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屏風》閱讀答案和翻譯賞析

          時間:2023-11-10 11:31:01 煒亮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草書屏風》閱讀答案和翻譯賞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于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范的閱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草書屏風》閱讀答案和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草書屏風》閱讀答案和翻譯賞析

            草書屏風

            【唐】韓偓

            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

            【注】懷素,唐代書法家,曾師事張旭、顏真卿等著名書法大師,以狂草著名。

            1.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首句表達出詩人看到懷素草書屏風之后驚喜的感情,以詢問句陡起,好像在問屏風主人“您從哪里得到懷素的草書屏風啊”。

            B.“蹤”,蹤跡。用“蹤”說明他平素就對懷素的去過哪里極為留心和熟悉,所以知道懷素來過屏風的主人家里。

            C.“塵色染”有兩層意思,一是墨跡流傳已久,古色古香,顯得十分珍貴;二是字幅浸染塵色,有些斑駁,愛惜中流露出惋惜之意。

            D.從“墨痕濃”三字中,仍然滿含著詩人的驚喜愛惜之情。這里一個“濃”字,生動地描述出懷素草書中那種筆酣墨飽、痛快淋漓的特色。

            E.主人家所在之處的環境顯得奔放古樸,這正與草書屏風的風格相映襯,書法之美與環境之美相彰顯,更讓詩人欣喜不已。

            2.結合全詩,說說最后一聯的含義是什么?試簡要分析。 (6分)

            參考答案

            1.BE(蹤,不是指懷素的蹤跡,而是指懷素的筆跡,故B項不正確;“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是以“怪石”來比喻懷素草書中的字,指筆畫中的“點”,好象正向秋澗奔赴!昂佟北扔鞴P畫中的“豎”;“古松”比喻筆畫中的“弧鉤”。而不是指主人家的住處,所以E不對)

            2.①如果把屏風搬到水邊,每個字恐怕都要化成龍,游到水中去了。②“以龍喻字”,表現懷素草書飛動的氣勢和蒼勁的形象,仿佛有生命一般;③“恐”,表現出作者對懷素草書的珍愛之情!芭逻@些字變成龍飛走”(或對懷素書法的贊美之情)。(一點2分,共6分)

            二

            1.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首聯,寫詩人詢問對方是從哪里得到這個屏風的,因為他一眼就看出字是懷素寫的,說明詩人對懷素的草書風格很熟悉。

            B.頷聯上句的“塵色染”形象寫出了屏風不被人重視的現實,表達出詩人看到屏風被灰塵沾染的傷感。

            C.頷聯下句中的“墨痕濃”的 “濃”字,生動地描述出懷素草書中那種筆酣墨飽、痛快淋漓的特色,已經把整幅字的風格和意境初步傳達給讀者。

            D.前四句一句一轉,“何處”“分明”“雖多”“猶見”,在轉折中步步頓宕,峰回路轉,引人入勝,表達出詩人的驚喜之情。

            E.主人家所在之處奇石藤松的環境布局,顯得奔放古樸,這正與草書屏風的風格相映襯,書法之美與環境之美相彰顯,更讓詩人欣喜不已。

            2.詩歌的后兩聯使用了哪些手法?描摹出懷素草書的什么特點(6分)

            翻譯:

            你從哪里得到這一個屏風?上面分明有懷素的書法的蹤跡。雖然字幅上侵蝕了塵色,有些斑駁,但還能夠見到墨痕的濃重。寫字的點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澗,字的豎和勾的筆畫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掛在古松下。如果把屏風放到水邊,每個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龍,游到水里去了。

            賞析

            《草書屏風》是晚唐詩人韓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通過生動精辟的語言形式,極其深刻地描述了懷素草書的飛動氣勢和蒼勁形象,以及它那無窮的生命力。

            “屏風”是室內擋風或作為障蔽的用具,為美觀計,上面一般都繪有圖畫或寫有文字,所以它在適用中還有書畫的藝術價值。這首詩看似詠“屏風”,實際上是詠“屏風”上懷素的草書。它“通過生動精辟的語言形式,極其深刻地描述了懷素草書的飛動氣勢和蒼勁形象,以及它那無窮的生命力。是為唐人論書名篇之一”(洪丕謨《書論選讀》)。

