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通用11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何不好好地做個工作計劃呢?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5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1
一、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領導組,完善地方病工作責任制:
為深入持久搞好地方病防治工作,我站將認真貫徹學習《山西省地方病防治條例》,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管理領導組,有專業的防治人員組織,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均能規范日常行為及早預防,達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二、做好監督和報告工作:
做好銷售點和民戶碘鹽督測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是我區醫務工作者的責任,也是上級部門制定相應地方病防治措施的可靠依據。因此,我們一定配合縣疾控完成碘鹽的采集工作,確保群眾食用放心碘鹽。
三、控制碘缺乏病、布病,加強宣傳工作力度: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們的認識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們可以依賴群眾,利用村廣播、宣傳畫、宣傳單、口頭宣傳等不同形式的宣傳方式,積極開展地方病防治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預防碘缺乏病最簡單易行、最有意義和安全有效的`就是長期食用加碘食鹽,對食鹽的存放、注意事項作宣傳點,同時對布病重點人群摸底登記,摸清高危人群放羊、牛的具體數據,開展版面宣傳,早發現、早治療布病患者,降低布病的發生,發病。
四、配合上級部門開展地方病防治工作:
我們一定按照上級要求開展學校地方病甲狀腺的篩查以及普及碘缺乏病知識的了解。
只要我們依照國家關心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政策、法令、條例為依據,宣傳內容有科學性,例舉數據可靠、真實,從而不同程度改變群眾觀念,影響群眾的接受能力,心理狀態,改變環境因素造成的危害,降低發病因素,是有希望減低我區碘缺乏病、布病的發生,避免因此造成的社會危害。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2
根據省、市疾控中心關于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要求,結合我縣地方病防治工作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責任,為保障房縣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一、目標指標
1、依法管理鹽業市場,嚴厲打擊非碘鹽的銷售,凈化鹽業市場,確保全民合格碘鹽食用率達96%以上。
2、加強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碘缺乏病的防治、監測工作。
3、改造、維修改水降氟工作設施,確保氟區人民飲用安全水。
4、做好地氟病監測點的防治效果監測工作和重點氟病區現狀調查工作。
5、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最有效的宣傳方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地方病防治知識,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健和自覺參與意識。
6、完成居民用戶碘鹽監測288份,合格率在96%以上。
二、具體措施
1、建立健全地方病報告制度,開展地方病防治工作情況調查,掌握我縣地方病基本情況,為制訂防治措施提供依據。
2、加大鹽業市場監管力度,與鹽業部門配合,依法打擊非碘鹽的銷售,縣防疫站定期對居民用戶的食用鹽進行含碘量抽樣監測。各鄉鎮衛生院要密切注意轄區內碘鹽銷售情況,發現非碘鹽、偽劣鹽,立即上報。
3、新生兒臍帶血tsh監測。
為進一步加強碘缺乏病監測評估,實行科學防治,今年要在城區和部分鄉鎮開展新生兒臍帶血tsh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開展針對性補碘治療。
4、健康教育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大力開展地方病防治知識的宣教工作。我縣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編印各種宣傳資料,以“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為契機,帶動其它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各主要中小學校要開展以碘缺乏病防治為主的健康教育課,有專職老師負責。并以學校為陣地,輻射周圍群眾,增強病區群眾的.自我保健和自覺參與意識。
