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

          時間:2024-08-25 14:01:53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

          春酒教案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干,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了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的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圣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贊美。思鄉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被鄉愁所緊緊纏繞。琦君作為一名臺灣作家,故土難離而離了又難以再回的愁緒深深困擾著她。《春酒》介紹了故鄉過年的風俗,以兒童的視角觀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語言寫出了對童年,對母親,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學情分析】

            思鄉這一主題對于初二的學生來說,理解還不夠深刻。但在平時的學習中,對古詩中思鄉的名句有一些積累,對通過細節措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已有了解,應該能夠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設想:

            1、激發學生生活體驗,創設閱讀氛圍。孩子對于新年總是有著許多豐富的感受。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

            2、在充分調動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細細品味文章關鍵詞語句子,并要求學生在文中圈點勾畫。

            3、教師應該介紹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動經歷,使學生可以在知人論世的基礎上達到對作者較為深刻的理解。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品味文章的關鍵性詞語和句子,學習文章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體會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達的思鄉這一主旨。

            過程與方法

            1、根據積累的生活經驗,創設閱讀氛圍,領悟文章的意蘊。

            2、通過分析課文,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品味文中所表現的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達的濃濃的思鄉之情,從而獲得美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細節描寫對表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3、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學法指導:

            1、通過了解春酒的配制過程及相關風俗知識,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增強對故鄉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2、通過學習本文善于運用細節描寫突現人物的寫法,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通過品味本文清新素淡、典雅雋永的語言特點,來感受風俗美、人情美。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導語: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的。在這些傳統節日中,同學們最盼望的無疑是春節。春節不僅有玩的、吃的、穿的,更有壓歲錢,可以買很多想要的東西。但每個地方過年的風俗又不盡相同,那么浙江溫州一帶是如何過年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琦君的《春酒》。

            2、板書課題、作者:

            3、簡介作者:(出示幻燈)琦君,1918年出生,現當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畢業于杭州三江大學中文系。1949年赴臺灣,后定居美國。琦君以撰寫散文開始她的創作生涯,而她現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總是與臺灣散文連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說集及兒童文學作品30余種,是電視連續劇《橘子紅了》的作者。其作品多以兒童故事為主,大半以她家鄉浙江溫州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風土人物勾畫出一副中國農村社會的樸素生活圖景。琦君的作品,有與人不同的獨特風格。特別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摯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筆致婉約,使文章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二、整體感知課文,體味作者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配樂《思鄉曲》)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劃出你認為能表達思鄉之情的句子。

            2、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

            (作者不僅僅是懷念家鄉的春酒,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美、人情美,寫自己對家鄉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著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三、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研討課文

            (一)作者在文中敘述了兒時在故鄉的哪幾件事?這些事都是作者家鄉的風俗,你喜歡這兒的風俗嗎?為什么?(第1、2小組討論)

            板書小結 :過新年 喝春酒 喝會酒 —— 風俗美

            (二)在這幾件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第3、4小組討論)

            板書小結:母親 “我” 阿標叔 鄉鄰鄉親

            (三)作者用一些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描寫風俗。請你找出來,并談談這些細節描寫有什么作用?(第5—12小組討論)(學生交流后師作指導,出示幻燈)

            1、母親(第5、6小組討論)

            (1)“她總是笑瞇瞇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么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

            (2)“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喜氣。”

            小結:突出母親熱情好客、慷慨大方。

            2、花匠阿標叔(第7、8小組討論)

            “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劃拳吆喝,格外興高采烈”。

            小結:突出花匠阿標叔的熱心。

            3、鄉鄰鄉親(第9、10小組討論)

            (1)“所以鄉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

            (2)“席散時,會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于得了兩條,開心得要命。”

            (3)“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小結:表現了鄉親們的熱情大方。

            4、“我”(第11、12小組討論)

            (1)“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2)“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在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小結:表現我充滿了童真童趣。

            (四)通過對人物的細節描寫,你對這些人物也有自己的看法,請談談!(第13小組討論)

            學生討論、交流:

            師指導要點:人情美(板書)

            (五)作者為什么能在幾十年之后對家鄉的過年時的生活細節記得那么清楚,描寫得那么細致呢?

            指導要點:對故鄉有感情。

            問:對故鄉的什么有感情呢?(第14組討論)

            指導要點: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向往,也表達了游子殷殷思鄉之情。

            問:所以“春酒”是一杯什么樣的酒?

            指導要點:懷舊思鄉的酒(板書)

            四、遷移擴展

            思鄉是遠離故鄉的人都會產生的一種思緒,余光中的《鄉愁》為什么能有這么廣的影響,就是因為它道出了許多游子的心聲。葉落歸根,這是人之常情,對故土的眷戀,是任何人也無法割舍的情感。你讀過這類作品嗎?把你所讀作品的內容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學生交流:

            師提供相關作品(幻燈顯示)

            1、余光中《鄉愁》……

            2、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白《靜夜詩》

            4、杜甫《月夜憶舍弟》“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5、馬致遠《秋思》

            6、蘇軾《水調歌頭》

            五、總結(幻燈顯示)

            琦君說過:“人和花草樹木一樣,都有自己的根。”是啊!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有誰能夠忘記生養自己的故鄉呢?,遠離故鄉的人,無論與故鄉的距離有多遠,總不會忘記故鄉的山水、故鄉的親人、故鄉的一切。每年春節前夕,離家的人盡管票難買、車難乘,但家還是要回的。父愛天高,母恩難報,最難忍受思鄉情。這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積淀下來的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基礎。事實上,正是這種特有的情感基礎,才讓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一代繁衍壯大,成為偉大的民族。

            六、作業:

            1、積累“思鄉”的詩句。

            2、研討與練習

            3、預習新課

            七、播放《思鄉曲》結束這一節課

            八、板書設計:

            過新年 喝春酒 喝會酒 —— 風俗美

            懷舊思鄉的酒

            母親——熱情好客 慷慨大方

            阿標叔 ——熱心

            鄉親——熱情大方

            “我”——童真童趣

            春酒 人情美

            教后反思:

            回顧整節課,雖然完成了教學內容,但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讓我對這節課的教學有了一些反思:

            一、教學環節的銜接處理不夠自然。課堂環節的緊湊、自然,更能突出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凸顯教師扎實的教學能力。在課堂中,我忽視了教學環節的銜接,處理略顯生硬。

            二、教學中,學生朗讀不夠充分。語文課堂少不了讀書聲,有了朗朗讀書聲的課堂,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由于學生的朗讀不足,才導致了在后面環節中學生的活動雖熱烈卻不夠深入。

            三、課堂活動中,學生對文本的發掘不夠充分。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體悟那份故鄉情結是蘊涵在春酒中的另一種滋味,它讓春酒的味道變得更醇厚,而生活中任何一個細節如果蘊藏著一份美好的情感都是一杯香甜的“春酒”,讓這些蘊涵其中的美好情感真正地成為豐富學生情感世界的活水。而在本節課的活動中,學生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僅能把握語言的文本意味,對于隱藏在語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意蘊體會不夠,這主要基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引領不足。淺陋的思考但卻是我最真實的心聲。懇請得到各位同行的熱情指教,同時對給予我鼓勵、支持和指點的教師們致以最真誠的感謝。我知道這些言辭已化為一束溫暖的光,照亮我執著前行。

          【春酒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春酒》教案(精選11篇)09-23

          琦君春酒的教案設計02-08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什么蟲》教案01-08

          關于《勇氣》的教案03-20

          飛天音樂教案10-31

          《 西瓜船》教案11-17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中文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观看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