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論止盜》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3-06-20 16:47:21 麗華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唐太宗論止盜》原文及譯文

            《唐太宗論止盜》出自《資治通鑒》,由司馬光所著。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唐太宗論止盜》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上又嘗謂侍臣曰:“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則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縱欲也。”

            譯文:

            (唐太宗)皇上與群臣議論怎樣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厲的刑法來制止。皇上微笑著對那官員說:“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盜賊,是由于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于實際的問題,所以也就顧不得廉恥了。我應該不奢侈,節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何必要用嚴厲的刑法呢!”從這以后,過了幾年,天下太平,沒有人把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拾了據為己有,大門可以不關,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唐太宗)皇上曾對身邊的大臣說:“君主依靠國家,國家依靠民眾。依靠剝削民眾來奉養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來充腹,腹飽而身死,君主富裕國家就滅亡。所以,君主的憂患,不是來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興盛,費用就會增大;費用增大,賦役就會繁重;賦役繁重,民眾就會愁苦;民眾愁苦,國家就會危急;國家危急,君主就會喪失政權。朕常常思考這些,所以就不敢放縱自己的欲望了。”

            注釋:

            上:皇上,這里指唐太宗

            徭:古時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無償勞動

            升平:太平

            不暇:顧不上

            論:討論

            或:有人

            重法:嚴厲的刑法

            禁:制止

            哂(shěn):微笑,此處含有微諷之意。

            耳:通“而”,而已

            貪求:貪得無厭

            去:去掉,避免

            奢:奢侈

            選用:選拔和任用

            廉吏:廉潔的官吏

            安:何必

            是:這

            外戶:這句是使動用法句式:使門向外開。也就是不閉門的意思。

            商旅:商人和旅客

            野宿:在郊外露宿。

            自是:從此,從此以后。

            相關練習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學期《頂尖課課練》——24課《大道之行也》課外拓展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上與群臣論止盜:論(討論)止(禁止)

            (2)民之所以為盜者:為 (成為)

            (3)或請重法以禁之:或 (有的人)

            (4)故不暇顧廉恥耳:故 (所以)

            (5)輕徭薄賦:輕(減輕)

            (6)安用重法邪:安 (怎么)

            (7)自是數年之后:是(這)

            二:對盜的問題,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又是什么

            群臣的看法是:重法以禁之(使用嚴厲的刑法來制止)。

            “上”的看法是: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去掉奢侈,節省開支,減輕徭役,少收賦稅,選拔和任用廉潔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

            理由是: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由于賦稅太多,勞役、兵役太重,官吏們又貪得無厭,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這是切身的問題)。

            三:“上”的做法營造了什么樣的社會?(用上文原句回答)

            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四:“海內升平”使你聯想到《大道之行也》中的哪個句子?“外戶不閉,商旅野[2] 宿”使你聯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哪個句子?

            “海內升平”使人聯想到《大道之行也》中: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外戶不閉,商旅野宿”使人聯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外戶而不閉。

            從唐太宗和群臣們不同的止盜方法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君主?

            清正廉潔,開明,會自我反省。

            唐太宗時代出現的“貞觀之治”是孔子所說的“小康社會”,分析其原因。

          【《唐太宗論止盜》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唐太宗吞蝗的原文及譯文07-04

          《唐太宗論弓矢》原文及答案04-13

          養生論原文及譯文01-12

          名實論原文及譯文06-29

          關于辨奸論原文及譯文06-30

          運命論原文及譯文詩歌鑒賞07-21

          《黃庭堅論書法》原文和譯文06-16

          《六國論》原文及譯文04-21

          《劉邦論得天下之道》原文及譯文07-23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国产 | 日韩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国产爱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另类激情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