5、多方爭取,籌集資金,在高氟區繼續推廣改水降氟工程。
6、搞好地方病疾病監測工作。每年隨機抽選4所中小學開展1—2次碘缺乏病、地氟病監測工作,掌握、評估防治效果,并總結經驗,推廣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工作進度安排
1、碘鹽監測:2、5、8、11月各抽取3個鄉鎮,每個鄉鎮抽選3個村,每個村隨機抽取8戶居民碘鹽,監測、評估合格碘鹽食用率。
2、健康教育宣傳:5月15—19日各鄉鎮要以“碘缺乏病宣傳日”活動為契機,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大力開展以碘缺乏病防治為主的各種地方病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同時對重點地區開展碘鹽稽查。
3、疾病監測:8月隨機抽取4所中、小學校開展碘缺乏病監測,10月抽選1—2個高氟區小學對8—12歲兒童進行地氟病監測。
4、11月對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并總結上報。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3
一、加強領導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健康已成為當前居民、群眾的迫切需要,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此,我校把健康工作列入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廣泛深入的開展,我校成立了鎮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并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對全校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協調、督促、檢查。各班根據學生實際和年齡特點,制定了教學計劃、活動記錄、工作總結。同時也抓住宣傳這個陣地,充分利用學校的黑板報、宣傳標語、校園廣播、等宣傳設施,對健康教育特別是地方病防治知識進行宣傳。
二、主要措施
1、將碘缺乏病列入教學內容。要求衛生與健康教師將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衛生課,每周用一課時向學生講解宣傳地方病知識,重點是碘缺乏病和地方。通過課堂上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地方病發病癥狀,發病原因及如何防治的知識,提高地方病防治知識的普及率。
2、在學校開展專題性活動。向家長、學生宣傳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識。學校在其最醒目的場所刷一條永久性關于地方病的標語。如:堅持食用碘鹽,保證兒童健康發育等等,讓地方病防治的意識滲入學生腦海;每月辦一期地方病防治專欄,向教師、學生形象、生動的`介紹如何防治碘缺乏病和地氟病知識;搞一次實踐性活動,如做半定量測量,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鑒別非碘鹽與合格碘鹽的區別,提高保健意識。
3、召開家長會,讓專門教師向家長傳授健康知識,讓學生向家長講解如何防治地方病知識,從而提高家長對地方病防止知識的知曉率,通過老師——學生——家長這一有效的傳播鏈開展宣傳活動,普及防治知識,提高防病意識,同時學校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對甲狀腺患者進行治療,以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
4、通過衛生部門專門人員對學生進行定期體檢,建立學生健康檔案,了解學生健康狀況,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了解地方病在學生中發病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聯系醫院補救。
5、對學生定期進行有關地方病防治的常用知識檢測,了解學生知曉情況,要求學生每學期寫一篇有關地方病防治的作文,不斷提高保健意識。
6、加強班級管理,將地方病防治列入班級管理內容,由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健康管理,指導學生形成健康的日常飲食習慣,并向家長宣傳相關知識,繼而讓家長形成健康的做飯方式。
7、加強領導定期考核。將健康教育列入學校考核范圍內,教育行政部門定期對學校的健康檔案、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教案、學生材料等進行檢察,督促學校認真組織、精心安排,確保健康教育在學校順利開展。
三、實施目標
在各級黨委和政府部門、教育局及衛生部門的領導下,力爭地病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使我校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開課率達100%,四至六年級學生對碘缺乏病防治知曉率達80%以上,對地方防治知識知曉率達90%以上。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4
