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3-08-03 17:15:06 文圣 古籍 我要投稿

          論語七則原文及翻譯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是《四書》之一。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七則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

          論語七則原文及翻譯

            第一則原文翻譯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于是,顛沛⑥必于是!

            譯文:

            孔子說:“富貴和顯貴,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享有的。貧窮與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躲避的。君子離開了仁德,憑什么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的,即使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頓挫折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知識點總結:

           。ㄒ唬┰~語與句子

            1、“富”與“貴”有別,“貧”與“賤”有別。

            富:財產多、富裕。貴:地位高、顯貴。

            反之則謂“貧”、“賤”。

            2、不以其道

            以:用、按照。

            道:方法、途徑!捌涞馈保赫數姆椒。“其”是指示代詞“那”,加在“道”之前起限制作用。并非“其”有“正當”之意。

            3、惡乎……

            “惡”猶“何”;“乎”猶“于”!皭汉酢币鉃椤皯{什么……”。

            4、無終食之間違仁

            無:沒有。

            違:離開、避開。注意不是“違反”。

            5、于是

            是一個短語,不同于現代漢語的連詞“于是”。

            于:在。是:這,指代仁德!坝谑恰豹q言“和仁德在一起”。

           。ǘ┱Z法

            1、是仁之所欲也

            “是”作主語“這”,復指前邊的“富與貴”,此類“是”易誤為聯系動詞。一般認為先秦“是”尚未發展出聯系動詞的用法。

            2、“惡乎”的語序

            是疑問代詞賓語前置。可以借《曹劌論戰》中“何以戰”一句的復習幫助學生理解。

            3、“所+動”短語

            “所”字與動詞性成分結合,轉化為名詞性短語。它所表示的意義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例如“所見”、“所聞”。

            故文中“所欲”、“所惡”這樣的結構,我們可以據此判斷“欲”與“惡”是動詞。

            第二則原文翻譯

            原文:

            子曰:“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譯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里。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知識點總結:

           。ㄒ唬┰~語

            1、“也”作句中語助詞,表示停頓,以待下文的敘述。

            具體地說,有:

            (1)放在主語之后。

            例:是說也,人常疑之

            回也不改其樂

            (2)放在時間狀語或分句之后。

            例: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注意不要與現代漢語的副詞“也”相混淆。

            請學生找出本文的判斷句

            2、堪

            經得起、忍受。

            “堪”還作能愿動詞“可以、能夠”,如“不堪設想”。

           。ǘ┱Z法

            謂語前置

            “賢哉回也!”

            “甚矣,汝之不惠!”

            小結特殊句式:判斷句,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

           。ㄈ┍緞t內容:孔子贊揚了顏回的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

            第三則原文翻譯

            原文:

            子曰: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涼水,睡覺的時候彎曲這胳膊當枕頭用,在這里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顯貴,在我看來如浮云一般!

            知識點總結:

           。ㄒ唬┰~語

            1、疏食

            粗糧。古代以稻粱,以稷為粗糧。

            2、水

            “湯”即“熱水”,“水”是“冷水”。

            3、不義而富且貴

            連詞“而”與“且”是同義詞。

            此句的“而”表示并列關系,表示兩者同時存在。意謂用不正當手段得來富貴。

            內容:在清貧中保持生活的情趣。

            第四則原文翻譯

            原文:

            顏淵、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爾志②?”子路曰:“愿車馬衣裘與朋友共③,敝之而無憾④。”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⑤!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劲!弊釉唬骸袄险甙仓笥研胖,少者懷之⑦!

            譯文:

            顏淵、季路陪侍(在孔子身邊)?鬃诱f:“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季路說:“我愿意將自己的車馬衣服拿出來與朋友們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會后悔!鳖仠Y說:“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奔韭氛f:“希望聽聽先生的志愿!笨鬃诱f:“(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們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關懷!

            知識點總結:

           。ㄒ唬┰~語與句子

            1、對

            回答(下對上)。

            2、奚

            疑問代詞,何,譯為“為什么”。

            3、樂以忘憂

            連詞“以”的作用等同于“而”,表承接,可譯為“就”。

            小結:疑問代詞的歸類:惡,何,孰,奚,安,焉,胡,庸

           。ǘ┱Z法

            “問某人”是問對某人的評價、看法。應當注意和“問于某人”意義有別。

            內容:肯定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第五則原文翻譯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①。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②。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③!

            譯文:

            孔子說:有益有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見聞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諂媚奉承的朋友,當面恭維背后毀謗人的朋友,花言巧語的朋友,是有害的!

