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第2課蘇聯的建設成就與體制弊端的教案

          第2課蘇聯的建設成就與體制弊端的教案

          時間:2024-07-10 00:58:49

          第2課蘇聯的建設成就與體制弊端的教案

          第2課蘇聯的建設成就與體制弊端的教案

          第2課蘇聯的建設成就與體制弊端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概述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和經濟政治體制上存在的嚴重弊端: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實事求是和勇于創新的精神,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3、過程與方法

            二三十年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從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基本實現了國家工業化,1937年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綜合國力大大提高。與此同時,出現了重大曲折和失誤,主要表現為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切實際的不斷變革生產關系;嚴重違背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過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新經濟政策

            難點: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時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三、教學過程:

            導入

            1.歷史劇《和平時期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2.焦點訪談:和平時期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否合時宜。

            (讓學生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經嚴重阻礙經濟發展。)

            (一)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新經濟政策

            一試身手:讓學生設計一條相對落后的國家如何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道路。

            線索梳理:新經濟政策。

            (背景、時間、主要內容及重要意義)

            (新經濟政策是本課的重點之一,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白:以新經濟政策取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俄國國情決定的。在相對落后的情況之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需要一個逐步過渡的階段,即在一個限度內發展資本主義,鞏固工農聯盟后,再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它是列寧將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實際相結合的典范。列寧的這一創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

            2、蘇聯的成立

            你知道嗎:觀看蘇聯地圖、說明蘇聯國徽的含義、聽蘇聯的國歌。

            (讓學生了解這已是一個歷史名詞,存在時間是1922~1991年。當時蘇聯的成立,加強了國內各民族的團結合作,推動了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事業的發展。到1991年,蘇聯解體。)

            想一想:區別沙俄、蘇俄、蘇聯三個名稱的不同。

            (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

            (包括蘇聯的工業化、農業集體化、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三方面的內容。)

            小組討論:搜集蘇聯在第一、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工業方面的成就。討論取得成就的原因。

            (原因是實施有計劃的經濟建設,除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之外,還有計劃經濟體制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知識梳理:工業化促進了農業集體化。糧食收購危機,導致了政府實行農業集體化。若將小農經濟改為集體農莊,國家便能隨意收購糧食,從而解決糧食問題。因此,為進一步適應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需要,蘇聯開始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

            議一議:農業集體化的進步之處及出現的問題。

            (展示毛澤東《論十大關系》有關蘇聯農業集體化的問題。)

            思考與討論:蘇聯的經濟政治體制特征;給我們什么啟示?

            (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老師要結合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過程,幫助學生分析:經濟上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政治上是個人的高度集權,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也稱為“斯大林模式”,其發展的結果導致了斯大林個人崇拜的盛行。)

            思維拓展:

            動動手:列出1917~1936年蘇俄(蘇聯)歷史大事年表。

            四、板書設計

            1.新經濟政策

            原因:直接原因——經濟困難、政治危機

            根本原因——生產關系超越了生產力水平

            內容:農業——糧食稅;工業——國家資本主義;

            流通——市場經濟;分配——工資級別

            意義:實踐——消除危機,恢復經濟

            理論——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2.建立蘇聯

            情況:1922年;成立宣言;聯盟條約

            3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1)經濟建設

            存在問題:產業結構——農輕重比例失調,產品單調

            消費水平——消費品少,影響人民生活

            資金積累——對農民過多地索取,損害積極性

            (2)政治生活

            蘇聯體制:特點——經濟上高度集中的的計劃經濟體制;

            政治上權力集中,黨政不分,缺少監督

            評價——曾起過積極作用;存在著嚴重弊端

            布置作業:

            1.學生明確本課重點,并歸納概述在作業本上。

            2.課后測評題做在作業本上。

            教學后記:比較新經濟政策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區別;理解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特點。正確評價蘇聯模式。

          【第2課蘇聯的建設成就與體制弊端的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蘇聯數學的學派總結10-17

          砰砰計劃傳說第7任務賊卡組的詳細介紹03-19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5單元試卷11-18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7單元試卷04-09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8單元試卷11-23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2單元試卷03-20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9課《日出》課文精講09-26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12課到識字4練習題03-19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期中測試卷及答案03-19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學期第期末測試卷及答案03-19

          用戶協議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免费偷拍一区2区三区 |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在线 | 日韩在线精品特黄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在线永久免费看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