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原文及譯文賞析

          時間:2022-07-25 02:43:58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原文及譯文賞析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莊宗,為岢嵐軍使,私畜勇士百余人,莊宗疑其有異志。召之,懼不敢行。全斌時年十二,謂其父曰:“此蓋疑大人有他圖,愿以全斌為質(zhì),必得釋。”父從其計,果獲全,因以全斌隸帳下。

            及莊宗入洛,累歷內(nèi)職。同光末,國有內(nèi)難,兵入宮城,近臣宿將皆棄甲遁去,惟全斌與符彥卿等十?dāng)?shù)人居中拒戰(zhàn)。莊宗中流矢,扶掖至絳霄殿,全斌慟哭而去。明宗即位,補(bǔ)禁軍列校。后數(shù)立戰(zhàn)功,屢遷官職。

            宋初,李筠以潞州叛,全斌與慕容延釗由東路會大軍進(jìn)討,以功拜安國軍節(jié)度。詔令完葺西山堡砦,不逾時而就。建隆四年,與洺州防御使郭進(jìn)等率兵入太原境,俘數(shù)千人以歸,進(jìn)克樂平。

            乾德二年冬,又為忠武軍節(jié)度。即日下詔伐蜀,命全斌為西川行營前軍都部署,率禁軍步騎二萬、諸州兵萬人由鳳州路進(jìn)討。召示川峽地圖,授以方略。

            乾德四年,成都平,命參知政事呂余慶知府事,全斌但典軍旅。會有訴全斌及彥進(jìn)破蜀日,奪民家子女玉帛等不法事,與諸將同時召還。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雖犯法不欲辱以獄吏但令中書問狀全斌等具伏。上欲含忍,而銜冤之訴,日擁國門,稱其隱沒金銀、犀玉、錢帛十六萬七百余貫。遂令中書門下召與訟者質(zhì)證其事。而全斌等皆引伏。其令御史臺于朝堂集文武百官議其罪。”

            于是百官定議,全斌等罪當(dāng)大辟,請準(zhǔn)律處分。乃下詔曰:“尚念前勞,特從寬貸,止停旄鉞①,猶委藩宣②。我非無恩,爾當(dāng)自省。”

            開寶末,車駕幸洛陽郊祀,召全斌侍祠,以為武寧軍節(jié)度。仍以銀器萬兩、帛萬匹、錢千萬賜之。全斌至鎮(zhèn)數(shù)月卒,年六十九。贈中書令。

            (選自 《宋史·王全斌傳》有刪改)

            注:①旄鉞:節(jié)度使。②藩宣:藩鎮(zhèn)宣政,官名。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惟全斌與符彥卿等十?dāng)?shù)人居中拒戰(zhàn) 拒:抵抗

            B. 不逾時而就 就:赴任

            C. 請準(zhǔn)律處分 準(zhǔn):依照

            D. 特從寬貸 貸:寬恕

            5、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雖犯法/不欲辱以獄吏但/令中書問狀/全斌等具伏

            B. 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雖犯法不欲辱/以獄吏但令/中書問狀/全斌等具伏

            C. 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雖犯法/不欲辱以獄吏但/令中書問狀/全斌等具伏

            D. 太祖以全斌等初立功/雖犯法/不欲辱以獄吏/但令中書問狀/全斌等具伏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王全斌忠勇仁義,當(dāng)國家有內(nèi)亂的時候,一直抵抗敵賊、守護(hù)莊宗,不得已才離開。

            B. 王全斌率軍伐蜀前皇帝召他來看川陜地圖,告訴他戰(zhàn)略方針。

            C. 王全斌深得宋皇寬容愛護(hù)。當(dāng)百官議定他當(dāng)處死刑時,皇帝只讓其反省,不做處理。

            D. 王全斌從12歲開始擔(dān)任官職,先后被莊宗、明宗、宋太祖重用。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①此蓋疑大人有他圖,愿以全斌為質(zhì),必得釋。(4分)

            ②成都平,命參知政事呂余慶知府事,全斌但典軍旅。(4分)