地方病防治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相結合,加強部門協作,充分調動廣大地方病防治人員的積極性,激發病區群眾參與意識,瘧疾防治、碘缺乏病的防治為重點。按照市文件精神,結合我中心的實際情況,特定本中心地方病工作計劃。
一、防治目標及任務
(一)、碘缺乏病的防治與監測
開展碘缺乏病的防治和病情監測。堅持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加強部門協作配合縣疾控中心做好病情監測點的工作。做好5月5日碘缺乏病防治日的'宣傳活動。
(二)瘧疾防治
繼續做好發熱病人的門診血檢工作,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嚴防瘧疾省外輸入,防止內源性局部暴發流行,完成本地區2‰的血檢任務。
(三)腸道寄生蟲病防治
開展群防群治,以行政村為單位,有計劃地開展集體驅蟲工作,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各村幼兒結合兒保工作進行普治。
二、工作措施
(一)繼續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保護和增加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深刻認識到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增加投入,完成各項防治目標和任務。
(二)、加強組織隊伍建設
堅持地方病工作的長期性、經常性、科學性,增強責任心,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建立地方病工作目標責任制和獎罰制,切實提高工作質量,確保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
(三)、加強地方病健康教育
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識,提高全民防病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干預疾病的發生,增強全民身體素質。教育部門要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認真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學生的地方病防治工作。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5
(一)改革地方病管理體制,健全專業隊伍
衛生部設有全國地方病防治辦公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建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針對本地區情況設立了專業機構,組建專業隊伍深入病(疫)區工作。
(二)建立地方病監測系統
1、地方病的監測是有計劃、有系統、有規律地連續觀察地方病消長趨勢、影響因素和預防措施效果,為控制和最終消來滅地方病提供科學依據的一種方法。
2、通過經常性監測,收集、分析、提供地方病動態信息資料,研究地方病的流行規律,作出預報預測及評價防治效果。
(三)防治地方病主要是第一級預防
1、化學元素性地方病
a.補充環境和機體缺乏的元素
(1)在婦女妊娠前或妊娠初期補充足夠的碘可預防地方性克汀病、亞臨床克汀病、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癥及發育性疾病如不孕、早產、死產、新生兒死亡等。出生后各個發育時期補充足夠的'碘可以預防和治療地方性甲狀腺腫。
(2)補硒可預防大骨節病、克山病。補硒(口服亞 硒酸鈉片、亞 硒酸鈉強化食鹽、糧食噴硒等)后,可促使大骨節病發病率顯著下降,患者骨骺端病變修復,也可使克山病發病率明顯下降并可預防其惡性發作。
b.限制環境中過多的元素進入機體,如防止氟、碘的過度攝入。
2、生物源性地方病
a.殺滅宿主使宿主長期大面積下降是消滅自然疫源地的根本控制措施。
b.殺滅媒介昆蟲防制生物源性地方病的重要措施。化學藥物(敵敵畏、敵百蟲、除蟲菊類藥物)對蚤、螨、蜱均有效;此外,還應加強個人防護(涂沫驅避劑)及注意環境衛生。
c.消毒又分
(1)疫源地消毒:對有或曾經有污染源的場所進行消毒;
(2)預防性消毒:對可能受病源體污染的場所、物品進行消毒;
(3)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消毒是殺滅傳播因素中病原體的重要手段,對預防鼠疫、布魯氏菌病是不可少的措施。
d.預防接種通過生物制品接種,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力。鼠疫活菌疫苗接種后,其免疫力只有半年;布魯氏菌活菌疫苗和森林腦炎滅活疫苗的免疫力能維持1年;Q熱滅活疫苗的免疫力較為持久。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6
本年度,在衛生部門的重視、大力支持下,我校把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學校要工作,在不懈努力和抓落實的過程中,我校學生、教師、家長掌握了基本的地方病防治知識,形成了健康觀念,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地方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不斷提高。
一、加強領導
