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防疫制度(精選9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制度,制度一經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校防疫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防疫制度 篇1
為了更好地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積極預防和控制學生常見病和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護學校師生的身體健康,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制定以下衛生防疫制度:
一、學校衛生防疫工作由學校衛生領導小組負責,具體工作由校醫執行。
二、做好師生的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利用學生的健康教育課、衛生宣傳欄、學校月報、廣播、貼宣傳畫,教職工大會等多種途徑,進行衛生知識、傳染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教育,使大家逐漸了解衛生保健知識,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提高健康水平。
三、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特別要做好突發性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及處理工作。
四、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發現師生患傳染病及可疑傳染病時應及時報告縣衛生防疫站和縣教育局,并迅速隔離病人,對病人活動的場所進行徹底消毒,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防止疫情擴散。
五、全校師生發現傳染病都有義務向有關部門報告,對在防治傳染病工作中,特別是在突發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中有突出成績的。應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表揚,對知情不報,造成傳染病擴散或故意造成傳染病擴散的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處理。
學校防疫制度 篇2
為了對全校師生身體健康負責、創建健康衛生校園、避免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制度。
1、每天早晨由各班打掃衛生包管區,做到地面無垃圾、無廢紙、無其他污染物。
2、廁所每天打掃二次,沖洗數次。
3、走道、樓梯每天至少打掃一次。
4、垃圾筒每天消除一至二次。
5、餐具每天清洗、過水和消毒。
6、總務處、校醫室和有關清潔工經常檢查校園衛生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7、各班主任老師要加強學生的出入管理,禁止學生私自離校,每天清點學生人數,對曠課的學生,各班主任老師要了解其原因,掌握學生的去向,并認真做好晨檢記錄。
8、各班主任老師如果發現學生出現發熱、皮疹,及呼吸道癥狀,應立即送往校醫室診治,不得私自讓學生外出就診,確實需要外出診治者,應先同校醫室人員聯系。
9、各班主任老師的晨檢記錄要每天一次送往校醫室,校醫室人員負責監督、檢查,對于未能及時完成晨檢記錄的班級,要說明原因并及時補上晨檢記錄。對于拒不完成晨檢的班,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10、醫務人員對來就診的學生要做出正確的.診斷,對于學生群體中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應予以合理治療,對于出現高熱、皮疹等癥狀的呼吸道傳染病疑似病例,醫務室要及時轉入醫院確診,不得延誤。
11、疑似病例一旦確診,衛生所要及時上報學校領導小組和衛生防疫部門,不得瞞報、漏報。
學校防疫制度 篇3
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文化環境,特訂本制度。
一、教學衛生:
1、保障學生每天學習的時間。適當安排作業,盡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2、1~6年級學生應堅持做眼保健操,自覺課間休息。
3、教師應準時下課,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休息。
4、期中后要調整學生座位,矯正學生視力。
5、嚴格培養學生正確閱讀坐姿、握筆、聽講的姿勢。
二、環境衛生:
1、學校建立衛生檢查評比制度,建立衛生員隊伍,每天一檢查,每周一小結,一評比。
2、以班為單位,落實衛生地段,堅持每天三掃(早、午、晚)。教育學生養成文明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不涂污墻壁,大便后要洗手,做到確保校園凈化,天灰板無蛛絲灰塵,墻壁無腳印,地面無痰跡,桌椅無刀痕,廁所無臭味。
三、個人衛生:
1、要求學生儀容端莊大方,講究衣著,頭發衛生。
2、定期對學生進行個人衛生檢查,著重于衣著、頭發、指甲的.衛生,并進行衛生教育。
3、建立和健全學生衛生檔案,衛生教師要及時做好衛生保健指導,結合各個不同季節特點,對常見病的預防進行教育。
4、認真做好預防近視宣傳和教育工作。
