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地理讀后感(精選1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國家地理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家地理讀后感 1
捧著一本美好的雜志也是饒有趣味的。
中國國家地理?正是那種文趣與理趣交織的雜志,讓人喜愛,也令人神往它上面所介紹的那些地方。
當我打開第608期的那本時,我的心神凝住而視野廣闊了──梯田。這個于城市很陌生的東西造就了無數的奇觀。
若從高山頂上俯視──黝黑、清晰的界限將粼粼水波劃分成一小條一小條疏密有度沒有令人感覺恪得難受的棱角,它們順著山體的勢態,溫柔地層層鋪漫著,就像海灘邊涌上來再退下的層層水浪一樣,只是它們將一種更為博大的美定格在“涌上”與“退下”間的一瞬──帶給世上的人來辛勤地耕作的機會。
仔細閱讀關于各種梯田的介紹文字才知道,它們的形成與等高線有著密切的`聯系,與人類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的改造更是不可分割。人類為了農耕開墾梯田就要考慮實際地形、坡度,此外,還有土壤質地,雨量大小、水源狀況、距村莊的距離等等。雖說沒有具體的數據來體現科學的嚴謹性,但就從考慮的因素上看,既沒有破壞自然的和諧美,又促進了人類農業文明的發展,它是合理又科學的。
不同的梯田有不同的色彩仿佛是幅幅令人視覺鮮明的油彩畫。所看的梯田中,最令我吃驚的是云南東川紅土地。從圖中可以看到大片大片極富層次鮮紅炫目的色彩,這是為什么呢?追其根源是梯田的土壤中鐵離子在溫暖濕潤的氣候里被逐漸氧化為穩定的三氧化二鐵。在這樣令人神奇景象的背后竟還藏著一個有趣的化學問題,一句小小的解惑將我拉回現實──科學地解答還給了人們對自然界的本質的認識。
坐在小小的房間里,讀著這么一本“大”的書,我不禁失笑了,天然與人為的完美融合,真不知世界還有多少像梯田一樣性質的奇觀呢?倘若我真走出這個城市去擁抱那片自然,我能走多久,又能走多遠?如何在生命中既能帶著藝術的眼光去欣賞,又能用科學的視角去解惑?我想,這永遠值得去追尋!
國家地理讀后感 2
昨晚我百無聊賴地來到了學校讀書館的期刊室,隨手拿起來兩本書:《旅游學刊》和《中國國家地理》。隨便看了一下其中一本書的目錄,感覺那本《旅游學刊》好像沒有什么好看的!吨袊鴩业乩怼愤不錯,里面有說到格聶的“第十三女神”——格聶山,新疆的紅色作物、還有鹽路……不過最吸引我的是《難以相信中國發現大量的棄老洞》!
我們中國不是以敬老愛幼為傳統美德么?怎么會有棄老洞的存在?我帶著一大堆的問號往下看。
在我國的湖北等地大量的棄老洞,它們的存在與當地廣為流傳的棄老傳說,對中華民族的敬老傳統提出了質疑和挑戰。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些游牧民族或者是一些野蠻人所為。可是在以前的中原也就是現在的山西也有類似棄老洞的生藏存在啊,把一個活生生的老人放里面,想著就讓我覺得難過。
但是更讓我心寒的.是:居然會有自殺型的棄老洞!設計這個自殺裝置的設計者,要么是一位徹底無情的嗜血殺手,要么是一位完全絕望的溫情孝子。這個自殺孔的設計,究竟是對生命極度的冷漠,還是對親情的最后眷顧?是對無奈命運的屈服,還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衛?
但是潘世東教授卻認為棄老洞昭示的是最自然、最理性的道教死之觀。
我對他的這種說法不甚贊同,既然是順其自然為什么還要做
一個洞規定人家要在里面死?為什么要做什么自殺型的孔,不讓其不順其自然的死呢?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边@就在于我們個人的想法了。但是我還是認為孝敬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他們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我們該回報他們!
