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認識11—20的教案設計

          認識11—20的教案設計

          時間:2024-08-19 18:39:05

          認識11—20的教案設計

          認識11—20的教案設計

          認識11—20的教案設計

            認識11—20教案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到71頁。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設計特色:

            用活動的形式, 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主動地學習 。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地個數,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初步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的十進制,知道"10個1是一個十"、"2個十是20"。

            3、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獲得初步的數感.

            教學重點:

            4、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能正確地讀出11-20各數。

            教學難點:

            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小五星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迎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看,誰來了? [課件出示喜洋洋]

            師:對,是我們可愛的喜洋洋來了,它今天要來和小朋友們一塊兒學習,你們歡迎它嗎?(歡迎)

            師:喜洋洋啊在學校里可是一名好孩子,得到了很多小五星,不信,你們幫它數一數,看一看它到底得了多少顆小五星,好嗎? [電腦演示10顆小五星,第11顆小五星上打問號] (學生數到10)

            師:再往下數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數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更大的數[板書課題:數數、讀數],然后再幫喜洋洋把小五星數完。

            二.實踐操作,探索新知

            1、認識"10個一是1個十"。建立記數單位"十"地概念

            師:今天,孫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鉛筆,這些鉛筆有個名字叫"一'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支,好嗎?(學生一起數鉛筆)

            師:孫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會變魔法的小魔袋,這個小魔袋只要一吃下十支鉛筆就會變出一個小圓桶,這個小圓桶有一個名字叫"十",所以,你們看,當這10只鉛筆放進小魔袋后就會有幾個小圓桶了呀(生答:1個),小朋友們,這十只鉛筆可能看做多少個一呀?(生答:10個一),被小魔袋吃掉后變成幾個十了呀?(生答:1個十)現在孫老師想問一問小朋友們,通過老師的演示,你們知道了10個一是幾個十呀?(生答:10個一是1個十)1個十是幾個一呢?(生答:1個十是10個一)

            師:小朋友們,"一(個)"和"十"都是計數時常用的計數單位,你們可不要把它們給忘了。

            2、認識12

            師:今天茄子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數學問題請小朋友們解決,你們愿意嗎?聽一聽,茄子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問題是什么?

            請小朋友們數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并給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教師展示學生不同的擺法,現在我們看看電腦中的小妹妹是怎樣擺的。課件演示:數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再把2根小棒擺放在旁邊。

            師:請小朋友們也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師:這一捆是幾個一根呀?是多少根?10個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們說"10個一是1個十"。(板書并讀一讀:10個一是1個十)我們再加上兩根小棒,一捆小棒就是一個十,和旁邊的2根小棒合起來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誰來說說幾捆小棒和幾根小棒合起來是12根小棒?

            讓學生自己體會到左邊擺1捆小棒,右邊擺2根小棒的擺法最容易看出是擺了12根小棒。初步感知12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3、繼續認識11--20各數[課件出示3幅小棒圖]

            師:你能數出每幅圖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嗎?你是怎樣很快數出來的?

            學生數后組織交流,讓學生感知十幾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師:你能用同樣的方法擺出小棒讓小朋友們一眼就能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嗎?

            師讓學生擺一擺11,19

            4、擺擺、說說,理解"2個十是20"

            師: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樣擺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請小朋友們與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擺一擺。

            師: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幾捆帶幾根?單根的又滿了10根又可以怎樣了?現在有兩捆小棒,是2個十,2個十就是20。(板書:2個十是20)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孫老師給每個小組一個小筐,小筐里都有一些小棒,請每個同學依次從筐里抓出一把小棒,再數數抓出來的有多少根?(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

            師:如果讓你抓一把要抓出十幾根,你能做得到嗎?怎樣才能保證抓出來的一定是十幾根?請小朋友們試一試(學生活動后指后指名說一說)

            2、("想想做做"第2題)[課件切換到喜洋洋和小五星畫面]

            師:小朋友們這么地聰明,學得又這么地認真,喜洋洋能和大家一起學習真是太高興了,它一高興,一不小心把擺放得整齊有序的小五星打亂了并給了我們班上的一些小朋友,現在請拿著小五星的小朋友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這些小五星排列起來,好嗎?。(學生按給出的數軸圖把小五星按順序貼上去)

            師:請小朋友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它讀一讀,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讀一讀。從7數到17再讀一讀。請女生從11讀到20,男生再來讀一讀。從8讀到15,從20讀到13。

            活動:同桌合作一個提出數數要求,另一人按要求數數。

            3、("想想做做"第4題)

            師:喜洋洋過生日,小動物們都來做客,喜洋洋拿出了水果草莓來招待大家。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顆草莓?(學生估一估)。

            師:究竟有多少顆,讓我們來數一數。 看看你估計得怎么樣?

