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識字3》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識字3》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01 20:44:09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識字3》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識字3》教學設計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識字3》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課文編排三字經的誦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讀中感悟、理解。

            教學目標

            “一主”教材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單元導讀明白本單元學習目標,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期待;通過測試卷前置下發,激發學生自主預習、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學會單元整體預習;喜歡用拼音、新華字典、詞典等工具進行生字的自學。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知三字經的語言形式,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話。通過多種形式誦讀,讓學生快速背誦,開始對“快速記憶復述”感興趣。

            3.會認“神”等11個生字,重點認識“神、州、川、涌、民、族”,會寫“州、川、民、族”4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通過圖畫感受祖國的美麗風光,了解中國歷史悠久,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珍惜,懂得熱愛祖國、感受祖國的美好自然風光。

            “兩翼”教材目標

            熟讀背誦《新語文主題閱讀》第三單元單元導讀。

            教學重點

            1.獨立認識漢字11個,會寫8個。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領會語言的韻律、精妙。

            教學難點

            1.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課文,感知課文內容,領會語言的韻律、精妙。

            2.知道本課的學習重點難點和學習目標。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ppt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互動:

            1.了解學生根據單元知識點測試題卷預習的情況。

            2.出示眼機能訓練幻燈片,訓練學生的眼睛轉動速度。出示本單元的部分詞語,進行“快速記憶復述”訓練。

            一、激情導入,切入主題

            1.同學們,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世界上更多的人認識了我們的祖國,更多的人記住了我們祖國的名字。

            2.出示詞條:神州;學生齊讀;引導識記“神”,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識記。

            3.略講歷史,了解“九州”“華夏”名字的由來。(出示:我神州,稱華夏),學生齊讀:我神州,稱華夏。

            4.我們是生長在神州大地上的華夏兒女,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識字3》。

            設計意圖:悠久的祖國歷史文化,很快就把學生帶到課文當中,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想要快點了解祖國的其她知識。

            二、誦讀單元導語,明白單元主題

            1.同學們自由讀《新語文主題閱讀》22頁單元導讀。

            2.談感受。

            3.師生合作讀,熟讀成誦。

            4.這個單元主要圍繞什么主題來寫?我們在學習課文時重點要學會什么呢?

            5.匯報交流。

            6.師生合作讀一次。

            設計意圖:優美的單元導讀既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又能提示學生本單元的學習目標與重難點。美美地誦讀,能讓學生感受文字的優美,明白單元的學習主旨。師生合作讀,潤物無聲地教會學生有感情誦讀,為學生快速背誦提速打基礎。

            三、初讀感知,字字入目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再自由朗讀課文,找出多音字寶寶。

            3.學生展示讀、評議。

            4.老師范讀邊拍手邊讀。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通過學習生字層層遞進。加上老師的拍手朗讀,學生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四、細讀語句,字字入情

            1.誦讀句子:山川美,可入畫。

            (1)學生欣賞祖國風光圖片。(點擊課件欣賞圖片)

            (2)發表自己的感受。

            (3)教師板書:山川美,可入畫。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山川美,可入畫。

            2.趣記“川、州“。

            (1)學生找出生字“川”。(學生大聲讀“川”)

            (2)“川”經常用在地名上,說出幾個帶“川”的地名。

            (3)點擊課件,出示中國地圖:在我國的四川省,就有這幾個帶“川”的地名,學生齊讀。

            (4)找出“州”字,再猜猜看“州”是什么意思。

            (5)點擊課件展示圖片:感知“州”是水中的陸地。

            (6)學生自由說說哪些帶“州”的地名。

            (7)讀讀地名:杭州 湖州 常州 溫州 蘇州 廣州……

            3.書寫“川、州”

            (1)自由觀察“川、州”,指導寫字。

            (2)師生一起書寫“川、州”。

            4.誦讀句子:黃河奔,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

            (1)引導學生說祖國還有哪些有名的江河。(長江、黃河……)

            (2)出示長江、黃河的課件,學生談感受。

            (3)學生激情朗讀:黃河奔,長江涌。

            (4)隨文識記“涌”。

            (5)課文哪個詞告訴我們珠穆朗瑪峰很高很高?(出示:長城長,珠峰聳。)

            (6)激情朗讀:長城長,珠峰聳。

            (7)學生齊讀:我神州,稱華夏,山川美,可入畫。黃河奔,長江涌,長城長,珠峰聳。

            5.趣記“民、族”。

            (1)在美麗的神州大地上,生活著56個不同民族的中國人。(出示詞條:民族)

            (2)引導學生識記“民”?

            (3)看課件認一認我國其它名族:藏族、漢族、蒙古族……

            6.書寫“民族”。

            (1)引導觀察生字“民”。

            (2)誰會寫“民”?

            (3)范寫“民”:“橫折”微微上斜,就好像人的頭微微抬起;“豎提”要直而有力,就好像背要挺直;短橫也要微微上斜,就好像揮起收;“斜鉤”要舒展,就好像邁開大步向前走。

            范寫“族”:在古代,族是人聚集的意思,大家聚集在一面大旗旁,旗是方的,所以左邊是“方”,注意筆順。人排成一行,所以上面有“撇、橫”他們在進行射箭比賽。

            (4)學生書寫。

            設計意圖: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充分地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一定能有讓我們驚喜的地方。先讓學生自我檢查自學生字的情況,遇到不懂的問同學。再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認讀詞語,遇到不會的再問同學。最后再進行開火車檢測。經過這樣的生字檢測,牢固掌握生字不成問題。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56個民族中有一個民族的人們生活在寶島臺灣,下一節課就讓我們去認識臺灣。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充滿著期待的心情去了解臺灣,以及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識字3》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周長》的教學設計(精選8篇)04-04

          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導學案設計03-05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測試05-29

          部編版2017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03-20

          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10-19

          關于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九單元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1-06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復習題測試題03-20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通用10篇)09-29

          語文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提升測試卷及答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二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