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科技工作總結通用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企業科技工作總結通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業科技工作總結通用1
20xx年,xx市圍繞我市“三大目標規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高新區,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逐漸凸顯,全市域創新的格局逐步形成,現將科技創新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圍繞國家高新區中心,逐步打造創新高地、創業福地
一是合力做好高新區迎檢工作。4月份,迎接了安徽省科技廳廳長宛曉春一行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調研,宛廳長對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為國家高新區創建提振了信心。為貫徹宛廳長調研精神,加快落實國家高新區創建任務,召開了專題任務分解會議,充分調動相關部門積極性。圍繞我市市委全會明確的“三大目標規劃”,對高新區戰略規劃、產業規劃和匯報材料進行了數次修改。編制了《高新區資料匯編》,完善了高新區規劃展示廳的內容,在北京順利組織召開了國家高新區規劃論證會。目前,正在全力做好國家高新區迎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順利迎接10月份科技部專家組的現場考察。
二是聚力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舉辦高端活動造氛圍。20xx年以來,我市先后舉辦了紡織產業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和鋁產業創新發展高端會議、硒與健康產業創新發展高峰會議,成立了華信藥業為牽頭單位的全國富硒產業聯盟并設立富硒產業聯盟基金,加快形成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舉辦了xx市首屆科技政策知識大賽和在校學生知識產權創新創意大賽,提高全社會科技創新積極性。強化創新平臺建設促研發。獲批xx首家“功能性復合調味品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組織三寶與東華大學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籌建xx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大對xx市新型研發機構的協調與管理。申報了安徽省第二家企業專業化國家級眾創空間,將要迎來科技部現場考察。我市注重平臺的績效管理,全省34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省考核中被評為優秀,我市占3家;全省27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參與省評估,通過9家,我市占2家;全省19家院士工作站績效評價為優秀,我市天能名列其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強基礎。今年以來,我市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新成立1家生產力促進中心,2家專利代理機構,目前正在籌建科技大市場和技術轉移中心,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奠定基礎。
三是全力做好產業轉型升級文章。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開展了高企調研及研發統計培訓工作,上半年認定高企11家,高企預計全年達到76家,獲批阜陽市優秀高企3家。組織企業申報進入國家科技型企業庫,目前已入庫企業76家。加大項目申報力度,申報獲批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4個,4家企業項目進入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行業賽,已經獲得省、阜陽市項目資金及獎補資金3207萬元。目前正在組織申報20xx年省科技進步獎4個,均已通過形式審查,組織申報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6個,研發設備補助項目39家,申請省級項目和獎補資金6000萬元。促進產業快速發展。高新區成立了高新投,籌備設立5億元產業引導基金,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資金支持。不斷加快提升創新能級,新獲批了國家火炬阜陽xx高新區糧食機械特色產業基地,至此,高新區已形成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2個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二)圍繞國家創新型縣(市)目標,突出打造“雙創高地、產業新城”
一是發揮科技金融支撐作用。我市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科技創新引導資金各1億元,充分發揮科技金融的引導作用。20xx年,深入推進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城市創建工作,先后組織12家企業與擔保機構對接,為企業進行專利質押融資貸款8100萬元。爭取阜陽市科技創新券87萬元。
二是加快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安徽建筑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基地建設和學生實習就業平臺建設等。20xx年上半年,組織帶領50多家企業與中科大、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50余份,共同開展技術攻關,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橋梁。
三是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20xx年1-7月份,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均位居全省縣市第5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35件,僅次于合肥、蕪湖、馬鞍山。組織申報獲批了國家知識產權規范化培育市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的申報工作。
四是做好人才引進培養。我市成立了人才局,修訂了人才發展政策,著力營造起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東錦、銀河、京安醫院均已簽訂院士工作站建站框架協議,即將申報省院士工作站。引進高層次人才3家,獲得我市高層次人才資金支持2900萬元,一鳴新材料的聶剛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
五是申報國家創新型縣(市)。4月份,xx市作為安徽省試點縣進行了創新數據采集和填報,9月份,進行了縣域創新數據正式采集。目前,我市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材料已通過省專家評審,已由省科技廳推薦至科技部待評。我市將加強與科技部溝通,繼續做好國家創新型縣(市)跟進工作。
(三)圍繞全市域創新愿景,重點打造區市聯動、區市合一范式
一是以高新區理念引領全市域創新。以國家高新區的理念引領國家創新型縣(市)的創建,以國家創新型縣(市)的創建引領國家高新區建設,將園區創新提升為全市域創新,用創新、創先、創優的理念引領全市各項工作,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發展,開闊視野,提升站位,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新氛圍已在全市蔚然成風。
