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譯文及注釋

          時間:2024-06-12 18:58:50 煒亮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石壕吏》譯文及注釋

            《石壕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詩在藝術上的一大特點是精煉,把抒情和議論寓于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善于裁剪,中心突出。下面是其譯文及注釋,歡迎閱讀: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譯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來強征兵。老翁越墻逃走,老婦出門應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

            老婦我家里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趕快到河陽去應征,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天亮后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注釋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現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陜縣東七十里。

            (2)吏:官吏,低級官員,這里指抓壯丁的差役。夜: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3)逾(yú):越過;翻過。走:跑,這里指逃跑。

            (4)呼:訴說,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惱怒,兇猛,粗暴,這里指兇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詞:指老婦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前,上前,向前。致,對……說。

            (7)鄴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陽。戍(shù):防守,這里指服役。

            (8)附書至:捎信回來。書,書信。至,回來。

            (9)新:剛剛。

            (10)存:活著,生存著。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暫且。偷生,茍且活著。

            (11)長已矣:永遠完了。已,停止,這里引申為完結。

            (12)室中:家中。更無人:再沒有別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僅。乳下孫:正在吃奶的孫子。

            (14)未:還沒有。去:離開,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孫”兩句一作“孫母未便出,見吏無完裙”。

            (16)老嫗(yù):老婦人。衰:弱。

            (17)請從吏夜歸:請讓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請,請求。從,跟從,跟隨。

            (18)急應河陽役:趕快到河陽去服役。應,響應。河陽,今河南孟州,當時唐王朝官兵與叛軍在此對峙。

            (19)猶得:還能夠。得,能夠。備:準備。晨炊:早飯。

            (20)夜久:夜深了。絕:斷絕;停止。

            (21)如:好像,仿佛。聞:聽。泣幽咽:低微斷續的哭聲。有淚無聲為“泣”,哭聲哽塞低沉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獨:唯獨、只有。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石壕吏》譯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杜甫《石壕吏》譯文及注釋12-02

          《石壕吏》全文譯文09-24

          石壕吏譯文及賞析01-27

          杜甫《石壕吏》譯文及賞析03-19

          石壕吏原文及翻譯注釋01-10

          《石壕吏》教案03-29

          《石壕吏》說課稿07-26

          石壕吏作文12-08

          石壕吏說課稿02-0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美女自拍一区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 | 日本亚洲欧美高清专区vr专区 | 中文字幕大香视频蕉免费 |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