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選改善案例報告
甄選改善案例報告
篇一:現實中的很好的8D改善報告案例
案例:以下通過一件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平常小事,來說明8D報告(糾正/預防措施)的寫法。
事由:出租屋內,一日早晨,小王正在水龍邊洗臉準備上班,剛洗完臉,突然家中打來電話,于是把臉帕一掛就去屋內接電話,接完電話就去上班。下午下班回家時發現家中全部被水淹了。鋪在地上的草席和被子全都漂在水中。
D1(第一步):成立改善小組:馬上叫上住在隔壁的幾個同事,組成事故處理小組。小組成員:張三、李四、王五。
D2(第二步):問題描述
王五家中被水淹,家中所有擺放在地上的物品都浸在水中(不良率100%)。如:草席、被子和書本等。
D3(第三步):暫時圍堵行動(即應急對策或叫臨時對策)
1、馬上與小組成員一起把家中的水設法排放出去。負責人:張三
2、立即把浸在水中的物品撈起并攤開到陽臺去涼干。 負責人:李四
D4(第四步)---根本原因分析:
1、早晨洗完臉時,接聽家中突然打來的電話,然后忘記關水,造成水淹小屋。
2、下水道出口太小,而且都采用網格式的蓋子蓋住。昨天洗菜洗出來的小片爛蔬菜葉梗在網格上,致使下水道出水很慢,長時間積累后,大量未及時排放出去的水把小屋淹了。 分析人:王五 審核:王五妻子 D5(第五步)---制訂永久對策(即長期對策)
1、把下水道出口上的網格式蓋子去掉,以便加大出水口,不會造成被水淹的情況。 責任人:王五 預計完成時間:2007-10-12
D6(第六步)---實施/確認PCA
1、經過王五實際操作,把下水道出口加大后,小片蔬菜葉不會再梗在出水口處,堵住廢水往外流。并且即使把水龍頭打開到最大,水仍能及時地從下水道出水口完全地流出去。
現確認此永久對策有效,并已經執行。 驗證人:王五
D7(第七步)---防止再發生(即采取預防措施)
1、早晨上班出門前一定要檢驗水龍頭是否關閉。
2、以后洗蔬菜時一定要把爛蔬菜葉丟到垃圾筐里,并且要把地面清理干凈。
3、早晨洗臉時不能帶電話在身上。在洗臉過程中,就算電話鈴響起也不能接。直到洗漱完畢后才能接聽手機。
責任人:王五 預計完成時間:2007-**-**
D8(第八步)---結案并祝賀:
此問題已經完全處理清楚,可以結案(close)。并且今天晚上叫張三、李四、王五老婆一起去‘毛家飯店’慶祝團隊成功。
經過八個步驟后,整個處理過程就算徹底清楚和完整了,問題的原因找到了,對應措施也出來了,問題也解決了,可以保證以后不會再出現這類事情了。
篇二:提案改善報告書(案例1)
生產現場改善案例分析
字體大小:大 | 中 | 小 2009-03-16 11:23 - 閱讀:470 - 評論:0
前言:
經營企業并非作慈善事業,企業不賺錢是一種罪惡,企業追求的目標是創造利潤。而為達成此目標,非得有高效率的團隊,高品質的產品,低成本的進料。團隊成員需有:A經營企業不是第一,第二就要關閉;B成員要有不畏艱難,不畏縮,不達目標,不罷休之精神。
—、品質管理
外部市場的竟爭不外乎是品質、價格、服務三要項。誰要主宰市場就必需要取得品質、價格、服務的絕對領先。
經歷過一些公司,皆有以下問題,為了達成產值、產量目標、從而投入大批人力、工時、反而造成新進人員低品質,多任務時,低效率。
從品質管理來看:
1、大量新進員工缺乏品質管制意識。
2、基層干部缺乏工作教導實務經驗。
3、整體忙于目標產值追求,問題盲點即不斷發生。
4、雖然問題有分析,但是落實度很差,執行力度欠缺(說話一流,文章二流,做事三流)
5、人的品質待教育,生產制程要改善,產品良率須提升。
內部品質管理
1、內部品質管理包函三個層面:現品,現場,現人。(即產品的品質,過程的品質和人的品質)。只有高素質的人在最佳過程中,從事研發生產,才可能制造出優良的產品。
2、產品品質好壞必是決定于生產過程中5M(人、機、料、法、環)尤其人的品質是決定產品品質的關鍵。
3、品質異常處理:要以QC手法(層別法、查檢表、管制圖、散布圖、魚骨圖、直方圖、柏拉圖)依不良因素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對矯正對策及預防措施方案之執行,一般工廠不良因素主要是人為管理,物料異常最多,而人為管理疏失往往是產品重工及客訴的最大要因。
