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范文
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范文
摘要:服務外包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業態,擁有巨大的潛在市場規模,是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全球服務業轉移與離岸外包為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帶來重大契機,然而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在全球激烈市場競爭中并未確立自身的戰略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現狀、發展服務外包的優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我們的對策。我國應將發展服務外包業提升至戰略層面進行謀劃,實現跨越式發展,爭取在新一輪全球產業革命中占領先機。
服務外包業作為現代服務中的重要業態,已經成為當今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和轉移中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許多國家和地區在認識到離岸服務外包行業的巨大潛在市場規模及其對經濟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后,根據自身優勢競相進入該領域,并將該產業確定為國家發展的戰略重點。我國商務部也啟動了“千百十工程”大力推進服務外包基地和示范園區建設,成績斐然。
一、中國服務外包發展概述
中國服務外包起步較晚,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跨國公司經營戰略的調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快,跨國公司通過制造業外包向中國轉移制造業價值鏈中的組裝加工環節,從而形成了外商在華投資的高潮。目前,中國的服務外包正處于高速成長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接受這一新興的服務理念,紛紛將非核心服務活動交給其他企業進行外包,對外包的依賴也有增強的趨勢,其中,金融、電信、制造等行業是中國國內市場的主要發包者,他們都愿意將IT業務、軟件業務等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專業的服務商。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服務外包流程和質量保證體系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我國服務外包市場正日漸成熟,包括客戶服務、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研發及科技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外包業開始迅速崛起,正逐漸成為現代商務活動中的新潮流。
二、服務外包業的現狀和問題
20xx年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達到3300家,從業人員52.7萬人,合同執行金額46.9億美元。截至2009年6月,中國服務外包企業共6673家,從業人員121.5萬人,累計承接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142.4億美元。2009-2013年中國軟件服務外包市場將以年均25%增長。當前,國外大企業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經營效率和節約運營成本,紛紛將組織內的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同時,許多企業大幅度削減研發經費,期望通過和我國聯合從事產品研發,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和我國市場,這些都為我國的服務外包企業提供了發展契機。此外,國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稅收、資金等優惠政策,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有力推動了服務外包企業發展。但我國服務外包業還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其管理流程、產品服務附加值、利潤空間相對印度、愛爾蘭、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如果不能盡快轉變,就有可能面臨在服務全球化浪潮中被邊緣化的風險。當前我國服務外包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服務外包的產業政策不完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
受體制變化和政府職能部門調整等因素影響,現行的服務外包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存在著政出多門、條塊分割的現象,缺少一個對服務外包進行協調管理的主管部門,無法有效的對服務外包市場體系的培育和發展進行必要的宏觀調控與引導,特別是在稅收優惠政策、外資準入和針對性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缺乏切實有效的措施。同時,我國服務外包市場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后,還沒有制定專門用于服務外包發展的法律,涉及到服務外包的政策法規基本包含在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中,內容分散,缺乏實施的可操作性。正是這種服務外包法律保障機制的缺失直接導致了我國服務外包市場缺乏有效的規范管理,存在對外包服務質量監控不到位,服務外包合同履行不嚴格、不正當競爭等問題。盡快制定對服務外包業監督管理的行業性法規,從而有效整頓和規范服務外包市場,就顯得尤為迫切。
(二)、.產業支撐體系發展滯后,影響產業發展基礎
在我國服務外包發展過程中,有關服務外包業的技術標準、認證、統計信息、培訓等產業化關鍵環節的公共配套服務還不夠完善,同時缺乏水準較高、從事市場策劃、咨詢評估、業務代理的輔助企業,不能為服務外包相關支撐服務體系給以有效的協作與配合,這導致了我國服務外包品牌在行業或專業領域中的認知度比較低。此外,受信息化技術發展水平、設施和信息資源的限制,服務外包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和技術服務工作相對落后,我國服務外包業的發展缺乏相適應的信息化平臺支撐,不能為社會和企業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