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廣泛深入的開展,我校成立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對全校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協調、督促、檢查。各班根據學生實際和年齡特點,制定了教學計劃、活動記錄、工作總結。同時也抓住宣傳這個陣地,充分利用學校的黑板報、宣傳標語、校園廣播、等宣傳設施,對健康教育特別是地方病防治知識進行宣傳。
二、多渠道宣傳
1、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要渠道作用,學校將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教育課,堅持把碘缺乏病和地氟病有關知識作為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納入課堂教學,在上好“碘缺乏病和地氟病防治教育課”方面,做到了“四有”,即:有教師有教學內容、有教學時間、有教案。使學生了解了碘缺乏病和地氟病的危害,明白了使用正規碘鹽和防氟降氟的重要意義。
2、通過向學生發放宣傳資料的形式,教師從網絡等地方搜集地方病知識印發給學生,宣傳地方病病防治知識,告知家長及學生。動員學生及家長正確購買食用碘鹽,認識防氟降氟的意義,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我校共向全校340學生發放了宣傳資料,然后通過這340名學生帶動周圍的村民,大家共同閱讀宣傳資料。
3、學校加強校園附近地段標語宣傳,書寫、懸掛防氟標語,校園內開辟專門報欄張貼宣傳圖畫及知識、各班級教室內張貼衛生小知識。
4、號召學生寫好一作文與防治地方病健康教育有關的`范文。為使宣傳活動進一步深化,學校安排高年級學生寫好一作文地方病防治相關的范文,強化學生對地方病知識的識記。
三、衛生部門大力支持
為使地方病防治工作順利開展,宿豫區疾控中心疾防人員多次到學校,為學生進行健康檢查,發放碘缺乏病及地氟病宣傳資料,適時對學生發放地方病調查問卷,給予學校宣傳資金支持,促進了學校健康教育的有序發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對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繼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積極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地方病課程設置和健康課教師培訓工作,扎實開展好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繼續廣泛宣傳動員,把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7
一、進一步提高對地方病及血吸蟲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預防控制地方病和血吸蟲病是關系到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問題,學校健康教育的成效直接影響著全體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地方病及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本著對廣大學生身心健康高度負責的精神,加強對地方病及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領導,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我校將地方病及血吸蟲病預防控制工作納入學校衛生工作計劃 和健康教育教學活動中,并切實加以落實。
二、明確防控工作職責形成防控工作長效機制
根據縣教育局統一要求,學校明確各自工作職責,結合學校特點,認真制定防控工作的.具體措施,并積極主動配合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地方病防治專業機構開展地方病及血吸蟲病防治健康教育。要將地方病及血吸蟲病防控工作與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有機結合,通過健全制度、完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使地方病及血吸蟲病防控工作形成長效機制。
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健康教育活動
將碘缺乏、地方性氟中毒等重點地方病防治,以及血防知識納入健康教育課的教育內容。地方病及血防知識健康教育課要求聘請醫院醫生實施。我校將在地病防治部門指導下,充分利用學校先進的信息網絡平臺進行防控知識宣傳,采取邀請血防、地方病防治專家進行報告、授課、座談、訪談及參觀查滅螺血防工作現場等方式,從理性和感性兩方面提高學生防控意識。要組織開展好“防治碘缺乏病日”的宣傳工作。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8