            師:剛才我們一顆一顆地數出了16顆草莓。喜洋洋怎樣擺草莓我們就更容易看出是16顆了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學生可能會說10顆放在一邊,另外6顆放在一邊)

            師:這個方法好!怎樣才能讓大家看出是十幾個呢?(出示畫有16顆草莓:把10個圈在一起,別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幾了。)

            師:老師這兒還有很多小傘,請小朋友們先估計一下再用圈10的方法來數一數,看看結果怎樣?

            4、("想想做做"第5題)

            師:我們以前認識了0-10,今天,我們又認識了11--20

            師:生活中這些數都陪伴著我們,你知道嗎?請你們觀察這幾幅圖,圖中畫了些什么?你認識上面的數嗎?(學生說一說)

            師:你在哪些地方還見過11--20這些數呢?(學生自由說一說)。

            四、總結

            師:今天我們這節課認識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11—20各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學習對象的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童話故事。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或其他的數學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會數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教學內容的分析:

            本單元主要使學生掌握20以內的大小和11—20各數的說法和寫法。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教材的編寫注意貫徹

            《標準》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正式教學數數前,教材先給出一幅教師帶著學生過馬路的生活情景圖,在這幅情景圖中,一個老師帶著學生過馬路,馬路上還有一些騎自行的人及一些樹,使學生在已學過10以內數的基礎上數出圖中人物和物體的數量。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夠正確、迅速的讀11—20各數。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師:老師這里有一幅圖片,你們看看,認識嗎?

            演示教師帶著學生過馬路圖

            生1:是我們在過馬路。

            生2:放學了,老師帶我們過馬路。

            師:對,就是你們。隊伍排得可真整齊。我們學校的門口就是一條馬路,車來車往,小朋友們上學時也要和老師帶著時一樣,過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過。既遵守了交通規則又安全。

            2、觀察:圖中有什么?有多少?

            3、導入新課:生活中常常會碰到物體個數超過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學習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數一數,讓教師明確學生對新知識的已有水平。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只有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才能確定哪些知識應當重點輔導,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新課展開

            1、數數

            ①、 老師這里有一些小棒,請你猜一猜多少根?

           、谥该麃頂狄粩担

           、勰悴聦α藛幔

           、、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讓自己和別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體交流:總結出好方法。

            ⑥、數出10根小棒,十個一是( ),捆成一捆,一個十是( )。

            接著數到20根,同桌互數,指名數。

           、、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體有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根數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猜測意識,并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來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圈10,為以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湊10法作準備。】

            2、數的組成

            擺小棒,說說是十幾,這個數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①指名說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說后交流。

           、邸13-18各數任選一個跟同桌說一說,再交流。

           、軘[19說一說再添一根有幾個十是幾根。

            【設計意圖:當前的教學改革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在這里,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尋找好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

            3、數的順序

           、倏粗背呱系臄,從0讀到10,再從10讀到20

           、谔釂枺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還是小? 17比14大還是?你發現了什么?

           、壑该麛禂,從七數到十三,從十二數到二十,從十八倒數到九。

           、躊87 練習十四,連一連,看看會有什么驚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數,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讓學生把1~20各數連起來,學生既可以從大到小連,也可以從小到大連,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空間,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鞏固延伸

            1、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十幾來表示?

            2、比一比誰翻得快

            找出數學書第8、12、17、20頁。介紹好方法,現在往前翻還是往后翻,再翻幾張,為什么?數出10張,看看有多厚,再數20張,看看有多厚。

            【設計意圖:不僅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且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感!

