乘法算式嗎?

            (2)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3)小組匯報演示。

            學生匯報的同時展示學生計算過程。可能有兩種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認識到乘法比較簡便。

            教師板演乘法豎式計算過程。

            3、小結:

            仔細觀察乘法算式,你能用你的話說說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嗎?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3點:怎樣把乘小數轉化乘整數;乘積如何處理;積末尾的0如何處理。)

            4、練習:結合主題圖,提出問題:如果買3個其他形狀的風箏呢?

            學生計算后,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比較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三、鞏固應用

            1、課本第3頁做一做1、2題

            2、課本第7頁練習一1、2、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課學習,你想對我們大家說點什么?

            五、布置作業:2、課本第7頁練習一3題。

            六、板書設計:

            小數乘整數

            3.50.72

            ×3×5

            10.53.60-------0可以去掉

            第二課時

            課題:小數乘小數

            教學內容:P4頁的例3,“做一做”及練習一第4—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2、過程目標:比較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的定位,乘得的積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學準備:

            投影、口算小黑板。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例3圖:孩子們最近我們社區宣傳欄的玻璃壞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么列式?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匯報

            教師板書:0.8×1.2

            二、探究新知

            1.師:自己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習過的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想想是怎樣算的?你能否還用這個方法來計算1.2×0.8呢?如果能,應該怎樣做?

            (指名口答,板書學生的討論結果。)

            2.結合板書,引導學生得出:

            先把因數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大10倍;再把另一個因數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3、觀察一下,例3中因數的小數位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發現:因數的小數位數和等于積的小數位數)

            想一想:6.05×0.82的積中有幾位小數?6.052×0.82呢?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學生自主歸納:

            先按照整數計算法則算出積,再給積點上小數點;因數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最右邊起,數幾位,點上小數點;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要在前面用0補足占位,再點小數點。

            五上數學教案篇二: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案例

            類別:小學數學教學案例

            題目:

            單位:臨清市尚店鎮東白堌中心小學

            姓名:姜秀華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案例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

            教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內容。

            知識目標:

            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知識遷移,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能力目標:

            在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中發展空間觀念;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初步感知等積轉化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互相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轉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的作用,并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和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具學具:

            方格紙、平行四邊形卡片、剪刀、三角板、直尺等。

            探索新知教學片段:

            1、比一比,估一估

            師:現在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花壇畫到紙上,我們先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一樣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一樣長,它們的面積哪個比較大?

            生:一樣大。

            生:長方形比較大。

            生:平行四邊形比較大。

            ……

            師:大家都有不同的猜測,有很多同學都說一樣大,那么,誰的想法正確呢?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四人小組討論。

            生: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我先數出整塊的,然后這些剩下的小塊拼一拼,還可以拼成整塊的。

            師:那么用數方格的方法數數看。數一數,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

            ……

            師:哦,你們數的結果是都是72平方米,說明……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

            師:也就是……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是72平方米。

            師:長方形的面積我們可以用公式來計算,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不是也有計算公式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探討的問題。(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提出猜想,再進行驗證,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能培養學生思考的深入性和嚴密性。也可制造懸念,進一步激發探究的欲望。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于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探究學習并不是任由學生發揮而不加引導的。學生往往在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存在著某些障礙。這就需要教師相機誘導,及時介入,以保證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好的學習活動中去。]

            2、師:還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哪個比較大呢?……生:我用割一割,補一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象這樣剪開,然后再把它補到另一邊去。

            師:非常好,有自己的方法。下面我們用割補法來看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多大?請同學們先仔細觀察,然后說說你的發現。

            師演示,學生觀察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的過程……

            3、師:誰來說說自己的發現?

            生:平行四邊形割補完變成一個長方形了。

            生: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一樣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一樣長。

            3、師:剛才我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時,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什么剪的?大家為什么要沿著高剪開?

            生:是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的。

            師:平行四邊形的高有幾條?

            生:無數條。

            師:所以,我們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剪開,再通過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邊說邊演示平行四變形通過割補法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4、師:觀察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說說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寬師:我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

            生: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能不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公式?你覺得他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生:我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下面的底有關。

            生:我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的兩條邊的長度都有關。

            生:我覺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兩條邊的長度不完全有關系。因為老師黑板上第一個平行四邊形與第三個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邊長度一樣,但第一個的面積明顯比第三個大。

            生:我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與它的底和高有關系。

            5、師:現在,誰能完整地說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6、師:剛才應用了“轉化”的思想,大家都值得表揚。

            7、下面請大家想一想,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邊形底邊上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呢?

            (師板書“S=a×h”)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為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打下基礎。在本環節中,學生體會到獨立探究獲得的成功喜悅,變枯燥的說教為求知的動力。在教學中給學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間,有在方法上恰當引導,最終達到學習的目的,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8、師小結:面對著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我們利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用舊知識解決了新問題,以后我們還要用這種思想方法繼續學習其他圖形的面積計算。

            9、實際運用。

            師: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我們就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了。

            (1)(出示例1)請大家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做的?

