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尹潛感懷原文翻譯

          時間:2023-02-10 15:24:16 古籍 我要投稿

          次韻尹潛感懷原文翻譯

            《次韻尹潛感懷》是宋朝詩人陳與義的作品之一。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次韻尹潛感懷原文翻譯,希望有所幫助!

            原文:

            次韻尹潛感懷

            作者:陳與義

            胡兒又看繞淮春,嘆息猶為國有人?

            可使翠華周宇縣,誰持白羽靜風塵?

            五年天地無窮事,萬里江湖見在身。

            共說金陵龍虎氣,放臣迷路感煙津。

            翻譯:

            國難當頭,天子蒙塵,山河破碎,家國不保,由誰來“靜風塵”呢?徒有“金陵龍虎氣”,誰也改變不了屈辱的現狀。陳與義說是“迷路”,實際上十分清醒。只有清醒的人才會說出迷路的話,以敲擊昏君、發蒙權臣。言外之意是督促朝廷調兵遣將,組織人馬,共圖收復失地,以雪靖康之恥。

            詞句注釋

           、僦茌罚ㄗ忠鼭摚┦顷惻c義的詩友,其詩亦學杜甫。陳與義避亂襄漢、轉徙湖湘之際,和周屢有倡和。此詩即其中之一,是一首因巨大歷史事變而引發無限感慨的政治抒情詩。

           、诤鷥海褐附鸨。又:建炎二年(1128)冬,金兵曾擾徐、泗,攻揚州,次年春再至,故言“又”。繞淮春:淮水附近春色。徐、泗、楚、揚,皆屬這個地區。

            ③嘆息:指周詩的憂國內容。猶為國有人:還算是有愛國的人。

           、芸墒梗悍磫枺圆豢墒。翠華:用翠羽為飾的旗,因是皇帝所用,故常用它指皇帝。周宇縣:指周游天下,暗喻到處奔逃。宇縣:猶言天下。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兵取徐州,逼泗州,二月犯楚州,南迸至瓜州,宋高宗自揚州奔鎮江,經常州、吳江、秀州諸地,最后達杭州。

           、莅子穑褐赴子鹕。語林說:諸葛亮執白羽扇,指揮三軍。風塵:戎馬所至,往往塵土飛揚,故以“風塵”言戰亂。

           、尬迥辏鹤孕推吣辏1125)到建炎三年(1129),恰是五年。無窮事:言變亂劇烈頻繁。

           、呷f里句:在奔逃流亡中幸保性命!耙娫谏怼保含F時存在的軀體。見:同現。

           、唷肮舱f”句:希望定都金陵,抗金進犯!褒埢狻保杭刺熳託狻VT葛亮稱金陵形勢“鐘山如龍蟠,石頭如虎踞”;《史記·項羽本紀》:“范增曰:‘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岱懦迹罕恢嗁H的官吏。陳與義自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謫監陳留酒稅,到此時仍未復官。迷路感煙津:對當前大勢本不甚了然,但覺得定都金陵是出路。

            詩詞鑒賞

            周莘(字尹潛)是陳與義的詩友,其詩亦學杜甫。陳與義避亂襄漢、轉徙湖湘之際,和周屢有倡和。此詩即其中之一,是一首因巨大歷史事件引發無限感慨的政治抒情詩。

            靖康之變后,高宗即位,國祚似可中興,但其實仍無寧日。建炎元年(1127)冬至二年(1128)春,金兵三路南犯,將宋高宗趕至揚州。二年冬至三年(1129)春,金兵又大舉南下,連陷徐、泗、楚三州,直逼揚州,高宗倉惶渡江,經鎮江、常州、吳江、秀州等地,最后到達杭州。這首詩為建炎三年(1129)四月所寫,抒發了詩人深摯的愛國感情。

            起句用虛實相濟的手法,高度概括地敘述了三年來金兵兩次大規模的進攻,象引信一樣點燃了詩人心靈的火花。徐、泗、楚、揚均離淮水不遠,金人第二次南犯,時值春季,故曰“繞淮春”。著以“又”字,則將前次來犯一并敘出,用語簡潔。次句用“嘆息”二字表出憂國之意,接以“猶為國有人”,則語帶憤激。賈誼《治安策》曰:“猶為國有人乎?”陳與義以此語入詩,不只是宋人以文為詩的句法,更表明他憂國情殷,與賈誼相似。

