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鋤禾》教學設計

          《鋤禾》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5 15:39:28

          《鋤禾》教學設計范文

          《鋤禾》教學設計范文

          《鋤禾》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3.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

            課時劃分: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培養愛惜糧食的習慣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2.今天,我們來學習的兩首詩,就是反映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米來之不易的古詩。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

            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

            禾:禾苗。

            鋤禾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1)自讀。

            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看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民頂著烈日在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干、牛相比較。

            粒:左窄右寬。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剩余的生字,并會正確、美觀地書寫。

            2.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對農民的同情。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看圖

            1.這幅圖上畫了什么樣的場面?

            2.第二首詩正是寫了這幅圖的內容。

            二、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小米。泛指谷粒。

            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

            3.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 秋收冬藏 精耕細作 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出現像詩句中的悲慘景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

            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餓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三、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四、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

            豐: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

            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總結課文,教育學生要辛勤勞動,體會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2、完成課堂作業 。

            教學過程 :

            一、總結課文

            1.學會了兩首詩,你有什么想說的?

            2、用各種形式背誦古詩。

            二、完成課堂作業

            作業 設計:

            一、組詞。牛( ) 木( ) 立( ) 古( )

            午( ) 禾( ) 粒( ) 苦( )

            二、積累詞語。春種秋收、五湖四海、碩果累累、兩手空空。

            板書設計 :

            20 古詩兩首

            鋤禾 憫農

            鋤禾日當午, 春種一粒粟,

            汗滴禾下土。 秋收萬顆子,

            誰知盤中餐, 四海無閑田,

            粒粒皆辛苦 農夫猶餓死

            21、鋤禾

            一、 導入

            1、 小朋友們,今天正好有這么多的老師在,我們來開個詩歌朗誦會,展示你們的才華,好嗎?誰能背一背給大家聽? (指名匯報)師評:看來大家積累的古詩可真多呀!

            2、 看到大家讀得這么起勁,唐代詩人李紳也想來參加,他帶來的詩是出示課題詞卡:鋤禾 (全班齊讀),大家可要注意了,鋤是翹舌音,大家再把課題讀一遍。

            3、 這其中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個農民伯伯在田里種地,過了一段時間,綠油油的禾苗長出來了,特別讓人喜歡。可是,這時周圍的雜草也跟著長了起來,快把禾苗的營養吃光了。如果你農民伯伯,你會怎么做?(指名答)

            4、 對,為了讓禾苗長得更好,用鋤頭把周圍的雜草鋤掉,這在古時候就叫鋤禾

            二、 初讀識字

            1、 在課前老師調查,大家就會讀這首古詩了,誰來試試?師評:聲音真響亮/很流利(板:會讀)

            2、 大家知道嗎?光會讀還不行,還要注意把古詩的每個字音讀準,現在就大家翻開書119頁,對照著拼音讀一讀,找一找哪些字是我們容易讀錯的?(生匯報,師在黑板上圈出)師評:你們讀得真仔細

            3、 經過剛才幾個小朋友的提醒,我們現在再來讀讀古詩。(指名讀,齊讀)板:讀準

            三、 悟讀古詩:

            1、 老師看到大家讀得那么有意思,也想來讀讀。(師范讀)

            2、 老師讀得怎么樣?誰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好?對呀,那是因為老師知道了古詩的意思。

            3、 那現在大家就在四人小組討論,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句子,沒讀懂的句子也提出來。(指名匯報,指導朗讀)

            4、 學午:如生讀出該句,就請該生讀字卡。出示字卡,那你能不能讀讀這個字?誰有什么方法記住它?

            5、 大家看看圖,當時的太陽怎么樣?一天中什么時候的太陽最大?(中午)對的,農民伯伯在太陽最大的時候在地里鋤雜草,汗水都滴到禾苗的泥土里了。誰再來讀讀這了兩行?師評:聽了你的朗讀,老師還沒感到烈日當空/看來你真是一個會朗讀的小詩人,老師仿佛看到農民伯伯滿頭大汗的樣子了/太陽可真大呀,農民伯伯的汗不停往下滴。

            過渡:農民伯伯這么辛苦,我們應該怎么做,3、4行告訴我們什么?

            6、 每當你看著盤中的白米飯時,你會想到什么?

            7、 學辛苦,出示字卡辛:指名讀,你能說說怎么記嗎?

            師述字理:農民每天都要站立在田地里干十多個小時的活,辛苦不辛苦?

            8、 平時,你還覺得什么事情辛苦,能不能用辛苦說一句話?

            9、 看來大家都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誰來讀讀后面兩行詩?師評:看來你已經知道糧食的可貴了/那米飯可是用農民伯伯的汗水換來的呀,誰再來?/每一粒糧食都不能浪費呀,你能再試試嗎?/可真是一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四、 說話拓展

            1、 師出示幾張浪費糧食的畫圖,大家仔細看看,和同桌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句式:

            2、 指名匯報。師評:

            3、 看來大家對這首詩的體會更深了,那我們再一起來有感情地讀讀。(板:讀好)

            過渡:讀好書,還要寫好字。

            五、 指導寫字

            1、 這一課有幾個生字?不用老師教就已經會寫的小朋友舉手。好的,那今天大家就來當當小老師,看看這字你覺得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的?(出示字卡:禾)師范寫,生描紅

            2、 相繼出示:午、辛、苦

            六、 小結:今天學完了鋤禾這首詩后,懂得了農民伯伯的辛苦,相信會更加愛惜糧食,課后,大家收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詩來讀讀。

          【《鋤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20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日本午夜啪视频免费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