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_讀《尋找魚王》有感700字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無知_讀《尋找魚王》有感7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徐徐暖風中,剛看完當代著名作家張煒寫的《尋找魚王》的我馬上陷在煩惱中:在這無知的世界,無知的我要怎樣做?
《尋找魚王》講的是一位少年立志去找“魚王”,經過各種經歷,他遇見兩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一男一女,都各有高超的捕魚技術。但他們都否認了魚王這名稱……
之所以說,我不能認為哪個片段最精彩,哪個片段最不精彩,是因為它們個個都觸動人心。但是要我說最讓感慨萬千的.就是老大爺第一次在少年面前展現他的捕魚技術:師傅只是靜靜地蹲著,看,不吱一聲。突然,他挽起袖子的右手五指捏到一起,唰一下插入草須……水中一陣跳躍和撲騰,一條二拃長的大魚被拖了出來,師傅的手指就扣在了魚鰓那兒,巨大的腥氣猛烈的尾巴拍擊……每當看完這片段我都感到感慨,都覺得身臨其境:老大爺在那兒捕魚,貓在那兒靜觀其變,少年在那兒期待…一個個片段都仿佛在我身旁發生。而從沒接觸過大自然的我開始對那種情愫開始向往。而為什么呢?就因為我們這個時代。
在在當代的網絡世界里,我們在博學,也在無知。瞧瞧大馬路,飯廳,家中……個個人都在打電話,玩手機,看手機,沉迷于網絡世界。而對比一下農村,他們或許比我們條件差,但他們不會像我們一樣無知,不會在各個地方都查看手機,他們會與大自然交往,相處。我終于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關鍵意義就是讓我們對大自然有真實感受,讓我們傳達一些傳統氣息,增長見識。
其實,《尋找魚王》就是對這種正在消逝的傳統的一種挽留和祭奠。它來自民間和野地,有著深重的泥土氣息。而在這充滿無知的世界中我們稀缺關于大自然肌膚摩擦才能產生的一些情愫,這是人類的大不幸。而我們所要傳達給現代人的是一篇講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這是我們必須要完成和領受的的時代任務。所以快點行動起來吧人們!不要再讓我們無知下去,再讓我們失去那所謂的傳統氣息!
【無知_讀《尋找魚王》有感700字】相關文章:
讀《鴿王與鷹王》有感01-21
讀《滕王閣序》有感01-05
讀王勃《滕王閣序》有感范文11-13
讀《狼王夢》有感_750字01-23
讀《狼王夢》有感_800字01-23
讀《滕王閣序》有感隨筆08-24
讀《從錢學森身上尋找“錢學森學問”》有感01-20
讀《滕王閣序》有感2篇10-01
讀《女媧名叫王小蕾》有感_750字01-22
你的生命不曾庸碌——讀《狼王夢》有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