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品德與社會學科總結

          品德與社會學科總結

          時間:2024-10-02 06:36:11

          品德與社會學科總結

          品德與社會學科總結

          品德與社會學科總結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一、實施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二、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

            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并做記錄。

            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在評語于評價手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2、學生自評

            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

            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品德與社會學科總結】相關文章:

          品德行為個人總結范文(通用11篇)04-01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設計02-22

          初中思想品德聽課感想反思09-14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我愛我的家鄉》(精選11篇)10-13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小學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案02-25

          小學六年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計劃02-19

          思想品德課教學回歸生活探索與實踐課題工作報告范文02-03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老熟女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视频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