衛生工作是學校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全體教職工要認真重視,同心協力做好。
學校防疫制度 篇4
1、宿舍成立疫情管理小組,建立疫情報告體系。設置專人監督,檢查宿舍的疫情管理及消毒情況,積極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2、每天對住宿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發現有體溫高于37.3℃時,及時通知項目部疫情領導小組,進行隔離觀察或住院治療。
3、宿舍實行日報制度,每天不少于兩次,上報體溫及人員出行情況。
4、宿舍住宿人員不得私自將無關人員帶進宿舍住宿。
5、進出生活區必須佩戴口罩,并每天進行更換,防止細菌感染。
6、宿舍公共區域有專人進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消毒,重點部位如宿舍門把手、餐桌、碗柜、衛生間等,應重點消毒,增加消毒頻率。
7、宿舍住宿人員必須注意個人衛生,各宿舍住宿人員嚴格執行宿舍管理制度。
8、宿舍內注意通風及用電、用水、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燈關、水關、火滅。
9、保證飯前及便后洗手,碗筷、水杯、毛巾不混用。
10、食堂必須采用分餐進食,避免人員密集扎堆,防止感染。
11、就餐時,必須認真洗手,不得在就餐時扎堆,避免面對面就餐,避免就餐時說話。
12、進入宿舍生活區,在就餐時最后一刻才能摘下口罩。
13、有電梯宿舍,乘坐電梯必須佩戴口罩,每天對電梯按鈕進行消毒,按壓電梯后手指請勿接觸口鼻及揉眼,更不得接觸口罩,到達樓層后及時洗手才能防止感染。
14、宿舍專人負責消毒、清掃、垃圾統一地點存放、統一外運,嚴禁私自亂扔,清掃人員必須做好防護各項安全措施。
學校防疫制度 篇5
1、用分餐就食,使用一次性飯盒錯峰打菜,避免人員密集。
2、打菜人員與廚師均需正確佩戴口罩,打菜人員之間必須至少保持2米以上距離。
3、所有在疫情期間值班的人員可坐在同一餐桌就餐,新到崗人員必須將盒飯帶到非密集通風的'地方就餐。
4、嚴禁對著食堂內飯菜咳嗽、打噴嚏。
5、打菜分多批次進行,嚴防扎堆。
6、飯前必須洗手,洗手時長不少于20秒。
7、餐廳每日消毒兩次,餐桌椅使用后進行消毒。餐具用品需高溫消毒。操作間保持清潔干燥,嚴禁生食和熟食混用,避免肉食生吃。
8、規范食品進貨渠道,體檢不合格人員不得從事食堂管理和服務工作。要求施工人員禁止購買街頭盒飯及無照商販的食品。
9、食堂就餐實行分時間段分批開飯制,之間保持安全距離、專人負責監管。
10、EPC項目部及分包商,就餐時間派專人負責食堂監督管理,糾正違章。
學校防疫制度 篇6
1、首次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在保安室門口接受體溫測量,并建立臺帳。
2、凡是體溫測量在37.1℃以下的人員即可進入現場觀察區,嚴禁直接進入生活區,不合格人員執行政府管控措施。
3、被測量體溫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測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佩戴防護眼罩、防護手套等。
4、接受測量體溫的人員必須自覺排隊,間隔二米,嚴禁扎堆,擾亂秩序。
5、體溫測量人員必須通過掃二維碼查詢14天活動軌跡,截屏交給值班人員,做好登記。
6、首次體溫測量合格的人員進入現場后,需按照每日至少兩次的標準在觀察區進行體溫測量,為期14天,并建立體溫檢測臺帳。
7、進入觀察區未做核酸檢測的人員不得進入生活區。
學校防疫制度 篇7
1、有專用保健室、觀察室,保健用品專用。
2、幼兒園內的餐具、毛巾、玩具、便器和室內空氣等必須按“消毒隔離工作常規“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3、幼兒園內的兒童活動室、臥室、廁所、營養室、隔離室、觀察室,應采用含氯消毒劑每日一次預防性消毒。
4、幼兒園發生傳染病或在醫學觀察期間,應根據不同病種及時嚴格地做好消毒隔離工作,消毒方法按“消毒隔離常規“要求進行。
5、幼兒一人一巾一杯一餐具,一用一消毒,大便便盆亦一用一消毒。
6、幼兒園的`環境、物體表面、空氣等消毒均應符合衛生標準。
傳染病消毒隔離制度:
1、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級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后方可回園。
2、采取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綜合措施。
3、控制傳染源
(1)、根據傳染病流行病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對病人及早作出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采取有效措施隔離病人,及時登記上報。病源攜帶者亦應及時隔離并治療。
(2)、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及適當管理,在觀察期內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轉園。
4、切斷傳播途徑
(1)、配合防疫部門對托幼機構的環境及各種物品進行終末消毒或隨時消毒,以殺滅可能存在于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
(2、)針對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強飲食衛生以預防消化道傳染病,消滅蚊子等媒介昆蟲以預防蟲媒傳染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進行空氣5、保護易感兒童
