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17 12:39:46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精選9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精選9篇)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所學額統計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體會統計的必要性,經歷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描述、分析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進行簡單的統計

            難點:根據統計數據解決簡單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知道還有誰和你一天過生日嗎?你想知道那個月份過生日的人最多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統計我們班同學的生日情況。

            (二)實踐操作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統計的知識,不僅知道了怎樣收集數據,還學習了很多統計的方法,下面請你在的小組討論交流,怎樣統計同學們的生日情況。

            (1)小組交流

            先收集同學們的.生日數據,(同學們可以用寫字條的方式,由小組長收集交給老師,也可以組長舉手統計)

            再整理數據(舉手統計,畫正字統計,畫其他符號統計等等)

            最后全班交流,匯報自己的想法

            師: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為了方便大家共同整理,老是把12個月的表格貼到黑板上。

            全班同學生日情況統計表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2)貼一貼

            說出自己的生日月份,到組長處取彩色小圓片,并貼到表格中對應的位置

            (3)整理數據

            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數據,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匯報結果

            (4)說一說

            根據數據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小熊文具店(書96頁1題)

            2、汽車的快慢(書96頁第2題),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3、喜歡的動物。(書96頁第3題)能夠準確寫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4、下面是丁丁小組14名同學喜歡看的漫畫書統計情況

            西游記熊出沒喜洋洋和灰太狼,3人5人()人

            (1)補充完表格

            (2)看了上面的表格,你知道喜歡看()的人最多,喜歡看()的人最少

            (3)買一本《熊出沒》9:00元,買6本需要()元。

            (4)買一本《西游記》要18元,買一本《喜洋洋和灰太狼》要9元,買一本《熊出沒》9:00元,丁丁帶了40元去買這三本漫畫書各一本,他的錢夠嗎?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2

            課型

            復習課使用教師

            作業設計

            基礎:

            (1)六位同學進行投籃比賽,投進球的個數分別為2,13,3,5,10,3。則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是(),中位數是(),眾數是()。

            (2)路旁一池塘,平均水深1.50米.小明的身高是1.70米,不會游泳,他跳入池塘的結果是()。

            A.一定有危險B.一定無危險C.可能有可能無D.以上答案都不對

            綜合:

            1.若一組數據91,96,98,99,X。的眾數是96,則平均數是______中位數是_______。

            2.數據3,4,5,5,6,7的眾數、中位數、平均數分別是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三組數據:第一組:1,2,3,4,6,8第二組:2,3,5,5,7,9第三組:3,3,2,2,-1,-1。這三組數據的眾數分別是多少?

            拓展提升:

            個體戶張某經營一家餐館,餐館所有工作人員某個月的工資如下:張某6000元,廚師甲900元,廚師乙800元,雜工640元,服務員甲700元,服務員乙640元,會計820元。

            (1)計算工作人員的平均工資。

            (2)計算出的'的平均工資能否反映一般工作人員這個月收入的一般水平?

            (3)去掉張某的工資后,再計算平均工資,這個平均工資能代表一般工作人員這個月收入水平嗎?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09-110頁“統計與概率”

            教學目標:

            1.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計知識,能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能正確解釋統計結果。

            2.能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

            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系統掌握統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難點:能根據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收集數據,制作統計表

            師: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

            學生可能回答:

            (1)身高、體重

            (2)姓名、性別

            (3)興趣愛好

            調查表

            為了清楚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個個人情況調查表。

            (設計意圖:通過上面的的調查表,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讓學生感悟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

            為了幫助和分析全班的數據,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計表

            六(2)學生最喜歡的學科統計表

            學科語文數學語文音樂美術體育科學

            將數據填在統計表中,你認為用統計表記錄數據有什么好處?你對統計表還知道哪些知識?與同學交流一下。

            2、統計圖

            (1)你學過幾種統計圖?分別叫什么統計圖?各有什么特征?

            a、條形統計圖(清楚表示各種數量多少)

            b、折線統計圖(清楚表示數量的變化情況)

            c、扇形統計圖(清楚表示各種數量的占有率)

            (設計意圖:統計圖在表述統計結果時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故統計活動中常用統計圖來描述統計信息,展示統計結果。)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學習數學四個領域中“統計與概率”中的一部分,“統計與概率”中的統計初步知識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已經涉及,但概率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學生以后學習有關知識的基礎。本單元主要教學內容是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學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把對“隨機現象”的豐富的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統計知識,對現實生活中的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簡單分析和判斷能力,但學生只是初步的感知這種不確定事件,對具體的概念還沒有深入地理解和運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師做出適當引導,學生就會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的。所以教材選用學生熟悉的現實情境引入學習內容,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創造機會。

            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些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及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能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數學思考:

            培養學生簡單的邏輯推理、逆向思維和與人交流思考過程的能力。

            問題解決:

