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市級文明單位復評報告
中心小學市級文明單位復評報告
自我校被授予“湖州市文明單位”以來,在市縣文明委和縣教育局黨委的關心指導下,我校以湖州市文明單位為新的起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為本”的精神,繼續以“構建文明和諧校園,促進師生主體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辦學理念,以足球文化特色為學校核心,大力推進學校文明創建,以“踐行品質教育,培養合格公民”為宗旨,圍繞“立德樹人”,進一步深化“生本課堂構建、美麗班級創建、校本課程開發”教育“三項推進”工作,全面提升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以教學為中心,以和諧促發展,走內涵發展之路,不斷提升辦學品位,不斷彰顯辦學特色,全面推動文明單位創建走向深入,努力打造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品味。現將有關工作匯報如下:
一、管理求“精”——規范制度建設,強化創建領導。
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作風扎實,能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學校工作發展,特別是學校成為湖州市文明單位后,我們把創建工作列入學校的三年發展規劃中,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為了加強領導,學校專門成立了校長任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分管領導具體主抓,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切實提高創建工作的實效性,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把學校作為倡導文明,傳播文明的重要陣地,努力促進當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和提高。
1.科學制定制度。一直以來,制度管理是我校管理的追求。學校依據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制度的制定讓大家行動有準則,工作有動力,努力有方向,營造了和諧的學習、工作氛圍,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從超越到卓越的蛻變。
2.有效執行制度。為了使制度得到有效落實,在校長室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分工合作,校長室負責教師考勤,教導處負責教師教學常規工作的執行與檢查,教科室保證教師教科研工作的實施,包括課題管理與校本培訓等工作的落實,德育處主要負責落實德育與少先隊工作,績效考核領導小組負責績效考核辦法的實施,后勤組負責食堂“五常化”管理。制度的執行到位確保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增強了教師的凝聚力,提高了管理的執行力。
3.全面關注細節。每周一的教師會,值周領導先總結上周工作的情況,認真梳理“三項推進”工作、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查找不足,及時整改,再布置本周工作。結合“書香校園”創建開展“書香教師”教學札記交流學習,探討教學困惑,分享成功心得。
4.優化校園網站建設。充分發揮校園網功能,優化每個欄目,及時更新內容,引導教師關注校園網建設,關注學校發展,“每周工作安排”、“公告通知”、“書香校園”等欄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一切,讓校園網真正成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力推手。
二、課改求“新”——拓展課改空間,提升教學質量。
學校課堂教學改革進入第三年,學校從當初的疑惑、猶豫到參與、體驗、踐行,收獲著課堂上學生成長的喜悅。這是一個從對課堂教學的固有認識中一次次蛻變的過程,其中操作上的引導是基礎,觀念的轉變是關鍵,反思后加研究拓展了教師、學校不斷提升課改的空間。
1.培訓加活動,確保課堂轉型。
為讓教師在操作層面上思路清晰,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反復對老師進行培訓。首先派出骨干教師到課改實驗學校學習課改經驗,請進來包括邀請各學科教研員對課改工作進行指導,通過看導學案的編制,聽課改匯報課,給教師以實實在在的指導。學校積極組織參加導學案編制和使用評比等活動,從導學案的編制到課堂教學實踐,不斷探討課改實踐中的關鍵點,通過展示,把課改理念與實踐相結合。
2.反思加研究,拓展提升空間。
根據學校課堂教學改革計劃,結合“相約星期四”校本教研活動這一載體,每周確定一個課改重點推進年級,教師上過關課。然后通過備課組活動,對導學案進行集中研討,從導學案的編制到具體使用,從題量的設計到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預設,從教師課堂組織序到各部分時間的合理安排,老師們積極參與討論,集體智慧多,交流氛圍濃,將導學稿的設計與作業本相結合,與文本相結合,聚集智慧,編制出一份高效的導學案,為小組合作課堂的實踐打好基礎。
3.展示加表彰,升華課改內涵
學校開學初就把“足球少年”評比、“美麗小組”評比活動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并出臺了小組文化展示評比活動方案,通過小組文化展示升華課改內涵。班級表
彰在每天,年級表彰在每周,學校表彰在每月,通過層層表彰,使我校學生更加自信,更加陽光。有了“美麗小組”評價機制,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更加出色,為高效課堂的推動提供了保障,校園文明逐漸顯現。
4.學校加家庭,共同助推課改。
為了更有效地推進學校的課改工作,我們積極開展“家校共建”,讓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促進家校合作,讓社會、家庭、學校共同擔負起教育培養孩子的責任。邀請家長進課堂聽課活動,零距離的了解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零距離體驗小組合作學習。
三、內涵求“厚”——助力科研工作,深化隊伍建設。
我校始終堅持以爭創文明單位為契機,以“三項推進”工作為抓手,強化教師的思想素質,推行校務公開制度、干部述職和責任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等。學校還將定期召開關于文明創建工作的協調會、總結會,及時細化、量化下一階段的任務。總之,我校的日常管理已處于一個良性發展的健康軌道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項規章制度也日益顯示出其不可忽視的功效。
1.健全組織規范管理