(三)市場開拓能力不足與高端人才缺乏是制約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對于IT服務外包企業的主要制約因素,95.8%的企業選擇了人力資源能力,87.5%的企業選擇了市場開拓能力,54.2%的企業選擇了語言文化能力,50%的企業選擇了資金狀況,29.2%的企業選擇了項目管理水平,20.8%的企業選擇技術能力的企業,17%的企業選擇海外交付能力。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服務外包企業都認為人力資源能力、市場開拓能力是制約服務外包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另外,還有將近五成五的企業認為語言文化問題是主要的制約因素。將近五成的企業認為資金問題是企業發展的主要障礙,而這些企業主要是以中小型外包企業為主,那么這個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在資金上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三、中國服務外包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轉變市場監管方式,優化法律環境,規范服務外包市場發展
在保持服務外包行業安全、規范發展的前提下,盡快將服務外包行業管理的重心從市場準入審批轉向市場秩序的有效監管上來,進一步完善登記、備案和事后監督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為企業創造方便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們應該加快我國服務外包領域的立法工作,依照國際通行管理規定對現行與服務外包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全面的審核和修改,對法律規定之間相互沖突,法規條文抽象、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進行調整,制訂并完善服務外包法律體系中各個效力層次的立法建設,構建公平、自由、開放的市場競爭體系。此外,盡快頒布并實施有關保護知識產權和個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規,著力改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設立知識產權舉報投訴中心,構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和服務,為服務外包業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
(二)建立健全外包支撐體系,促進服務外包良性發展
健全完備的外包服務支撐體系對服務外包業的繁榮發展具有強大的支撐作用,關于完善外包服務支撐體系的措施,應該注意以下三點:(1)積極培養一批專業化水平高、服務信譽好的服務中介機構,(2)積極組建各級服務外包行業協會,加強行業整體的組織協調,制定行規行約,規范行業行為,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職能,推動市場競爭實現規范、有序發展。同時,幫助企業獲取市場信息,并向政府及時反映行業發展中的問題, 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促進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有效溝通;(3)加強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通過搭建服務外包行業信息、技術共享平臺,加強網絡綜合技術在服務外包行業中的跨行業、跨區域的廣泛應用,同時通過平臺運行,帶動深層次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應用,促進服務外包實
(三)加大中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
制約服務外包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的問題,而其中最為缺乏的是中高端的人才。現在政府在培養一般外包人才上已經給予了大力的扶持,但是對于中高端的外包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政策支持還不夠,所以政府應該重點在中高端外包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上給予更多的支持。例如鼓勵雇傭國外的市場人員、鼓勵引進國外的中高端人才,包括聘請退休的國外專家等。同時,鼓勵外包企業將優秀的工程師派到國外進行培養,通過多種方式培養熟悉并能跨越中外文化的“bridge engineer(橋梁工程師)”。
1]李志軍等.服務外包業———西部中心城市擴大對外開放新動力[N].國際商報,2010-09-04.
[2]中國駐波蘭使館經商參處.中國列世界外包吸引力第二[N].中國貿易報,2010-08-10.
[3]張守營.國際服務外包政策急需調整[N].中國經濟導報,2011-05- 15.
[4]詹曉寧,邢厚媛.我國承接服務外包的戰略思考[J].國際經濟合作, 2011(4):11-16
[5]李志強,李子慧.當前全球服務外包的發展趨勢與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12(11):15-18
[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編.中國2011年服務貿易發展
報告[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11
[7]朱曉明,潘龍清.服務外包:把握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機遇[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8]聯合國貿發會議.世界投資報告2010:轉向服務業[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9 葛林 中國發展服務外包的現狀與對策 (j) 新鄉學院學報 2010(04)92—96
10 李超 我國發展服務外包的狀況及策略思考 (j)國際貿易 2011(06)34—37
【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報告】相關文章:
中國自慰報告范文02-16
關于小學發展自我診斷報告03-04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04-04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
中國平安保險實習報告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