4.、對策:以教育訓練提升人的品質,并落實改善品質措施。
A:短期(立即執行)
用QC手法對問題進行探討,認真實施對策,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時時從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
B:中期(有效訓練措施)
實施班QCC活動(每周兩小時)針對每個崗位一周以來報表反應出來的品質狀況(當然最起碼報表必須是真實的)讓作業員對品質管理提出看法與問題,使其有參與感,進而加重其責任心,品管圈活動中可運用腦力激蕩,QC手法,品質改善提案,QCC竟賽等各類管理訓練措施。
C:長期(積極教育訓練)
1、不定期或按計劃全面實施職前,在職,重點,機會品質教育。
2、公司舉辦年度品管圈竟賽,品質征文,征圖,品質標語,并品質演講等意識教育,用來凝聚形成公司全體品質意識,從而提升全員無形中的品質觀念。
3、落實ISO9000之精神,教導全員ISO是平時的作業規范,而并非是應用一時審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內作橫向及縱向全面展開,則公司全員皆為審查員。
二、生產管理
管理是讓過去的問題不再重演,想出辦法并實行改善;是對將來的問題先作預測。并作出對策方法。
萬一發生了問題,要想出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正確并能把問題發生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的方法,并立即實行。
生產管理重點是品質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說的Q C D (QUALITY COST DELIVERY DATE)無論是ISO精神,還是PDCA或目標管理最重要的是決定好的事一定要遵守。
生產管理要對總體生產力進行管理,總體生產力=品質良率×生產效率×設備架動率×目標達標率×周轉率。
如何提升總體生產力?
1、實施中,基層干部實務教育訓練,主要內容工作教導、工作方法、工作改善、工作安全四項基礎訓練,(巡視并立即指導改善是最常用一種方法)
2、探討效率改善:
A、制程平衡
B、源頭管理
C、突破制程瓶頸(針對制程中的瓶頸,必須能回答以下問題:)
a、問題點:什么是當前的瓶頸?
b、目標:要改變成什么樣子?
c、因:應該要改變什么事情?
d、方案:要如何改變?
3、設備架動率提升采用輪班制。
4、目標達標率的完成是通過節報(每二小時)對生產計劃及時追蹤,修正并實施追加等以達到目標
三、成本(COST)控制
成本是料、工、費三方面支出的總和。如何控制成本?
1、 材料方面
A、采購單價:要求廠商降價,尋找新廠商。
B、技術改善:制程改善。
C、損耗管理:人為原因采用記缺點扣薪處分;制程采用要因矯正預防。
D、呆料預防要求BOM表100%準確,設計變更依實物落實進行。
2、直接人工
A、產量提升:追求生產績效。
B、人員調節:實施人力支持制度。
C、技術品質:實施人員多能工訓練,QCC改善活動。
3、制造費用
A、用人費用:定員定額,加班要因改善對策。
B、合理利用資。
C、事務雜費:定額預算制度。
D、能源費用:教導員工養成隨手關水電的習慣。
結語:
身為公司一名管理人員,要時時以公司經營績效為已任,努力為公司創造利潤,伴隨公
【甄選改善案例報告】相關文章:
員工離職率改善報告12-27
心理案例報告如何寫03-19
心理咨詢師案例報告范文08-22
夢圓飛天教案例子07-13
《白鵝》的教學設計案例(精選11篇)07-21
認數之認識幾和第幾教案案例02-18
電力部門事故案例總結(精選6篇)03-20
一年級數學下冊《擺一擺想一想》的案例與反思(通用9篇)03-06
清稅報告和清算報告模板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