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3-11-24 23:25:35 志升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周公誡子書原文及翻譯

            《周公誡子》說的是周公告誡兒子立國的道理。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原文】

            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注釋】

            恭:肅敬,謙遜有禮.

            榮:榮華顯貴.

            儉:行為約束而有節制,不放縱.

            尊盛:位高勢盛.

            卑:低下。

            貴:地位顯要。

            畏:同“威”,威嚴。

            聰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聰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偽.

            哲:明智,聰明.

            博聞強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由:奉行,遵從.

            慎:謹慎,慎重.

            【翻譯】

            周成王將魯國土地封給周公姬旦的兒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后,你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輕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發。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以接待賓客,(即使這樣)還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聽說,道德品行寬容,并用謙遜的品行來保有它的人,必會得到榮耀;封地遼闊,并憑借行為約束而有節制來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職顯赫,并用謙卑來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貴;人口眾多、軍隊強大,并用威嚴來統御它的人,必定會勝利;用愚笨來保有聰明睿智,就是明智;見識廣博,并用淺陋來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即使尊貴如天子,富裕得擁有天下,便是因為擁有這些品德。不謙虛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紂就是這樣。(你)能不謹慎嗎?”

            關于周公

            周公簡介從本文人物的語言中可以看出,周公是一個懂得如何守業,能做到禮賢下士,大智若愚;對晚輩能夠進行諄諄教導的一個長者形象

            周公: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代第一位周公。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圣”,儒學先驅。

            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稱為周公。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監”叛亂,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還政成王,在鞏固和發展周王朝的統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周公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師,三年后平叛,并將勢力擴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為東都。

            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于《尚書》諸篇,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論語》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文武周公”是孔子最為推崇的人物,而文王奠基、武王定鼎、周公主政。正是由于文王武王作為君主,而周公為周朝制定了禮樂等級典章制度,使得儒家學派奉周公、孔子為宗,之后歷代文廟也以周公為主祀,孔子等先賢為陪祀。

            在唐開元時期,掌控欲極度強烈的唐玄宗李隆基作為皇帝不能容忍周公在武王逝世、成王年幼時期主政以及西周末期周厲王出奔后的“周召共和”,于是下令取消周公文廟供奉的資格,改以孔子為主。

            文章評析

            六種謙得

            《周公誡子》中提到的六種“謙德”,對現代仍有借鑒意義:一個人尊敬別人,寬以待人,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一個國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儉節約,這樣國家才會更發達,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個人身居要職,就仍要有一種謙虛的美德,不能認為自己是高高在上,這才是真正的高貴;一個國家,科技發達,兵強馬壯,別國才不敢侵犯,自己就會立于不敗之地;一個人學識淵博,聰明睿智,但仍要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可狂妄自滿,驕傲自大,這才叫真正的聰明。

            禮賢下士

            “禮賢下士”的意思。禮:以禮相待;賢: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下士:降低身份結交有見識有能力的人。語出《新唐 書.李勉傳》,指尊待賢人和結交群士。

            在本文中,周公誡子的觀點是“子勿以魯國驕士”,也就是要兒子做到禮賢下士,并且指出自己輔政“握發吐哺”,做到了禮賢下士。古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劉備的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方能建立蜀國等等。我們不難看出,古代明君都是能做到禮賢下士的,驕士多是昏庸之君。所以現在的領導者,更應該禮賢下士,只又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我們的事業才能發展,社會才能進步。

            周公誡子書賞析

            《周公誡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教育文獻,出自《韓詩外傳》。其核心內容為周公對其子伯禽的教誨。他告誡兒子不要因為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

            該篇文獻以“握發吐哺”形容君王為國禮賢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種“謙才”強調謙虛謹慎是理天下、成大業的第一要素。在原文中,周公用具體行動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即使沐浴和用餐時也要中斷幾次去接見賢士,以此表達對人才的尊重和渴望。

            周公誡子的論述結構嚴謹,先擺出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證,最后得出重要結論。其觀點之深遠影響了后世,如劉備的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的故事等。總的來說,《周公誡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質,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周公誡子書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誡子書翻譯及原文10-29

          誡子書原文翻譯02-13

          《誡子書》原文及翻譯07-18

          誡子書原文及翻譯08-09

          《誡子書》的原文及翻譯07-20

          誡子書原文以及翻譯04-23

          《誡子書》原文翻譯及注釋07-19

          誡子書原文翻譯及賞析01-14

          誡子書原文翻譯及賞析04-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大片 | 亚洲一区国产美女在线速度快 |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素人黑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 | 天天夜夜综合色鬼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