            能由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較事件多少。

            情感態度: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能夠運用可能性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漸對統計與可能性知識產生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能夠列出簡單試驗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難點:

            能根據可能性的大小判斷物體數量的多少。

            課時安排:

            3課時

            1.可能性2課時

            2.擲一擲1課時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P44例1及教材練習十一第1、2、3、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在觀察、交流、動手、思考、驗證的過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

            教學難點:

            會用“可能”、“不可能”正確地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教學方法:

            采用游戲教學法,將教學情境真實地搬到現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游戲中,真實地參與中積累與學習知識。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抽簽卡紙、盒子、彩色球、鉛筆。生:棋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小的.禮物,猜一猜是什么?

            讓學生猜一猜,學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書…

            2.師揭題:學生說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數學上都是些不確定性事件。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

            3.出示謎語:小黑人兒細又長,穿著木頭花衣裳。畫畫寫字它,就是不會把歌唱。學生可能會說:鉛筆。

            師追問:確定嗎?讓學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鉛筆或確定是鉛筆。

            4.出示獎品鉛筆,并說明這是獎勵表現秀的學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動新授

            1.引入:下周班會,老師想組織大家表演節目,每個人都有機會表演。但節目形式不能重復,每個類型只能有一個節目,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怎樣確定每一個同學演什么節目呢?

            組織小組討論,大部分同學會想到用抽簽的方法來決定。

            2.活動:出示三張卡片,上面分別寫上唱歌、跳舞、朗誦,找同學上來抽一張,引導學生先思考一下,會抽到什么?

            學生會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誦。這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師小結:每位同學表演節目類型是一件不確定的事件,有三種可能的結果。

            3.抽簽指生抽一張。(以抽到跳舞為例)

            師引導:如果再找一名同學來抽簽,可能會抽到什么?

            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誦。

            引導學生質疑:有沒有可能會抽到跳舞?

            指生回答:不可能,因為剩的兩張簽里沒有跳舞。

            找生抽一張,驗證學生的猜測是否正確。

            (以學生抽到的是朗誦為例)

            4.引導:最后只剩一張了,你們能猜一猜這一張可能是什么嗎?

            生可能會回答:一定是朗誦,因為只剩下朗誦這張卡片了。

            5.師小結:剛才在猜測會抽到什么節目時,第一次同學們用的詞是“可能”,第二次同學們用的詞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一般事情的發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種情況,當然,不同情況下,它們有時也會發生變化。(板書:可能不可能一定)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出示:兩個盒子,一號盒子放的全部是紅棋子,二號盒子放的有紅棋子和綠棋子。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哪個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紅棋子?哪個盒子里可能會摸出綠棋子?哪個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綠棋子?等問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組織摸一摸活動,并驗證,再集體匯報。

            2.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說一說,并說明理由。

            3.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一”第2題。

            先讓學生自主連一連,教師發彩色球讓學生驗證摸一摸,再說一說為什么這么連。

            4.說一說:教師引導學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自己生活中一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可能、不可能、一定。

            2.能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事件進行判斷。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夠在完全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而“可能”是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斷,它通常包含經常、偶爾兩種情況。

            作業:教材練習第47頁第3、4題。

            板書設計: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P45~46例2、例3及練習十一第5、8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學習比較多種結果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方法:先得出結果總數,再看哪種結果在總數占的比例多。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歸納和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會比較兩種結果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教學難點:

            能根據可能性的大小逆向思考比較事件數量的多少。

            教學方法:

            游戲教學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盒子、彩色棋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

            (1)用合適的語言描述下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①太陽()從東邊落下。

            ②明天()考試。

            ③冬天()會下雪。

            ④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

            (2)盒子里有3個紅棋子和1個黃棋子,任意摸一個可能是什么顏色的棋子?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可能是紅棋子也可能是黃棋子。因為盒子里面既有紅色棋子也有黃色棋子。

            質疑:你覺得摸到哪種顏色的棋子最有可能呢?為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說,紅色棋子摸到最有可能,因為盒子里紅棋子比黃棋子多。

            2.導出課題:看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研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可能性的大小)

            二、互動新授

            1.體驗可能性有大有小。

            出示教材第45頁例2情境圖。

            (1)引導:在盒子里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任意摸出一個棋子,可能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紅色,也可能是藍色。)

            (2)(繼續出示情境圖做實驗部分)有一個小組做了一次實驗,他們摸出一個棋子,記錄它的顏色,然后放回去搖勻再摸,重復20次,同學們觀察他們摸完20次后的結果是怎樣的?(摸出紅色的多,藍色的少。)

            (3)追問:這說明了什么?

            (摸到紅棋子的可能性比較大,藍棋子的可能性小。)

            (4)質疑:假如再摸一次的話,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大?(紅色),那是不是一定能摸到紅色呢?