            師:通過這道題,請大家想一想,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學生回答,老師小結: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只要知道其中一組底和高就能求面積了。

            (2)有一塊地近似平行四邊形,底是43米,高是20.1米。這塊地的面積約是多少平方米?(得數保留整數)

            [將學生帶回到了生活中,練習由易到難,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大多數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時候感覺沒什么難處。學生就在運用所學知識給別人幫忙的過程中著實體驗了把成功的快樂,體會到“自己的學習是有用的,有價值的。”笛卡兒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本節課以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為明線,以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為暗線。兩條主線相輔相成,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從而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獲得成功和成長的場所。]

            教學反思: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我為學生解決關鍵性問題——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奠定了數學思想方法的基礎。這一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接著鼓勵學生用自已的思維方式大膽地提出猜想,對于學生的猜想,教師均給予鼓勵。因為創新思維的火花往往在猜想的瞬間被點燃,不同的猜想結果又激發起學生進行驗證的需要,需要同學們作進一步的探索。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在這樣的課堂學習中學生樂想、善思、敢說,他們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實踐、驗證……

            五上數學教案篇三: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教材簡介: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小數乘法、積的近似值、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對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

            2.使學生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3.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關于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4.使學生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教學措施:

            1.重點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學習小數乘法。

            2.指導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提高簡單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導學生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的規律。

            課時安排:6課時。

            第一課時小數乘以整數

            教學內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練習—第1~4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及算理。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聯系,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重點:小數乘以整數的算理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確定小數乘以整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①下面各數去掉小數點有什么變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縮小到時它的1/10是多少?縮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引入嘗試:

            大家喜歡放風箏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塊去買風箏。

            1、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算理。

            出示例1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1)例1:燕子風箏每個3.5元,

            買3個風箏多少元?(讓學生獨立試著算一算)

            (2)匯報結果:誰來匯報你的結果?你是怎樣想的?(板書學生的匯報。)用加法計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計算:3.5×3=10.5元

            3.5元=35角35×3=105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種方法,重點研究第三種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義。為什么用3.5×3計算?3.5×3表示什么?(3個3.5或

            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樣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擴大1035

            ×3×3

            10.5元1/1010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買5個4.8元的風箏要多少元呢?會用這種方法算嗎?P2做一做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象這樣的3.5元的幾倍同學們會算了,那不代表錢數的0.72×5你們會算嗎?能不能將它轉化為已學過的知識來解答呢?(生試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組討論計算過程,然后板書,并指名說是如何算的.

            (2)強調依照整數乘法用豎式計算。

            (3)示范:擴大100倍72

            ×5×5

            3.60縮小到它的1/100360

            引導性提問:

            0.72變成72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72×5算完了,再該怎么辦?

            為什么要縮小到它的1/100?

            (4)回顧對于0.72×5,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使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0.72擴大100倍變成72,被乘數0.72擴大了100倍,積也隨著擴大了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360再縮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將小數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積的末尾有0,要先點上積的小數點,再把小數末尾的“0”去掉。

            (5)小結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

            ?計算

            7×425×7

            0.7×42.5×7

            觀察這2組題,想想與整數乘整數有什么不同?

            怎樣計算小數乘以整數?

            ①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

            ②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

            ③再看被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三、運用

            1、填空。

            4.5()0.74()

            ×3×3×2×2

            ()135()148

            2、判斷

            13.5

            ×2

            2.70

            3、P2做一做

            三、體驗:(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課題)

            (2)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業:P7練習一第1、2、3題。

            課后反思:

            今天的教學法在學生預習后顯得十分順利,但在預習與作業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1、第二個因數是兩位數的小數乘法該怎樣計算,由于教材中并無此類例題,要適當補充指導;2、小數乘位數的豎式書寫格式,學生中常見錯誤有如下幾種:

            2。32。3*12*12

            4。646

            2。323

            27。66。9

            3、計算中積的小數點末尾有0時,如何確定小數點的位置;4、計算結果中小數點末尾的0沒去掉,化簡。

            第二課時小數乘小數

            教學內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練習一第5—9、13題。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2、比較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的定位,乘得的積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學過程:

            一、引入嘗試

            1、出示例3圖:同學們最近我們校園宣傳欄的玻璃碎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么列式?(板書:0.8×1.2)

            2、嘗試計算

            觀察算式和前面所學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這就是我們要學的“小數乘小數”,兩個因數都是小數,怎樣計算呢?和同桌討論一下,然后自己嘗試練習,指名板演。

            3、1.2×0.8,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大10倍;再把乘數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4、觀察一下,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因數的位數和等于積的小數位數。)想一想:6.05×0.82的積中有幾位小數?6.052×0.82呢?

            5、小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二、教學例4

            請做下面一組練習

            (1)練習(先口答下列各式積的小數位數,再計算)P4做一做

          【五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上美術教學計劃范文03-30

          六上數學教學反思03-20

          數學教案:圓的認識02-12

          認識球體數學教案03-20

          《陳奐生上城》教案分析03-19

          有關《陳奐生上城》教案03-19

          數學教案模版之數軸03-20

          《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識》教案03-20

          《秒的認識》數學教案(精選10篇)08-17

          大班數學教案設計03-20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本大道香久在线播放 | 尤物在线视频国产区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 曰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区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