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生城南舊事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城南舊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城南舊事讀后感1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好書,它的名字叫——《城南舊事》。在日本大阪出生的林海音五歲時來到了北京,在那里度過了難忘的童年。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惠安管》了。可愛的英子在惠安管前結識了“瘋女人”秀貞,還有滿身是傷的妞兒,英子和她們一齊度過了有苦有樂的生活。到最終一次談話里,明白了小桂花竟是妞兒!她們去了天津,英子親身經歷了離別的痛苦。在英子的童年世界里,有悲痛哭泣、有單純歡樂。英子的童年雖然有些悲傷,但她的童年是自由的。
從前的老北京是那么寧靜、祥和、完美。遠離了喧鬧,靠近了心中最美的天堂,留下了最深的感受。而在幾十年后的今日,一個科技速度飛速發展的時代,必須跟上節奏,一步也不能慢。從前的孩子“漫步行走”,此刻的孩子“光速奔跑”。從前的孩子被自由包圍,此刻的孩子被作業淹沒。從前的孩子,過著一個十分純潔的童年,此刻的孩子什么都懂。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在考試、補習班……也許,慢慢的,童年就會被一個名詞所代替——學習。即使是這樣,我覺得我的童年也是歡樂的。以前的孩子過得天真爛漫,可他們沒有我們此刻那么幸福,他們也沒有那么好的學習環境。
《城南舊事》一書里沒有什么華麗的語句,沒有刻意的去修飾。這本書像是給了我一杯清茶,淡而香,越喝越有滋味,十分醉人。
初中生城南舊事讀后感2
我讀了一本打動人心的書一個《城南舊事》;我十分重視這本寶貴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講述了主人翁童年時期歡樂的悲傷的復雜生活。
故事主要資料是講述了英子(林海音的小名)與秀貞,厚嘴唇,蘭姨娘,宋媽和父親之間展開的生活事跡。秀貞懷念愛人,思念女兒。厚嘴唇為供弟弟上學而違心做小偷。蘭姨娘因為哥哥的病,三歲就被賣到北京。宋媽拋下兒女和丈夫辛苦賺錢養丈夫和孩子。父親嚴格要求英子,讓她懂了許多的人生道理。這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秀貞的故事,她表達了秀貞對感情的渴望,對女兒的思念和情感。當秀貞明白妞兒是小桂子的時候,她的心十分激動,失散六年的女兒總算回到了她的身邊,同時她也不忘自我的丈夫,正因為這樣,秀貞才會那么急忙的帶著小桂子去尋找她的丈夫。
讀過這本書后,我覺得作者所寫的主人翁童年生活十分的坎坷。她的童年是悲傷的,是痛苦的,同時也夾雜著喜悅及歡樂。經過這些復雜的生活故事,向世人展現了大千世界的悲歡離合。比較起我們此刻的生活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歡樂。
所以,既然我們生活在這么的幸福的生活當中,所以我認為我們更加珍惜此刻完美的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做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棟梁。僅有祖國強大了就再也不會出現書中所寫的那么多的悲歡離合。
初中生城南舊事讀后感3
這本書講的并不是富貴的公主,沒有龐大而又高貴的家族,沒有整天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是一個在20世紀20年代的`老北京圍繞英子寫的一系列故事。小說完全采用樸素的寫實手法。
故事里有忠厚淳樸的宋媽,癡情綿綿的秀貞……故事的主人公林海音,大家稱他為英子。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英子的一些小故事,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講的卻是溫馨真實的日常生活往事。
第一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秀貞和他的女兒妞兒之間的母女親情。我知道了母女之間的愛是多么真誠,多么的偉大,秀貞為了自己的女兒,從一個小姑娘變成了人人都怕的“瘋子”,在英子眼中她卻是一個賢惠的母親。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英子是一個大膽、活潑開朗的小女孩,英子充分的表現出小孩強烈的好奇心和智慧,英子認為那陌生人是賊但并不是一個壞人,在英子的眼里,每個人做錯事是因為有不得已的苦衷,而做錯事并不等于那個人就是壞人,那個小偷表現出了自己的后悔,無奈與內心的痛苦盡顯無遺。
英子十二歲,爸爸在擔心家人中死去了,英子和他的父親之間有其他父女之間沒有那份深深的摯愛之情。林海音在故事的最后一段寫的那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句話在我心中落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爸爸走了,英子沒有哭,因為爸爸曾說過,英子長大了要學會獨立,不能哭,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讀了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我并沒有長大,因為我沒有英子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但我知道了長大=責任。
讀了《城南舊事》我有很多感觸。在那些平凡小事中感覺到了無私的愛。最后我再問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長大了嗎?
【初中生城南舊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城南舊事》經典散文06-20
《城南舊事》說課稿08-16
城南舊事的摘抄03-20
城南舊事摘抄03-20
《城南舊事》的教案02-12
《城南舊事》句子09-10
城南舊事感悟05-31
城南舊事句子09-30
城南舊事感悟07-19
城南舊事的感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