國家地理讀后感 3
《美國國家地理》是一本把社會、探險、動物、文化、地理、環保、歷史、自然等知識用500多張照片來讓你學會豐富多彩的東西。里面還有一些些游戲,如填字,找不同等等。在社會這個主題中,它描述了世界上首位非裔總統、大熊貓即將滅絕等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這個主題讓我知道了一些世界上的大事小事,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又增加了許多。探險這個主題當然是關于一些人攀巖爬雪和尋寶的故事?赐赀@些故事后,我熱血沸騰。連我都想躍躍欲試。我感到,這本書讓我的腦海里充滿了許許多多的知識。動物讓我興奮得腦海中浮現出貓狗的影像;文化,讓我
了解了各個國家的情況;地理,讓我了解了各大洲的名勝古跡;環保教我了怎樣拯救地球。歷史,讓我了解了美國和中國的.以往時段。我把以前的事情到了解得一清二楚。我的感覺即神奇,又快樂;ɑú莶莸膶W問也是很豐富的。這本書的自然描述了什么植物會在什么地方出現。自然確實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這本書在學習的同時,也會讓我開懷大笑?赐赀@本書,我的心中充滿了快樂,心情也放松的許多。
國家地理讀后感 4
偶爾的一次逛街,讓我在不經意間發現了《中國國家地理》,準確地說它是雜志類的書籍。在我們忙碌的工作里,倘若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看完一整本厚厚的名著,那么選擇翻閱雜志將是最好的讀書方式。我今天所介紹的這本雜志為全彩圖。人們在翻閱它時,既節約時間,又能夠擴大知識面,可謂一舉兩得。
就拿2005年10月刊的為例,它向我們推薦了中國最美的地方的排行榜。你知道中國最美的五大湖嗎?首當其沖的是青海湖,那是個咸水湖,當我在雜志上瞄上那張照片的一瞬間,那時的我已無法用言語表達我的驚奇,一整片一整片菊黃菊黃的油菜花,碧藍碧藍的天空中鑲著幾朵潔白的云朵,那湖水也是碧藍碧藍的,也許我的描寫還不能完全體現它的美麗,但是我的心靈已經隨著那幅畫飄到了遙遠的青海湖。
如果你沒有到過沙漠,你就無法真正理解生命;如果你沒有深入到沙漠的腹地,你就無法真正領會到茫茫瀚海的雄渾與壯美。當你翻過巴丹吉林的沙山,走過塔克拉瑪干的沙海,穿越古爾班通古特的梭梭林,你會不可救藥地愛上沙漠,你的夢里,會響起駝鈴的聲音。多美的描寫啊,如果你能夠和圖片一起配著閱讀,那么你真的會有股立馬買機票去沙漠的沖動。
想了解、看看“跌落在地上的天空”,是怎樣的一副模樣嗎?想知道到底是哪里能有晴朗的天空般蔚藍的顏色嗎?有人會往海里去想,但并不是所有的.海都如天空班蔚藍的,只有海南三亞亞龍灣才會讓人體會如此的意境。擁有中國最迷人的海灣、沙灘,而且在其附近海域擁有世界最大、最完整的軟珊瑚族群以及豐富多彩的硬珊瑚、熱帶魚類等海洋生物。山地岬角環抱細沙海灘,整潔幽靜,灘坡平緩,沖流寬廣,伴以椰樹,結構優美。真是美好。
拿到這本雜志,我會情不自禁的一頁一頁地翻下去,久久沒有停止,因為有彩圖為伴,我再也不認為讀書時間累人的事,反而覺得那是種享受,在本雜志中列舉了好多美景,多數是我所不知道的,也是我想要去了解的,有些地方是我向往的地方,但是現在的條件無法允許我前去,但是這本書能讓先過把癮,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它的美麗。同時也讓我對祖國大好河山更加充滿感情,讓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珍惜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讀了此書受益匪淺。
國家地理讀后感 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中國國家地理》,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國家地理》主要介紹了中華名山、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島嶼半島等自然保護區,非常美麗,那么瑰麗的景色是大自然獻給我們的,讓我們不用行萬里路,也能領略到山川之雄秀壯美,原來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賦予的。
人和大自然應該要建立起和諧協調的關系。我們要保護大自然,讓大家欣賞。我們要實行低碳生活,從節約水電開始,不能浪費地球的`資源。讓爸爸媽媽在紅燈等候時要熄掉引擎,減少廢氣污染,不能隨便扔垃圾,如果看見其他人隨地扔垃圾,我們要提醒他們不能這樣做,因為地球只有一個,它是我們的家,我們利用星期天到公園里組織清潔活動,讓人人都認識到大自然的保護性,我們和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水受到了污染,將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可見,大自然和我們是息息相關的。
國家地理讀后感 6
在暑假里我看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書是【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介紹了世界7大洲的各個國家與地區。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生動展現出世界各地精彩紛呈的'自然景觀、社會經濟與民族文化風情。
在這本書里我比較喜歡一些國家,如: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我最喜歡意大利,應為這個國家非常漂亮,有水上之城:威尼斯,還有好吃的比薩餅和意大利面,所以我喜歡這個國家。
