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課文《童趣》的教學設計

          課文《童趣》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6-18 21:51:39

          課文《童趣》的教學設計

          課文《童趣》的教學設計

          課文《童趣》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理解并積累“明察秋毫”“風聲鶴唳”“怡然自得”“龐然大物”等成語,品味文中的精彩語句。

            ⑵、體會文章中細致觀察的作用及聯想和想象的用法。

            2、過程與方法:

            ⑴、學習誦讀文言課文,體會文言文朗讀的情感與語調。

            ⑵、通過教師點撥和學生反復誦讀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中的童真和童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用天真爛漫的童心細致觀察事物,增加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熟讀并背誦課文,理解和積累有生命力的文言詞語。

            2、難點:理解文言詞句,感悟“物外之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每當想起童年時,一件件趣事就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令人回味無窮。清代文學家沈復以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來觀察事物,他的《童趣》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童真童趣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沈復寫了哪些童年趣事。學完這篇課文后,希望同學們也能講述一下自己的童年,把你童年中最有趣的事講給大家聽,大家一起來分享。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沈復:

            沈復(1765~?)清代散文家。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一生長期作幕僚,奔走南北,游歷過許多地方。嘉慶十三年(1808)五月間,隨翰林院編修齊琨出使琉球,參加冊封琉球國王的盛典,十月間回國。在此期間,寫作了《浮生六記》。

            2、解題:

            課文節選字《浮生六記,閑情記趣》。童趣即童年趣事或童年的樂趣。從這個題目看,課文的重點是落在“趣”字上。

            3、指導誦讀:

            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是誦讀,誦讀的要求:一是讀準字音;二是讀清句讀和停頓;三是讀出語氣和感情,誦讀本課要讀出輕松、愉快、自得其樂的語氣來,還要注意根據文字展開想象。

            ⑴正音:

            童稚(zhi)

            擬作(ni)

            藐小(miao)

            鶴唳云端(heli)

            土礫(li)

            溝壑(he)

            怡然(yi)

            凹凸(aotu)

            ⑵要注意正確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

            ①、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③、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④、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

            4、學生概述課文內容:

            學生借助注釋,復述課文內容,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教師可以讓每人講一小節,也可以推選一人主講,其他人補充完善,不明白的地方要進行思考探究,也可以請求其他同學幫助解決,也可以舉手問老師。教師參與到討論和爭議中去,然后在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面對全體同學強調重點字詞,如果學生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全班合力解決,必要時點撥深化。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品讀語句:

            ⑴、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窺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憨態可掬,童真童趣融于其中)

            ⑵、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難得童心,想象奇特)

            ⑶、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兒童特有的感受)

            ⑷、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物我同趣,忘了“我”是誰)

            2、探究討論:

            ⑴、聯系全文,“物外之趣”“物內之趣”指什么?

            點撥:物內之趣——細察其紋理。

            物外之趣——依據事物的特點,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從中得到的樂趣。

            ⑵、從課文看,發現或產生“物外之趣”的條件是什么?

            點撥: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觀察力強)見窺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觀察細致)。

            (師生齊讀課文)

            ⑶、作者記敘了兒時哪幾件“物外之趣”?

            點撥:擬夏蚊為“群鶴舞于空”。

            把草、蟲、土礫擬作森林、野獸、丘壑。

            懲治蛤蟆,為小蟲打抱不平。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文章,全文圍繞“物外之趣”寫了三件趣事,三種物外之趣者是通過想象構成,是把事物理想化的結果。

            學習本文,要深入理解作者童年時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天真爛漫的情趣,認識到了童心的純真,童趣的美妙。在人生道路上,永遠保有一顆童心,用心靈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樂趣,用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課文《童趣》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手指》優秀教學設計02-27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課文《軍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2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教學設計02-11

          課文《愚公移山》的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9

          課文《行路難其一》的教學設計(精選13篇)03-30

          我的戰友邱少云課文教學設計(通用11篇)04-27

          課文泊船瓜洲的教案設計01-29

          小學語文課文《狼牙山五壯士 》教學設計(通用12篇)09-17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五月天婷婷欧美日韩一区 | 亚洲国产日本欧美乱久久 | 在线人成视频色9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