二是發揮xx科創委的統領作用。20xx年1月,我市成立了xx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統籌推進國家高新區、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等重點創新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已召開xx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全體會議3次,安排部署了國家高新區和國家創新型縣(市)工作,為創建提供合力和動力。
三是加大民生及社會領域科技投入。農業農村領域,組織30位省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深入鄉鎮,開展科技實地幫扶。組織申報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站2家,申報中央引導地方發展(扶貧)項目4個,獲得精準脫貧科技示范項目資金34萬元,推薦邴集三和村參加科技部組織的科技示范村評選,展現農業與科技的互融。教育領域,組織xx四中申報獲批安徽省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正在協助京安骨科醫院申報省院士工作站。
二、存在的問題
(一)科技創新層次仍然不高。我市科技創新雖然在皖北領先,但是與皖南及沿海先進地區相比,差距明顯,仍需奮力尋得突破。
(二)創新要素仍需進一步集聚。我市技術、知識密集型企業仍較少,高端創新平臺有限,公共服務平臺有待進一步強化,需要進一步激活創新要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三)一二三產業融合速度有待加快。現階段的三產融合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融合度較低、融合層次較淺。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紐帶有待形成,一、二、三產業中的企業主體聯盟有待建立。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統籌推進國家高新區創建和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工作,打造區市合一的xx樣板。
(一)順利迎接國家高新區現場考察。近期科技部專家組將到高新區正式現場考察,我市將做好高新產業戰略規劃、發展規劃、匯報材料、匯報PPT的修改定稿工作,規劃展示廳、科技孵化器內設施等完善工作,做好國家高新區迎檢的其他準備工作,確保順利迎接科技部專家的現場考察。
(二)做好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對接。目前,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材料已由省科技廳推薦至科技部,我市將做好溝通匯報工作,力爭年底順利獲批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正式開始為期3年的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
(三)舉辦各類高端論壇及活動。依托院士工作站舉辦以再生資源等為主題的高端產業峰會,打響xx院士經濟品牌,著力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對進入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決賽的4家企業加強指導,力爭有2家以上企業獲得優秀獎,打響xx創新創業品牌。
(四)統籌推進金融、人才、平臺工作。一是推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真正發揮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力度,強力助推產業高端發展。二是加快高端人才的引進。組織我市東錦資源、銀河皮革、京安骨科醫院申報組建院士工作站,力爭新增院士工作站1-2家。做好我市新申報的3家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的跟進工作,力爭有2-3家獲得省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立項。三是加快創新平臺的建設。組織申報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做好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的現場迎檢工作,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五)著力打造要素集聚的創新高地。一是抓好企業主體培育。做好第二批高企的申報認定工作及高企培育工作,力爭全年高企數量達到76家,組織企業做好科技型企業入庫工作,力爭全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90家,做好3個省科技進步獎、6個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的跟進工作,爭取實現省科技進步獎新突破。二是打造知識產權強市。加快爭創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市,做好國家專利質押融資、專利保險試點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培育市場等7個試點的實施工作。三是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與昆明理工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高校合作,按照協議內容,盡快推進人才基地、科研基地等落地,為企業與高校合作搭建好橋梁。引導更多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對接,簽訂產學研協議,全年產學研合作協議超過70個。
企業科技工作總結通用2
本次大賽的開展,既是對同學們進行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一次考驗,也是對同學們提升我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一次檢驗。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作用,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在我校學生科技創新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中的作用。
1、本次科技大賽,我校共有46名同學參加了科技競賽,其中,22名同學取得了國家一等獎1名,省二等獎1名,市三等獎1名,縣三等獎2名,校三等獎3名;參加市科技創新大賽的17名同學均獲得國家一等獎,省二等獎,市三等獎的好成績。
2、在學校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中,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利用各種科普資源,為學生們提供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如,“我是中國力量的傳遞者”、“世界科學小小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科技日”等等;參賽的同學通過各種形式,積極參與到科技大賽,如,“中國科技創新大賽”和“世界科技日”等等。
3、本屆科技大賽在我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我校學生代表在省科協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優異成果和良好的社會聲譽。
4、本次科技大賽的成功舉辦,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提高了同學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同學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企業科技工作總結通用3
xxxx年,在公司經營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安全環保管理工作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安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向公司領導匯報如下:
一、制定安全環保整體工作思路。
作為公司基礎管理部門,我部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夯實基礎,細化責任,在項目尚處于籌備階段就著手完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以法制化、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的方式推進安全管理工作,以改善安全環境質量、保障職工健康、保護環境安全為出發點,著力抓好公司安全環保管理的各項工作。針對現實情況,制度了“以法律為規范認真做好安全管理基礎工作”的整體思路。
二、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完善的制度是保證安全的基礎。為此,我部結合公司實際,建立和完善了本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了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先后編制、整理出臺了《安全管理手冊》、《安全生產臺賬》、《應急救援預案》、《安全生產實施細則》、《職工安全培訓手冊》等文件,形成了完整、規范、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體系,在此基礎上還與公司內部全體員工簽訂《安全責任書》,為全面依法管理奠定了基礎。
三、明確安全管理的目的,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不僅是處理事故,更重要的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對生產要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展和擴大,將可能發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為此,我部安全管理重點針對項目實施過程中人、物、環境因素狀態進行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消除和避免事故,達到保證現場安全和以及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的目的與效果。
四、強化安全培訓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安全管理是公司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的安全與工程能否順利開展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沒有安全就沒有成績,一旦發生事故,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為此,安全環保部細化了安全管理步驟,明確了各級各部門安全管理的職責和權限,強化了各自職能和執行力。尤其是今年來通過組織開展新員工入職“三級”安全教育、職工安全專題教育、消防演練、消防知識培訓等專題教育,確保全體員工受到一個系統的、有層次的、全面的職業健康安全環境教育。在六月份“安全生產月”活動中,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的要求,組織全體員工通過專題教育、板報、懸掛安全宣傳標語的形式積極學習安全、消防知識。通過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廣大員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在全公司內部營造“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
五、始終堅持“四全”動態管理,時刻掌握安全動態。
安全管理與公司的所有人員有關,涉及到公司活動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公司全過程及一切生產要素。為此,在安全管理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動態管理。做到對公司的安全工作了然于心。
六、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不斷完善、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管理活動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消除新的危險因素,為此,我部不斷地摸索新的規律,總結管理、控制的辦法與經驗,指導新的變化后的管理,使安全管理不斷地上升到新的高度。
一年來,在“以法律為規范認真做好安全管理基礎工作”整體思路指導下,公司安全環保管理工作取得了相應的工作成果,為益馬高速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xxxx年安全管理工作規劃:
為了加強益馬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預防和建設生產安全事故,保障xxxx年項目安全順利實施,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鞏固xxxx年工作成果,我部將在明年工作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監督指導項目部、工區、作業班組成立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認真落實施工安全預案措施,保證生產活動符合安全、文明生產的要求,積極創建平安工地。
2、突出重點,深化安全生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現場管理工作,定期組織安全大檢查,加強現場檢查力度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3、突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促使安全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加強對安全教育培訓的監督管理工作,做到進場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率達到100%。
4、加強事故應急救援管理工作。針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特種設備等各類突發險情,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職責和要求,編制崗位應急響應預案。為了不斷提高員工的事故處理能力和應急技能,組織一次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活動。
5、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依法做好職工職業健康監護和防護用品的發放工作,定期組織對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檢測和職業健康體檢,健全員工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杜絕發生職業病。
6、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進程,確保安全、環境和健康管理方針的貫徹和目標的完成,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有效運行,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任重而道遠,為此,我部將再接再厲,持之以恒,努力開創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為創建和諧安全的項目管理、文明進步的企業文化而努力奮斗!
【企業科技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企業科技工作總結12-27
科技企業口號08-15
企業科技理念標語12-09
企業科技創新論文04-01
科技企業口號匯總推薦06-11
暑期科技企業實踐報告07-13
電力科技企業實習報告08-30
科技企業個人簡歷02-27
科技公司企業口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