            懷素,字藏真,湖南長沙人。原姓錢,幼年便出家當了和尚。生卒年不可考,活動當在公元八世紀,即唐代中葉。他曾師事張旭、顏真卿等著名書法大師,勤奮好學,后遂以狂草知名,興到運筆,如驟雨急旋,隨手萬變,而合乎法度,成為一代大師。他的草書在當時知名度就很高,到后來,他的書跡更為人所寶,雖片紙只字,亦價值連城。他留存下來的墨跡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和《千字文》等,皆系草書,有影印本傳世。其中尤以狂草《自敘帖》最為著名。

            懷素的草書到了韓偓所在的晚唐、五代,愈來愈為世所珍。韓偓本人不僅精于詩歌,對書法也有一定造詣。據宋代《宣和書譜》卷十載:“考其(韓偓)字畫,雖無譽于當世,然而行書亦復可喜。嘗讀其《題懷素草書詩》(按即《草書屏風》)云云,非潛心字學,其作語不能迨此。后人有得其《石本詩》以贈,謂字體遒麗,辭句清逸。”由于韓偓本人對書法有愛好和研究,因而他對懷素遺留在屏風上的草書墨跡表示了極大的興趣!昂翁幰黄溜L?分明懷素蹤”,一開始就以問句陡起,好象十分激動地問主人:“您從哪里得到的這個屏風?”驚喜成分之態,溢于言外。而且緊接著就立刻判定,這分明是懷素的筆跡(蹤,是蹤跡,這里是筆跡)!這充分說明他平時對書法極為留心,尤其是對懷素的草書風格十分熟悉,如故人相遇,一眼便認了出來。接下來,作者在驚喜中對屏風上的整幅墨跡作了審視:“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鼻耙痪鋸摹皦m色染”中,見出墨跡流傳已久,古色古香,彌足珍貴;但由于長期輾轉流傳,字幅上浸染了塵色,有些斑駁,詩人在極端愛惜中似乎也流露出一絲惋惜之意,后一句說雖然染上了很多塵色,但還是可以看見那濃黑的墨跡,從“墨色濃”三字中,仍然滿含著詩人的驚喜愛惜之情。這里一個“濃”字,生動地描述出懷素草書中那種筆酣墨飽、痛快淋漓的特色,已經把整幅字中體現的風格和意境初步傳達給了讀者,十分形象而又準確。

            前四句一句一轉,“何處”“分明”“雖多”“猶見”,在轉折中步步頓宕,峰回路轉,引人入勝,作者的驚喜之情在詩行中不停地躍動。但又顯得一氣貫通,流轉自如,其歡欣的情緒,猶如一條活潑的小溪,在曲折中暢流而下。這四句顯得極為自然,完全是一片真情的流露,讀來仿佛如見當時情狀,到后四句,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對字幅中的點畫作了具體描述,把這一高度抽象的藝術,十分具體、形象地再現在讀者面前,而且具有懷素書法的特點,使人嘆賞不已。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這兩句先是從點畫來贊美懷素書法的蒼勁有力。前一句是說懷素草書中的字,好象怪石正在向秋澗奔赴。這一比喻形象奇特,但卻由來有自。晉代衛夫人《筆陣圖》說:點,要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這里在“石”前加一“怪”字,就表明它不同一般,體現出懷素草書的“狂”的特色。在“怪石”與“秋澗”間著一“奔”字,充分表現了草書中“點”畫在映帶時那咱迅疾有力的動勢,十分生動。后一句是說懷素草書中豎和弧鉤筆畫,真象枯藤(即“寒藤”)掛在古松上,這個比喻又從歐陽詢來。歐陽詢《八訣》說:豎,要如“萬歲之枯藤”;弧鉤,要如“勁松倒折,落掛石崖 ”!疤佟薄八伞币延袆沤∫馕叮儆谩昂薄肮拧眮硇稳,就更具蒼勁之感。兩句中雖只點出點、豎和弧鉤這些個別筆畫,但卻在懷素草書中具有代表性,其它筆畫概可想見,那種中鋒運筆時飽滿、剛勁、渾厚的效果,鮮明地顯現出來。而且,這些“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的點畫,構成了狂放、豪縱的整幅氣度,無一字不飛動,無一字不活潑,體現了生動的氣韻。這是書法作品中很難達到的高妙境界。這屏風上生動的草書,激動著詩人的心,不禁生出奇妙的想象;“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比绻哑溜L搬到水邊,每個字恐怕都要化成龍,游到水中去了。這一想象更為奇特,但也并非無來處。古人把寫草書比為“筆走龍蛇”,如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币驗楣P畫的盤繞曲折,有如龍蛇迅速有力的游動。從以上比喻中,可見懷素草書是何等的筆勢夭矯,生動活潑,顯現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古人常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來比喻“書圣”王羲之的字,這里也隱然以懷素比王羲之,可見推許之高!翱帧弊,不僅有估計的意思,也還有怕它真化為龍,從水中飛走,而失去這珍貴難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種風趣的意味隱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達了對懷素草書遺墨的萬分寶愛之情,使前四句那種驚喜神情一直貫穿到末尾,全詩洋溢著充沛的激情。