這本書讓我增添了不少知識,還讓我知道,小孩子不能總是看漫畫,應該看一些有知識的書,你看多了,也會覺得挺好看的。
國家地理讀后感 7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孕育了我們祖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了神州大地山絕石險的自然奇觀。我們的祖國寬廣博大、秀麗天成、歷史悠久。
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許多關于中國地理知識,也領略了祖國的名勝古跡。我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桂林山水,黃山云海,蓬萊仙境,玉宇瓊樓等景地的奇妙與美麗,我仿佛來到了祖國的各個地區、省來欣賞景色。
翻開這本散發著淡淡清香的書,我便開始了中國之旅。它向你介紹了中國概況、近海、地貌、水系、氣候、自然資源,再介紹了地區,省。第一個是東北地區,這兒是指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這里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同時它也是中國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重要木柴生產基地,經濟實力雄厚!氨眹L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是對東北地區的真實寫照。這里有一條鴨綠江,因為江水清澈,水聲似鴨頭頸而得名。鴨綠江發源于吉林省長白山南麓,流經長白、集安、寬甸、丹東等地。向南注入黃海,全長795公里,是中朝兩國的界河。區內碧綠的江水蜿蜒,江中翠島棋布,沿岸群山疊翠,鶴鳥翱翔,景色十分秀美。
在這個地區里,有兩種必須要提的動物:東北虎和丹頂鶴。東北虎又稱滿洲虎、烏蘇里虎。體色夏毛棕黃色,冬毛淡黃色。而它身上背部和體側具有多條橫列黑色窄條紋,通常2條靠近呈柳葉狀。這些條紋赤褐色,較窄且稀疏,被毛豐滿,毛色較淺。丹頂鶴,也就是俗稱的“仙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北特產珍禽,大部分生活在黑龍江省。因體態優雅、顏色分明,在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
離開東北地區,我們又來到了各個省,如: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福建省、廣東省、四川省、貴州省和云南省。在這些省份中,有幾個省里的風景名勝吸引了我,它的旁邊還附著插圖呢!
第一個是吉林長白山。長白山景觀神奇秀麗,巍峨壯觀,原始自然風光無限,在這里有“東北三寶”,即人參、鹿茸、貂皮,有長白虎、梅花鹿、黑熊、白天鵝等珍禽異獸,是一個聞名世界的風景區。天池是長白山風光最優美的地方,它是東北地區最高的高山湖。在它的四周,聳立著16座千姿百態的山峰,構成了綺麗的自然風光。
第二個是江蘇周莊。周莊是一個具有9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這里環境幽靜,建筑古樸,雖然歷經數百年的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水鄉集鎮的建筑風貌。怪不得著名大畫家吳冠中撰文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第三個是云南玉龍雪山地處麗江城區西北約15千米處。山頂終年積雪,宛如白色玉龍橫臥山巔,故名玉龍雪山。各種植物依不同海拔和氣候分布,這里是經濟林木、藥用植物和觀賞花卉的著名產地,有”植物寶庫”之稱。
看!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祖國果然是一個景色之國,山河錦繡、鳥語花香。如果你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哦。我相信,中國的大自然是最美的。我們因生在這兒而驕傲、自豪!
國家地理讀后感 8
《美國國家地理》是一本把社會、探險、動物、文化、地理、環保、歷史、自然等知識用500多張照片來讓你學會豐富多彩的東西。里面還有一些些游戲,如填字,找不同等等。
在社會這個主題中,它描述了世界上首位非裔總統、大熊貓即將滅絕等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這個主題讓我知道了一些世界上的大事小事,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又增加了許多。
探險這個主題當然是關于一些人攀巖爬雪和尋寶的故事。看完這些故事后,我熱血沸騰。連我都想躍躍欲試。我感到,這本書讓我的`腦海里充滿了許許多多的知識。
動物讓我興奮得腦海中浮現出貓狗的影像;文化,讓我了解了各個國家的情況;地理,讓我了解了各大洲的名勝古跡;環保教我了怎樣拯救地球。
歷史,讓我了解了美國和中國的以往時段。我把以前的事情到了解得一清二楚。我的感覺即神奇,又快樂。
花花草草的學問也是很豐富的。這本書的自然描述了什么植物會在什么地方出現。自然確實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
這本書在學習的同時,也會讓我開懷大笑?赐赀@本書,我的心中充滿了快樂,心情也放松的許多。我自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書!
