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寄李之問》原文注釋及評解

          時間:2021-06-13 14:44:05 古籍 我要投稿

          《鷓鴣天寄李之問》原文注釋及評解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注釋】

            ①玉慘花愁:形容女子愁眉苦臉。

            ②鳳城:指北宋都城汴京。

            ③蓮花樓:餞飲之處。

            ④陽關曲:古人送別時唱此曲。

            ⑤人人:那個人,指所愛的人。

            ⑥程:里程,古人稱一站為一程。

            【評解】

            這首詞是作者在長安送別李之問時所作。上片寫送別情景。出城相送,玉慘花愁,

            蓮花樓下,柳色青青。一曲陽關,離人遠去,留下了綿綿相思與懷念。下片寫別后凄傷。

            欲尋好夢,夢又難成。淚濕枕衾,輾轉達旦。雨聲和淚,滴到天明。相思之情,令人心碎。

            據《詞林紀事》載:之問得此詞,藏于篋間,抵家為其妻所得。因問之,具以實告。

            妻善其語句清健,遂出妝奩資尖取歸。

            -----------------------

            這是一首根據在離別時的所感所受而做的詞。《青泥蓮花記》載:“李之問儀曹解長安幕,詣京師改秩。

            都下聶勝瓊,名倡也,質性慧黠,公見而喜之。李將行,勝瓊送別,餞欽于蓮花樓,唱一詞,末句曰:‘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 。’李復留經月,為細君督歸甚切,遂飲別。不旬日 ,聶作一詞以寄李云云,蓋寓調《鷓鴣天》也 。之問在中路得之,藏于篋間,抵家為其妻所得。因問之,具以實告。妻喜其語句清健,遂出妝奩資夫取歸。瓊至,即棄冠櫛,損其妝飾,委曲以事主母,終身和悅,無少間焉。”這一段記載,敘述了聶勝瓊創作這首詞的全過程。聶勝瓊雖然是京師名妓,見到人非常多,但感情卻是何等真誠和專一。

            詞的上闋寫離別,下闋既寫臨別之情,又寫別后思念之情,實與虛寫結合,現實與想像融合為一。

            起句以送別入題,“玉慘花愁出鳳城 ”,“玉”與“花”喻自己 ,“慘”與“愁”表現送別的愁苦,顯示她凄涼的內心世界。鳳城指京都,她送別李之問時,情意綿綿,愁思滿懷,顯示了她不忍分別的真摯情感。

            蓮花樓是送別的地方,樓下青青的柳色,正與離別宴會上回蕩的《陽關》曲相應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眼前的青青柳色與悲哀的離別之曲一起顫動著離人的心弦。何況“一唱《陽關》后 ”,心中的人兒馬上就要起程了。“別個人人”意謂送別那個人,“人人”指李之問 ,“第五句”極言路程之遠。在唱完一曲《陽關》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遠遠離開了她。離別是痛苦的,但別后更苦;詞的下闋,敘寫別后思念的心情。

            相見時難,別也難,但別后希望在夢里依稀可見自己的心上人,更令人悲哀的 ,是難以成夢 。“尋好夢,夢難成”句,寫相戀之深,思念之切。詞人把客觀環境和主觀感情相結合,以大自然的夜雨寄托了離人凄苦 ,“況誰知我此時情”一句,道出了詞人在雨夜之中那種強烈的.孤獨感與痛苦的相思之情。接下去,“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兩句,畫面感人而意境凄靜深沉,顯示了詞人獨特的個性,也突現了詞的獨特的美 。“簾前雨”與“枕前淚”相襯,以無情的雨聲烘染相思的淚滴 ,窗內窗外,共同滴到天明。

            好像大自然也被她的感情所感動 ,溫庭筠《更漏子》一詞的下闋,曾這樣描寫過雨聲 :“梧桐樹,三更下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而萬俟詠的《長相思·雨》也寫到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

            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跟溫庭筠詞相類似,都寫雨聲對內心情感的觸動。然相比之下,聶勝瓊這首詞對夜雨中情景交融的描繪,更顯得深刻細膩。它把人的主體活動與雨夜的客體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枕前淚”與“簾前雨”這兩幅畫面相聯相疊,而“隔個窗兒”更見新穎,突出了詞人的獨特之處,也更深化了離別之苦,因為這里所刻畫的“滴到明”,不僅是“簾前雨”,而且也是“枕前淚”。難怪李之問的妻子讀到這首詞時,“喜其語句清健”。她欣賞作者的藝術才華,被作品中的真摯感情所感染,因而作了毅然的決定 ,“出妝奩資夫取歸”,讓聶勝瓊能遂所愿。

            宋時的歌妓得以從良成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當美滿的歸宿了。能得到這樣結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聶勝瓊這位“名倡”注重自己的前途。這首詞和它的故事,與樂婉同施酒監唱和的《卜算子》詞所反映的感情來看,結局的喜劇和悲劇性質雖然不同,但對于理解當時歌妓的命運和她們的心理,具有樣的價值。

          【《鷓鴣天寄李之問》原文注釋及評解】相關文章:

          李益《寄許煉師》原文注釋05-26

          李寄原文及翻譯03-19

          《李寄》原文及翻譯04-08

          寄遠的原文和注釋05-08

          對楚王問原文、注釋及賞析08-24

          《寄李儋元錫》注釋與評析05-30

          寄人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10-15

          寄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10-16

          《寄陶副使》原文和注釋05-25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偷拍福利视频午夜偷拍福利 |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 日本午夜两性视屏 | 亚洲一区二区无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