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宣苦讀成才》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08-09 13:25:30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劉宣苦讀成才》原文及翻譯

            上學期間,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廣為流傳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劉宣苦讀成才》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劉宣苦讀成才

            景泰①間,吉安劉公宣②代戍于京師龍驤衛,為③衛使畜馬,晝夜讀書廄中,使初不知也。公偶與塾師論《春秋》,師驚異之,以語④使,使乃優遇之。未幾⑤,發解及第⑥。取解時,劉文恭公鉉⑦主試,訝⑧其文,謂⑨必⑩山林老儒之作,及啟封,乃公也,人方(一作“始”)(11)識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12)。

            注釋

            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鈺年號。

            ②劉公宣:即劉宣。

            ③為(衛使畜馬):替。

            ④語:交談,告訴。

            ⑤未幾:不久,不一會兒。

            ⑥發解及第:(劉宣參加科舉考試)發榜考中了解元。發解,明清時鄉試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考中舉人第一名為“發解”。及第,指科舉考試考中,特指考中進士,明清兩代只用于殿試前三名。

            ⑦劉文恭公鉉:即劉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⑧訝(其文):對......感到驚訝。

            ⑨謂:說。

            ⑩必:一定。

            11、方(始):認識。

            12、著:著名。

            譯文

            明代宗景泰年間,吉安的劉宣代替別人在京師的龍驤衛當兵,為衛使養馬,白天晚上都在廄中讀書,衛使開始不知道。劉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師談論起《春秋》,老師對他的能力感到驚異,把這件事告訴了衛使,衛使便對劉宣很好了,不久,劉宣發榜考中了解元。會試時,劉鉉主持考試,對他的文章很驚訝,認為這必定是飽讀詩書的老儒生的作品,等到啟封時,才知道是劉宣的文章,人們才認識了劉宣,劉鉉識人的名聲也更加大了。

            人物評價

            劉宣:苦讀成才

            衛使:愛惜人才

            劉鉉:慧眼識才

            啟示

            一個在軍中養馬的人,竟然考中了進士。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在史書中確有記載。這正驗證了“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名言,知識改變命運的確不是虛言。

            作者介紹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號漪園、澹園,祖籍山東日照(今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關于遷到南京的事,焦竑在《與日照宗人書》中說道:“我祖武略公自國初以官游留南京,二百余年矣!德、靖間,饑疫相仍,一門凋謝,只余吾父騎都尉一人耳。”他父親焦文杰,號后渠,活到82歲。兄伯賢,曾做過廣東靈已知縣。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焦竑生于江寧(今南京)。神宗萬歷十七年(1589年)會試北京,得中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業。明代著名學者,著作甚豐,有《澹園集》(正、續編)、《焦氏筆乘》、《焦氏類村》、《國朝獻徵錄》、《國史經籍志》、《老子翼》、《莊子翼》等。

            生平

            焦竑是明代著名的藏書家。《明史·文苑·焦竑傳》載:“(焦竑)博極群書,自經史至稗官,無不淹貫,善為古文,典正訓雅,卓然名家。”《中國藏書家考略》載:“(焦竑)藏書兩樓,五楹俱滿。”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珠江路同仁街,1994年前有一座坐北朝南的雙層木結構建筑,它就是南京地區傳世最久的私家藏書樓建筑——澹園藏書樓。藏書樓建筑面積達350平方米。在南京,民間俗稱為“焦狀元樓”。焦竑幼年、成年家境并不富裕,使焦竑自幼形成了嗜書、集書、抄書及后來條件改善后刻板印書的習慣。集腋成裘,使他成為晚明最大的私人藏書家,有“北李南焦”之說(李指齊東李開先,山東章丘人,明代戲曲家)。焦竑的藏書以抄本和宋明刊本居多。焦竑曾為自己豐富的藏書,編輯了一部兩卷本的《焦氏藏書目》。藏書樓有“澹園”、“抱甕軒”、“竹浪齋”、“萬軸稷”、“五車樓”、“欣賞齋”,等,自經史至稗官雜說,無不收羅。《澹生堂藏書訓》記其“金陵焦太史弱侯,藏書兩樓,五楹俱滿。余所目睹,而一一皆經校讎探討”。錢曾亦稱“近代藏書家,推章丘李(開先)氏,金陵焦氏”。曾編有《焦氏藏書目》2卷、《欣賞齋書目》6卷,均已佚。其“澹園”藏書樓一直保存至1994年,南京修建同仁大廈時被拆,歷經400余年。焦竑把自己的藏書樓命名為“五車樓”,把書房命名為“欣賞齋”——焦竑對收藏到的每一部書,幾乎都經過了親自校勘,并蓋有“澹園焦氏珍藏”、“子子孫孫永保”、“弱侯讀書記”、“竹浪齋品”、“弱侯”、“抱甕軒”、“漪南生”等印章。他的藏書曾經代表著明代南京地區私家藏書的最高水準,具有全國性的影響。對于焦竑的藏書,成為一些學者研究焦竑的切入點。晚清學者葉昌熾,在《藏書紀事詩·焦竑》中寫道:“委宛羽陵方蔑如,廣寒清暑殿中儲。校竑但惜無臣向,《七略》于今未有書。”

            平生和李贄交往最厚。他認為佛經所說,最得孔孟“盡性至命”精義,漢宋諸儒所注,反成糟粕。企圖引佛入儒,調和兩家思想。刻印古籍甚多,大多是哲學及文學作品。他將讀書札記和論文,匯集成為了二十卷本的《焦氏筆乘》,成為焦竑考據與焦竑學術思想的重要文獻。

            1996年12月,南京大學教授徐雁在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南京的書香》里,對《焦竑的澹園藏書》給予了專門介紹。2000年底,由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主編、出版的3卷本《中國藏書樓》,給予了系統介紹。

            焦竑的藏書,在他謝世后,其出路為當時文人所關注。黃宗羲在《天一閣藏書記》中寫到“余在南中,聞焦氏書欲賣,急往訊之,不受奇零之值,二千金方得為售主……”,一方面,焦氏后人萬不得已,還不想賣掉先祖焦竑珍惜了一輩子的書,所以惜售不零賣;另一方面,黃宗羲拿不出“二千金”那么多錢來整狀求購,后來雖托人求購,但至“余歸而不果”。

            在焦竑辭世二十多年后,在晚明的兵火動亂中,焦竑的藏書,最終還是散失了;“焦狀元樓”也在1994年春的南京同仁大廈工程中不幸被拆毀。這讓國內外眾多有識之士人扼腕嘆息!開始從諸多方面尋找、搶救這一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民革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南京大學著名教授徐雁,一直十分關注焦竑及其遺產遺存的保護工作,并為之奔走呼號。

          【《劉宣苦讀成才》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歐陽苦讀原文及翻譯08-10

          范仲淹苦讀原文翻譯08-04

          《與劉大山書》原文及翻譯11-19

          《劉氏善舉》原文翻譯11-12

          劉氏善舉的原文翻譯10-21

          董宣強項令原文及翻譯12-14

          歐陽修苦讀原文翻譯2篇05-01

          劉行本進諫原文及翻譯08-04

          哭劉蕡原文翻譯及賞析06-11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精品 |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h | 乱子伦国产对白在线播放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不 |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欧美在线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