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公開課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公開課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20 16:38:43

          公開課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公開課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公開課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見、白、田、電”四個字,認識 2個偏旁“舟、門”。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3、情感目標: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難點】朗讀課文,識字。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1、古時候,人們就想飛到月亮上去,我國民間就有一個神話故事叫《嫦娥奔月》,說的是人間有一個叫嫦娥的姑娘聽說月亮上很美,于是就想盡一切辦法飛到月亮上,可是上去后就再也回不來了。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故事,現在我們人類不但已經登上月球,而且還能乘坐宇宙飛船再回到地球上來呢!

            (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么不見我們的好朋友天線寶寶中的小波

            (天線寶寶中的小波貼近我們班學生的學習生活,平常我經常講小波的故事來激勵學生)

            二、指導看圖

            1、出示圖

            師:小波在什么地方你們怎么知道的

            生(齊):月球上。

            生1:因為有藍天、星星、月亮

            師相機貼詞卡在圖相應的位置(藍天、星星、月亮)

            (在培養觀察能力的同時,將具體事物與詞一一對應,具體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級學生的識字)

            2、師指著圖說:“看,藍藍的天空中,有無數的星星,一顆、兩顆、三顆,有的眨眼睛,有的在唱歌,還有的在跟月亮姐姐說悄悄話,小波來到這美麗而又熱鬧的夜空,情不自禁地唱起歌。” (放磁帶)

            3、小朋友,小波在月亮上,你們有問題要問他嗎

            生(齊):想!

            生1:月亮上也有天線寶寶嗎

            生2:月亮上好玩嗎

            生3:月亮上有花草樹木嗎

            生4:月亮上有字寶寶嗎

            (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發了)

            4、師解惑

            三、朗讀課文

            1、板題,理解課題寓意

            2、反復練習,讀熟課文

            ⑴ 自己練讀,用“—”劃出生字

            ⑵ 教師帶讀,學生留意不會讀的生字

            ⑶ 學生再讀課文,若有不會讀的問小組長

            ⑷ 指名小組學生讀,評一評哪組讀得最棒

            (一年級學生在初讀課文時,一定要進行學法指導,再通過小組的競爭,培養小組的合作學習的意識,通過互讀、互評、互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⑸ 齊讀課文

            四、認字環節

            1、出示卡片,小組內認讀,分析形意

            2、板疊詞,這幾個詞有什么特點并進行說話訓練“小小的船”、“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留有學生發現的空詞,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3、有感情朗讀課文

            小波說小朋友讀得真好,把月兒讀得彎彎的,把船兒讀得小小的,把星星讀得閃閃的,把天空讀得藍藍的,他還想聽小朋友讀一次課文,你們愿意嗎一邊讀,一邊想象可愛的星星、月亮、天空。

            (充滿童趣和美感的語言激發學生強烈的表現欲,以加深對詩歌意境的體驗)

            4、出示貼有字卡的小黑板

            師:小朋友,誰來了

            生:星星字娃娃。

            師:現在星星字娃娃來到我們中間,想跟你們做做游戲,請你們小組合作,取出信封里的生字和音節,按要求一一對應。

            (游戲是兒童最樂于接受、最愿意參與的一種活動,星星字娃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參與欲望,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滿足學生個體差異)

            5、拓展識字方法

            師:小波又在跟小朋友說悄悄話,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師:小朋友其實我們每天都能見到這些字,你能說說還在哪里見過這些字嗎

            生1:電視上。

            生2:商店里。

            生3:街道的廣告牌上。

            生4:報紙上。

            (溝通課堂內外,努力發展和利用課程資源,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

            6、游戲:猜猜它是誰相機教學新偏旁“舟”、“門”

            五、有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1、師朗讀,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做動作

            2、配樂朗讀,練習背誦

            3、評選“小小朗誦家”

            4、請“小小朗誦家”上臺表演誦讀

            5、師:聽了朗讀,老師好象真的看見: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六、寫字指導

            1、觀察書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認為哪個字難寫

            (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現)

            2、師說筆順,生書空

            3、指名二人在幻燈片上寫字,眾生觀察、對比、評議。

            4、生練寫生字

            七、課外延伸

            1、播放音樂,創設情境,把你想象的美妙夜空畫出來

            (在輕松的音樂中,讓學生動手畫出自己放飛的思維、張揚的個性、獨特的自身體驗,充分享受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2、師當記者采訪學生,學生簡介自己的畫

            3、學生當記者上臺采訪學生的畫

            4、小組交流自己的畫

            (口語交際滲透到閱讀教學中,綜合語文素養的培養;口語交際最關鍵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說的欲望,通過當小記者,小組交流,從師生互動到生生互動)

            【教后反思】

            《小小的船》在教學中為了突破重點、難點,我設計了故事引入、看圖、自主識字、音樂欣賞、朗讀感悟等多項語文實踐活動,從而達到各方面的教學目標,較好地體現課標精神。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對于一年級新入學的學生來說,興趣是其主動學習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對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發,如教具設計富有童趣,安排音樂欣賞,課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由于這首小詩是一首旋律優美的小詩,所以我又讓學生傾聽優美的音樂,配上圖,讓學生在輕松的音樂中,畫出自己放飛的思維、張揚的個性、獨特的自身體驗,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

            本課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意識,在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方面,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運用。在讀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和寫姿指導。

            總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并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多想辦法激發其創造潛能,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審美情趣,也可以培養其實踐經驗。

          【公開課小小的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小小的希望》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08

          《送東陽馬生序》公開課教學設計(通用12篇)11-17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公開課教學設計02-15

          語文《只有一個地球》公開課教學設計(通用11篇)10-07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語文課堂《爬山虎的腳》公開課教學設計(精選12篇)11-07

          《 西瓜船》教案11-17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日韩AV中文在线播放 | 日日夜夜一区二区一区二区 |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先锋资源AV在线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 亚欧日韩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