國家地理讀后感 9
在家,我饒有興趣地讀了《中國國家地理》雜志。這是一本是關于中國的地理的地理、科學雜志。我被這本書中的自然景觀和許多的地理知識所吸引,其中,有寫梯田、冰川、千島湖、雪山、各種顏色的湖、新疆的紅土、各個民族的文化等。
其中,讓我印象很深的就是2011.9(第611期)的“特別策劃世界下水道,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實力”。
這個篇章,從巴黎講起。在完備的下水道系統建立之前,巴黎野參飽受內澇、骯臟與惡臭的困擾。直到一場瘟疫后,拿破侖三世才注意到了下水道的建設。此外全世界罕見的“城市下水道博物館”也橫空出世。中國的直徑1米左右的下水道與之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啊!
霧都倫敦曾有著一段可怕的歷史——瘟疫肆虐,污水橫流,整個城市被包圍在惡臭和恐慌之中。不過,這一切在倫敦的下水道“大革命”后成為了往事。這項工程也由此被譽為“工業革命七大奇跡之一”。
接下來,便是日本的巨大的下水道工程:江戶川工程。盡管東京的'臺風、暴雨平凡,地勢低洼,可是城市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街上的一層薄薄的水,河水的流位也不溫不火。書上寫“這哪里是下水道!實際上,我正身處于一座巨大的殿堂中,面積有一個半主球場那么大,高度則有幾十層樓那么高,即使根巨大的混凝土立柱如通天巨塔巍然聳立……”
而中國的下水道,落后于城市的發展。中國的下水道,遠遠落后于城市的發展。夏季,在一場場暴雨的洗禮下,武漢、杭州、北京相繼變成了“水城”。其實,消失的湖泊才是真正的原因——沒有地方去,水依然會泛濫。為了城市的建設,人們往往會填湖:現在的武漢的主城區的水面面積與上世紀50年代的武漢主城區的水面面積相比,縮減了一般多。
我認為,應該多挖出一些湖,收集雨水,合理利用雨水資源;合理設計,借鑒古人及其他的國家的方法;保護環境,人一定要與自然相協調,才能使自然災害對人們的損失,降到最低。
通過閱讀《中國國家地理》,我懂得了許多地理的知識,學到了徐霞客和各位探險者不斷探索的精神。保護環境,與自然相協調。
國家地理讀后感 10
昨晚,我無聊地來到學校讀書館的期刊室,拿起兩本書:《旅游學刊》和《中國國家地理》。隨便看看其中一本書的目錄,感覺《旅游學刊》好像沒什么好看的。《中國國家地理》還不錯,里面有格聶的“第十三女神”——格聶山,新疆的紅色作物,鹽路……但最吸引我的是《很難相信中國發現了很多棄舊洞》!
中國不是以敬老愛幼為傳統美德嗎?怎么會有棄舊洞?我帶著很多問號往下看。
中國湖北等地有大量棄舊洞。它們的存在和當地廣為流傳的棄舊傳說質疑和挑戰了中華民族的敬老傳統。許多人認為這是一些游牧民族或野蠻人所做的。然而,在過去的中原,即現在的山西,也有類似棄舊洞的生藏。把一個活老人放進去讓我感到難過。
但更讓我心寒的是,會有自殺式的棄舊洞!設計這種自殺裝置的設計師要么是一個完全無情的嗜血殺手,要么是一個完全絕望的溫暖孝順的兒子。這個自殺孔的設計是對生活極度冷漠,還是對家庭的最終關懷?是屈服于無助的.命運,還是捍衛生命的尊嚴?
但潘世東教授認為棄老洞是最自然、最理性的道教死亡觀。
我不太同意他的說法。既然是順其自然,為什么還要做一個洞,規定人要死在里面?為什么要做自殺孔,防止它自然死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边@在于我們個人的想法。但我還是覺得孝敬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他們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我們應該回報他們!