            (不一定,因為藍色摸到的可能性雖小也有可能會摸到。)

            2.動手操作。

            (1)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盒子,里面都裝有紅色和藍色兩種棋子,請小組仿照教材的實驗,自己摸一摸,并由小組長記錄結果。

            小組操作結束后,匯報記錄結果,并根據結果說一說你盒子里哪種顏色的棋子多。并追問:每個小組的統計結果都一樣嗎?

            指名小組匯報,對不同結果的小組進行比較。

            (2)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剛才的操作,你發現可能性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引導學生小結:與在總數中所占數量的多少有關,在總數中占的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板書)

            (3)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如抽獎、買彩票等。并由此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

            3.出示教材第46頁例3。

            (1)先讓學生觀察出示的記錄結果,再指名回答例題中的問題。

            (從試驗記錄可以看出,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5次,摸出紅球15次,摸出黃球的次數少于紅球的次數。另一組摸了20次,摸出黃球4次,摸出紅球16次,摸出黃球的次數少于摸出紅球的次數。

            八個小組一共摸到紅球123次,摸到黃球37次,摸到紅球的次數比摸到黃球的次數多。也就是說,從盒子里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在,黃球的可能性小。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出:盒子里紅球多,黃球少)

            (2)引導小結方法:當可能性的大小與數量相關時,在總數中所占數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數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三、鞏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5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再匯報。并說出為什么這么想。

            引導學生總結:在總數中占的顏色多的可能性大,占的顏色少的可能性小。可以進一步滲透“公平”的思想與畫法。

            2.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從圖中能得到的信息,再說一說。

            (盒子里紅色的棋子多,黃色的棋子少)

            引導學生運用可能性大小的逆向思考:從可能性的大小可以推想數量的多少嗎?(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并記錄結果。)

            四、拓展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了什么知識?有什么收獲?

            引導歸納:

            1.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在總數中占的數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就越大,占的數量越少,摸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摸到的可能性大的說明在總數中占的數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小的說明在總數中占的數量少。

            作業:教材練習第47~48頁練習十一第5、8題。

            板書設計: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活動,體現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在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準備:

            投影片。

            復習過程:

            一回顧與交流

            1.收集數據,統計表。

            師:我們班要和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呢?

            學生可能回答:

            ①姓名、性別。

            ②身高、體重。

            ③興趣愛好。

            (1)調查表。

            為了清楚地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種個人情況調查表。

            姓名性別

            身高/c體重/g

            最喜歡的學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

            最喜歡的圖書長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特長

            ①填一填。

            ②用語言描述清楚還是表格記錄清楚?

            (2)統計表。

            為了幫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數據,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計表。

            你認為用統計表記錄數據有什么好處?你對統計表還知道哪些知識,與同學進行交流。

            2.統計圖。

            (1)你學過幾種統計圖?分別叫做什么統計圖?各有什么特征?

            ①條形統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出各科數量的多少。

            ②折線統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③扇形統計圖。

            特征:清楚表示各種數量的占有率。

            (2)教學例題。

            ①認真觀察例題中的圖表。

            ②指出各統計圖的名稱。

            ③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如:從扇形統計圖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數的百分率;

            從條形統計圖看出,男、女生分別喜歡運動項目的人數。

            3.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

            (1)什么是平均數?什么是中位數?什么是眾數?

            (2)出示例題。

            身高/1.401.431.461.491.521.551.58

            人數135101263

            體重/g30333639424548

            人數245121043

            ①在上面兩組數據中,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各是多少?如果在全班學生中任意抽取一人,體重在36千克及以下可能性大還是39千克及以上可能性大?

            a.找出中位數和眾數。

            b.計算平均數。

            ②不用計算,你能發現上面兩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說一說各自的思維過程和結果。

            ③你認為用什么數表示上面兩組數據的一般水平比較合適?

            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二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一第1~4題。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8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由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設計注重從熟悉的現實生活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學習統計的必要性。同時讓學生再次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決策的過程,培養學生收集數據、整理信息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紙卡

            教學過程

            引入課題,明確目標

            今天這節課我們復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板書課題)0分工合作,梳理知識

            一、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第一單元學習的內容。

            二、組織學生匯報所回顧的知識。

            用調查法收集數據。

            收集數據可以采用舉手、起立、畫“"”作記號等方式,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用畫“正”字法記錄數據。

            記錄數據時的方法不唯一,可以采用畫正”字、畫“V、畫“需方法。當我們要記錄的數量越來越多時,圓圈、對號的個數也會越來越多,這樣看上去就會比較亂,數的時候不好數,而用畫“正”字法記錄數據時,就很清楚,所以采用畫“正”字法記錄數據,既方便又快捷。

            認識統計表。

            統計表就是將統計的結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的一種表格。統計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種數據的多少,便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三、引導學生自主整理知識結構,并展示知識結構圖。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四、提出問題。

            過渡:對以上的學習內容,你有什么疑問?