(1)、掌握易感兒名單,傳染病流行季節加強晨間檢查及全日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如被動免疫或藥物預防。
(2)、合理安排幼兒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強戶外鍛煉,提高幼兒對疾病的抵抗力。
四、傳染幼兒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須經過消毒凈化再排入下水道。
六、保健人員進隔離室必須穿上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接觸患病幼兒后,應及時洗手。
學校防疫制度 篇8
一、早晨來園開窗通風。
二、傳染病流行季節或班中有傳染病發生時每日下班后開紫外線燈一次,每次半小時;其余時間每周五一次,每次半小時。
三、毛巾:洗凈后放熱力消毒柜消毒,消毒后晾曬,每日一次。
四、水杯:每日先在一池中清水清洗,再二池洗滌劑清洗,再將洗滌劑清洗干凈后在三池中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而后在四池中用流動水清洗徹底干凈后,放消毒柜內消毒。在消毒柜內消毒時要求水杯口朝下,做到水杯里外無污漬、奶漬,水杯沿無銹漬。
五、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專用毛巾浸泡在100mg/L的消毒液中后應用。
六、抹布: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懸掛晾干。
七、桌面:每餐前用清水擦拭,然后100mg/L的消毒液消毒,4分鐘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凈。
八、門把手、水龍頭:用蘸有清水抹布先擦拭,再用蘸有100mg/L的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而后用蘸有清水抹布擦拭。
九、廁所:隨時沖洗,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消毒一次。
十、玩具: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鐘后清水刷洗。
十一、梳子: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后清水刷洗。
十二、圖書:每周五在陽光下爆曬。
十三、拖鞋: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鐘后清水刷洗。
十四、床單枕巾:每月最后一個周五由幼兒家長拿回家清洗。
十五、被褥:每月底日光爆曬一次,用紫外線燈消毒二次。
十六、個人衛生:餐前老師用流動水及香皂,按照六部洗手法水洗手,平時勤剪指甲、勤洗頭。
十七、消毒用毛巾及墩布專用,不得他用。
學校防疫制度 篇9
(l)養殖場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入口處設消毒池,設置專門的隔離室和獸醫室。養殖場周圍要有防疫墻或防疫溝,只設置一個大門人口控制人員和車輛物品進人。設置人員消毒室,人員消毒室設置淋浴裝置、熏蒸衣柜和場區工作服。
(2)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必須淋浴,換上清潔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和靴后方可入內,工作服不準穿出生產區,定期更換清洗消毒;進入的設備、用具和車輛也要消毒,消毒池的藥液2~3天更換一次。
(3)生產區不準養貓、養狗,職工不得將寵物帶入場內。
(4)對于死亡畜禽的檢查,包括剖檢等工作,必須在獸醫診療室內進行,或在距離水源較遠的地方檢查,不準在獸醫診療室以外的地方解剖尸體。剖檢后的尸體以及死亡的畜禽尸體應深埋或焚燒。在獸醫診療室解剖尸體要做好隔離消毒。
(5)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若確實需要引種,必須隔離45天,確認無病,并接種疫苗后方可調人生產區。
(6)做好畜舍和場區的環境衛生工作,定期進行清潔消毒。長年定期滅鼠,及時消滅蚊蠅,以防疾病傳播。
(7)當某種疾病在本地區或本場流行時,要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并要按規定上報主管部門,采取隔離、封鎖措施。做好發病時畜禽隔離、檢疫和治療工作,控制疫病范圍,做好病后的凈群消毒等工作。
(8)本場外出的人員和車輛必須經過全面消毒后方可回場。運送飼料的包裝袋,回收后必須經過消毒,方可再利用,以防止污染飼料。
(9)做好疫病的接種免疫工作。衛生防疫制度應該涵蓋較多方面工作,如隔離衛生工作,消毒工作和免疫接種工作,所以制定的衛生防疫制度要根據本場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全面、系統,容易執行和操作,做好管理和監督,保證一絲不茍地貫徹落實。
【學校防疫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衛生防疫制度06-13
學校衛生防疫消毒制度(精選5篇)06-27
學校衛生防疫管理制度(精選10篇)07-16
學校衛生和防疫管理制度(通用8篇)09-10
學校發放防疫物資簡報08-02
學校防疫物資儲備方案08-25
學校防疫物資采購方案10-10
防疫期間學校物資配送方案09-01
學校防疫簡報(通用21篇)08-09
學校防疫宣傳簡報(精選17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