            四、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教學反思:11~20各數的認識這一內容的教學,筆者認為應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并把這份經驗作為教學的起點。在這節課里,學生已基本上能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讀數,數的順序和大小,因此確定這節課重點輔導直觀地了解11~20各數都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以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對建構新知識起著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學設計中,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我校學生中午由路隊長帶領下排隊回家,每天放學,班主任老師領著他們排隊出校門,穿過馬路,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啊,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小學一年級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因此本節課特別注重使學生通過操作(擺小棒)進行

            學習活動,促進獨立思考以及在小組中的合作與交流。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 中的應用價值。平時我發現我班學生在翻書時速度較慢,一頁一頁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還是往后。學了20以內數的順序后,讓學生翻翻書,根據數的順序來確定往哪邊翻;體驗一下10張、20張的厚度增強數感來確定大概還要翻多厚,增快翻書的速度。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1~20各數的認識(二)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和“個位”,能夠正確地寫出11~20各數.

            2.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積極主動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地書寫11~20各數.

            教學難點

            理解數位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數20以內的數

            (1)從1數到20.

           。2)從20數到1.

            2.讀出下列各數并說出它的組成.

            11、13、16、18、20

            分別出示數字卡片,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對11~20各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怎么寫這些數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1--20各數的認識(一)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軌蛘_、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語表達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數11~20各數及讀法.

            教學難點

            理解11~20各數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誰能按順序說一說,以前我們都認識了哪些數?(學生可能會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誰能再倒著數一數?

            師:誰能數一數第一組和第二組一共有多少人?(兩組人數不超過10)

            如果讓你數一數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會數嗎?(男生人數超過10)

            誰來試著數一數?

            請一位同學數.

            師:男生的人數超過了10,我們只認識10以內的數是不夠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比10大的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1~20各數.

            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例1.【演示課件“數11~20各數”】

            師:這是幾根鉛筆?(1根)

            現在呢?(2根)……(一直數到10根)

            10根鉛筆要怎么樣?(捆成一捆)

            1捆是幾根?(10根)

            1捆就是1個什么?(1個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數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現在又夠10個單根的了,怎么辦?(捆成一捆)

            原來的1捆再加上這1捆是幾捆?(兩捆)

            兩捆就是兩個什么?(兩個十)

            兩個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幾個十?(兩個十)

            你能邊擺小棒邊數數嗎?請你拿出小棒從1開始一直數到20.

            學生邊擺小棒邊數數,教師巡視.

            師:不擺小棒,你能從1數到20嗎?

            學生試著從1數到20.

            2.教學例2.

            (1)數的組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新數都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你能用小棒擺出這些數嗎?

            教師說數,學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說一說所擺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11、13、15、20)

           。2)數的讀法.

            出示例2的11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因為它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讀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圖

            師: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讀作什么?

            分別出示例2的15圖和20圖

            師:這個數呢?(學生先說數的組成,再讀數.)

            出示:12、14、16、17、18、19

            師:你能按順序讀出直尺上的數嗎?(出示直尺圖)

            學生齊讀:從0到20

            從20到0

            指名讀:只讀單數.

            只讀雙數.

            5個5個地讀.

            師: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間的數是誰?

            和16相鄰的兩個數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個格在哪兒?

           。3)比較大。

            師:比11大1的數是多少?

            比18小1的數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數有哪些?

            比14小的數有哪些?比17大的數呢?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11—20各數的認識》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學習對象的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童話故事。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或其他的數學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會數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教學內容的分析:

            本單元主要使學生掌握20以內的大小和11—20各數的說法和寫法。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教材的編寫注意貫徹

            《標準》的精神,提供的素材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正式教學數數前,教材先給出一幅教師帶著學生過馬路的生活情景圖,在這幅情景圖中,一個老師帶著學生過馬路,馬路上還有一些騎自行的人及一些樹,使學生在已學過10以內數的基礎上數出圖中人物和物體的數量。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能夠正確、迅速的讀11—20各數。

            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 11到20各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0到71頁。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

            2、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讀出11—20各數,

            3、初步掌握11—20以內數的順序。

            4、使學生初步了解十進制。

            5、知道10個一是1個十,2個十是20。

            6、初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

            7、初步培養估計的意識,獲得初步的數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個十和幾個一表示十幾,能正確地讀出11—20各數。

            教學難點:

            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裝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電腦:機器貓]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

            貓:小朋友,你們好,我叫小叮當,今天我想跟你們一快兒學習,你們愿意嗎?