為提高我校學生對地方病防治知識的認識,根據有關文件精神,我校開展了防治地方病宣傳教育工作。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我校的地方病主要為“氟中毒”。長期以來,雖然經過一系列綜合防治,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成效,但人們對氟中毒的防治意識還比較薄弱,對改水在氟中毒防治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是很充分,這就需要從學校抓起,從小學生抓起,進一步強化防治認識,最終消除氟中毒病。因此,我們從深化認識,加強領導入手,落實專人負責學校“氟中毒防治”教育工作。
二、扎扎實實,開展工作
氟中毒病的防治工作,在我校主要有兩項任務,第一是對師生進行“氟中毒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增強防治意識;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學生向家人及附近的家庭主婦搞好宣傳。為此,我們重點抓了下面幾個方面工作:
1、堅持把氟中毒病防治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課程計劃,安排了專門的課程--體育鍛煉/健康教育課,開展對氟中毒病防治的教學。
2、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要渠道作用,學校要求將地方病防治列入健康教育課,堅持把氟中毒病有關知識作為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納入課堂教學,在上好“氟中毒病防治教育課”方面,做到了“四有”即:有教師、有教學內容、有教學時間、有教案,“氟中毒病防治教育課”率在四至六年級達100%,學生對氟中毒病防治知曉率達到95%以上。使學生了解了氟中毒病及其危害,以及氟中毒的`防治主要就是改水,明白了使用水的重要意義。
3、結合此次“防治氟中毒病”活動,通過向學生發放宣傳資料的形式,宣傳氟中毒病防治知識,告知家長及學生,動員學生及家長正確、合理的使用水資源。我校共向近100多名學生發放了宣傳資料,然后通過這100名學生帶動周圍的家庭婦女,大家共同閱讀宣傳資料,了解防治氟中毒病的重要意義,是宣教活動做到“以點帶面,四兩撥千斤”之功效。
4、我校以“防治地方病”為主題,張貼宣傳畫1副,辦專題黑板報一期,懸掛氟中毒條幅1副,使防治地方病工作的氛圍洋溢于校園的各個角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對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繼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積極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地方病健康教育課程設置和健康課教師培訓工作,扎實開展好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通過繼續廣泛宣傳動員,逐步形成教師--學生--家長--社區共同參與的健康教育模式,把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9
一、布病監測
按照國家布病監測方案的要求,縣防疫站共調查了轄區內12
個自然村,重點人群調查人數1500人。對布病疫點養殖戶進行常
規抽血化驗,共做試管凝聚試驗27余人,發現陽性0人,無確診病例。
二、健康教育促進活動開展情況
今年我鎮開展了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促進活動工作,確定土門村、龍王廟村、龍泉村、八龍廟村等開展健康教育促進活動工作,縣地病辦制訂下發了活動實施方案,召開了成員單位以及項目鎮協調會議。活動時間是5月-9月份,各項目村在政府所在地、衛生院、均制作了固定不銹鋼宣傳欄,每季度更換一次地方病防治知識宣傳內容,利用大眾聚集日,在集市設置宣傳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解答群眾疑點疑問。活動結束后,防疫站對活動進行了效果評價,具體如下:
1、基線調查情況
在項目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之前,對我鎮開展地方病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項目村的小學生和育齡婦女食用碘鹽防治知識知曉情況開展基線調查。
健康教育項目基線調查共調查5所學校共抽查150名46年級學生,碘缺乏病回答正確題數之和為200題,健康知識知曉率90%。
2、健教活動開展情況
在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調查的同時,向被調查村發放宣傳折頁500張(發放資料均有簽字和記錄)。每個目標學生還在家中自帶食用鹽,檢查是否為碘鹽,檢查學生家庭食用鹽150份,全部含碘。5月15日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在土門鎮街道聯合舉辦以“科學補碘,持續消除碘缺乏病”為主的碘缺乏病防治宣傳活動。此次活動共參加100余人,設有咨詢臺2個,現場解答了群眾有關碘缺乏病防治問題,講解防治知識和真假碘鹽鑒別方法等。現場懸掛宣傳主題橫幅2條、擺放宣傳展板8個、發放預防地方病防治宣傳材料和重點人群檢測尿碘重要性及意義的相關宣傳單共計100余份。
3、效果評價
