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安娜卡列寧娜》是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在中國,一個人就算沒聽說過列夫·托爾斯泰、不知道《安娜卡列寧娜》這部小說,十有八九也聽說過《安娜卡列寧娜》開篇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僅是這,應該就可以看出托翁的作品在中國的影響力。
其實,早在初中時,我就看過《安娜卡列寧娜》的開頭,后來又不止一次地嘗試看這部小說,依然只看了開頭。我已記不得一次次阻礙我看下去的是那么多長長的容易搞混淆的名字還是似乎永遠看不到結尾的篇幅。我決定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書看完。然而我發現,哪怕文中像“奧布隆斯基”和“斯捷潘阿爾卡季奇”這般的頻繁切換已經極少會對我造成困擾,完成《安娜卡列寧娜》的閱讀對我來說仍然不容易——我前后花了三個月才看完。不是小說晦澀難懂,實在因為我對內容無法感興趣,而它還那么長。
安娜的確勇敢,可是如果所有人都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因此不能幸福,這勇敢就是匹夫之勇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從始至終都不曾同情過安娜,也從未羨慕過她和弗龍斯基的那段愛情,甚至我覺得安娜的丈夫才是可悲值得憐憫的。安娜和弗龍斯基的感情從一開始就是錯誤:弗龍斯基是貪戀安娜的美貌和由此散發的獨特魅力,安娜則是被弗龍斯基的追求給她平靜如死水的婚姻生活帶來的刺激和新鮮感沖昏頭。俊男美女之間的一見鐘情實屬正常,然而奢望僅僅靠著漂亮的容顏來維系一段持久的愛情也是荒謬。弗龍斯基是當時俄國上流社會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也有一些優點,對安娜也不算壞,然而紈绔子弟身上的輕浮和浪蕩也一點兒不少,他那膚淺的'愛情根本承受不了安娜飛蛾撲火般的決心,這就注定了安娜的悲劇結局。這段愛情我無法理解更無法欣賞,故事讀得艱難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實相比較與安娜的這條主線,另一條平行的主線列文的經歷對我的吸引力還大一些。雖然列文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但他和基蒂的愛情更接地氣,讓我心生歡喜。
雖然就個人喜好來說,我無法給《安娜卡列寧娜》更多積極的評價,但就小說的偉大程度來講,我不敢有半點微詞。《安娜卡列寧娜》描寫的人物眾多,而稍微重要一些的人物都有其獨特又鮮明的個性。不僅如此,在小說里,我們可以知曉那個時代俄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上流社會里普遍的愛情婚姻狀況,一個變革的時代里不同人的思想和精神狀態,當時俄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情況等等。可以說,如果你想大致了解一下19世紀的俄國,又不愿意讀一些略顯枯燥的歷史著作,那么很多問題都可以從《安娜卡列寧娜》中找到答案。
這寥寥千來字算是對我斷斷續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閱讀《安娜卡列寧娜》一個草率的交代。因為這閱讀的艱難,我感覺以后可能不會再有勇氣去挑戰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其他長篇小說,所以,對大文豪托翁的在天之靈我想我更沒法兒好好交代了。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相關文章: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06-27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10-09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01-20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08-31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精選6篇)07-31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通用10篇)03-04
安娜卡列寧娜讀后感范文(通用3篇)04-07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寧娜》讀書報告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