國家地理讀后感 11
今年我的生日是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度過的,媽媽送了一套關于地理知識的書作為我今年的生日禮物。厚厚的一打,總共20本,它分《世界環球地理》和《中國百科地理》,每系列各10本。雖然我還沒能全部看完,但已經從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增長了很多見識。我慢慢從這些書中了解中國,看到世界。
偉大的中國——它的全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只是一個地域概念,并不是國家名稱。中國可大了,有96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人口有14億左右之多,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漢族占了92%。我們與14個國家為鄰,大陸東部與南部瀕臨渤海、黃海、東海與南海,與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國家隔海相望。
我在國內最喜歡的城市是北京。說起北京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國的首都,是行政區劃中心。北京有許多好玩的地方:有世界稱奇的八達嶺長城、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城樓、設計完美的故宮等,還有讓所有學子都向往的北京大學,媽媽說那是天下才子的集中營,而且北京是中國第一個齊聚56個民族的'城市,少數民族占全市人口的4.1%。當然北京也有她的傷心事:曾經在設計上將北方山川雄渾與南方水鄉多姿融為一體的圓明園,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毀于一旦。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知識才能救國。少年強則中國強,我要好好讀書。
我還看過天津市的介紹。又被稱作“津”,現作為天津的簡稱。它有個標志性建筑叫“世紀鐘”。這個鐘很有特點,它的形狀一端是太陽另一端是月亮,我猜想是不是天一亮太陽升起來,天一黑又換月亮來值班呀!天津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歷經商周、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不斷的發展,才有現在的“泥人張”、“風箏魏”等民間精湛工藝品的傳承文化。
說了這么多關于這本書的知識,你是不是也覺得它很有趣?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本書了呢?那么問我來借閱吧,好書大家一起看才有意思呢!
國家地理讀后感 12
該書的作者安德魯·伊萬斯是《國家地理旅行者》雜志特約編輯,他在該書序言中寫下,“在時間和空間完美交匯的時刻,旅行賦予我們一本兼收并蓄的日歷,容納各種變幻的情緒。那些四處游走的人們注定會邂逅四季美好……本書圍繞一年四季探索全球各地,告訴每一位讀者,旅行不僅僅與目的地有關,更與季節有關。”這或許就是作者編撰這本書的初衷。
全書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個章節,第一章春季,介紹了加利福尼亞州、中美洲、亞洲等地共42個景點;第二章夏季,介紹了加拿大、瑞士、巴西等地48個景點;第三章秋季,介紹了墨西哥、法國、印度等國家42個景點;第四章冬季,介紹了意大利、泰國、新西蘭等國家44個景點。
春季里百花開,花香萬里迎客來,第一章里介紹了十大戶外鮮花市場、田納西州世界烤肉冠軍賽、波多黎各無水肺潛水;夏日炎炎似火燒,不乏迷人味道,第二章里介紹了十大觀看鯨魚和海豚的勝地、沒有互聯網干擾的華盛頓州洛佩茲島、欽科蒂格野馬游泳賽;秋風送爽,豐收在望,第三章里介紹了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國際熱氣球節、紐約州秋天的落葉、四川成都惹人喜愛的大熊貓;數九寒天,冬季給人以含蓄的美,第四章里介紹了十大節日燈飾、墨西哥帝王蝴蝶生物保護區、俄羅斯貝加爾湖巨大的冰雪度假村等篇章尤其引人注目。
該書311頁、220余張插圖,令人賞心悅目,文字簡介提綱挈領,對于所到旅游地中應知應會、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節慶活動、飲食居住等都有詳細闡釋,給初到此地的游客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作者基于美國《國家地理》長達127年歷史的專業旅行經驗,向讀者展示了令人過目不忘的'旅行目的地在最佳時間的樣子,引導人們在對的時間逛對的風景,告訴人們重新認識一些已經廣為人知的地方。
讓我們趁著身體尚好、游興大發,帶著這本好書,開啟一次說走就走的全球最美的四季旅行吧。
國家地理讀后感 13
