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原文翻譯

          時間:2021-07-11 19:51:46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晏子春秋原文翻譯

            《晏子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歷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間傳說匯編而成,書中記載了很多晏嬰勸告君主勤政,不要貪圖享樂,以及愛護百姓、任用賢能和虛心納諫的事例,成為后世人學習的榜樣。下面小編收集了晏子春秋(節選)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考。

            一、《晏子使楚》

            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釋

            選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和外交家。

            習辭:善于辭令,很會說話。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

            楚王聞之,之:代詞:這個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詞: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興時。

            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別國。后面的兩個使字,一個作名詞即使者,一個作動詞即委派。

            短:長短,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動詞用,就是請的意思。

            儐者:儐,音賓。儐者,就是專門辦理迎接招待賓客的人。

            臨淄:淄,音資。臨淄,地名,古代齊國的都城,在現今山東省。

            閭:音驢,古代的社會組織單位,二十五戶人家編為一閭。三百閭,表示人口眾多。

            袂:音媚,就是衣袖。

            踵:音種,就是人的腳后跟。

            命:命令,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張,這里是規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國君。

            不肖:不才。

            謂左右曰 謂……曰:對……說

            吏二縛一人詣王 縛:捆綁 詣:到(指到尊長那里去)

            習辭者 習:熟練 辭:言辭

            今方來 方:將要

            嬰聞之,之:代詞:這樣的事

            何坐 坐:犯罪 6、坐盜 盜:偷竊

            通假字:

            1縛者曷為者也 曷通何,什么 2、人非所與熙也 熙通嬉,開玩笑

            “淮南”是指:淮河以南,喻體就是“齊國”

            古今異義詞

            1、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其實:古義:它的果實 今義:實際上

            2、謂左右曰,左右,古義:近侍 今義:左右表方位

            3、反取病焉,病,古義;辱 今義;疾病

            譯文 :

            晏子被派遣到楚國。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可派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嚴肅地回答說:“齊國的都城臨淄有七千五百戶人家,人們一起張開袖子,天就陰暗下來;一起揮灑汗水,就會匯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著肩膀,腳尖碰腳后跟,怎么能說沒有人才呢?”楚王說:“既然這樣,那么為什么會打發你來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賢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賢能的國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國王那里去。我晏嬰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國來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消息,便對侍臣說;“晏嬰,是齊國的'善于辭令的人,將要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辦法呢?”侍臣回答說:“在他來到的時候,請允許我們捆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這人是干什么的?’我們就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又問:‘犯了什么罪?’我們就回答說:‘犯了偷竊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賞賜晏子喝酒。當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從楚王面前走過。楚王說:“綁著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都善于偷竊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長在淮河以南結出的果實就是橘,長在淮河以北就是酸枳,(橘和枳)它們只是葉子的形狀相似,果實味道卻完全不同。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現在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盜,來到楚國就偷盜,難道楚國的水土會使人民善盜嗎?”楚王笑著說:“圣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人物形象

            晏子:機智善辯,沉著冷靜,不卑不亢,以牙還牙,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善于外交,維護自己國家的尊嚴,聰明機智。不辱使命。

            楚王:自作聰明,仗勢欺人,傲慢無禮,想侮辱齊國,大度,知錯能改。高傲自大 。

            二、晏子春秋寓言故事

            原文

            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殺之。晏子曰: “燭鄒之罪有三,請數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數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輕士 ,是罪三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 。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

            譯文

            齊景公喜歡捕鳥,讓燭鄒管理那些鳥。不久,鳥飛走了。齊景公十分生氣,下令想讓官吏殺了他。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請讓我將他的罪狀一一列出加以斥責然后殺掉他。”齊景公說:“好的。”于是召見燭鄒,晏子在齊景公面前列數他的罪行,說:“燭鄒!你是我們君王的養鳥人,卻讓鳥逃跑了,這是第一條罪行;讓我們君王為了一只鳥就要殺人,這是第二條罪行;讓諸侯聽到這件事,認為我們的君王看重鳥而輕視手下的人,這是第三條罪行。”把燭鄒的罪狀列完了,晏子請示殺了燭鄒。景公說:“不用處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注釋

            弋:(yì)帶有繩子的箭,用來射鳥;系著繩的箭,此處名詞作動詞,指用弋射;此處指捕鳥

            使(使燭鄒主鳥):命令,派遣(上級對下級)。

            使(使吾君、使諸侯):致使,讓。

            是:這。

            故:原因,緣故。

            景公:姜姓,呂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齊國國君,齊靈公之子,齊莊公之弟。

            好:愛好,喜愛。

            燭鄒:齊景公的一個臣仆。

            主:掌管,主管,負責管理;也可翻譯成“養”。

            詔:詔書,皇上的命令或文告。這里指下令。

            數(shǔ):歷數;列舉

            重:重視,以……為重。

            輕:輕視,以……為輕。

            聞命:接受教導。命:命令,這里指教導。

            亡:丟失,逃跑,讓……逃跑了,這里指讓鳥逃走了。

            以(以吾君重鳥):認為。

            以(以其罪而殺之):按照。

            以(以鳥之故):因為。

            士:商、西周、春秋時最低級的貴族階層;讀書人。

            前:前面。

            畢:結束。

            而:連詞表承接;連詞表并列 。

            汝:你。

            諫:規勸

            罪三:三條罪狀。古代漢語中數詞作定語常常放在中心詞后。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

            是:這。

            欲(召吏欲殺之):想

            請:請求

            寡人:古代君主自稱。

            寓意:

            1. 揭露當時的帝王統治者重鳥輕人的殘暴本質,頌揚晏子的能言善辯與機智、正直的精神。

            2. 人與人交流需掌握適當技巧,在勸誡指正別人時也應做到趨利避害。

            3. 勸阻他人也要講究方法,有時應學會避其鋒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晏子不是直接勸阻,而是間接委婉地提醒齊景公殺了燭鄒會影響他的聲譽,從而使他改變了主意。

          【晏子春秋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晏子春秋原文及翻譯02-17

          《晏子春秋》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06-17

          晏子春秋《諫上》原文04-12

          晏子春秋閱讀答案附翻譯06-12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第二十五》原文和翻譯06-13

          公輸原文及翻譯原文翻譯06-11

          師說翻譯原文及翻譯07-07

          詠雪翻譯及原文及翻譯02-17

          晏子春秋《景公問晏子曰》原文閱讀及答案12-30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偷拍台湾佬中文网 | 先锋影音资源影音中在线不卡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一级大片在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