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最新規章制度(精選5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診所最新規章制度(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診所最新規章制度1
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止醫源性疾病的傳播,加強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由診所負責人負責購貨、驗收、使用、消毀等環節的管理工作。
(二)、購買時必須到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經營公司進貨,購進后經驗收三證齊全(衛生許可證號、生產許可證號、醫療器械注冊證號)。必須取得省級以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和衛生行政部門頒發衛生許可批件的生產企業或取得《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進合格產品。
(三)、物品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墻壁≥5cm。不得將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發放使用。
(四)、使用前檢查包裝有無破損、失效、霉變、標識是否清楚,無可疑現象方可使用。否則,禁止使用。
(五)、使用后立即就地毀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后,塑料類盛于專用回收袋(黃色)內,非塑料類盛于(黑色)醫療垃圾回收袋內,不得混入其它醫療垃圾。每天焚燒一次,作好記錄。醫療廢物存放室由專人管理,定期消毒。做到夏、秋防蚊、蠅,并注意防火。
(六)、衛生員要做好自身防護。在工作時,必須穿隔離衣、帶口罩、隔離帽及手套。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七)、使用時若發生熱原反應,感染或其它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留取樣本送檢,按規定詳細記錄,報告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八)、診所發現不合格產品質量可疑產品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報告當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不得自行作退、換貨處理。
診所最新規章制度2
1、各科主任、副主任應加強對本科門診的業務技術指導及行政管理,保證門診工作的正常運行。
2、各科應確定一位思想素質好、業務技術過硬的中級職稱以上人員擔任門診組長,協助科主任做好本科門診管理工作。
3、各科室參加門診工作的醫務人員,必須服從門診部的統一管理和協調。
4、門診醫護工作應由有一定經驗的醫護人員擔任,各科每工作單元應由副高以上人員坐診,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每周出門診量不得少于2個工作單元,主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門診量應占科室門診量70%以上。
5、要認真診查,規范書寫門診病歷,各科門診組長負責本專科門診醫療質量的檢查、把關;對確診有困難的疑難重癥病人,應及時請上級醫師診視;凡連續三次門診后仍不能確診者,由首診科室副高以上人員提出門診疑難病例會診。
6、各科門診不得擅自限號、停診,若必須取消該專科門診時,()必須書面報告門診部,說明原因,方可執行。
7、門診醫師因各種原因需停診或換診者,必須在開診前24小時用“換診通知單”通知門診部,通知單要求有科室主任簽字,換診人員原則上要求與停診者為同級職稱。
8、上午10:30或下午4:00以后,若門診仍有大量病人時,門診部應立即通知各科增援,各科主任應積極配合,并及時抽調人員支援。
9、門診醫師應與病房加強聯系,根據病床使用及病員出院情況,有計劃地收入病人。
10、門診醫師應科學、合理用藥,盡可能地減輕病人負擔,在病人轉入社區時要提出診治意見。
11、畢業三年內的青年醫師和進修醫師不得單獨出門診,隨上級醫師出門診時,門診組長應負責對其介紹本專科門診診療流程及有關門診工作的規章制度,并在業務技術上負責把好關,低職稱人員不許看高職稱號。
12、各科派到門診上班的醫師必須自覺遵守勞動紀律,不得隨意遲到、早退、脫崗等。若兼顧其他工作(如病房工作)時,必須事先安排好,不得影響門診工作。
診所最新規章制度3
1、科室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兼積監控醫師、護士組成,并在科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
2、遵守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在醫院感染管理科的領導下進行預防醫院感染的各項監測,對監測發現的各種感染因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生率。
3、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積極協助調查。
4、定期檢查本科室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做到合理使用抗感染藥。
5、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6、認真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和消毒隔離制度。
7、醫務人員掌握自我防護知識,正確進行各項技術操作,預防銳器刺傷。
8、做好衛生員、陪人、探視者、配膳員的衛生管理。
診所最新規章制度4
1、在院領導及院內感染管理部門的領導下,積極配合開展醫院感染監測、消毒隔離等工作,定期分析與考評,層層負責,及時尋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控制。
2、無菌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則。
3、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滅菌”的要求。
4、在進行口腔診療操作時,醫務人員應當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時戴防目鏡,每處理完一個病人更換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5、傳染病患預診離開后,一切用物立即更換并嚴格進行終末消毒。
6、各診室內應有流動水洗手及消毒液泡手設備,開診前后用消毒液擦拭診室內物品表面及拖洗地面。
7、診室、治療室、消毒室每日照射消毒二次,“84”消毒液按規定更換,監測并登記。
8、口腔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器械,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的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理。
診所最新規章制度5
1、進入病人口腔內的所有診療器械,必須達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滅菌”的要求。
2、凡接觸病人傷口、血液、破損粘膜或者進入人體無菌組織的各類診療器械,包括牙科手機、潔牙機、各類車針、根管治療器械(牙銼、側牙針、撥髓針、光滑髓針、測量尺等)、手術器械(組織剪、組織鑷、持針器、血管鉗、刀柄等)、撥牙器械(牙鉗、牙鋌、骨鑿、骨膜分離器等)、牙周治療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有效的壓力蒸汽滅菌。
3、接觸病人完整粘膜、皮膚的口腔診療器械,包括口鏡、探針、牙科鑷子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口腔檢查器械者,必須標識齊全,無過期、無漏氣、無破損,并禁止重復使用。各類用于輔助治療的物理測量儀器,熱牙膠充填儀、牙膠棒、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須達到消毒。
4、凡接觸病人體液、血液的修復、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須置紫外線、臭氧機燈下一米距離內照射30分鐘備用。
5、光固化機頭使用時必須用一次性薄膜套住,并一人一用一丟棄,紙尖、牙膠尖采用一次性用品,并使用后做無害化處理。
口腔科診療環境、牙科綜合治療臺及其配套設施的消毒制度
1、診室開診前半小時開窗、開門,保持空氣自然流通,開診后嚴格控制人員流動,診室結診后中午、晚上定時用紫外線動態滅菌機進行空氣消毒一小時。
2、治療工作結束后,用含氯的消毒劑擦抹工作臺和地面,每周對診室內環境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消毒處理,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門窗、墻面、桌椅等。
3、牙科綜合治療臺及附屬設施(包括頭托、扶手、各種開關、醫師座椅等)用一次性墊巾覆蓋并及時更換,不能覆蓋者用含氯消毒液每天擦拭消毒,有污染時及時擦拭消毒。吐盆應在治療每一病人后及時沖洗,每日下班前用含氯消毒劑清洗消毒。
4、每名病人治療后均應采用合適的方式徹底清洗負壓吸唾裝置,必要時采用含氯消毒劑清洗。
各類口腔診療器械、敷料的消毒與滅菌效果的監測制度
1、醫院感染質控科定期對我科診療器械敷料的消毒與滅菌效果進行采樣監測,我科工作人員必須積極配合,送回的監測報告護士長、科主任要過目知曉,有異常時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與醫院感染質控科溝通達成共識。
2、我科壓力蒸汽滅菌鍋每周進行生物監測,并留存記錄以備用,新的壓力蒸汽滅菌鍋及維修后的壓力蒸汽滅菌鍋應進行B-D實驗后才能使用。
【診所最新規章制度(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