            貓:太好了,我在學校里也是一個好孩子,已經得到很多小紅花了,不信你們數數。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小叮當得到了多少朵小紅花,好嗎?舉起右手,一邊打手勢一邊數。[數到10]

            [電腦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問號]

            師:再往下數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數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更大的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然后再幫小叮當把小紅花數完。

            【點評】小朋友每天都會得到老師獎勵的小紅花。用數一數小叮當獲得了幾朵小紅花,來創設“數到10朵再數下去就要用到比10大的數”這樣一個情境,既貼近學生,又真實自然。

            二、實踐操做,初步認識11—20各數。

            1、建立計數單位“十”的概念。

            師: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數一數你有幾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學生匯報,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講臺上數一邊。

            師:再來看看小叮當有多少根小棒?[電腦出示12根小棒]我們也來幫它數一邊。

            學生數

            貓:每次都要這樣數,太麻煩了,我有一個擺小棒的好辦法,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有十幾根小棒。

            師:小朋友,小叮當到底想到了什么好辦法,能讓大家一眼就看出他有十幾根小棒呢,猜到的小朋友也用這種方法把自己的小棒擺一擺,讓自己和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十幾根小棒。

            還沒有猜到的也可以跟同座商量一下再擺。

            學生活動,匯報兩人展示

            師:你們看看誰的方法最好?小叮當和他想的一樣嗎?

            [電腦演示捆的過程]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試一試,看誰擺的最快。

            學生活動

            師:剛才我們把多少根小棒捆成一捆的?

            師:10根小棒就是幾個一根?一起來數一數。捆成一捆,就變成了1個十。所以我們說“10個一是1個十”

            學生齊讀:10個一是1個十。

            師:一捆小棒就是一個十,和旁邊的2個一根合起來,就能一眼看出有十二根小棒了。誰來說一說,幾捆和幾根合起來是12?

            【點評】讓學生在數一數、擺一擺、想一想、再擺一擺、捆一捆、說一說的

            經歷中,自然形成“10個一是1個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動中變得具體直觀,易于接受。

            師:再添上3根,現在有幾捆帶幾根,是多少根?

            師:再去掉1根,現在有幾捆帶幾根,是多少根?

            師:想擺出17根,應該添上幾根?

            師:想擺出16根,應該怎么辦?

            2、擺一擺、說一說:

            師:下面,同桌的兩個小朋友把小棒放在一起,我們來跟小叮當做游戲。

            貓:[電腦出示文字:擺出11根小棒]

            師:想一想,你準備怎樣擺?

            學生擺一擺

            師:你是怎樣擺的?

            [電腦出示一捆帶一根]

            貓:[電腦出示文字:擺出13根小棒]請女生擺擺出13根小棒,男生數一數。學生擺小棒]

            師: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貓:[電腦出示文字:擺出18根小棒]請男生擺出18根小棒,女生數一數。學生擺小棒]

            師: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貓:你最喜歡十幾呢?告訴旁邊的小朋友,請他用小棒擺一擺。

            貓:[電腦:19根小棒]我也來擺一擺。

            師:看一看小叮當最喜歡十幾,在心里數一數。

            貓:我擺了19根,再擺一根是多少根?

            師:怎樣擺,就能讓別人一眼看出有20根呢?

            請兩個小朋友商量一下,再合作擺一擺。匯報。

            師:哪一種擺法好,為什么?

            師:19根再添上1根,就是20根了,這時,單根的小棒又滿10根,又可以捆成一捆,這樣就能一眼看出有幾個十?(板書:2個十)2個十是多少?(板書:是20)

            學生齊讀:2個十是20

            【點評】擺小棒是學生很容易做的事,但是要擺的好、動腦筋擺、能從中自己領悟出的道理,離不開教師的引導。這個環節由于教師的正確引導,并以人機對話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很短的時間里,學生獲得了不同的擺法,理解了許多比較抽象的概念。

            3、11—20數的順序。

            貓:小朋友,你們已經認識11—20各數了,現在就繼續幫我數小紅花吧。

            [電腦演示:11—20朵花]

            貓:太好了,我已經有20朵小紅花了。

            [電腦:把整齊的1—20朵花打亂]

            師:你們看,小叮當一高興,把小紅花花都弄亂了,好在小紅花上都有數,你們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他們都放進這個寶盒里嗎?寶盒右邊有一個箭頭,只要你放對了,箭頭就會向右邊跑。現在寶盒里還沒有小紅花,所以箭頭上的數是0,現在,請一個小組來開火車,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報數。

            [電腦演示:放花]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箭頭跑了這么遠,還拉出了一條直線,直線上都是我們學過的數,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覺得直線上的數越往右越怎么樣?

