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3-08 17:30:35 古籍 我要投稿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原文及譯文

            《揠苗助長》成語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長得快,便將禾苗往上拔,結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原文及譯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原文及譯文 1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選自《孟子·公孫丑上》)

            參考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的兒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以為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好處,反而有害。

            注釋:

            閔(mǐn)——通“憫”,擔心,憂慮。

            長(zhǎng)——生長,成長。

            揠(yà)——拔。

            謂——對......說

            芒芒然——疲勞的樣子。芒:疲乏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疲憊,勞累

            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趨——快走。

            往——去,到..去。

            槁(gǎo)——枯萎。

            耘苗:給苗鋤草

            非徒——非但。徒,只是。

            益:好處。

            子:兒子

            予:我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謂其人曰(對...說)

            今日病矣(累)

            予助苗長矣(我)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放棄)

            2.翻譯下列句子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他兒子聽說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非但沒有好處,反而危害了它。

            3.與“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中加點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

            A其子趨而往視之

            B無絲竹之亂耳

            C漁人甚異之

            D水陸草木之花

            4.用一個恰當的成語概括本文內容。

            揠苗助長

            5.請你談談讀完這短文后受到得啟示。

            萬物應當順其自然。不能做那種投機取巧的人

            二:

            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2)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3)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4)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2、翻譯

            3、成語及道理

            參考答案

            1、擔憂 勞累趕去 放棄

            2、

           。1)天下不想幫助秧苗生長的人是很少的。

            (2)(這樣做)不只是毫無益處的,還會害了秧苗啊。

            3、拔苗助長

            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際出發,只能是好心辦壞事。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原文及譯文 2

            揠苗助長 作者: 孟子

            宋人有閔(1)其苗之不長(2)而揠(3)之者,芒芒然(4)歸,謂(5)其人(6)曰:“今日。7)矣!予(8)助苗長矣!”其子趨(9)而往(10)視之,苗則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長者寡(13)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15)無益(16),而又害之。

            注釋

            1、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

            2、長(zhǎng)--生長,成長。

            3、揠(yà)--拔。

            4、芒芒然--露出疲憊但十分滿足的樣子。

            5、謂:對…說

            6、其人--他家里的人。

            7、病--疲勞,困苦,精疲力盡,文中是引申義

            8、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9、趨--快步走。

            10、往--去,到去。

            11、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12、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不譯

            13、寡:少

            14、耘苗:給苗鋤草

            15、非徒--非但。徒,只是。

            16、益:好處。

            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啟示

            1、客觀事物的發展自有它的規律,純靠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可能效果還會與主觀愿望相反。這一寓言還告知一具體道理:“欲速則不達”.

            2、人們對于一切事物都必須按照客觀規律去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單憑自己的主觀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動機,結果也只能是適得其反。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詩經《小雅苕之華》的原文及譯文12-2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譯文10-27

          易經講解:天將厚其福而報之10-0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注釋譯文12-2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譯文賞析11-05

          李白《送楊燕之東魯》唐詩原文及譯文10-30

          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原文及譯文10-30

          麟之趾原文及賞析12-16

          陶淵明《有會而作》譯文及賞析11-25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譯文賞析12-26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偷拍台湾佬中文网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午夜高清视频在线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