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壓強和浮力的單元復習教案

          壓強和浮力的單元復習教案

          時間:2024-10-03 18:21:17

          壓強和浮力的單元復習教案

          壓強和浮力的單元復習教案

          壓強和浮力的單元復習教案

            學習目標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會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會用浮沉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

            構建知識體系;靈活運用相關浮力知識解答生活中相關問題。

            學習難點

            求浮力問題時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條件的選用

            復習過程

            一、知識梳理

            請完成下面的填空

            1.阿基米德原理

            2.物體的浮沉條件

            (1)決定因素:物體浸在液體中,一般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豎直向下的___,一個是豎直向上的___,物體在液體中是上浮還是下沉,決定于二者之間的大小關系。

            (2)對于實心物體,可以通過比較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來判斷物體的浮沉(3)具體關系分析如下:

            3. 浮力利用

            (1)輪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輪船的道理。

            排水量:排水量=輪船和載滿貨物的總質量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4: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G-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浮力:一切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二、典型例題解答:

            【例1】一個不規則的實心物體,質量55g,放入裝滿純水的燒杯中,沉入底部,排開0.5N的水。然后向燒杯中加鹽并攪拌,直到物體懸浮為止(g=10N/g)。求:

            (1)物體在純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體的體積;

            (3)物體懸浮時鹽水的密度。

            【提示】(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2)因物體浸沒,所以物體的體積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可以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3)因物體懸浮,所以鹽水的密度和物體的密度相同。

            【例2】把重5 N、密度為0.9×103 g/3的實心物體投入水中.當物體靜止時,物體處于 狀態(填“漂浮"、“懸浮”或“沉在水底"),物體所受的浮力是 N,物體排開的水重是 N (水的密度為1.0×103 g/3)。

            【提示】物體的密度與液體的密度的大小關系,可判定出物體的狀態,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重力,可求出排開的水重。

            【例3】 將一塊實心物體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物體靜止時如圖14-1所示。若將該物體分成大小不同的兩塊,仍然放在盛水的燒杯中,則 ( )

            圖14-1

            A.大塊沉入杯底,小塊飄在水面上

            B.大塊、小塊都沉入杯底

            C.大塊、小塊都飄在水面上

            D.大塊、小塊都懸浮在水中

            【提示】物體分成兩塊后密度保持不變,仍與水的密度相等.

            三、達標檢測

            1.把重為5N,體積為 600c3的物體投入水中,若不計水的阻力,當物體靜止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g) ( )

            A物體漂浮F浮=6N B物體懸浮F浮=5N

            C物體漂浮F浮=5N D物體沉在水底F浮=5N

            2.如圖14-2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滿水,然后將甲、乙兩球分別放人兩個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則三個杯子的總重量哪個大 ( )

            圖14-2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沒放球的杯子最大 D.三個杯子一樣大

            3.將同一物體先后放入三個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中,小球靜止后如圖14-3所示,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是 (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一樣大

            圖14-3 圖14-4

            4.將體積相同的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盛有水的A、B、C三個容器中,靜止后的情況如圖14-4所示,若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別用FA、FB、FC表示,則它們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

            A. FA<FB<FC B. FA>FB>FC

            C. FA=FB=FC D. FA=FB>FC

            5.一只蘋果的質量為140g、體積為1.8×10-43,用手將其浸沒在水中時,蘋果受到的浮力為 N(g取10N/g),松手后蘋果將 (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

            6.(2009·婁底)把重10N,體積為1.2×103c3的物體投入水中,當物體靜止時,物體的狀態是 .(填“漂浮”、“懸浮”、“沉到水底”)?

            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② 可能跟物體的重力有關;

            ③ 可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

            ④ 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

            ⑤ 可能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圖14-5所示的實驗: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把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這一實驗中:

            (1)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從位置3-4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通過這一實驗可以驗證上述猜想 是正確的,猜想 是不正確的(填上面猜想的序號)。

            8.如圖14-6所示,重物A是體積為10d3,密度為7.9 ×103 g/3的實心金屬塊,將它完全浸沒在水中,始終未提出水面。若不計摩擦和動滑輪重,要保持平衡,求作用于繩端的拉力F是多少?

          【壓強和浮力的單元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壓強》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12篇)04-06

          化肥第十一單元復習課教案03-19

          第四單元《居民與聚落》復習說課稿11-29

          《認識自我》單元教案03-19

          關于《整式的加減》的單元復習課教學反思(精選13篇)11-07

          三年級語文單元復習要點11-17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19

          單元基礎訓練教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正在播放国产厕所尿视频 | 久久综合激情视频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 人成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亚洲欧美唯美国产伦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