為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科研才能,進一步規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調整充實學校科研組,健全“分管校長——教科室——科研組——課題組”的科研管理網絡。科研組定期召開會議,學習教育理論,了解教育動態,關注教改熱點,收集、總結先進的教科研信息,每月舉行“教學論壇”活動,定期開展課題研究觀摩活動,承擔培養青年教師的任務,積極推廣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以此帶動廣大教師參與教育科研。
2.加強學習開展活動培養隊伍
學校繼續實施名師工程,組織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學習重點有“走進課例研究”系列活動、“導學案的編制和使用”培訓、“相約星期四”課堂診斷系列活動等。通過學習、培訓和科研活動,在校園內營造了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良好氛圍,大大促進了新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薛夢穎老師成為市英語研修小組成員,是唯一一位農村教師,她執筆的課題獲市二等獎,同時還開設“小組合作”優質示范課,在全縣推廣。
3.總結經驗爭創佳績
學校教師的論文在各級各類評比中多次獲獎,學校承擔了湖州市市級規劃課題2項,縣級規劃課題3項。我校陶春月校長的市級規劃課題《農村小學足球特色品牌建設的實踐與研究》已順利結題,并獲市級二等獎。薛夢穎老師的市級課題《“梳理-情景-交際”英語復習課模式的研究》獲得市二等獎;還有我校的三個縣級規劃課題都已經結題,其中《德育早餐“1+4”——構建農村小學在小組合作背景下新型育人模式》這一個課題,以關注學生德育為核心,開辟了學校德育的新模式,獲得縣二等獎。
四、德育求“真”——融合德育活動,展示學生文明。
學校注重德育教育工作,深入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教師尊重和信任學生。在學生行規教育過程中,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我校注重文明禮儀、傳統美德等多方面潛移默化的教育。完善學校、家庭、社會教育體系,使養成教育過程逐步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習慣。此外學校還通過班主任研討會,與兄弟單位開展聯教活動,各年級舉辦家長會等形式,加強德育網絡建設,極大提高了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水平 1.圍繞一條主線,育美德少年。整合學校優勢資源,開展“德育早餐1+4”活動。學期目標、主題月活動、國旗下教育活動和日常規檢查開展一個體系德育活動,細化德育內容,使整個德育過程充分體現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好量化的基本原則。
期目標:培育“真人”是我們“德育早餐1+4”的最終目標。
月主題:依據學期總的目標,制定主題月活動,每周都會有值周教師或少先隊大隊長負責結合主題月活動,明確本周的教育重點和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當中。如9月主題是“孝父母,感師恩”,我們開展了“勵志感恩”大型演講活動,活動邀請了全校的家長參與,現場氣氛非常感人,絕大部分家長、老師和孩子們流下了珍貴的眼淚。我想能流下眼淚,必定觸動了他們心靈中的某一處,能有這樣的效果就可以了。
周展示:每周輪流由“美麗小組”給大家帶來“美德文化”展示,通過活動將“美德文化”的種子播種到每個個體、小組、班級、全校,最終開花結果。如:601班的“祖國在我心中”教育我們要牢記我們的歷史使命:中國需要富強,祖國還未統一,釣fishisland、南沙群島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02班的“學會感恩”告誡我們每時每刻我們都要心懷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還有401班的“課改三句半”和502班的快板都展現了學校三項推進工作中“美麗多彩”的一面。
日常規:“立德樹人,修身志遠”是每天“德育早餐1+4”活動的宗旨。結合教師和紅領巾監督崗成員發現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立足于學生某一個方面的行為習慣養成,進行選題,作為每天晨會前“德育早餐1+4”教育活動的主題,深入淺出地告訴大家“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小學生”。
2.營造一種氛圍,宣美德文化。
增進溝通,擴大“少年稅校”影響力。將“德育早餐”活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繼續抓好“少年稅校”這一品牌資源,通過開展“稅法宣傳、稅法知識競賽、稅校鼓號隊操練”等活動,增進了解與溝通,擴大交流與合作,提升品牌影響力。
3.傳承一種文化,揚中華美德。
書香文化:將“德育早餐1+4”活動與“書香校園”建設活動相結合,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構建“書香育人”環境,做好“書香好少年”評比活動。
墨香文化:將“德育早餐1+4”活動、小組建設與學校書法特色相結合,開展“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的湖筆書法活動,構建“香墨育人”文化氛圍,成功創建“市湖筆書法特色學校”、“縣書法特色學校”,培養學生“寫好字、成好人”的人文素養。
足球文化:將“德育早餐”活動與學校足球特色相結合。開展足球教育,堅持做人與踢球相結合、足球文化與足球技藝的同步提高,做到“育人、育德、育技能”,真正做到以球輔德,培養優良品質,達到德能并舉。
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既有道德的說教,又有榜樣的引領;既有他山之石,又有自我實踐。這一切充分鍛煉了學生,他們在活動中展示了自我,找到了自我,“四好”少年不斷涌現,我校每學期都要評選校級“書香少年”,其中丁欣月、馬浩思榮獲縣級“書香少年”榮譽稱號。游正揚、沈楠獲縣優秀少先隊員榮譽稱號。游正揚榮獲20xx年湖州市優秀少先隊干部稱號。在20xx年暑假綜合實踐中,梁朝文的“健康飲食,綠色消費”社會調查報告獲二等獎。雷儀萍的“文明健康伴我行”社會調查報告獲二等獎。吳雨濤寫的作文《“不公平”的高蹺賽》在《馬小跳》雜志發表;張鑫雨、楊涵寫的新年愿望刊登在《小學生時代》雜志;潘應杰等同學寫的《寫給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入選《小學生時代》雜志。
【中心小學市級文明單位復評報告】相關文章:
文明單位創建計劃范文03-19
文明單位創建計劃參考范文05-12
有關文明單位創建計劃范文大全03-20
中心小學少先隊的工作總結范文03-19
申報教育強鎮復評督導驗收總結會上的表態發言(通用10篇)12-06
關于中心小學合唱隊訓練總結02-25
中心小學廣播操比賽總結(通用12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