偶爾的購物,讓我無意中發現了《中國國家地理》,準確地說,它是一本雜志書。在我們忙碌的工作中,如果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閱讀一整本厚厚的名字,那么選擇閱讀雜志將是閱讀雜志的最佳方式。我今天介紹的雜志是全彩圖片。當人們閱讀它時,他們不僅可以節省時間,而且可以擴大知識,可以說殺死兩只鳥。
以2005年10月刊為例,它向我們推薦了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你知道中國最美的五大湖嗎?首當其沖的是青海湖,那是一個咸水湖。當我瞄準雜志上的照片時,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的驚喜。一整片菊花黃菊花黃油菜花,藍天上鑲嵌著幾朵白云。湖也是藍色的。也許我的`描述不能完全反映它的美,但我的心已經隨著畫飄到了遙遠的青海湖。
如果你沒有去過沙漠,你就不能真正理解生活;如果你沒有深入沙漠的腹地,你就不能真正理解浩瀚大海的力量和壯麗。當你穿過巴丹吉林的沙山、塔克拉瑪干的沙海和古爾班通古特的梭梭林時,你會愛上沙漠,你的夢會響起駝鈴的聲音。多美的描述啊,如果你能和圖片一起閱讀,那么你真的會有馬上買機票去沙漠的沖動。
想知道,看看“落在地上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嗎?想知道哪里有晴朗的天空般的藍色嗎?有些人會想到大海,但并不是所有的大海都像藍色的天空班,只有海南三亞亞龍灣才能讓人們體驗到這樣的藝術概念。擁有中國最迷人的海灣和海灘,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軟珊瑚群,以及豐富多彩的硬珊瑚、熱帶魚和其他海洋生物。山角環繞細沙灘,整潔寧靜,灘坡平緩,沖流寬闊,椰樹結構優美。真是美好。
當我得到這本雜志時,我忍不住一頁一頁地翻下來。我已經很久沒有停下來了。因為有彩色圖片作為伴侶,我不再認為閱讀時間很累。相反,我認為這是一種享受。我在這本雜志上列出了很多美麗的風景,其中大部分是我不知道的,也是我想知道的。有些地方是我向往的,但現在的條件不能讓我去,但這本書可以讓我先享受它,讓我對它的美有更深的了解。同時也讓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有感情,讓我更愛我的祖國,珍惜我現在擁有的一切。讀這本書受益匪淺。
國家地理讀后感 14
美,盡在一點一滴
當夕陽和晚風送走一日的喧囂,萬花筒般的世界暫時停止了旋轉,在忙碌中埋頭一整天的我,終于閑暇下來,翻閱著“重慶啥模樣”,隱約地感到,原來世界應該不只是身邊的世界,出于潛意識中對遠方世界的遐想,出于天性難泯的好奇,我渴望踮起腳潦,眺望地平線以外的地方。
重慶是一副濃淡相宜的山水畫卷。同時又具備豐富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能資源。這為重慶的美提供了堅實的后盾。重慶就像觀音輕展玉臂,輕拈玉指拾起的一枚珍珠?,重慶的夜:一個燈光的世界,山上的燈光高高在上疑是星星,山下的`燈光閃閃爍爍疑是漁火。遠處的燈光猶猶豫豫特別神秘,近處的燈光神情安詳充滿溫情。高樓、江邊、橋梁都被彩燈刻意打扮過了,幾十座橋梁如雨后的彩虹飛架兩江;高速公路通向四面八方,巨輪可直航入海。不得不這樣想:走進這樣的街頭,我們都會迷失自己,不知道是在賓夕法尼亞州還是在紐約曼哈頓。
一邊還對重慶的夜晚意猶未盡,另一邊就被譽為“一家人的桃花源”——重慶的小寨天坑深深吸引了。這個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世界最深的“天坑”出現在我的眼前。原來天坑、地縫,最美的風景在地下,不得不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天坑絕在坑壁有兩級臺地,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野花爛漫,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絕壁直插地下,深不見底,令人目眩;奇在它自然形狀組合奇特,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秘峽谷。站在坑頂,俯瞰天坑,風光盡收眼底;環顧四周群山連綿起伏,時隱時現,奇形怪狀,錯落別致,大自然造化的人間奇跡在這里更為獨特、奇妙。隨著一頁頁的翻閱,我已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這個世外桃源,原來桃源深處隱藏這個這么一個溫暖的、鮮為人知的秘密。在這個看似坐井觀天的有限空間里,他們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奇跡,頑強而溫暖的生活著,鳥語花香、歡聲笑語、裊裊炊煙。
世界無窮大,然而這個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卻在于,它并不只是我們的想象,而是真實地存在著,正是這份真實,激發了平凡的人們對于遠方世界的篤定和渴望,一起去感受那些原本遠在天邊的真實與美麗,美,盡在這一點一滴!