            詩人從屏風寫起,然后寫懷素草書,寫懷素草書又先表現整體感覺,然后再以形象的筆墨作具體的描述,全詩層層深入,步步引進,最后又以神奇的想象結尾,留下回味不盡的余意,并和篇首暗中照應,在章法上顯得謹嚴、完整,表現出精心的安排。特別是形象的生動描寫,激情的強烈抒發,使全篇蕩漾著盎然詩意,語語動人心弦,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作者簡介

            韓偓(842~923)中國唐代人。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名冬郎,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附近)人。10歲即席賦詩。龍紀元年(889)始登進士第,一度出佐河中節度使幕府,回朝后拜左拾遺,遷左諫議大夫。后因忤觸權臣朱溫,貶濮州司馬,于是棄官南下,這期間,唐王朝曾兩次詔命還朝復職,皆不應。

            韓偓詩中,最有價值的是感時詩篇。它們幾乎是以編年史的方式再現了唐王朝由衰而亡的圖景。作者喜歡用近體尤其是七律的形式寫時事,紀事與述懷相結合,用典工切,有沉郁頓挫的風味,善于將感慨蒼涼的意境寓于清麗芊綿的詞章,悲而能婉,柔中帶剛。他的作品多寫上層政治變亂,觸及民生疾苦者較少。而藝術上缺乏沉雄闊大的筆力和精深微妙的構思,有時不免流于平淺纖弱。

            韓偓的寫景抒情詩構思新巧,筆觸細膩。而最大的特色,還在于從景物畫面中融入身世之感,即景抒情,渾涵無跡。七律《惜花》寫得悲咽沉痛,被人視作暗寓亡國之恨。一些寫景小詩如《醉著》、《野塘》,以白描手法勾摹物象,構圖明晰,設色疏淡,宛如一幅幅飽含詩意的水墨畫卷。至于反映農村亂敗景象的《自沙縣抵尤溪縣,值泉州軍過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絕》,寓時事于寫景之中,更有畫筆與史筆相結合之妙。

            韓偓作《香奩集》寫男女之情,風格纖巧。對此歷來評價不一。今有明汲古閣刻本《韓內翰別集》1卷,附補遺1卷。另《香奩集》有元刊3卷本和汲古閣1卷本傳世。

          【《草書屏風》閱讀答案和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草書大王》閱讀答案及翻譯11-26

          杜甫《白帝》閱讀答案和翻譯賞析11-09

          《臨江仙》閱讀答案和翻譯及賞析07-06

          《歲暮》閱讀答案翻譯及賞析11-10

          《苔》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3-18

          《故都》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7-05

          《上邪》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20

          王安石《北山》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20

          《春望》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6-05

          南鄉子辛棄疾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3-09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视品在线 | 综合久久性色AⅤ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在线观看AV不卡网站永久 | 日韩一区二区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