            參考答案

            4、B

            5、D

            6、C

            7、(1)這大概是(因為)懷疑大人有別的圖謀(才召見您),希望您讓我去作人質(zhì)(您用我作為人質(zhì)),一定會消去懷疑。 “蓋”、“以----為”各1分,句意1分。

            (2)成都平定后,朝廷命令參知政事呂馀慶主持(執(zhí)掌)府里事情,全斌只管理(主管)軍隊事務(wù)。

            “知”、“典”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奉事莊宗,任岢嵐軍使,私下畜養(yǎng)一百多名勇士,莊宗懷疑他心存異志,召見他,他害怕不敢去。當(dāng)時全斌十二歲,對他的父親說“:這是因為懷疑大人有別的圖謀才召見您,希望您讓我去作人質(zhì),一定會消去懷疑。”他的父親照計行事,果然得以保全,于是莊宗把全斌收用在軍中。

            到莊宗入洛時,歷任宮內(nèi)職務(wù)。同光末年,國家有內(nèi)難,亂兵攻入宮城,近臣宿將都棄甲逃走,只有全斌與符彥卿等十幾人在宮中抵抗。莊宗中了流箭,全斌等扶他到絳霄殿,全斌痛哭而去。明宗即位,補(bǔ)任他為禁軍列校。之后,他多次立了戰(zhàn)功,多次升任官職。

            宋初,李筠占據(jù)潞州叛亂,全斌與慕容延釗由東路會合大軍進(jìn)討,因戰(zhàn)功授任安國軍節(jié)度。詔令他修葺西山堡塞,不到限期就完成了。建隆四年(963),與洛州防御使郭進(jìn)等人率領(lǐng)軍隊攻入太原境內(nèi),俘獲敵人數(shù)千人而歸,進(jìn)克樂平。

            乾德二年(964)冬天,又任忠武軍節(jié)度。當(dāng)天朝廷下詔征伐蜀地,命全斌任西川行營前軍都部署,率領(lǐng)禁軍步兵騎兵二萬人、各州軍隊一萬人由鳳州路進(jìn)討。皇帝召他來看川陜地圖,并且告訴他戰(zhàn)略方針。

            乾德四年,成都平定后,朝廷命令參知政事呂馀慶主持府事,全斌只管理軍隊事務(wù)。

            正遇有人告發(fā)全斌及彥進(jìn)攻破蜀時,搶奪民家子女玉帛等違法之事,全斌與諸將一起都召回來。太祖認(rèn)為全斌等人初立功,雖然犯法,不打算讓獄吏污辱他,只令中書省問清罪狀,全斌等人都供認(rèn)了。太祖想含忍不究,但銜冤之人每日擁在國門告狀,說他隱藏金銀、犀玉、錢帛十六萬七百余貫。于是下令中書門下召他與告狀者質(zhì)證此事,而全斌等人都供認(rèn)。下令御史臺在朝堂集合文武百官定他的罪。于是百官議定,全斌等人罪當(dāng)處斬,請求按律處理。于是下詔說“:尚且顧及以前的功勞,特別給予寬大,只停任節(jié)度,仍然委任藩鎮(zhèn)宣政。我不是沒有恩惠,你們應(yīng)當(dāng)自己反省。”

            開寶末年,太祖到洛陽舉行郊祀,召全斌侍候祭祀,任命為武寧軍節(jié)度。仍然賜給他銀器萬兩、帛萬匹、錢千萬。全斌到鎮(zhèn)后幾個月就去世,終年六十九歲。追贈中書令。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州橋原文賞析及譯文09-24

          《眉州遠(yuǎn)景樓記》原文及譯文賞析01-10

          《晉書王渾傳》原文賞析及譯文07-27

          《國風(fēng)·王風(fēng)·大車》的原文譯文及賞析09-26

          《滕王閣序》譯文及原文賞析11-12

          滕王閣詩詞的原文譯文及賞析11-01

          《江城子密州出獵》原文譯文與賞析09-26

          曾鞏《洪州東門記》的原文及譯文賞析07-06

          《過許州》原文及譯文11-04

          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譯文賞析09-07

          国产精品好爽好紧好大_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_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www_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无码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址 |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一级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 | 欧美.亚洲.日本视频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