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月跡教學設計

          月跡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22 10:44:46

          月跡精品教學設計

          月跡精品教學設計

          月跡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行文線索,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

            2、了解孩子們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純真愿望。能說出作者通過尋找月跡所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

            對“大家都覺得滿足”的理解。“月亮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的含義。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收集有關詠月的詩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復習關于月亮的詩文:

            2、小結:月亮一直是我們的話題,無論是古人的吟誦中,還是在今人的贊嘆中,她總是充滿著神秘,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今天,我們將隨著賈平凹去追尋月的足跡,看看你能體會到哪些東西。(板書課題:月跡介紹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文章寫的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樣的事情?

            時間:中秋的夜里;地點:“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尋月——議月。

            歸納文章的線索:月跡。文章的重點:尋月亮。

            三、尋月過程,品味文本:

            預設問題:1、課文開頭寫“我們這些孩子,什么都覺得新鮮,常常又什么都不覺滿足”,而結尾卻說“大家都覺得滿足了”,這是為什么?

            明確:

            不滿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那么新鮮好玩,發生的任何現象他都充滿了好奇,他的心里有無數個為什么,總想打破沙鍋問到底,所以對孩子來說,他們總是“不覺滿足”的。

            (啟發:孩子們做了哪些事情或經歷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滿足呢?)

            滿足——孩子們在尋月的過程中得到了滿足

            2、明確尋月過程:(尋月所見和孩童心理的發展變化過程)

            在屋中的穿衣鏡上看到了月亮,沒多久,月亮在鏡上消失了,孩子們很失望;(指名朗讀)(板書: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們跑到院子里尋找月亮,“滿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銀銀的”月亮“明顯大多了,也圓多了”,有桂樹,有嫦娥,每個人都說月亮是屬于自己的;(指名朗讀)(板書:院中望月——爭執)

            善解人意的奶奶給每人一杯甜酒,指出每人酒杯中都有一個月亮,喝下去,月亮就在每個人的心里。(板書:杯中飲月——人人擁有)

            尋月尋出了院門,在沙灘上、在每個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們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屬于每個人的。(集體朗讀)(板書:沙灘之月——滿足)

            教師小結:在尋月的過程中,孩子們沐浴在皎潔的月光下,既欣賞到美麗的月色,又表達了純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尋月的過程就是孩子們追求美的過程。(板書)

            3、“月亮是個好”,妹妹說的這句話如何理解?

            明確:“好”就是指美好的東西——月亮那么美麗和純潔,給每個人都帶來美的享受。

            (教師點撥:好是什么?月亮的好體現在哪里?)

            4、理解“我突然覺得,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

            明確:一輪圓月襯著無邊無際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蓋在書本上,既然月亮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那無垠的天空也是屬于我們的了。

            教師小結: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無邊無際的天空象征著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尋找到生活中的美,對美的追求,應該是人生的座右銘,對于你們是如此,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

            5、教師:經過同學們的討論分析,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么文章要以月跡為標題?(月跡的含義)

            展開討論

            明確:月跡可以理解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跡;也可以理解為月的變化軌跡,尋月的過程就是尋找美的過程,它有軌跡。

            四、課外探究:

            1、奶奶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這篇文章與傳統的吟詠月亮的詩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課外延伸

            根據下面提供的特定環境,填寫相關的古代詩句:

            前幾年中秋,我駐美使館召開了部分留學生座談會。主持人的發言引用了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的名句:。同學們的發言先后引用了張九齡的詩句:“海上生明月,。”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杜甫的詩句:“,月是故鄉明。”蘇軾的詩句:“但愿人長久,

            。”王安石的詩句:“,明月何時照我還?”

          【月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月跡》教案(通用12篇)12-06

          《峨眉山月歌》精品教學設計03-02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级a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婷婷网亚洲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 亚洲人成人欧美中文字幕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