            知識點總結:

            (一)詞語

            1、任

            名詞,擔子。引申為責任、職責。如:承其任。

            也作動詞,擔負、擔任。如:任外事。

            2、已

            停止、完畢。

            本句“死而已”!秳駥W》“學不可以已”。

           。ǘ┱Z法

            1、不亦……乎

            “不是……嗎?”表反問的固定格式。

            2、仁以為己任

            “以仁為己任”。

            介詞“以”的賓語提到介詞之前。

            介詞“以”的賓語如果是疑問代詞則一定提到介詞之前。如果是其他詞語,一般在介詞后,有時也放在介詞前。

           。ㄈ┏烧Z:任重道遠

            小結:特殊句式(介詞賓語前置)

            使動與意動的區別

            內容:肯定一種社會責任感。

            第六則原文翻譯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①。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②。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③。”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有三種。以有節度的快樂為快樂,以贊美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多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這是有益的。以驕奢放縱取樂為快樂,以盡情游蕩為快樂,以貪圖安逸為快樂,就有害了!

            知識點總結:

           。ㄒ唬┰~語

            1、“忿、恚、慍、怒”是一組同義詞。

            2、“貧”與“窮”意義有別。

            缺乏衣食錢財叫“貧”,陷于困境或不得志叫“窮”!袄ХΑ、“困窮”連用才含有“貧窮”之意。

            3、斯

            在文言中最常用的是作代詞“此、這”,如: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微斯人,吾誰與歸?

            也起承接作用,可譯為“這就”、“這樣”。如:

            小人窮斯濫亦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受賞者恥,則立功者怠,國斯弱矣

            (二)語法

            “者”字短語

            “者”與動詞、形容詞或數詞結合,轉化為名詞性短語。

            值得注意的是,“者”字短語表示的不一定是“……人”,有些學生尚未引起足夠注意。

            本文“從者”是“隨從的人”,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善者”、“不善者”即是指物。

            內容:引入儒家對君子的界定。學生討論什么樣的人才是君子。

            第七則原文翻譯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為求得保全性命以致損害仁德,而寧肯犧牲生命來成就仁德。”

            知識點總結:

            (一)成語:志士仁人、殺身成仁

           。ǘ┱Z法

            連詞“以”表結果和表目的:

            求生以害仁(表結果)

            殺身以成仁(表目的)

            《論語》簡介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淺近易懂,而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

            思想內容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的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相依的范疇:倫理道德范疇——仁,社會政治范疇——禮,認識方法論范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這種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鬃哟_立的仁的范疇,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范,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叭省笔恰墩撜Z》的思想核心。

            《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則?鬃右虿氖┙蹋瑢τ诓煌膶ο,考慮其不同的素質、優點和缺點、進德修業的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教誨,表現了誨人不倦的可貴精神。據《顏淵》記載,同是弟子問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顏淵“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的表現之一為克己復禮,有所不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與人之間的關系,以欲施做答,欲是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之取舍,施是個人主觀能動性的實踐,用好心壞心來說,要防止好心辦壞事,就要慎施);答司馬!叭收咂溲砸沧殹薄n仠Y學養高深,故答以“仁”學綱領,對仲弓和司馬牛則答以細目。又如,孔子回答子路和冉有的同一個問題,內容完全不同。答子路的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币驗椤坝梢布嫒,故退之”。答冉有的是:“聞斯行之!币驗椤扒笠餐,故進之”。這不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問題,其中還飽含孔子對弟子的高度的責任心。

            藝術特色

            《論語》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不僅篇幅較長,而且注重記述,算得上一篇結構完整的記敘文,人物形象鮮明,思想傾向通過人物表情、動作、對話自然地顯露出來,具有較強的藝術性。

            孔子是《論語》描述的中心,“夫子風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龍·征圣》);書中不僅有關于他的儀態舉止的靜態描寫,而且有關于他的個性氣質的傳神刻畫。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論語》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也是一個特點。

            后世影響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論語》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南宋時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間,科舉開始以“四書”開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務運動,廢除科舉之前,《論語》一直是學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論語》進入經書之列是在唐代!暗教拼,禮有《周禮》《儀禮》《禮記》,春秋有《左傳》《公羊》《谷梁》,加上《論語》《爾雅》《孝經》,這樣是十三經!北彼握渭亿w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論語》中保留了一些人們對孔子師徒的批評諷刺,有的作了辯駁,有的沒有回答。其駁議辯難部分對后世很有影響,如《答客難》等設為主客問答進行辯難的小賦,都從《論語》受到啟發;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現了儒家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奮進精神的贊揚。

          【論語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論語》原文及翻譯03-16

          論語原文及翻譯04-26

          論語原文及翻譯05-06

          論語十九則原文及翻譯01-14

          論語顏淵原文翻譯10-13

          論語為政原文及翻譯04-26

          論語學而原文及翻譯03-23

          論語原文、翻譯、賞析10-13

          孔子論語典籍原文及翻譯04-26

          論語述而篇原文及翻譯04-1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最大的aⅴ久久网站 |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视频 | 亚洲人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