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五首·其一》原文,注釋,作者介紹

          時間:2024-04-17 09:20:50 志彬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讀史五首·其一》原文,注釋,作者介紹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史五首·其一》原文,注釋,作者介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史五首·其一》原文,注釋,作者介紹1:

            原文:

            楚懷放靈均,國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

            漢文疑賈生,謫置湘之陰。

            是時刑方措,此去難為心。

            士生一代間,誰不有浮沉。

            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

            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

            注釋:

           、俪:戰國楚懷王。放:流放。靈均:屈原字。

           、凇妒酚洝でZ生列傳》:令尹子蘭“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于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③漢文:漢文帝。賈生:賈誼。

           、堋妒酚洝でZ生列傳》:“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⑤刑方措:置刑法而不用!稘h書·文帝紀贊》:“斷獄數百,幾致刑措。”

            ⑥良時:政治清明時代。指漢文帝之時。文帝與其后的景帝,史稱文景之治。

            ⑦亂世:此指楚懷王之世。懷王稍后客死于秦。

           、嚆枇_:江名,在今湖南汨羅,相傳屈原自沉于此。

            ⑨長沙:指賈誼。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后人稱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對白居易稱“詩魔”、“詩王”、“詩豪”、“詩史”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之稱,請看唐宣宗的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碧频伦谪懺辏800)進士,由校書郎累官至左拾遺。在此期間,他關心朝政,屢屢上書言事,并寫了不少諷諭詩,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權貴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后他歷任忠州、杭州、蘇州等地刺史。官終刑部尚書。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他與元稹一起,倡導旨在揭露時弊的“新樂府運動”,寫了《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實作了深刻批判。在藝術上,白居易詩以平易曉暢著稱,在當時就流布很廣。有《白氏長慶集》,存詩近三千首,數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讀史五首·其一》原文,注釋,作者介紹2:

            原文:

            楚懷放靈均,國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

            漢文疑賈生,謫置湘之陰。

            是時刑方措,此去難為心。

            士生一代間,誰不有浮沉。

            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

            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

            注釋:

            楚懷:指戰國時期的楚懷王。

            靈均:屈原的字。

            放:流放。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描述了屈原被流放的過程,其中提到屈原被流放后,披散著頭發在江邊行走,面容憔悴。

            漢文:指漢文帝。

            賈生:指賈誼。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描述了賈誼因受到誹謗而被漢文帝疏遠,后貶為長沙王太傅的過程。

            刑方措:指刑法被擱置不用,形容社會安定,無犯罪現象。

            良時:指政治清明時代,這里特指漢文帝時期。

            亂世:指楚懷王統治時期,社會混亂。

            汨羅:江名,在今湖南汨羅,相傳屈原自沉于此。

            長沙:指賈誼被貶謫的地方。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生于河南新鄭。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其代表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讀史五首·其一》原文,注釋,作者介紹3:

            原文:

            楚懷放靈均,國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

            漢文疑賈生,謫置湘之陰。

            是時刑方措,此去難為心。

            士生一代間,誰不有浮沉。

            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

            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

            注釋:

            楚懷:指戰國時期的楚懷王。

            靈均:屈原的字。

            放:流放。

            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描述了屈原被流放后,心懷憂國之情,在江邊徘徊并吟詠的情景。

            漢文:指漢文帝。

            賈生:指賈誼。

            謫置湘之陰:賈誼被貶到長沙。

            刑方措:指刑法被擱置不用,表示政治清明。

            汨羅:江名,在今湖南汨羅,相傳屈原自沉于此。

            長沙:此處代指賈誼,他官終長沙王太傅。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其代表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翻譯:

            楚懷王放逐了屈原,國家政治也顯得荒淫無度。

            屈原心中彷徨不忍離去,只能在江邊徘徊并吟詠悲歌。

            漢文帝對賈誼有所疑慮,將他貶謫到湘水之濱。

            那時刑罰剛被擱置,他離去時心情難以平靜。

            士人生活在一代之間,誰沒有起落沉浮?

            政治清明的時代真令人惋惜,亂世又哪里值得欽佩?

            由此可知,屈原投汨羅江的恨意,未必比得上賈誼貶謫長沙的悲哀。

          【《讀史五首·其一》原文,注釋,作者介紹】相關文章:

          《讀漢書》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12-09

          《馬嵬二首·其一》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9-15

          《柳》原文注釋作者介紹09-24

          《春情》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9-24

          明神的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9-24

          《惜春》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3-25

          《青樓怨》作者介紹及原文注釋09-24

          《九成宮》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9-24

          《瑤瑟怨》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9-24

          《送席大》原文注釋及作者介紹09-24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免费国产精品自产拍 | 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亚洲欧洲国产网站 |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