健康教育工作結束后,對目標村及時開展了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效果評價五村5所學校4-6年級學生150人(調查學校與基線調查一致),碘缺乏病回答正確題數之和為200題,健康知識知曉率90%。調查學校所在村家庭主婦75人,碘缺乏病回答正確題數之和為375題,健康知識知曉率90%。
三、5.15碘缺乏病日宣傳活動情況
我鎮地方病防治辦公室和村醫積極組織和協調,多個部門參與,共同在土門街道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向群眾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
為了搞好此次宣傳教育活動,我院地病辦做了扎實有效的工作安排,參加活動的單位有文教、衛生、廣電、財政、政府等。本次宣傳活動準備充分,場面熱烈,形式多樣,宣傳材料豐富,在宣傳活動現場向廣大居民免費發放宣傳單、宣傳畫、碘鹽監測試劑,受到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媒體作了及時的`宣傳報道。整個活動期間,全鎮共發放宣傳資料20XX份,宣傳畫120張,懸掛張貼宣傳標語4(幅),舉辦宣傳欄12個,免費發放碘鹽監測試劑100份。接受群眾咨詢200余人次。向群眾宣講如何科學食用加碘鹽,讓大家充分認識碘缺乏病危害,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向孕產婦宣傳,要堅持食用碘鹽,預防出生缺陷,保護母嬰健康。
四、地方病防治規劃中期自查考核評估
我鎮在縣地病辦的組織領導下,根據組織管理和有關部門職責進行了詳細的自查評估工作。通過各單位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的共同努力,我鎮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長遠發展的良好局面,完成了地方病20XX年健康教育目標任務。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克服困難,
解決實際問題,向為消除地方病危害的目標努力,努力使地方病防治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10
為進一步加強我區地方病防治工作,完成預防和控制地方病防治任務,我區主要針對碘缺乏病、布病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遏制布病等地方病發生,從而保障我區人民的身體健康,現制定本年度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領導組
完善地方病工作責任制:為深入持久搞好地方病防治工作,我站將認真貫徹學習《山西省地方病防治條例》,建立、健全地方病防治管理領導組,有專業的防治人員組織,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均能規范日常行為及早預防,達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
二、做好監督和報告工作:
做好銷售點和民戶碘鹽督測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是我區醫務工作者的責任,也是上級部門制定相應地方病防治措施的可靠依據。因此,我們一定配合縣疾控完成碘鹽的采集工作,確保群眾食用放心碘鹽。
三、控制碘缺乏病、布病,加強宣傳工作力度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們的認識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們可以依賴群眾,利用廣播、版面、宣傳畫、宣傳單、口頭宣傳等不同形式的宣傳方式,積極開展地方病防治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預防碘缺乏病最簡單易行、最有意義和安全有效的就是長期食用加碘食鹽,對食鹽的存放、注意事項作宣傳點,同時對布病重點人群摸底登記,摸清高危人群放羊、牛的具體數據,開展版面宣傳,早發現、早治療布病患者,降低布病的發生,發病。
四、配合上級部門開展地方病防治工作
我們一定按照上級要求開展中、小學地方病的篩查以及家庭婦女、小學五年級學生碘缺乏病知識的'了解。
只要我們依照國家關心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方針、政策、法令、條例為依據,宣傳內容有科學性,例舉數據可靠、真實,從而不同程度改變群眾觀念,影響群眾的接受能力,心理狀態,改變環境因素造成的危害,降低發病因素,是有希望減低我區碘缺乏病、布病的發生,避免因此造成的社會危害。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 11
今年我鎮地方病工作要進一步加大血、地防工作力度,廣泛開展宣傳教育,營造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群眾參與的防治氛圍,繼續全面實施跨區域聯合查螺和無障礙滅螺舉措,深入開展流動人口血吸蟲病監測,推進各項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全面開展。
一.工作目標
(一)努力確保我鎮血防“三無”,即無陽性釘螺,無內源性急血病人、無新感染病人發生。
(二)查全查實應查環境,螺點漏查率不超過10%,查漏率不超過5%;近三年有螺環境100%開展鞏固性滅螺并保持無螺;當年查出的可滅螺點覆蓋率達100%;完成監測查病任務。