            三四句以問句組聯,語氣突兀、感情激越而又對仗工整。詩人大聲疾呼:豈可使皇帝到處流亡,誰能指揮三軍澄清宇內呢?“翠華”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為飾的旗,常用以指皇帝。如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云:“憶昔巡幸新豐宮,翠華拂天來向東!爸苡羁h”,指周游天下,暗喻到處奔逃。“白羽”,指白羽扇,魏晉間人(如謝艾、顧榮)常持白羽扇指揮三軍。蘇軾《祭常山回小獵》詩云:“圣朝若用西涼簿,白羽猶能效一揮!薄帮L塵”則比喻戰亂,杜甫《贈別賀蘭铦》詩云:“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

            頷聯如此,頸聯亦然。杜甫《夜聞觱栗》詩云:“君知天地干戈滿,不見江湖行路難!鄙暇溲試鄳饋y,下句嘆身久飄零。這首詩的五六句即從這兩句脫胎而出,而又自述情事,并非蹈襲古人。自宣和七年(1125)金滅遼攻宋,到建炎三年(1129),五年中天翻地覆,變亂相仍。這種種事變,無窮感嘆,盡納入“五年天地無窮事”一句之中。“萬里”句則敘個人奔走江湖,飽經憂患,幸而獲全性命。“見在身”意為現時存在的軀體。(“見在”即“現在”)意思是說,現時的轉徙流離,正由于五年的無窮事變。兩句表達了一種因果關系,雖對仗工整而一氣直下,不用嗟嘆字面而嗟嘆之意自見,憂憤之情溢于言表。

            尾聯是說自己在煙津迷路之上(意即對當前大勢本不甚了然),感到金陵有帝王氣,應定都于此。“共說”一語切“次韻感懷”之題,意謂這是他和周莘的共同主張。“龍虎氣”,即天子氣!妒酚洝ろ椨鸨炯o》:“范增曰:‘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薄胺懦肌,被貶謫的官吏,陳與義自宣和六年謫監陳留酒稅,到此時仍未復官。定都于何地,是南宋主戰派與投降派激烈斗爭的一個重大問題。主戰派力主定都金陵,旨在據此虎踞龍蟠之地,不僅可以憑借長江天險,抗擊金兵南進,而且可以在有利時機揮師北伐,恢復中原。投降派畏敵如虎,只求偏安,不圖恢復,則反對定都金陵。當時雖尚未定都,但陳與義從高宗一徑南逃的行動中,已經感覺到了投降派的卑劣意圖,于是就在詩中陳述了自己的主張。這時事態的發展,尚未達到建炎四年春高宗逃到溫州時那樣嚴重,詩人便只用了“放臣迷路感煙津”這種說法,紆徐婉轉而用意閎深。

            這首詩撫事感時:沉痛激越,寄托遙深,不獨得杜詩句法,且亦得杜詩精神。由于身世、時代等多方面的主客觀原因,陳與義后期詩歌的憂國愛民之意,與杜詩相近,成就確乎在同時代詩人之上。劉克莊評論說:“元祜后詩人疊起,……要之不出蘇、黃二體而已。及簡齋出,始以老杜為師!齑尾煌鼞n愛,以簡嚴掃繁縟,以雄渾代尖巧。第其品格,當在諸家之上!保ā逗蟠逶娫挕非凹矶钊f里也稱贊他“詩宗已上少陵壇”(《誠齋集·跋陳簡齋奏章》),大致都是不錯的。

            名家點評

            中國宋史研究會會員姜漢椿:詩寫得樸實、婉曲,但在平實的敘述中,撫事感時,感慨萬端,表達出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深深憂慮。他希望宋離宗能定都金陵,起用主戰將帥,平靜胡塵,澄清宇內,抒發了深沉的愛國情懷。(《宋遼金詩鑒賞》)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志熙:此詩造語簡勁、氣格壯健,奔放中有濃厚含蓄,具有很強的表現力,是簡齋晚期表現愛國主題的詩歌中的代表作。(《江西詩派詩傳》)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年—1138年),字去非,號簡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屬河南)。北宋末南宋初年的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杜甫,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次韻尹潛感懷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次韻尹潛感懷古詩閱讀答案08-12

          潛原文翻譯及賞析09-05

          潛原文,翻譯,賞析08-19

          次韻東坡原文翻譯06-11

          登樓感懷原文及翻譯06-11

          尹綽之愛原文及翻譯06-10

          張文潛論詩原文及翻譯06-12

          尹文子大道原文翻譯11-29

          蘇軾《伊尹論》原文及翻譯08-1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AV影院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第74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