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小學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6 09:56:09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范文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范文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讀準多音字“得”的另一個讀音(de)。

            2.理解圖意和課文內容,知道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花園的環(huán)境和司馬光的詞句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本單元最后一篇看圖學文。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了解故事內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可先啟發(fā)學生看圖。在簡介故事內容后再提出幾個問題,如: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課文。先學習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讓學生知道“古時候”是很久以前。這一部分重點講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借助圖畫和課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缸。然后啟發(fā)學生想想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掉進缸里的?掉進缸里如不及時救出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讓學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當時的危急情況。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讓學生通過認真讀課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動詞,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著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后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司馬光是如何砸缸的。讀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還可啟發(fā)學生想想除了砸缸外還可用什么辦法救那個小朋友?

            朗讀應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復體會。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簡要介紹司馬光——姓司馬,名光,是北宋時期的人,離現(xiàn)在有900多年,是我國古代的歷史學家。

            2.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為什么要救呢?(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了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么?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2.說說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讀講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2)借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②掉進缸里的小朋友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后,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里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著喊著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后,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里著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xiàn)怎么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說明什么?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么?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①司馬光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里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復述故事。

            3.讓學生說說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后作業(yè)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里)玩。

            (2)司馬光。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么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并書寫。

            1.讓學生自己說說如何識記本課的10個生字。

            2.指導書寫。

            “候”注意右上不要寫成“工”字。

            “孩”右半邊的筆順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小學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比尾巴》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4

          司馬光教學反思03-19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y w》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0

          小學語文《金色的草地》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08-08

          語文《語文實踐活動》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11

          語文園地七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用戶協(xié)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偷拍 |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 亚洲第一免费中文在线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观看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