(三)加大地方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力度,提高廣大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
二.工作任務
(—)血吸蟲病防治。
1.組織管理
各村要將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納入本村5—10年農村建設規劃計劃中,及時調整本村血防專業隊伍。保持一支素質較好、人員穩定的隊伍。要求6-10人,并積極參加鎮里組織的春秋兩季查螺前的培訓。鎮中心衛生院應在鎮政府的領導下做好實施工作,并保證地防醫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血防工作。
2.螺情監測。
(1)查螺:根據《浙江省達到消滅血吸蟲病標準監測鞏固技術方案》中釘螺監測的要求,全鎮必查村12個(合并村),其中3年內查出的行政村6個,3—9年未查出的村5個,10年以上未查出的村1個,春季查螺時間為3月初至4月底,采取系統抽樣結合環境抽查法,10年內有螺村框距5米,10年以上為10米,環境抽查2框。秋季(9—10)月查螺重點為春季漏查和查螺不全的環境、村莊周圍等復雜環境。
(2)螺情復查:鎮在各村自查結束后,必要時請縣地病辦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螺情復查。
(3)聯防查螺:xx年常山縣為贛浙兩省四縣(市)血防聯防值班縣,我鎮作為聯防鄉鎮,將按常政地病辦制定的<>開展查螺工作。
3.滅螺和鞏固性滅螺。
(1)目標:本著“控制源頭,強攻難點,清理一片,鞏固一片”要求,全鎮擬訂當年清理鞏固螺區,健全責任制列入鎮對村的.年度目標考核。遏止釘螺面積的上升,力爭有螺面積、有螺村有所下降。
(2)滅螺方法:納入承包滅螺的環境,繼續實施滅螺承包責任制,具體做法按<<常山縣滅螺承包責任制工作方案(合同)>>和承包合同書約定的內容進行。另外能土埋的盡量土埋,結合環境改造,一般春季3次藥物噴殺,秋季再復滅2次,以達到鞏固性滅螺。
4.傳染源的管理。
(1)外來傳染源監測:包括:流動人口,從外地返回的或是嫁入的流動人口居民監測查病100人。
(2)有螺村居民監測以及各小學在校學生6至14歲監測查病要求400人,各聯防村要求100人。
(3)具體要求:衛生院6月30日完成監測任務的40%,10月30日前完成60%,并送疾控中心監測。
5.痢疾的監測和防治工作。
(1)監測對象:流動人口及“三熱”病人(診斷痢疾、疑似痢及不明原因發熱的病人);
(2)監測時間:5至11月份,監測人數80人,5至6月完成40%。7至10月完成60%。希望各村做好宣傳工作,有疑似病人及時送衛生院驗血檢查、診斷。
6.其它地方病及寄生蟲病的控制與監測。
根據省、市有關規定開展碘鹽監測及土源性腸道線蟲病監測工作,控制碘缺乏病,并對小學1-3年級學生或幼兒園抽樣檢查,陽性率達30%以上要進行集體服藥預防,監測人數60人。
7.健康教育
各村要開展形式多樣的以血吸蟲病防治為主的宣傳教育,采用大眾傳媒和人際傳播形式,對來自或往返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四川、云南等省份尚未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縣開展防治知識宣傳,居民血防健康教育覆蓋率達到95%以上,重點人群血防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
三.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各村、有關部門必須充分認識血防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抓住社會新農村建設及公共衛生投入的有利時機,下決心克服困難,深入推進血防工作。各村和相關部門領導要帶頭參加查螺,并有活動記錄,要及時調整村級血防查螺隊伍,及鎮專業隊伍負責轄區范圍內螺情復查、清理工作。
(二)抓住重點,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各村要統籌安排項目和資金,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有效治理螺情嚴重的環境,切實控制釘螺面積和降低釘螺的再現率。
(三)加強督導,提高質量
提高滅螺質量和工效是保證釘螺面積得到有效壓縮的有利手段。各村要加強對滅螺過程的監管,確保滅螺工作按技術要求落實到位,滅螺前承包人或地防醫師要事先通知養殖戶,注意水系流動,防范藥物傷害事故的發生,確保滅螺順利完成。
(四)加大投入,落實經費保障
鄉鎮和村級要積極籌措資金,加大血防經費的投入,保證當地查滅螺、疫情監測、健康教育、流動人口查病工作的正常開展。
(五)依法防治,嚴格責任追究制。
鎮村級要克服畏難厭戰和麻痹松懈情緒,明確職責,嚴格依照《血吸蟲防治條列》開展防治工作,加強監督檢查。對工作疏忽造成螺情回升的,要堅決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地方病防治的工作計劃12-03
學校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11-12
地方病防治工作計劃(精選10篇)09-16
地方病防治工作總結10篇07-01
地方病防治工作總結報告10-02
2016地方病防治科管理制度11-21
地方病防治教育工作總結(精選18篇)01-20
六病防治工作計劃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