國家地理讀后感 15
這幾天閑余時間,在家看看《中國國家地理》刊物的重慶篇,讓本人初觸重慶這世界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同時具備多種氣候條件下所生長的特色植物。及一百多年來,近兩百年,讓世界地理學家紛至沓來,進行科考的探索過程。沒想到重慶這么奇妙,沒想到有這么漫長的、驚險的、豐富多彩的探索歷史。使我從百余年的探險歷史過程中生出那萬千感慨。
重慶大名鼎鼎,這毫無疑問,抗戰它曾是中國的陪都,如今又是中國的.第四個直轄市。世人對重慶好像都很熟悉,但就重慶的自然形象而言,究竟是何模樣?世人也許并不明了。人們對重慶的人文歷史知道的遠遠大于對其自然形家的了解,也許就限于知道有個三峽罷了。
其實重慶的自然形象非常奇特。首先是重慶的山嶺很獨特,我從書上航拍的地形圖看,只見一道道山嶺呈長條狀,相互平行或沿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像千手觀音伸出的一條條手臂,接著觀音伸出手掌,展開玉指,重慶城像觀音用玉指拾起的一顆珍珠。
其二是,從圖上看,長江和嘉陵江的走向,不是沿著山谷或平川溫順的、消極的流淌,而是洶涌而來,垂直沖斷一條條山脅,山擋不住河,河硬是把山切穿了,顯示出不畏阻塞的英雄氣慨。于是一道道峽谷展現在世人面前。重慶峽谷出奇地多,稱之為峽谷市,毫不為過。
其三是,驚艷重慶喀斯特,地下更比地上奇。重慶的喀斯特分佈面積廣,但它不是以廣著稱,而是喀斯特的險、怪、幽取勝于世界。重慶的喀斯特不像桂林山水那樣優美,那樣詩情畫意,沒有劉三姐,也不像云南石林風景如畫,也沒有阿詩瑪。重慶的喀斯特中走出來的是云雨巫山神女,與眾不同。武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一點也不為過,不過是由外國探險家提供的第一手資料,讓世界認識了重慶武隆。
重慶的武隆、奉節是世界豎井、天坑、天縫、洞穴、天橋之鄉,宏大的天坑和相伴的天橋的組合肯定世所罕見,還有密佈的一個個豎井,直徑窄則一兩米,寬者也不過三五米,鉆地數百米,甚至上千米,有世界第二深度豎井,深度達1026米。
遺憾的是,這世界第二豎井,竟是一個美藉、英國劍轎大學的數學系的女學生所探,這姑娘巳在武隆探險達十五個年頭之久,有時在洞中、在豎井、在地河中一待就是十多天,無數次從生命的死亡線上走回。她在豎井中留下的自拍照,我從看此刊物來十多天,一直在我腦海中翻滾,不得不佩服她這種追求美麗大自然的執著毅力?磥硭壬钌類凵狭酥貞c武隆,樂不思美了!
對重慶武隆等地的探索研究,外國地理科學家早在1817年就開始了,近兩百年來,法國的、英國的、墨西哥的、美國的、奧地利的、俄國的等數支探險隊,一次次在此探索,好像這里有尋不完的寶藏,而我國的那些地理學家直到1928年方敢涉足武隆寶地。直到今天來也是看看表層,深坑深井仍不敢去窺視,其主流惟外人也。
我就感慨之,自己之山河,為什么外人了解,自己卻不明白?為何外人敢入,而自己望而止步?難道這也是技術跟不上嗎?怪不得日本入侵時,對我國地理已了如指撐,資源分佈盡在腦中,侵我中華如回家之路,比國人更熟悉,可長驅直入!
【國家地理讀后感】相關文章:
國家地理讀書筆記模板09-27
中國國家地理讀后感10-07
中國國家地理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07-14
中國國家地理的讀后感(通用15篇)07-13
關于中國國家地理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07-14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讀書筆記(通用13篇)08-23
魯濱遜讀后感讀后感05-24
《繁星》讀后感繁星讀后感05-04
《童年》讀后感范文_讀后感06-08
《簡愛》讀后感簡愛讀后感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