            師:比10大的數有哪些,在10的哪邊?

            師:比10小的數有哪些,在10的哪邊?

            師:比10小1的數是幾,比10大1的數是幾?

            師:比19小1的數是幾,比19大1的數是幾?

            【點評】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獲得11—20的排列順序,在觀察數軸上數的變化過程中,使數的順序變得更加清晰。

            4、綜合練習:

            (1)貓:小朋友,你們真聰明,很快就認識11—20各數了,我今天還帶來了一些草莓,你們能猜猜看有多少顆嗎?

            [電腦:出示草莓圖]

            師:誰能估計一下,這里一共有多少顆草莓?

            師:這么多草莓,要按照順序數,才不會漏掉,可以從左往右,也可以從上往下。數一個就在這個草莓上做一個記號。

            電腦演示,學生數,數到10

            師:想一想,現在你要怎樣做,等數完后,能讓別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顆?

            學生在書上數,匯報

            貓:這里還有很多洋傘,用同樣的方法,先猜一猜一共有多少把,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貓:現在開始數一數,圈一圈,看看數出的結果和你猜的差不多嗎?

            學生在書上數,匯報

           。2)師:小朋友們都很棒,現在就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本領再跟小叮當做幾個游戲,好嗎?

            貓:我們今天學過的數,在鉛筆盒里能找到嗎?看誰最快。

            師:從0開始,看著自己尺子上的數讀一讀。

            貓:誰能從7數到17?

            貓:誰能從11數到20?

            貓: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個數是多少?

            貓:18的前面一個數是多少?

            貓:16的鄰居是哪兩個數?

            貓:誰能跟我對口令數數?

            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五個五個數

            師:下面我們分四個小朋友一組活動,每一組的四個小朋友輪流數數,從組長開始,先一個一個數,再兩個兩個數,最后五個五個數。

            學生活動

           。3)貓:我們再來比賽翻書吧。我說一個頁數,看誰最先找到。找的課本上的第8頁,再找到第15頁,最后找到第20頁。

            貓:下面請小朋友在課本上先數出10頁,看看有多厚。再數處20頁,看看有多厚。

           。4)師:小朋友,你們已經認識了11到20各數,看看教室里的人或物,你最喜歡什么,就去數什么,數到20個,請回座位。

            學生活動

           。5)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11到20這些數,在我們的尺子上有,在我們是書上有,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有這些數呢?

           。6)師:小朋友,你們真了不起,今天很高興和你們交朋友,歡迎你們到我家來玩,我家住在一幢20層的大樓里,你能猜出是第幾層嗎?

            猜數游戲

            貓:猜對了,可愛的小朋友們,希望你們努力學習,變得越來越聰明,放假的時候一定要到我家來做客。小朋友,再見!

            【總評】

            這節課教師突出體現了:

            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認識了11—20各數、掌握了數的大小排列順序、培養了數感;

            用活動的形式,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清晰可見、易于接受;

            用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學習數學很有趣味、很有勁頭,也很輕松;

            用活動的形式,使合作有了可能、交流顯得真實、情感得以融合;

            用活動的形式,使學生更主動學習、教師更注重點撥、課堂更生動活潑。

            總之,在這節數學課中有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顯現,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悄然變化。

          【認識11—20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中班數學教案11到20各數的認識01-30

          《認識球體》教案(精選11篇)04-10

          書法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1篇)05-29

          《認識簡單的路線》教案(精選11篇)02-06

          音樂節奏活動教案設計(精選11篇)10-19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參考(精選11篇)07-11

          《認識人民幣》教學的反思(通用11篇)07-07

          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后的反思報告(精選11篇)04-19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经典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新片免费专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欧美专区亚洲专区日韩专区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久久婷婷色综合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