            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并交流整理知識的體會。

            設計意圖: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先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初步理清知識層次,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樂于合作,勇于探究。在此基礎上,再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整理知識結構圖,以便培養學生的復習、整理的能力,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借助習題,回顧重點,強化提高

            1、復習用調查法收集數據。

            課件出示習題:統計一下班級同學的出生月份情況。12月哪月出生的人數最多?哪月出生的人數最少?

            引導學生思考:要完成這項統計,你準備怎么辦?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或組內報名,小組匯報等。

            引導學生優化方法——選擇簡單的.舉手方法:每個同學只能選擇一次,不能多選也不能遺漏。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學生舉手,教師記錄,完成本題。

            2、復習記錄數據的方法。

            (1)課件出示習題:

            下面統計的是二(1)班同學第一小組最喜歡吃哪種水果的

            情況。

            王紅

            劉梅

            石明

            李飛

            鄧麗

            孫楠

            余輝

            徐陽

            劉芳

            周曦

            王菲

            趙佳

            楊彤

            李莉

            (2)小組討論:針對上題,如何記錄這些數據呢?

            指名匯報,明確記錄方法:方法不是唯一的,有很多,但是畫“正”字法是最方便和快捷的。

            教師出示表格,引導學生用畫“正”字法統計數據。

            3、復習統計表。

            (1)課件出示習題:下面是二(3)班同學參加學校藝術節情況統計表。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項目:唱歌、繪畫、演講、舞蹈、人數

            參加()的人數最多,參加()的人數最少。

            參加()和()的人數同樣多。

            參加舞蹈的比參加唱歌的多()人。

            (2)學生先合作完成,再指名匯報,明確思考方法:要把統計的數據進行對比,即可得出結果。

            (3)課件出示條形統計圖:二年級同學參加校運動會項目情況。(每人限一項,每人都參加校運動會)

            項目:跳繩、踢毽子、跳遠、跑步、人數。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 篇9

            一、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對本冊有關統計知識的系統復習。重點復習的內容有扇形統計圖的意義、特點以及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和結合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本節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有如下特點:

            1、談話回顧,建立聯系。

            通過談話,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能促進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上課伊始,根據復習課的特點和知識結構,進行關鍵點的有效回顧,幫助學生與接下來的學習內容建立聯系。這樣的設計,符合教育的本真,即教育的任務在于激勵、喚醒。

            2、充分發揮小組合作、討論的作用。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小組合作是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的傾聽能力、組織能力、思考能力都會得到鍛煉與提升。在復習中重視小組合作、討論的作用,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突破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各種統計圖的特征,并學會根據統計圖分析數據。

            二、課前準備。

            PPT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我們一共學過哪幾種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這幾種統計圖分別具有什么特點?

            (1)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

            生1: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是很容易比較各種數量的多少。

            生2:折線統計圖的特點是不但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還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情況。

            生3: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

            2、什么是扇形統計圖?

            扇形統計圖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各個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

            (二)復習用扇形統計圖知識解決問題。

            1、根據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114頁6題。

            我國城市空氣質量正逐步提高,在2010年監測的330個城市中,有2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監測城市的空氣質量情況如下圖所示。

            (1)空氣質量達到三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

            (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討論一下如何提高空氣質量。

            2、解決問題。

            (1)解決問題(1)。

            ①思考:題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無用信息有哪些?

            ②匯報。

            生1:題中“有2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是無用信息。

            生2:對于問題(1)而言,題中“330個城市”和“16.1%”是有效信息。

            ③根據統計圖算出空氣質量達到三級標準的'城市有多少個。

            330×16.1%≈53(個)

            (2)解決問題(2)。

            ①組內交流:說一說你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問題。

            ②全班交流:如何提高空氣質量?

            生1:要改善取暖工程。

            生2:加強環保意識。

            生3:嚴禁開私家車,統一乘坐公交車,這樣避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生4:減少工廠廢氣排放。

            (三)鞏固練習。

            1、小紅收集的各種郵票統計如上圖。

            (1)小紅收集的風景郵票、人物郵票和建筑郵票數量的比是()。

            (2)小紅收集的()郵票數量最多。

            (3)小紅共收集了200張郵票,其中風景郵票有()張。

            2、完成教材117頁17題。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應用范圍。

            板書設計:

            統計與概率

            統計圖的種類: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

          【《統計與概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下冊《統計與概率》教案(精選10篇)06-27

          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2-11

          關于認識概率的教案02-25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选Av香蕉 | 在线观看AV无毒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